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新聞成全球公害,看世界如何破解治理難題
近年來,各種新聞傳播渠道不斷產生,加之缺少監管機制,虛假新聞成為困擾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歐洲,虛假新聞借助網絡擴大影響力,對社會秩序和政治生態造成干擾。事實上,虛假新聞也對我國輿論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在虛假新聞漸成全球公害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反思並行動,強化措施打擊虛假新聞,保障准確信息在社會上的傳播。
今天,《人民日報》第21版“國際”刊發由駐美國記者張朋輝、駐法國記者李永群採寫的報道《虛假新聞傳播折射現代治理難題》,讀報君特意摘編如下,與朋友們分享。
虛假新聞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
通過網絡制造虛假新聞的問題長期困擾美國,這在今年的大選中影響尤為突出。美國《政治學家》雜志主編蘇珊·格雷瑟認為,2016年隨著媒體機構在預測總統大選結果的嚴重失誤,媒體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臉書和谷歌已經成為虛假新聞滋生的溫床
格雷瑟分析指出,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帶來了更高的透明度,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直播的興起大大提高了公眾獲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媒體的受眾真正擴大到了普通民眾。據統計,2016年美國主流媒體新聞報道的轉發數量不斷下降。今年8月至11月,主流媒體最受歡迎的前20條報道的轉發和評論數量是740萬,而傳播最廣的20條假新聞在此期間的轉發和評論數量達到870萬。有民調顯示,虛假消息的傳播會影響相當一部分人的判斷。
虛假新聞影響公眾的認知和判斷
虛假新聞的影響不僅限於網絡空間,還對現實社會的安全產生了威脅。12月4日,名為埃德加·韋爾奇的男子闖進華盛頓特區一家比薩餅店,並朝店裡的員工開槍。據警方調查,韋爾奇聽信推特上的謠言,認為這家比薩店有未成年性奴,因此手持半自動步槍前來“查驗”。這條謠言在推特上廣泛傳播,一些公眾人物也曾參與轉發。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歐洲。虛假新聞借助網絡擴大影響力,對社會秩序和政治生態造成干擾。在法國,極右網站、博客和社交媒體的讀者在過去十年內急劇增加。這些被稱為“法西斯領域”的信息源宣傳的觀點包括反移民、民粹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影響當地社會穩定。而某些政治勢力為了達到擴大影響力、打擊對手等目的,甚至在網絡上發送不實新聞和夸張言論。
治理虛假新聞,全世界共同應對
虛假新聞盛行,引發輿論對臉譜網等社交媒體網站的批評。《紐約時報》一篇報道認為,臉譜網的用戶遍及全球,虛假新聞不僅影響美國,對其他國家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臉譜網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嚴肅對待臉譜網出現的虛假信息,過去幾年一直採取相關措施阻止假消息傳播。”臉譜網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表示,將向其他網站學習,讓用戶更加方便地舉報假消息,但是迄今尚未給出細節。
“國際事實驗証網”主編阿萊克修斯·曼扎裡斯認為,假新聞的來源很多,要從多個方面打擊虛假新聞的產生和傳播。曼扎裡斯稱,社交媒體需要及時刪除傳播較廣的虛假新聞,並建立虛假新聞過濾系統。此外,還有專家建議網絡消息轉發注明消息源,在已經証偽的消息旁給出事實驗証和客觀報道的鏈接。
為適應各國政府打擊虛假新聞的要求,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站和即時通訊軟件均不斷完善內容管控機制,對用戶發布的內容進行預先審查,刪除可能產生爭議的敏感言論或圖片。谷歌宣布禁止傳播虛假新聞的網站進行商業廣告投放,並在一般搜索中屏蔽假消息網站。臉譜網也不接受此類網站的商業廣告。
扎克伯格日前發文,強調臉書將採取一系列措施遏制虛假新聞的傳播
布魯金斯學會有效公共治理中心創始主任伊蓮·卡馬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虛假新聞危害極大,治理虛假新聞面臨不小的挑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政府不能干涉言論自由,因此政府干預的空間有限。卡馬克呼吁各類媒體平台採取有效措施鑒別、打擊虛假新聞,並幫助用戶提高鑒別假新聞的能力。
在歐洲國家,“言論自由”同樣存在界限。在法國,發布違法言論的網民最高將被判處兩年監禁、罰款3萬歐元。網上出現的煽動種族仇恨、侮辱、誹謗、歧視等內容均屬違法,社交網站和即時通訊軟件平台有責任將其刪除,否則將面臨高額罰金。
鏈 接:
虛假新聞已經成為全球打擊的對象。同樣,我國也採取多項措施打擊虛假新聞,淨化輿論環境。
成立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受理社會各界對新聞機構以及新聞從業人員新聞職業道德失范行為的舉報和投訴,對虛假新聞等典型案例進行評議,提出處理意見。
推薦新聞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使用《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手冊》,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與公正,保持大眾傳播的良好格調與品位。
加強對新聞採編人員的教育培訓,引導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自覺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
重點整治網絡傳播虛假新聞的問題,加強對網站新聞信息來源的管理,加強對論壇、博客、微博、即時通訊工具、社交網站等的管理,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引導網站和網民加強自我監督、自我約束。
撰稿:張朋輝 李永群 編輯:張翀 統籌: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