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請"花樣奶奶"當"網紅" 唱歌跳舞聊養生

把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打開左手邊的補光燈,右手邊放著五六頂不同款式的帽子。“大家好,晚飯都吃了吧,今天咱們聊聊冬天戴什麼帽子既暖和又好看。”57歲的史紅霞坐在自家的餐桌前,開始了網絡直播。
“誰說老年人就隻能在家看孩子,我們也愛美,也愛玩!”聊聊帽子圍巾,說說家長裡短,唱首歌,跳支舞……專門針對中老年群體開發的直播平台讓他們在網上找到新樂趣,結識新朋友。
時髦“火妹”網上講穿搭
退休前,史紅霞在雪蓮羊絨工作了20多年,負責羊毛衫新產品的開發打樣。后來,她又到了服裝設計公司工作。“怎麼量體裁衣,怎麼進行顏色搭配,什麼樣的身材適合什麼樣的衣服,這些我可太熟了!以前單位同事就喜歡找我逛街,願意聽我意見,周圍姐們兒也都夸我眼光好,經常讓我給她們‘上上課’。”
“我第一次直播的內容就是圍巾時尚法。”史紅霞的網名叫“火妹”,也有朋友喜歡叫她“喜妹”,因為她平時總是笑呵呵的。“別看我現在好像很熟練了,其實剛開始直播的時候特別不好意思,一直在家轉悠,心裡七上八下的,老怕自己說不好,沒信心。”火妹說,剛開始家裡連三腳架也沒有,就拿著手機滿屋亂晃找角度。后來,懂攝影的朋友推薦她買了補光燈,“畫面好看了,心情也好了。”
火妹的手機相冊裡有各種各樣的文件夾,有的是講羽絨服的選擇,有的是講大衣的材質,都是結合自己的經驗“淘”來的。“倒三角臉最適合戴帽子,您要跟我一樣是圓臉,最適合的就是風雪帽,暖和還時尚。”一邊在鏡頭前試戴,一邊給網友展示下載好的圖片,為了一場直播,火妹要做筆記,寫提綱。“雖然忙活,但高興,有意思。”
上周六,火妹一口氣播了三個多小時,收到8000多個贊。現在,餐桌已經成了她專門的直播台,粉絲也越來越多。“連我兒子都說,‘媽,你真時髦!’”
婆媳話題引來千人同聊
火妹使用的直播平台叫“友瓣直播”。實際上,除了像火妹這樣有固定話題和專業設備的主播,更多的爺爺奶奶、大叔大媽們拿著一個自拍杆就開始“晒”起了生活,或者在家裡的電腦前,有一搭沒一搭地和網友聊聊天,嘮嘮家常,關注度也很高。
“我今年45歲,我覺得從這個年紀開始,大家就慢慢開始面臨‘老年危機’,開始有大把的時間需要消磨,需要解悶,需要陪伴,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糧。”友瓣投資創始人賀賢亮舉例說,總有新聞說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其實很多老人只是年紀大了,並不傻。“那他們為什麼會買那些很貴的醫療器械?因為上門推銷的小姑娘每天都來,每天都陪老太太嘮一兩個小時,給她捶背揉肩,她得到了陪伴,高興了,也就願意掏出錢包。”
賀賢亮拉了1000個中老年微信群,每個群裡有一兩百人,這些中老年人成了他最初的“種子”用戶。“很多人認為中老年人玩不轉手機,甚至說他們‘腦子’跟不上了,這是徹頭徹尾的誤解。”賀賢亮觀察到,其實老年人在微信群、朋友圈裡特別活躍,而且時間是從早到晚,比年輕人還要黏手機。
今年10月中旬,友瓣直播正式上線,現在已有了十幾萬用戶,兩三百位主播。賀賢亮說,有位老人在平台上吐槽自己的兒媳婦,引來上千位網友評論﹔有位老人的老伴不幸患上中風,8年臥床,她就在上面跟病友分享自己的護理經驗。“我們不提供權威性的服務,就是讓大家在直播中找共鳴,就像跟鄰居聊天似的。”
老人也想跟上時代
網上直播還有“熄燈”一說?友瓣直播從晚11點持續到第二天5點半的熄燈制度讓不少人感到好奇。
“老年人玩起手機也很難放下,所以我們就特意讓平台11點熄燈,提醒大家注重養生,趕快睡覺。”賀賢亮說,現在平台培養了一批固定的主播“班底”,給予一些報酬。“雖然不多,但一睜眼就有錢,他們都挺高興。”
現在,火妹去KTV跟朋友唱歌時經常帶上三腳架,來個直播秀。除了友瓣直播,花鏡等直播平台也在開辟中老年直播市場。
“身體好,就什麼都有。”火妹覺得,不管是用微信還是玩直播,或者出門跳個廣場舞、唱首民歌,主要是讓自己心情愉悅,讓生活更充實。“上次我回採育摘柿子、枸杞,一路開著直播跟網友介紹,我哥也跟他們聊了一路,大家都很高興。”熟悉的朋友有時見不著面,就開直播看看最近在聊啥,大家發紅包搶紅包玩得挺開心。“孩子們工作都忙,自己要給自己找點兒事干。手機操作不熟練?慢慢學唄。”
賀賢亮說,直播只是幫老人解悶的一種方式,明年平台將引入更多功能,也會考慮把線上線下打通,讓老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陳雪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