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1期

電視評論節目的態度和溫度

——以重慶電視台評論欄目《新聞解碼》為例

王磊
2016年12月12日16:15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新聞本來是不應該有傾向性的,應該在客觀、平衡的基礎上展現各方意見,用事實說話,但新聞又應該具有態度,因為用什麼方式說,怎樣說,要表達什麼樣的新聞理念,決定著新聞的導向和受眾的興趣,從這個角度講,新聞也是在用思想和觀察說話,特別是對於評論節目來說,如何做出獨特的氣質和品質顯得尤其重要。

各個地方台近年來都推出了專業的新聞頻道,強化及時、滾動播發消息,其實,這和社會轉型期文化消費型受眾的表征是一致的。在這個時期,電視新聞和大眾文化產品一樣,即時意義和即時體驗成為大眾傳播消費的客體,由於受眾未受過訓導,收看新聞時往往會忽略對文本和敘事框架的解讀,而隻注意適合他們的相關性標准,留心與他們生活具有主體間性的鏡頭片段。因此,直播新聞和即時消息就成為他們最直接的觀感訴求。在這樣的媒介生態環境下,重慶電視台唯一一檔評論節目《新聞解碼》卻在眾多消息類節目中成功突圍,不僅在突發事件上搶抓時效,還在“深度、調查、關聯、評說”的譜系中形成了獨特的節目風格,做出了一系列創新且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節目。

一、重大突發新聞搶抓實效,突出解讀和思辨

信息時代,新聞時效性與新聞深度報道的融合已成為媒體挑戰競爭的有效途徑。新聞時效性是新聞報道的基本特性和新聞傳播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毛澤東同志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明確指出:“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作為電視來說,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新聞直播連線無疑能夠最快佔領信息制高點。因此對於深度報道來說,盡管是在當天搶發新聞,若受播出時段限制,在動態性上也隻能退居其二。但是受眾對於新近發生的熱點新聞,除了想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結果外,還想知道新聞的背景和有關細節,而《特別關注》正是承擔了這一功能,通過對新聞事實、背景、起因、發展、變化、影響、作用等方面作分析思考,讓受眾在當天就能獲得更加豐富的新聞產品。

《新聞解碼》每周至少保証兩期熱點事件的搶發成為欄目的常態制度。作為一個15分鐘的節目,要在一個很短的周期內成片,這的確考驗著採編播各個環節的運作。為此,“解碼”做出了一系列嘗試,比如一期節目可以關注兩個話題,運用媒資系統盤活阜外資源等。而這樣的操作方式往往是對於一些突發事件,在輿論場還沒衰減時迅速出稿、播出。對於具有時間“節點”的時效,“解碼”則採用了提前預判,提前介入的方式,在前期完成對事件相關人士的採訪,做好成片,在播出當天的導語中加入最新信息,做到了新聞不過夜,也保証了節目的品質。

例如,《蘋果6今天上市》就是一個范例,記者提前一個月關注到“蘋果6”上市時間,並聯系“果粉”、專家進行前期採訪,對“蘋果熱”現象進行深度分析,並在上市當天加入最新銷售數據播出,既保証了時效,也比其他媒體的動態播報更勝一籌。“世界艾滋病日”是一個可以預判的時效節目,但問題是這個日子年年有,如何才能做出和往年不同的內容,在時效的落點上更加精准。記者發現到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提前公布的,即“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於是把關注點鎖定在艾滋病的防治上,最終選取了重慶市唯一一家市級艾滋病治療定點醫院進行採訪。醫生、患者、家屬的生活狀況、觀念、願望被一一展現出來,在12月1日當天被新聞頻道多檔節目採用,形成了輿論的聚合效應,增加了節目的傳播效果。

類似節目給我們的啟示是,時效是可以預判和提早介入的,比如預知性新聞、各種節日節點等,當天的動態消息,加上前期採訪對節目主題的定調,就能做出既有時效又有深度的節目。

二、走公共新聞的道路,強化具有調查路徑的深度話語

調查性報道往往不是單純地強調和展示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而是記者通過深入、豐富細致的現場調查和邏輯推理,層層剝開事實真相的過程。而這類報道的一大看點也在於記者調查的路徑,即採訪的先后次序、主次關系——先採訪誰、后採訪誰,先從什麼渠道拿到什麼証言証據再去約見哪位當事人或相關人。在如今的民生新聞浪潮中,由於媒體對百姓生活的關注,使一部分人樂觀地認為群眾話語權得到了回歸,但實際上群眾話語權在民生新聞的范圍中極其有限。民眾往往會沉迷於媒體設定的充滿生活瑣事、離奇有趣、充滿刺激與娛樂的“擬態環境”中不能自拔,而淡漠了對公共領域內與其切身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務的關注,喪失了對於真正民主權利的追求。而《新聞解碼》則致力於提高公眾的行動能力,幫助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閱讀或觀看這些問題。

比如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我們該如何尋找切口去關注它?如何才能做出新意?《垃圾都去哪兒了》這期節目,無論是從調查手法,還是敘事結構都讓我們耳目一新。垃圾分類實行了這麼多年,當硬件條件都具備時,為什麼還是叫好不叫座?節目並沒有陷入傳統調查的窠臼,比如老生常談的分類習慣、設施建設等,而是從事物因果關系的“果”上尋找突破口,對垃圾的去向進行跟蹤調查,從家庭垃圾丟出門,到清潔工人收起來,從小區運到垃圾站,再中轉直達處理廠。記者一步步從垃圾的源頭走到盡頭,看看垃圾都去哪兒了。原來站在終點回頭看,才發現垃圾的處理,如果不從垃圾的產生、分類環節開始負責,最終難逃“垃圾圍城”的結果。通過對垃圾處理每個環節詳實的紀錄,以及最后處理的尷尬窘境,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這樣的逆向思維不僅新穎生動,節目傳遞的主旨也更能讓人信服。一些平時我們長期關注的老話題,隻要有獨特觀察視角和實証調查為依托,也能讓其具有新聞價值。

又比如《遲到的開學》這期節目,同樣是強化調查的路徑,在重慶酉陽一所鄉村小學,開學將近一個月,大部分學科居然沒有老師上課,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社會新聞部從呼吁的角度推進了事件的進展,一些大學生志願者到學校代課,從而解決了燃眉之急。可作為評論部,我們更應該追問為什麼會缺老師,其它學校缺不缺,以往有沒有這種情況,缺老師的問題能不能得到根本解決,一系列的問號構成了節目調查的主線和框架。如果我們用哲學上內外因方法論來分析,表面上看,缺老師是因為條件偏遠,很多老師不願去,這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外因。但內因是什麼,這是大家通常會忽略的,而內因卻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正是基於這樣的方法論,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其實酉陽的山區學校從編制上看並不缺老師,而是因為校點分散,師資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的。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背后又涉及到中國農村教育的大課題——農村撤點並校與家長教育觀念、訴求的矛盾。節目最后也點出了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即在幅員廣闊的農村,相關部門應在學校“撤、並、留”的問題上進行廣泛的調研,在家長訴求和教育資源優化布局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畢竟,無論是差缺老師,還是其背后深層次的教育資源難以集中的矛盾,都影響到孩子們起點的公平。

推而廣之,在平常看似普通的車禍、自然災害、極端事件等新聞中,我們除了對事件進行動態報道,就事論事以外,是否也可以去分析看似“偶然”背后的的“必然”,太多偶然新聞的背后一定有必然的真相。

三、強化議程設置,對民生議題進行持續性關注

議程設置理論1972年由美國學者麥思韋爾·麥考姆斯與唐納德·肖提出,議程設置使某些議題讓公眾感到顯著和重要,從而加以關注,大眾傳播媒介不能決定公眾怎麼想,但能決定公眾想什麼。李普曼對此有一個“探照燈”的比喻:燈光照到哪裡,人們就關注到哪裡。由於傳統媒體自身容量的有限使新聞作品受到嚴格的控制,新聞工作者自然就成為一個議程設置者。傳播媒介報道的重點與受眾腦海中的重要題材之間的高度相關,媒介強化報道的題材與事件,總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美國學者郎氏夫婦對議程設置理論提出置疑,經過一系列修正,形成了“議題建構理論”。該理論強調不能僅僅著眼於某些特殊議題與公眾議題之間的關聯,還必須考慮到兩者要在特殊的媒介環境中產生交互作用,而媒介則扮演著“議題建構者”的角色,具體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媒介總是要強調某些事件。不同的事件,需通過不同種類和份量的報道,以有效引起民眾的注意。這種初步強調,會影響民眾思想和言談的內容。第二階段將希望引起注意的事件加以整理,貼上“標簽”,並盡可能與某些現實議題或民眾關心的“熱點”相連結。第三階段媒介將事件或議題與次象征符號相連結,使事件或議題成為整個社會議程的一部分。媒體在這個階段承擔的功能實質上是延伸了它的社會屬性。調查性報道和解釋性報道雖在深度上符合受眾要求,但它只是在某個時間節點上進行調查,但新聞卻是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發生新的化合反映,記者對事物的判斷也是一個全面深入的過程。因此,僅靠一篇報道很難全面展現新聞事件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分段的議程設置就顯得非常必要。

比如《拯救無肛女孩》這期節目就是一次對民生話題進行議程設置的積極探索,欄目組接到重慶市潼南區一位志願者的電話,說該區雙江鎮有一名患有先天性肛門閉鎖症的小女孩,由於家庭貧困一直沒有得到治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當天評論部就派出記者到潼南採訪,並不斷用微博、微信直播採訪的相關情況,再聯合消息部門進行動態報道,最終“制造”出了一個輿論場。據統計,僅微博的點擊量就已經上了二十萬,引起了全國各地慈善機構和愛心人士的關注,最終這個小女孩也成功完成了手術,可以說她的命運得到了改變,照理說新聞報道的推動效果已經得已體現。但評論部並沒有就此止步,一個月后,再次派記者進行追蹤,這一次在選點上更深一步,首先關注這個小女孩今后的學習生活是否有持續的保障,進而追問有類似遭遇的孩子,該如何得到救助,相關的救助機制如何完善等問題,通過深度報道,這些問題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已經建立了相關制度,這就是評論部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評論節目同樣可以用特寫來組織文本。以往我們通常會說,選題小些,再小些,因為選題越小,同樣是15分鐘,它內部的肌理和邏輯就展現得越清晰。新聞特寫無疑就是切口最小的選題,如果能夠跟進得當,見微知著,同樣是一種選題的思路。

四、結語

身處社會轉型期,不同利益主體表達著各自的訴求,“輿論引導”與“言論表達”正在發生深刻的功能性轉換和融合。新聞評論理當為社會形成理性進步的正能量助力,在新聞熱點焦點中,尋找推動社會進步的點點滴滴,把握社會理性價值建設,這也是一個不斷進步和成熟的社會對言論節目的必然要求。麥克盧漢提出了"媒介即訊息"的理論,該理論的核心認為,使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往往是那個時代的主導媒介。因此,對一檔地方台的新聞評論節目來說,能為觀眾記住的,真正對他們產生影響的不是具體的新聞內容,而是節目傳達的並為他們認同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解碼》普世價值觀和新聞態度,決定著受眾的認同程度。一檔評論節目應該堅持怎樣的新聞理念,才能讓“持真立言”的風骨啟迪更多的受眾,喚起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孕育公民社會的土壤,也是評論節目孜孜求索的新聞理想。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