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欲嚴打網絡假新聞 重點監管臉譜等社交媒體

“誹謗和惡意謠言不屬於言論自由的范疇。即使這發生在網絡上,法律也將嚴懲不貸。”12月18日,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接受德國《星期日圖片報》採訪時表示,將出台新法嚴厲打擊社交媒體傳播假新聞的行為,傳播有關公眾人物的假新聞最高可判刑5年。馬斯特別指出,美國社交網站臉譜將成為重點監管對象。“臉譜靠虛假新聞獲得了大量收入,它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德國聯邦議院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托馬斯·奧珀曼進一步對臉譜提出更為嚴苛的監管設想。奧珀曼提議,如果一條推送被認定為假新聞,臉譜必須在24小時內將其刪除,否則將面臨每條新聞最高50萬歐元的罰款。此外,臉譜還應建立一個全年、全天候運行的監管機制。若謠言的受害者提出要求,臉譜還應進行與謠言傳播程度相同的澄清。奧珀曼表示,他已就此與德國聯邦議院基民盟黨團主席考德爾達成一致意見,並將盡快提交聯邦議院,進入討論議程。
“社交媒體上不乏企圖通過操縱虛假新聞擾亂社會穩定的網民。”德國基民盟議員米夏埃爾·格羅斯—布魯莫爾表示。包括《時代周報》在內的多家德國媒體推測,擔心虛假新聞在2017年德國大選期間對選民造成不良引導,或成為德國政府欲嚴打虛假新聞的另一重要原因。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各類有明顯導向性的虛假新聞在臉譜、推特等社交網站上肆意傳播,多方分析認為這對最終選舉結果造成了影響。
臉譜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上周在多方壓力下,針對虛假新聞推出一系列監管舉措,具體分為用戶監督和第三方監管兩部分。未來,每條推送都將附帶一個舉報標志,用戶點擊該標志即可對疑似虛假內容進行舉報。如果一條內容被舉報多次,臉譜將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對事實進行核查。如果核查機構判定被舉報內容與事實確實有出入,該條內容將被標記為“有爭議”,並不可進行付費推廣服務,並附鏈接說明。
“盡管臉譜採取了措施,但只是針對美國境內。這是遠遠不夠的!”德國綠黨議員雷娜特·庫埃納斯特在接受德國《世界報》採訪時表示。近日,在德國弗萊堡19歲少女被阿富汗難民奸殺案的背景下,網傳庫埃納斯特對犯罪嫌疑人發表同情言論——“雖然他做出了如此惡劣的事情,我們依舊要幫助他”,相關信息在臉譜上被轉發4500次。雖然此后庫埃納斯特澄清從未發表此類言論,但在臉譜上瘋傳的虛假傳言還是使其遭到大量網民惡意抨擊,給她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我致力於打擊網絡排外仇恨言論已有一段時間,但直到自己因為虛假新聞成為社交網絡的眾矢之的,才深刻體會到,臉譜等社交媒體如何作為‘割裂社會民意的工具’被利用,對受害者個人和社會輿論造成嚴重的影響。”
奧地利總理府部長托馬斯·德羅茲達日前在與德國司法部長馬斯會面時,表示兩國欲聯手推動在歐洲范圍內打擊社交網絡上的虛假內容,推進歐盟更新相關網絡監管法規。“現在的法規出台於2000年,遠比臉譜等社交媒體成立的時間要早。”
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對德國嚴打虛假新聞表示支持,呼吁將監管范圍擴大到歐盟層面,除了讓網絡監管法規更與時俱進外,還需增加執行力,在歐盟范圍內設立虛假新聞監管機制。“如果臉譜等社交媒體監管不力,它們將付出高昂的代價。”
在制造、傳播虛假內容上,臉譜一直飽受詬病。“德國之聲”在線稱其為“制造假新聞的專業戶”。德國此次針對臉譜的行動並非首例。此前,慕尼黑檢察院因臉譜“放任具有煽動性的暴力、仇恨內容以及為大屠殺辯護的言論存在”,曾對馬克·扎爾伯格以及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等多名臉譜高管啟動調查程序。(馮雪珺 敬 宜 本報柏林12月19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