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看人民日報怎樣反駁謠言

讀報君 研究事兒
2016年12月12日14: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隨著霧霾多發季的來臨,有關環保的話題總能得到廣泛的傳播,而這其中,有不少謠言也被熱炒,不僅影響了公眾認知,也阻礙了相關科學知識的有效傳播。最近,瑞典學者喬基姆·拉爾森一篇論文就被一些國內媒體誤讀,一時間,“霧霾”“細菌”“耐藥”……經媒體報道后牽動公眾神經。事實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記者採訪到了喬基姆·拉爾森本人,在四版“求証”欄目刊發了一組報道批駁謠言,還原真相,傳遞科學聲音。這組報道起效如此之快靠的是什麼?不妨讀讀下面這篇文章。

求真更要求快 求實也要求深

耿 磊

11月以來,瑞典科學家關於霧霾空氣檢測出耐藥性基因的研究,在網上引發熱議和謠言。人民日報迅速回應,採訪當事專家,並多方調查,分別於11月27日和11月30日4版“求証”欄目,刊發兩組報道,阻擊謠言,還原真相,發出科學理性的呼聲。這兩組報道體現了主流媒體的專業精神和職業擔當。

要快!

不可“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走遍了天下”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大特點是信息傳播快、謠言易滋生。如果真相總比謠言慢半拍,真相再有力,也不如謠言產生的影響大,因此,辟謠要做到快速反應,迅速出擊,不可“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走遍了天下”。

11月27日《人民日報》4版刊登的報道《存在耐藥性基因≠導致人體抗藥》。

此次面對瑞典學者發表的“霧霾中存在耐藥性基因”相關研究被國內一些媒體誤讀的事件,《人民日報》“求証”欄目的行動十分迅速。11月23日,我國某研究機構在其微信認証賬號上發表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11月24日,上海某網絡媒體刊發新聞《北京霧霾中發現有耐藥菌,“人類最后的抗生素”對它束手無策》。兩篇文章均被大量媒體轉載、評論,引起極大關注和轟動。看到相關討論后,人民日報記者敏銳觀察到其中蹊蹺,迅速做出反應,採訪相關專家,深挖事實真相,第一時間通過人民網駐瑞典記者,直接採訪瑞典科學家拉爾森,從源頭拿到第一手權威資料。11月27日“求証”刊發辟謠文章《存在耐藥性基因≠導致人體抗藥》,還原事實真相。11月30日,又刊發對拉爾森的訪談,並配有訪談視頻的二維碼,講述研究結論,澄清謬誤,用最直接、最有力的証據,反駁了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的誤讀。

人民日報是如何做到快速反應,破除謠言的?從這次報道中,記者編輯體現的懷疑態度和求真行動,可見一斑。

懷疑的態度,就是指記者作為社會的觀察者,不能輕信事物表面的形態,要多思考,不能人雲亦雲。對於網傳的兩篇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北京霧霾中發現有耐藥菌,“人類最后的抗生素”對它束手無策》,一些媒體看過之后,並未多想,也並未深究,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地大肆傳播了。記者沒有放過疑點,帶著問題展開調查。可以說,懷疑的態度是去偽存真的開始。

有疑必究,記者要動起來,追根溯源,挖掘事物背后的真相。人民日報記者不但找到了瑞典學者所做研究的原文,而且還採訪了學者本人,“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保証觀察和分析的客觀性,還採訪多名相關領域專家,通過不同視角對該研究進行分析,保証了報道事實的准確、全面。

在新媒體逐漸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場所,新聞媒體求新、求快、求“吸睛”的時代,秉持懷疑態度、勤於求証的專業新聞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也是記者匠心的體現。

要實!

揭穿謠言“偽科學”外衣,破除讀者心中的疑慮

這次事件中,瑞典學者的文章被斷章取義,有關媒體不深入分析研究背景和相關結論,單憑字面意思錯誤解讀,最后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博取讀者關注,這就是典型的“偽科學”套路。“求証”報道,揭開“偽科學”的外衣,有理有據,說服有力。

有的放矢,推理論証嚴謹。有的放矢是指報道抓住了主要問題。從第一篇文章的題目——《存在耐藥性基因≠導致人體抗藥》就可以看出,記者抓住了一個關鍵問題,即:網帖的作者混淆了概念。因此,作者開篇便針對“耐藥性基因”“耐藥性細菌”“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等概念及其關系進行辨析。文章抓住了讀者關心的問題:外國學者究竟研究了什麼?這個研究與我的健康有什麼關系?該如何看待這個研究?問題回答清楚了,誤讀也就澄清了。推理論証是指從邏輯層面進行嚴謹論証以破除謠言。例如,存在耐藥性基因是否就會導致人體抗藥?霧霾中檢測出耐藥性基因,是否意味著霧霾是造成耐藥的元凶之一?網帖中所說的可怕現象,看似有理,實際經不起推敲。記者進行逐個反駁,使謬論不攻自破。

採訪專家,刊登直接論據。細菌耐藥性這個話題,對於很多讀者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它畢竟是一個生物醫學的專業名詞,背后包含著大量專業知識。約請相關專家進行解讀,比記者自己說出來更有說服力。另外,“解鈴還須系鈴人”。關於霧霾細菌耐藥性的討論,皆因學者拉爾森的研究而起,在澄清誤讀方面,沒有人比他更有說服力。“求証”採訪了拉爾森,用他原汁原味的解釋,直接破除讀者心中疑慮。

拿捏分寸,防止斷章取義。在輿論場上,人民日報本身就是新聞。一些網絡媒體常將人民日報的報道斷章取義,再配上一個“聳聽”的標題,博取眼球。本次“求証”欄目在反駁網帖時,重點落在霧霾與耐藥性基因的關系,以及霧霾中耐藥性基因的危害上,承認霧霾對人體有害,避免為霧霾“洗白”,說得很中肯,避免了網絡標題黨做文章。同時,將事實說清楚,也能達到消弭恐慌的效果。

多種形式,彰顯融媒優勢。從兩組報道的呈現形式來看,策劃周密,編輯用心。除了兩篇主要報道外,還配有多篇資料和評論:鏈接,通過專家介紹抗生素、抗藥性等知識,澄清謬誤,普及知識﹔快評,亮明觀點﹔圖表,細數行業通病,讓人們看清此類烏龍報道的常見形態﹔訪談,刊發一手資料,以拉爾森自己的話解答相關疑問﹔二維碼,發布採訪視頻,直觀立體,更有可信度,同時彰顯人民日報系融媒體矩陣的報道優勢。

要深!

打開視野看科學,舉一反三辨謠言

難能可貴的是,這次的“求証”沒有僅僅停留在澄清“霧霾存在耐藥性基因不等於導致人體抗藥”這件事的本身,而是將視野進一步擴大,探討了如何正確地傳播科學。

作為11月27日“求証”的后續,30日的“求証”更有深度。除了刊發拉爾森的訪談,還跳出現象,反思背后的問題,發表文章《如何科學地傳播科學》。文章標題下專門制作了圖表,講述科學傳播領域被誤讀的經典案例,通過對比報道和真相,展示誤讀誤報帶來的危害。文章正文對如何更好地傳播科學進行了反思,總結了三點。其中,前兩點——“煽動和刺激受眾心理的新聞生產方式是飲鴆止渴”,“‘搶先發布、隨后矯正’的報道手法損害科學嚴肅性”,抨擊行業問題,不僅對傳播科學有著重要啟迪,而且對一些新聞媒體的不良表現提出質疑與思考。第三點——“慎重對待存疑的結論,全面呈現証實的結論”,用思辨的語言指出如何做到科學地傳播科學。對於科技類報道來說,這是工作准則,對於其他類型新聞報道也有借鑒意義。

11月30日《人民日報》4版刊登的報道《如何科學地傳播科學》。

可以說,這次“求証”報道目光敏銳,問題抓得快、求得真、証得實,又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進行解讀。27日的報道重在阻擊不實傳言、澄清模糊認識,30日的報道重在跳出單個現象、深入分析問題。整個報道以專業精神反思問題,再次彰顯新媒體時代專業媒體人的素養和能力,也體現了人民日報作為中國媒體標杆的責任和擔當。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新媒體帶來便捷資訊,也會帶來新聞專業精神的缺失。社會大眾更需要有品質的新聞報道進行引領,撥開資訊霧霾,讓人們身處的信息世界少些污染,更加清朗。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社研究部

撰稿:耿磊 編輯: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