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11期

微博的評論轉發功能對群體極化現象的影響

——以王寶強離婚事件為例

李伊莎
2016年12月12日16:32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特別是微博這種自媒體的發展,其及時性、共享性、互動性為互聯網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微博在給社會文化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網絡極化現象的“溫床”。本文從微博傳播機制出發,探討微博輿論極化現象與微博評論轉發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選取2016年熱議的王寶強離婚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微博用戶評論轉發行為對群體極化現象的影響。

關鍵詞:微博﹔評論﹔轉發﹔群體極化

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使以往民眾由於傳統意見表達途徑不暢而被壓抑的表達欲望得到了宣泄和釋放,特別是隨著微博的出現,網絡輿論發展迅速,網民數量增長迅猛,網絡熱點事件頻發,許多地方性事件經過微博的影響成為全國關注的話題,許多線上熱點事件也逐漸發展為線下熱議話題。

根據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而微博用戶規模為2.42億。①由於微博的及時性、分享性、公開性,微博已經成為了網絡輿論的重要載體和信息來源,也是引發和加強網絡輿論群體極化現象的重要載體。凱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網絡共和國》中,簡單地將“群體極化”定義為:“團隊成員一開始即有某種偏向,在商議之后,人們朝著偏向的方向繼續移動,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②

一、微博群體極化現象的產生過程分析

微博是基於web2.0平台的一種可以發布即時信息的系統,發布的信息受到字數的限制,最多不能超過140個字符。微博是一個眾生喧嘩的公共空間,微博的基本功能(如轉發、評論),能將每個參與者的聲音放大到整個社會空間,個人行為匯集為社會性行為。微博正在成為個人參與公共話題的一個重要平台,而使越來越多的“私人話題”“談話議題”演變成社會公共話題,為不同的觀點和思想提高了一個棲息之所。以最近被熱議的“王寶強離婚事件”為例,輿情的聳動因素就源於微博。

(一)事件萌發期

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寶強發表聲明宣布離婚,並曝出妻子馬蓉與經紀人宋喆有奸情。隨后馬蓉發布疑似對“離婚聲明”回應的微博,稱“欲蓋彌彰,善惡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時候未到”。微博發布后,迅速引來網友的關注,隨后王寶強離婚聲明就成為了微博熱門話題,引來了全民的關注和參與,成為了當時的刷屏話題。人流、信息流、情緒流和行為流都在其間涌動。在事件爆發初期,其他相關信息不足的情況下,網友討論的大多是對妻子馬蓉的不滿及對事件背后故事的猜測,事件前期多表現為微博網友對話題的關注度迅速提升。

(二)事件的爆發期

隨后事件進一步發展,大波網友攻陷了馬蓉、宋喆、宋喆老婆楊慧等人的微博,馬蓉早期經歷及微博被扒出,並有疑似“馬蓉和宋喆親密照”也被網友刷屏,微博消息圖文並茂的特征,讓微博構成了無數內容碎片扑面而來的景觀。一部分網友如福爾摩斯般開扒馬蓉和王寶強經紀人在一起的蛛絲馬跡,甚至將一年前的照片都扒了出來,一部分網友義憤填膺,在馬蓉的微博底下開罵,言語激烈,並在王寶強的微博底下留言,要給王寶強做后盾。③此外還有部分網友編造各種關於此事件的段子,從輿論的發展來看,支持王寶強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輿論單向的支持王寶強,群體極化現象明顯。

(三)事件延續期

在事件已經得到極大關注度的情況下,微博的傳播力、輻射力和影響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去,圍繞這一話題所衍生出的網絡謠言已然佔據了真相的報道速度。肆無忌憚的網絡謠言背后,反映出明星私生活被過度消費的現實。王寶強離婚事件中,很多相關消息流傳,例如王寶強家暴、王寶強兒子的DNA驗証書、公司股權被讓渡、以及抓奸視頻等。微博網友在此過程中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扒皮王又是造勢者,事件發展一段時間后又是真相的澄清者。消息在傳播過程中得到延伸,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自我澄清,而網友的窺探欲在事件的發展全過程中暴露無遺。

(四)事件衰退期

每個微博熱點事件都會在事件發布后一段時間內消退,當網友的負面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排解、沒有新的引爆點時,這種輿論極化現象就走向了消退。由於微博熱搜的不斷更新,特別是隨著一些熱播劇的開播,網友又開始了對新的熱門話題的探討,王寶強離婚事件也漸漸的淡出人們視線。

二、從微博評論轉發功能看群體現象產生原因

(一)熱門微博評論成為新的意見領袖

王寶強事件彰顯了網絡狂歡現象。離婚聲明一經發出就成為了輿論場上最為喧囂的聲音。截止到2016年8月27日,王寶強離婚聲明這條微博已經獲得3158184條評論,其中最熱門評論已經獲得649995條點贊量。馬蓉自事件爆發后的最新的一條微博,已經獲得了4891943條評論,其中最熱門評論的點贊量為1195830。王寶強的熱門評論為支持寶強、要當寶強的后盾。而馬蓉的微博的熱門評論多為謾罵,語言激烈。王寶強的老實敦厚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印象深刻,雖然馬蓉也有發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微博,也有提出王寶強有家暴行為。信息量還不足也做出判斷之時,網友已經作出了支持王寶強的輿論選擇,特別是微博熱評的影響下,引發沉默的螺旋,使得支持王寶強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對馬蓉的批判與謾罵也越來越多,引發極化現象。

(二)微博轉發使事件裂變式傳播

微博的轉發功能使得王寶強離婚事件的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微博發布之后,有著不同意見的用戶紛紛參與評論,在微博的轉發互動過程中,不同意見互相碰撞、相互影響,最終形成了意見的合流,相同意見的大多數影響著少數不同意見,形成了一個意見統一的輿論群體。在微博中,每個用戶都被關注著,而當用戶轉發一條消息后,信息會進入他的關注者那裡,他的關注者再將信息轉發出去,由此實現了信息的不斷分身,擴大了信息及輿論觀點的傳播。

(三)微博評論轉發的信息屬性

“劈腿”“婚變”等社會現象是大多數網民關注量最多的一種,戳中公眾的“罵點”和“痛點”。而微博語言的碎片化特征,使得微博信息能夠得到病毒式傳播。事實上,“評論”和“轉發”這兩個功能有著高度的融合性,在用戶評論微博時也會自動出現評論文本框,即用戶“評論”時可以“轉發”,“轉發”時也可以“評論”,評論功能是微博用戶表達意見及了解意見環境的主要途徑,微博的轉發功能使得信息在裂變的傳播過程中,不斷實現場景的傳遞和事件的重構。

三、微博群體極化現象的特點

(一)議題多娛樂化

曹林在《微博傳播的十大特點及對言論生態的影響》中提到,娛樂化是微博傳播的一大特點。在微博的熱議話題中,其中轉評最多的不是嚴肅話題,更多的是關於明星八卦及娛樂話題的討論。這種現象與微博的傳播結構也有一定關系,微博從縱向來看類似於一種金字塔的結構,最有影響力的人處於塔尖的位置,而一些次影響力博主位於中層,他們關注最具影響力的人,也關注其他的次影響力的博主。大眾及部分有影響力的博主是其粉絲,而處於金字塔最底層的就是不具影響力的大眾。與其它社交軟件不同的是,微博不僅是點對點的傳播,而且是一種點對面的傳播。④

由於這種傳播結構,處於微博傳播結構最頂端的多為文藝界人士,這也就決定了微博的整體傳播生態呈現娛樂化。由於娛樂新聞大行其道,較容易佔領輿論熱議話題,淹沒其他話題。如在2013年9月13日,一條“王菲離婚”爆炸性新聞淹沒其他話題,該微博在短時間內以幾十萬的轉發評論數超過了當時所有其他議題。⑤

(二)伴隨著謠言傳播

微博中的群體極化的一種表現就是謠言滋生,言語攻擊甚至是人身安全的威脅。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道:“群體永遠漫游在無意識領地。在暗示和相互傳染的推動下,一個人編造的奇跡,立刻會被所有人接受……群體表現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特點就是極其簡單而夸張,它全然不知懷疑和不確定性為何物……他們沖動、易變、急躁、偏執、專橫和保守。”⑥這些“烏合之眾”因其匿名性及傳染性,人們逐漸無視道德約束,網民的情感及思想傾向於一個方向,從而變成群體心理。但是這種群體屬於無意識的群體,缺乏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很少進行實証分析,使得這種極化力量逐漸壯大,進而引發謠言滋生,使微博逐漸淪為“公共廁所”。在王寶強事件中,無意識的網民們借此事件宣泄情緒,甚至傳播抓奸視頻、DNA驗証書等謠言。

(三)易受意見領袖影響

微博“意見領袖”是備受關注的一群人,微博既為這些“意見領袖”提供了發表言論的平台,由於微博的交互性特點使“意見領袖”在信息的傳播中可以引導網民的意見傾向。在微博信息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不僅僅是傳遞信息,同時還傳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迅速、直接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引發網民的普遍共鳴,並對輿論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除了大V作為意見領袖的觀點對網民輿論有所影響,作為熱門評論的普通網友的觀點也對群體觀點產生著重要影響。“沉默的螺旋”理論在微博環境下也同樣適用,某一評論發表的一個觀點,引起贊同者的點贊,由此引發共鳴﹔而共同意見越積越多,形成觀點的累積﹔而微博的評論轉發又使得觀點得到更廣的傳播,產生了爆發式傳播效果。⑦由於熱門評論的存在,網民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由此來觀察意見環境,多傾向於認為這是主流觀點,即使存在著不同觀點此時網友也不敢隨意發聲。而意見在此過程中越來越趨同於熱門評論而走向極化,偏見的聲音越來越大,而對立者保持沉默。

四、總結與思考

突發事件的信息傳播、擴散引發輿論的熱議及事態的演化,這是微博平台的常態。微博的評論轉發等功能,使得事件有著無限延展的可能,擴大了社會成員間共通的意義空間,於此同時,用戶在海量信息傳播過程中彼此影響,使觀點在流動過程中走向一個方向,引起群體極化。而微博本身的特性及傳播機制,在事件的萌芽期、爆發期、延續期以及消解期通過作用於輿論,使得事件在發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輿論的引爆、擴散、交鋒和消弭。

王寶強離婚事件反響的熱烈程度,已經為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一個網絡大國,應該如何去保障“言論自由”和“隱私安全”,仍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寶強離婚事件上,主流專業媒體處於一種“靜觀其變、閉口不談”的狀態。在謠言四起之時,主流媒體應該充當“真相守護者和發布者”的角色。但在這件事情上,媒體無疑屬於失聲的。對於網絡極化現象的管控,不僅要從立法上規范,還要注意網民素養的提高,也應當讓專業媒體重新審視社會地位,處理好受眾知情權與個人隱私的關系,執行好自己把關人的角色,規范社會輿論的走勢,營造適度的言論自由環境。

注釋:

①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②(美)桑斯坦著.黃維明譯.網絡共和國——網絡社會中的民主問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③⑥秋葵.婚姻修羅場的公關案例.微信公共平台“考新聞”kaopress,2016-08-17.

④⑤王蓉.微博用戶的評論與轉發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⑦李賀.微博輿論的群體極化現象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