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供給側”改革 倒逼城市台創新
摘要:城市廣播電視台在傳播力、影響力、競爭力及經營創收、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等方面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城市廣播電視台內部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化解外部壓力,培育新動力,在人才、產業、機制、節目等四方面進行改革,可以倒逼廣電改革創新。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新聞報道﹔城市廣播電視台
應需求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的需要,產生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對於供給側改革需要適時調整經濟改革,將各個要素最優配置,促進經濟在質和量上獲得較大的提高。投資、出口和消費構成了需求,而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形成了供給。不妨將“事業單位、企業運作”的城市廣播電視台視作一個經濟實體,對應具備“人才、產業、節目、機制”等四大要素。其實,無論是大到一個國家,還是小到一個經濟實體,均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基本原理相通,可以刪繁就簡,為廣播電視台的改革創新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全媒體時代,對於傳統的廣電主流媒體來說,既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關鍵點在於媒體方對市場的探析,進而准確定位,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能夠有效提高質量,調整內部結構,加強各個元素間的合理配置,提高供給效率,改善結構和需求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同樣,廣播電視台的供給側改革需要從媒體所報道的節目的內容上進行調整,提高整體質量,以改革推動電台的傳統制度改革,提升節目的收視率和收聽率,更加積極有效地提高媒體市場中節目的靈活性。縱觀廣播電視台目前發展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瓶頸,不外乎生產的節目內容與市場需求有偏差,不吻合。偏差越大,市場越窄﹔吻合度越低,前景越低迷。
一、節目要素:橫向聯合拓市場
萬變不離其宗,城市廣播電視台對接市場的主打產品就是節目生產的內容。節目生產的內容符合市場定位,符合受眾需求,自然會被“眼球經濟”所關注。反之,節目生產的內容沒有經過市場論証,閉門造車,盲目跟風,雖然能夠偶爾曇花一現,但終將萎靡。比如,目前佔據城市廣播電視台重要地位的生活服務類節目,就呈現出“數量多、精品少﹔需求大,供應小”的特點。生活服務類節目已經從開始的“滿足一類需求”轉變為“滿足多層次需求”的節目形態,有養生、購物、尋人、相親、婚配等各類需求。全國僅中心城市台就有數百檔生活服務類節目,但是缺乏精品,抄襲復制嚴重,跟風現象明顯。小型的媒體生活類節目,由於受到資金和制造條件的限制,多為地面頻道,使這類節目難以上檔次。對於城市廣播電視台尤其是市縣級廣播電視台而言,無法與央視、衛視爭奪電視劇與重大新聞,無力承載新媒體的強勢沖擊,唯有少數的創新點集中在生活服務類節目上,爭取以服務的貼近性爭奪本地的一些市場份額,多數城市廣播電視台不想失去這塊“大蛋糕”,卻因資金有限,無力制作現象級的節目。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不妨可以進行橫向聯合,地域相鄰的幾家地面頻道可以聯合出資制作一檔生活服務類節目。因地域相近,生活服務類節目能夠具備“地域性強”的特點﹔又因是城市廣播電視台,相互不影響受眾及廣告市場。也可出資購買具有普適性的生活服務類節目,總比單一自產自銷更加符合市場產出比的要求。
二、產業要素:抓大放小育支柱
產業是支撐城市廣播電視台發展的重要環節。在當前新媒體強勢沖擊下,除央視與幾家排名靠前的衛視外,各城市廣播電視台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廣告市場的跌落。從經濟上看,在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廣告的投放是巨大而散亂的,所有廣播電視台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益。但當經濟發展從高速放緩時,廣告的投放就會銳減,逐漸演變為定量或定向投放,對於收視率低、覆蓋面小的電視台就會首當其沖,這就形成了馬太效應。城市廣播電視台要深入研究、挖掘出適合本身發展的產業特色,實現節目與產業的有效融合。例如,長沙廣播電視台主推房產市場的產業鏈,從市場推廣到最后銷售,均全程參與,做大自己的房產品牌。濟南廣播電視台推出大型集體婚禮方面的節目,措施更加落地,自主操辦婚慶和藝術表演方面的活動,更加契合現代人對浪漫的追求。肇慶廣播電視台面對少兒群體,對少兒的才藝進行開發和演繹,為少兒才藝展示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形成了產業鏈條,帶動了媒體事業的發展。城市廣播電視台要選准一至兩個主打產業,做大做強,培育好自己的支柱產業。
三、人才要素:不拘一格選能人
城市廣播電視台在人才選拔上需拋棄陳舊的思路,不光招納媒體行業的專業型人才,同時需將眼光定位於多方面發展、思維活躍的創新型人才上。缺乏優秀的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尤其是媒體創新意識強、經營水平高的人才,是我國城市電台多年收支不平且經營慘淡的重要原因之一。限於體制的各種束縛,優秀的專業人才難以留住,“人盡其能”就隻能成為一句空話。面對轉型,城市廣播電視台要實現自我突破,就需要建立全面合理的激勵機制,將績效和責任與單位的獎懲挂鉤,真正公平有效地進行競爭,才能促進“工作由最適合的人”來做。從經濟學的供給側角度,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城市廣播電視台能夠選好人、用好人的一種可以借鑒的模式,將有能力的專業人才放在最適合的崗位上,賦予其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權利與職責,能夠有效打通人才渠道不暢的瓶頸。
四、機制要素:突破重圍挖潛能
目前,廣電行業的管理體系由三大部分構成,包含集團模式、總台模式和廣播電視台模式等。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城市廣播電視台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限於體制因素,不可能真正做到事企分開,行政化治理代替或部分代替市場化治理的現象依然非常嚴重。由於涉及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等諸多因素,城市廣播電視台模式調整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來看,城市廣播電視台要用好機制要素,必須先將自身定位為市場主體,圍繞市場主體遵循的原則進行結構性改革,即要確定“單元體制”下的“雙軌運行”。“單元體制”需要堅持在黨委統一領導的前提下,促進電台事業性和國有屬性的不改變。“雙軌運行”是媒體的宣傳工作和媒體經營事業,實現事業單位和企業模式的雙向發展,全面規劃,既統一又相對獨立。宣傳國有媒體的正規性,含有政治性,始終將社會效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圍繞著黨政工作,以積極的輿論引導和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媒體經營中需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嚴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切實按照企業主體的經濟屬性運作,完全杜絕以行政化手段來代替市場化行為,構建符合市場規律、真正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企業主體治理制度。
五、結語
人才、產業、節目、機制四大要素的調整,可以為城市廣播電視台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城市廣播電視台的補短板,就是媒體融合發展,以新媒體的長處來補傳統媒體的短板。城市廣播電視台要主動擁抱新媒體,由於新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在播放狀態上范圍更廣,且為多點對多點的模式,使電視媒體在熒屏之外也有了發展空間,更能有效提高節目的收視率,推動媒體技術和設備的更新,同時更能強有力地推動媒體人思維的變革。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媒體競爭的格局將進入一個新常態,新常態需要的是媒體融合格局下的全媒體的有效傳播。在城市廣播電視台的轉型發展中,研究新經濟形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新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創新,才能在更大范圍內提升城市廣播電視台的影響力、競爭力和品牌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