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6年10月下

理論文章如何越“走”越“寬廣”

盧文炤
2016年12月20日14:50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理論文章是報紙中的一種重要體裁,面向社會大眾,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如今拓展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是關於社會發展問題、規律認知的一種思想交流。如何認識理論文章?理論文章怎樣才能以理服人、增強吸引力?本刊記者就相關問題訪談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曙光、重慶日報理論評論部主任單士兵。

如何認識理論文章

記者:報紙發表理論文章由來已久,陳力丹教授2001年曾在《新聞界》刊文指出“黨的機關報設有理論版,這是自1942年延安《解放日報》改版以來的傳統”。但是,目前對理論文章似乎沒有嚴格、統一的定義,我們如何認識理論文章?理論文章與學術論文、評論的區別是什麼?

陳力丹:我國報紙上的理論文章不是學術意義上的理論研究文章,而是對黨的綱領、路線和各項政策的闡釋。報紙上的時事評論,一般是對剛發生的新聞事實的評論,屬於一種新聞體裁,但多少可以有一些作者自己的判斷和評價,目的在於進一步闡釋新聞,幫助人們認識新聞事實﹔報紙上的理論文章也有一些時效性,但沒有時事評論的時效性那樣強,是對一段時期內某方面黨的理論和政策的闡釋。

單士兵:對“理論”這個概念進行解釋,就和如何看待“文化”這個大詞一樣,人們能給出成百上千種說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不同人眼中,對“理論”的內涵和外延、深度和廣度,理解得都可能不一樣。很多人把理論文章局限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進行解讀的范疇,停留在對當前的思想領域裡的熱點進行深度評析的層面,這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應該有勇氣對理論文章有更寬廣深遠的理解,它可以包羅的東西太多了。

我不主張從學理層面對理論文章過度標准化、機械化地下定義。對理論文章與學術論文、評論的區別,我不太願意進行細化。表象上看,理論文章不像學術論文那樣,有著嚴格的學術流程,強調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及大量的實驗、調查和數據分析,而是更強調在某種知識體系框架下來審視問題,比如,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進行解析,讓黨員干部和群眾能夠深入了解和接受。從目前這些文章呈現的態勢來看,學術論文學術性強,特別強調學術的嚴謹和邏輯﹔理論文章政治性強,強調專業和准確。理論文章和評論的區別也很大,理論文章注重大框架,評論則注重小切口。理論文章重視宏大主題,洋洋洒洒一篇雄文﹔而評論往往針對新近發生的社會熱點,進行觀點表達,短小精悍一氣呵成。僅從知識深淺、邏輯特點、文章長短來區分理論文章和評論,沒有太多意義。在移動化閱讀普及的今天,碎片化呈現成為常態,不必刻意過度進行文體劃分。我甚至認為,理論文章完全可以用最通俗的說法來下定義,比如,凡是“講理”的文章,都可以叫理論文章。

陳力丹:“講理”特別重要,對一個人如此,對一個國家亦然。不講理,無情無義,無法無天。這個“理”,用個大詞講,就叫“理論”。單士兵主任對“理論”的理解是實在的。

記者:陳教授說的是核心概念,單士兵主任說的是拓展概念。隨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理論文章的概念將越來越寬泛,但其核心部分仍會是重中之重。

30多年前,一場真理標准大討論開啟了我國的改革開放,之后報紙理論文章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演變?

陳力丹:改革開放后,黨報的理論文章在指導我國的改革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社會觀念的變化都是理論文章引領的。上世紀80年代的黨報理論文章對社會的影響力度較大,至今一些文章令人記憶猶新,但后來的一些理論文章套話空話逐漸多起來,加之社會互聯網化,報紙理論文章的影響力有所下降,看的人減少了。

單士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不斷進步,取得大繁榮大發展,背后都有相關理論在驅動。也就是說,時代發展與理論演變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社會變得進步開放,理論也就有相應的突破發展。社會價值文化多元,理論生態就繁榮多樣。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歷史。理論文章的發展演變,某種意義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是高度契合的。事實上,我們黨提出的重大理論政策大都以理論文章的形式進行解讀。所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走過怎樣的道路,本身就是我國的理論文章變化的表征。

記者:理論文章對社會的價值真的有這麼大嗎?理論文章對報紙本身又有什麼價值?

陳力丹:如果理論文章還按照原來的路徑做下去,是沒人看的了。傳統媒體的文章形式必須與時俱進才行。報紙的傳播形態本身已經過時,需要以新的傳播形態和新的具體方式、形態來傳播黨的理論。

單士兵:我常說,理論文章是“定海神針”,是社會發展的“導航儀”和“指路燈”。對報紙來說,理論文章有著極強的思想性和指導性,被稱為報紙的旗幟和靈魂。沒有理論支撐的報紙,再厚也是薄的。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導致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們不僅強烈渴求大眾媒體及時發布新聞的事件性信息,更迫切需要其傳遞有深度的意見性信息,理論文章的作用日益凸顯。為此,理論文章要承擔起重要的使命,通過宣傳好黨和政府的決策和部署,准確、全面傳達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來凝聚改革發展的力量。此外,我認為,價值觀驅動人們的生活,理論文章是價值觀最關鍵的載體,要讓人們過上經過思考的人生,不論是生活在哪個領域的人們,如果能夠靜下心來讀讀相關領域的理論文章,腳下的路一定越走越寬廣。

什麼是好的理論文章

記者:理論文章一方面要通俗化,另一方面要有深度的思辨,兩者是矛盾的嗎?好的理論文章應該是怎樣的?

陳曙光:理論文章既要通俗、有文採,也要有思想、有深度,兩者是不矛盾的。文風問題的關鍵在於表述,表述是問題的展開方式和思想的實現方式,同樣的內容進行不同的表述,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國內部分學者過於注重學術包裝,似乎隻有“創造”一些新的詞匯、新的概念才能體現學術的深度和思想的深邃﹔有的學者熱衷於抽象和思辨,習慣於用一些大家都看不懂的話語表達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把有意義的問題表述得沒有意義。現在新概念、新術語越來越多,新思想、新理論卻並未見得越來越多。其實,真正的創新理論首要的或主要的方面不在於引進或生造一些連自己也沒有弄懂的新名詞、新概念,如能在司空見慣、“人人皆知”的問題上,通過研究提出自己的一點真知灼見就很了不起。比如哥白尼,正因為意識到了尋常現象中的“非常”之處,才成就了天文學上的一場“哥白尼革命”﹔再比如艾思奇,一本薄薄的《大眾哲學》的歷史作用,比任何一本脫離實際的哲學專著都要強大和持久得多。

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界尤其是哲學界晦澀文風盛行,具體表現為:問題越來越高深,視閾越來越狹窄,字眼越來越生僻,概念越來越抽象,語言越來越晦澀,文章越來越難懂。一言以蔽之,“不好好說話”。當然,晦澀文風不是今天才出現,古已有之﹔也不是中國特有,實為世界通病。170多年前,馬克思就對貫穿於整個西方哲學史的晦澀文風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明確反對“把哲學變為胡說”。他指出:“哲學,從其體系的發展來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內部進行的隱秘活動在普通人看來是一種超乎常規的、不切實際的行為﹔就像一個巫師,煞有介事地念著咒語,誰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麼。”其實,即使是舉世公認文風晦澀的哲學家康德也認為,哲學研究應該是高深的,而表述應該是通俗的。康德說:“我遠不會說出我沒有思索過的東西。”他承認自己的著作晦澀難懂,並認為這是一個缺點,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缺乏通俗性是人們對我的著作所提出的一個公正的指責,因為事實上任何哲學著作都必須是能夠通俗化的,否則,就很可能在貌似深奧的煙幕下,掩蓋著連篇廢話。”其實,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言:“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得清楚﹔對於不能談論的東西必須保持沉默。”有些人卻不是這樣,沒有想清楚就開始說,晦澀文風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淺薄”的遮羞布。在一個問題尚未想清楚、更無法說清楚的情況下,這種“成心不讓人懂”的表達方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報紙的受眾與一般學術期刊的受眾不同,這就決定了見諸報端的理論文章更應注重文風、親近大眾。理論文章雖然要有個性,但決不隻屬於理論工作者個人,決不能淪為理論家個人的獨白,而必須化為群眾的學養。理論文章要盡可能生動些,講究文採,使人產生親切感,而不是使人敬而遠之﹔概念、術語和問題要有公共性,能解渴,與大眾產生心理共鳴,讓人有“眾裡尋他千百度”之感。每一個理論工作者都要善於用朴實的文字、清新的文風來表達深刻的思想,要避免純粹的思辨和使用連自己都不懂的術語,杜絕用一些大家都不明白的話語來表達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平易的語言並非蒼白,如能直指問題要害,則可顯示出思想的深邃和巨大的張力。毛主席早就批判過,有些人天天高喊著“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口號,可是“連三句老百姓的話都講不來……實在他的意思仍是小眾化”。列寧也說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好的理論文章,其奧秘就在於深諳“深”與“淺”的辯証法。“深入深出”是假學問,照搬照說,說出來很深奧,滿足於思想的“拷貝”,充其量是個理論的“留聲機”。“淺入深出”是裝學問,鑽研得很膚淺,表達得很深奧,以其昏昏難以使人昭昭,表面上有學問,實際上裝深沉、裝高雅,徒有虛名並無實學,“頭重腳輕根底淺”。“淺入淺出”是沒學問,滿足於淺嘗輒止,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隻識其表不入其裡,理論不徹底,如何說服人?“未入即出”非學問,打著某某學說的幌子,販賣的是自己的私貨,“嘴尖皮厚腹中空”,到處“忽悠”人。“深入淺出”才是真學問,鑽研得很深刻,表達得很通俗,融會貫通,娓娓道來,依靠真理的權威、理論的力量說服人,而不是依靠世俗的權威、專制的力量壓服人。

陳力丹:除了傳播形態和具體傳播方式方面的變革外,最重要的是內容的制作者要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對現實的深入了解,貼近人民才能制作出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內容來,但現在理論文章的作者們,具有這樣素質的不多。報紙的理論文章本來就不是學術研究那類深奧的東西,而是要講實在的道理。

報紙理論文章的問題不是不夠通俗化,也不是深度不夠,而是沒有貼近群眾、貼近實際。不說實在的話,套話一串一串的,碼了一堆字,卻沒人看,因為講不出“理”來,不能說服人,更談不上說到人們的心坎上,沒有做到習近平同志所要求的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單士兵:好的理論文章肯定不是“長、廢、老”,更不是“假、大、空”﹔而是通俗易懂,接地氣,說人話。也就是說,要把問題講透徹、講扎實、講鮮活。其實,理論文章的通俗化和有深度的思辨並不矛盾。如果在論述抽象道理的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案例,言人所未言,言人所欲言,把深奧的理論講得淺顯易懂,自然會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說服力。所以,推動理論通俗化、大眾化,讓理論流行起來,並不意味著思想含量和思想深度降低﹔相反,通過有深度的理論文章將理論通俗化地傳播出去,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記者:理論文章和論文在很多人眼裡長篇大論、深奧難懂。這讓我想起《青年記者》雜志的老主編李克榮老師在《青年記者》2007年7月上一篇文章中對業務論文的新詮釋:“有見地、有文採、散文式的業務論文,是本人對‘新概念’論文的詮釋。枯燥、乏味、抽象、概念,不應該成為新聞業務論文的‘專利’。如果我們能將美的語言、美的結構、美的神韻修飾到我們手中的論文中去,如果我們能讓讀者在輕鬆、愉悅中得到理性的啟迪,那是我的意願。”她的這個詮釋也適用於理論文章,“理性”“美感”與“走心”,應該是好的理論文章必備的特質。

理論可以流行起來嗎

記者:今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說,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今年8月16日,福建日報新辟4個版的《理論周刊》,發刊詞提到其創辦初衷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宣傳,介紹我國學術界的新成果新觀點,及時反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提升引領八閩輿論的能力”。

新的形勢為理論文章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讓理論流行起來似乎已成為一個看得見的趨勢。今年2月,重慶日報理論評論部創辦“理論頭條”微信公眾號,之后推出同名APP﹔今年3月,一首《馬克思是個90后》的歌曲在網上火了,這是內蒙古廣播電視台理論讀書欄目《開卷有理》開辦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其第一季節目是《馬克思靠譜》,同名書首印兩萬冊一個月就銷售完畢。我們應該如何看這些理論傳播創新?

陳力丹:這些是講道理的新嘗試。重慶日報“理論頭條”微信公眾號把理論文章中值得提煉的東西拎出來,加上圖片和其他網絡表達元素,擇要提供給受眾,我感覺還可以。但理論文章的原文,沒有完全改變原有的寫作套路,需要改進。從這個公眾號的內容看,已經不是原來意義的黨報理論文章,而是與報紙時事評論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媒體的言論表達模式。

《馬克思是個90后》除了“馬克思”這個德國姓之外,沒有任何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過熱鬧了一下,讓90后知道還有一個馬克思,可以算一種傳播效果。《開卷有理》第一季節目《馬克思靠譜》,以馬克思的生平為主線,以群口秀的形式,聯系社會現實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系統化、通俗化的介紹、解讀,這樣的方式值得嘗試。

陳曙光:理論宣傳要創新手段,不能板著臉說教。內容離不開形式,形式服務於內容,理論宣傳需要通過好的形式來表現,增強宣傳的時效性、親和力。現在,有關部門開設了很多微信公眾號,這些都是形式上的創新,好的形式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單士兵: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理論傳播要不斷創新,幫助用戶從海量信息中篩選、梳理出有價值的理論信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精准送達。現在很多理論傳播注重代際攔截、時間攔截、空間攔截,把理論傳播盡可能地融入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和注意力中去,來加深人們對理論文章的感知和依賴。從某種意義上講,理論傳播如果不能更加通俗化、大眾化,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如何讓理論通俗化、大眾化,需要更多主體不斷進行探索創新。

記者:感謝三位的精彩回答。人民日報曾經評論,“一個民族要躋身時代的前列,一刻也離不開理論的指引﹔一個政黨要實現理論的創新,一刻也離不開實踐的探索”。理論文章有新聞、評論等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新的媒體環境下,理論文章仍然是報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報紙理論文章需要繼續在推動社會發展、滿足讀者期待方面積極探索。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