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論之樹”常青
提起黨報理論版,很多人的印象是:文章四平八穩、長篇大論﹔版面嚴肅有余,活潑不足。這種印象不僅一般讀者有,就連許多理論版編輯也有,甚至認為理論版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應該說,這是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事實上,理論版並沒有硬性的文章模式要求,沒有具體的文體要求,也沒有規定具體的內容。誰也沒有說過黨報理論版的文體和內容必須如何如何,但是時間長了,就無形中將以往的文體和內容、形式等固化、程式化起來,成為一種思維定勢,成為一種束縛。記得十幾年前我正准備入行做理論版編輯時,身邊就有熱心人問我:理論文章還有人看嗎?委婉一點的就說:理論太“曲高和寡”了吧?老實說,當時我自己也感到含糊。但我在接觸到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之后,發現這裡另有天地。盡管當時的《理論周刊》剛創刊兩年多,但它緊扣北京日報主要面向普通機關干部、市民的特點,將四個版面延展為“大理論”范疇,既有理論闡釋、理論研究,也有學術進展、熱點分析,甚至包括了文史、讀書等領域的內容,所刊發的文章在具有思想性、理論性的同時,兼具學術性、現實性、可讀性和實用性,突破了傳統理論版的局限,達到了雜花生樹的效果。“權威前沿、聯系實際、貼近讀者、創新可讀”,是《理論周刊》的突出特色。我打心底裡贊同《理論周刊》的辦刊理念,並願意為之奮斗,就這樣一直工作到今天。下面我就把從前輩老師和同事那裡學到的辦刊理念,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點體會。
提起黨報理論版,很多人的印象是:文章四平八穩、長篇大論﹔版面嚴肅有余,活潑不足。這種印象不僅一般讀者有,就連許多理論版編輯也有,甚至認為理論版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應該說,這是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事實上,理論版並沒有硬性的文章模式要求,沒有具體的文體要求,也沒有規定具體的內容。誰也沒有說過黨報理論版的文體和內容必須如何如何,但是時間長了,就無形中將以往的文體和內容、形式等固化、程式化起來,成為一種思維定勢,成為一種束縛。記得十幾年前我正准備入行做理論版編輯時,身邊就有熱心人問我:理論文章還有人看嗎?委婉一點的就說:理論太“曲高和寡”了吧?老實說,當時我自己也感到含糊。但我在接觸到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之后,發現這裡另有天地。盡管當時的《理論周刊》剛創刊兩年多,但它緊扣北京日報主要面向普通機關干部、市民的特點,將四個版面延展為“大理論”范疇,既有理論闡釋、理論研究,也有學術進展、熱點分析,甚至包括了文史、讀書等領域的內容,所刊發的文章在具有思想性、理論性的同時,兼具學術性、現實性、可讀性和實用性,突破了傳統理論版的局限,達到了雜花生樹的效果。“權威前沿、聯系實際、貼近讀者、創新可讀”,是《理論周刊》的突出特色。我打心底裡贊同《理論周刊》的辦刊理念,並願意為之奮斗,就這樣一直工作到今天。下面我就把從前輩老師和同事那裡學到的辦刊理念,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點體會。
樹立“名家意識”,跟著大專家找好選題
要想做好理論宣傳,編輯的眼光就要盯著理論大家、理論名家。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廣告宣傳講求“名人效應”,其實,理論宣傳也有名人、名家效應。同樣的文章,普通人寫,可能沒人看﹔名家寫了,讀者可能就要瀏覽一遍,甚至認真看一看。而且名家寫的文章往往視野廣、觀點新、說理透、寫法活,不負讀者的厚望。正因為如此,《理論周刊》從創刊開始就把請名家撰稿作為實施“一流戰略”、打造“精品工程”的重點。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費孝通、於光遠、吳江、季羨林、任繼愈、龔育之、陸學藝、鄭必堅、許嘉璐、李君如、王夢奎、厲以寧、吳敬璉、吳樹青、劉國光、衛興華、周有光、戴逸、李忠杰、冷溶、魏杰、葉小文、梁衡等一大批名家都成了《理論周刊》的鐵杆作者。
堪稱大師級的學者季羨林、任繼愈先生,生前十分關心《理論周刊》。季羨林先生在有了關於中國文化的新看法后,雖然年事已高,仍及時寫來稿件《論東西文化的互補關系》﹔任繼愈先生在接到我們通過習五一教授轉送的關於無神論宣傳的約稿要求后,因眼疾無法親自動筆,就通過口述讓助手幫助整理,整理完后,助手再一字一句地念,按照任先生的意見改,最終寫成《理直氣壯地宣傳科學無神論》一文。我在聽到習教授講述稿件寫作經過后,深為任先生這種不辭辛勞傳播科學理論且認真負責的態度感動。這篇文章篇幅不長,隻有2000多字,但直指社會上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近年來,一些巫術、迷信和偽科學等消極文化沉渣泛起。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科學無神論的宣傳和研究,卻有弱化之勢,有的對宣傳無神論心存顧慮,也有的把宣傳無神論與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對立起來,甚至有的地方出現“有神論有人講,無神論無人講”的狀況。文章在充分論証的基礎上鮮明地提出:宣傳無神論,與《憲法》中規定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與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並不矛盾,要理直氣壯地宣傳無神論。
黨史黨建方面的名家也很關注支持《理論周刊》。比如,胡繩先生給《理論周刊》文史版題寫版名,一直沿用至今。參與編輯《鄧小平文選》三卷並多次參與黨代會報告起草工作的鄭必堅、龔育之同志是黨史大家、理論大家,他們提供的理論文章,站得高,講得深,把握得准。關於編輯工作,龔育之同志還給《理論周刊》提過很高明的意見。
經濟學家厲以寧,人稱“厲股份”,他的很多主張都對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每次向他約稿,他都在百忙中支持。前幾年,全球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中,中國經濟形勢雖有所好轉,但普通民眾仍感覺中國經濟形勢和走勢都不很明朗。厲以寧在《理論周刊》發表《我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幾個判斷》,文章分析很到位,有讀者打電話說,讀完此文,建立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此文發表后,他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其觀點就是建立在此文基礎之上的。厲教授不光研究經濟,還善寫詩詞,出版過詩集。在向他約稿時,他一下子給我傳真過來十幾首,后來我們陸續選登了一些。經濟學家劉國光,現已90多歲,他的很多理論觀點也對改革開放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曾多次給《理論周刊》賜稿支持。
抓住了大專家、好作者,就能比較容易地抓住好選題。這是做好理論版的一個捷徑。大量國內一流或知名專家學者的加入,使《理論周刊》刊發了大量一流的文章,從而躍上了一個較高的層面。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理論名家成就了《理論周刊》。
樹立“讀者意識”,引導專家寫讀者愛看的文章
做好理論宣傳,編輯心裡還要裝著讀者,要有“讀者意識”。習近平同志在視察《解放軍報》時說:“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裡。”這就鮮明地強調了宣傳報道應有的“讀者意識”。
“讀者意識”不是一句空話。《理論周刊》有一句口號:“寧負作者不負讀者。”就是說,作者寫來的文章,如果不符合讀者需要,達不到刊發要求,我們寧可不發。我們的“讀者意識”還體現在選題、約稿、編稿的全過程。我們試圖通過編發稿件做到:讀者感興趣的問題給以准確回答﹔讀者頭腦中模糊困惑的地方加以解釋﹔讀者有不理性的情緒加以疏解引導﹔讀者認識失誤的地方給予及時糾偏勘誤,有的放矢,按需供給。
在策劃、選題、約稿、編稿時,編輯先問自己三個問題:讀者需要不需要?讀者懂不懂?讀者喜歡不喜歡?比如,前段時間古裝劇《羋月傳》熱播,秦宣太后這位歷史上的女強人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當然,文藝作品虛構一些情節和故事,在所難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秦宣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讀者很需要這方面的史海鉤沉類文章。我們策劃之前也做了一些調查,搜集到了很多報紙的解讀文章,這些文章大都是記者採寫,裡面受訪專家的隻言片語很不解渴,我們就想請權威專家寫篇詳細的述評文章,這就是《理論周刊》后來發表的《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作者是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秦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徐衛民教授。文章刊發后,網絡轉載甚廣,影響很大。大約一個月以后,我們在《光明日報》上又讀到了王子今教授的同題材文章《秦史的宣太后時代》,可見此話題之受讀者關注,同行是有共識的。
“讀不懂”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讀者對理論文章的一種反映。所以,在日常辦報中,我們把“讀懂”作為工作的第一要義。“演講體”“大白話體”是我們的口頭禪。即便大專家來了,我們也要求“真佛隻說家常話”,說老百姓的話。這樣的理論宣傳才可能入心入腦。
散文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近年來給《理論周刊》寫稿很勤。他的史論文章《我們該怎樣做人、做官、做文》,就是“演講體”,緊扣當下的官風、世風、文風,激濁揚清。文章見報后,深受讀者歡迎,不少單位請他去做專題報告,上至省級干部學習班、總政機關學習班,下至市民大講堂,從北京到外地,先后講了十多場。中南海裡機關干部學習,還將此文和他在《理論周刊》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實事求是縱橫談》復印,人手一份。他的文章《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懷》見報后,原志願軍總部的一位老同志通過編輯部找到他,提供了更詳細的材料,希望他繼續研究彭德懷。這篇文章和《警惕學習的異化》都被《新華文摘》等轉載。他說:“想不到《理論周刊》為我鼓起這麼大的風浪。”
樹立“精品意識”,用小文章講大道理
要想做好理論宣傳,光有“名家意識”“讀者意識”還不夠,還要有“精品意識”。
文章寫了就是要讓別人看的。沒人看,就沒有任何傳播效果。人們不願意看理論文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章長而空。盡管中央一再強調改文風,文章要短實新,但理論文章長而空的通病普遍存在而且長期存在,久治不愈。我們提倡的一個革新思路就是“寫有觀點的文章”“大專家寫小文章,寫精粹文章”,以此來提高作品的能量密度,精細化辦報,實現打造理論精品的目標。
“名家茶座”欄目就是我們落實“大專家寫小文章”戰略的一個落腳點。欄目的宗旨是請各學科一流專家學者,從細微處入手,以專業的理論和專家的眼光來解讀各種社會現象和現實問題。文章要娓娓而談,輕鬆道來,不僅有理論的厚重和深刻,更有理論的輕鬆與活潑,讓讀者見微知著,於輕鬆處得到啟迪,於細微處體驗思想的魅力。文字優美,觀點鮮明,是其一大特色。在快節奏的今天,這種短小可讀的文章很受讀者歡迎。比如已故理論家吳江同志的《思想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湯一介先生的《我為什麼沒有成為哲學家》等都曾引起很大反響。
我們還開設了很多專發短小文章的欄目,比如《老一輩的智慧》,刊發千字文,有時三五百字,談我們黨及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中的老一輩在處理革命和建設問題時表現出來的思想和智慧,許多內容對當今仍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由於文章短小精悍,思想性、可讀性強,社會影響非常大,被《報刊文摘》《文摘報》等廣泛轉載。網絡轉載更是不計其數,有的網站的個別欄目幾乎被我們的文章給“承包”了。有的報紙因為同一版面轉載我們多篇文章,隻好其中一篇署明出自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別的就寫轉載自某網站,其實也是我們刊發的文章。
樹立“創新意識”,讓“理論之樹”常青
《理論周刊》在創刊之初就確立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座右銘,不丟老祖宗,又要講新話,在辦報中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更新。
“老祖宗不能丟”,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並強調的一個重要觀點。同時,他主張要“講新話”。鄧小平同志講,“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習近平同志也強調,要“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上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語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要“創造鼓勵講真話、提倡講新話的寬鬆環境”。不丟老祖宗,又要“講新話”,在堅持的基礎上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規律的。
首先是選題要新。一是立足前沿,從社會熱點中挖掘新選題。比如,前些年文化問題很受人們關注。文化上出問題,體現在社會領域就是價值觀的迷失、生活目標的迷茫和人際關系的冷漠。文化建設究竟該怎麼搞?問題出在哪裡?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惑。我通過了解,知道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的許嘉璐同志對此頗有研究,就通過各種渠道與他聯絡,最終請他寫成了《當前文化問題的症結在哪裡》這篇重頭文章。文章刊出后,好評不斷。《新華文摘》2006年第15期全文轉載了此文。后來,許嘉璐同志還在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中專門談了此文的影響:“2007年,《羊城晚報》首席記者樊克寧在採訪我時專門提到這篇文章,並引述了其中的觀點。一年以后,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又以訪談形式發表了此文。后來我注意到一些外地的雜志也有轉載。網絡上的轉載多得無法統計。后來有多個地方邀請我去講座,專談文化問題。可見此文影響之廣,也可由此看出北京日報《理論周刊》的巨大影響力和輻射力。”二是依托學界,從理論學術新成果中挖掘新選題。理論版是講理的地方,但也得有學術支撐,這樣才能增加理論厚度。這就要密切追蹤學界最新動態,宣傳學術研究最新成果。比如,甲午海戰中方伯謙究竟是不是臨陣脫逃,一直沒有定論。前一陣子有人專門出書認為方並不是臨陣脫逃,而且提出了所謂新發現的史料証據。於是我就請研究甲午戰爭的權威專家山東社科院的戚其章先生撰寫了《方伯謙甲午海戰臨陣脫逃真相考實》這篇長文,文章引用多方資料進行了扎實的論証,史論結合,有可讀性,有說服力,刊發后影響很大。類似的文章還有一大批,如《南京大屠殺首犯何以逃脫極刑》《〈滿江紅·怒發沖冠〉究竟是不是岳飛的作品》等。
其次是呈現方式要新。這包括兩方面:一是精心提煉標題,但又不做“標題黨”。比如,《中國發展道路成功的真正秘密》《中國能夠實行什麼樣的民主》,都不是作者的原標題。如果按原標題發,就不“抓人”,一篇好文章可能就埋沒在文海中了。我們反復研讀文章找“點”,最終確定了上述標題。文章刊發后引起了較大反響。二是精心加工稿件,按照“搞文摘”的精神編稿,精華留下,水分去掉。我們所編發的稿件,除了極少數外,絕大部分在刊發前都要“動手術”,有的幾乎就是拿原來的文章做材料重新寫。正是這種嚴格要求,保証了刊發文章的高質量。很多同志不太理解《理論周刊》編輯的工作狀況,覺得一個星期一個編輯就編一個版、幾篇文章,怎麼會那麼忙?其實,隻要看看作者的原稿和我們刊發的定稿,就能明白編輯的艱辛。
再次是版式要新,這包括文章體裁新、欄目新等。理論版給人的一般印象就是發大塊文章,黑壓壓一片,形式比較單一、冗長,可讀性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理論周刊》不斷設計新的版面格局,並隨時調整和創設新專版、新專欄,始終保持一種“日日新,又日新”、常讀常新的態勢。目前已經創設出“新論”“學習與答疑”“文史”“讀書”“話題”“茶話”“爭鳴”“前沿調查”“學界萬象”“參考文選”“讀后隨感”“特稿”“北京策論”“黨史”等十余個板塊。
歌德名著《浮士德》中有句話:“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其實,理論的灰色只是相對於生活和實踐而言的,就理論自身來說,它也應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不是僵死的。也就是說,理論也應該是常青的。《理論周刊》這些年走過的路,就是一條致力於使“理論之樹”常青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身處這樣的時代,黨報理論版有義務團結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使報紙理論版這個理論的大花園中“理論之樹”常青、“理論之花”盛開。
要想做好理論宣傳,編輯的眼光就要盯著理論大家、理論名家。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廣告宣傳講求“名人效應”,其實,理論宣傳也有名人、名家效應。同樣的文章,普通人寫,可能沒人看﹔名家寫了,讀者可能就要瀏覽一遍,甚至認真看一看。而且名家寫的文章往往視野廣、觀點新、說理透、寫法活,不負讀者的厚望。正因為如此,《理論周刊》從創刊開始就把請名家撰稿作為實施“一流戰略”、打造“精品工程”的重點。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費孝通、於光遠、吳江、季羨林、任繼愈、龔育之、陸學藝、鄭必堅、許嘉璐、李君如、王夢奎、厲以寧、吳敬璉、吳樹青、劉國光、衛興華、周有光、戴逸、李忠杰、冷溶、魏杰、葉小文、梁衡等一大批名家都成了《理論周刊》的鐵杆作者。
堪稱大師級的學者季羨林、任繼愈先生,生前十分關心《理論周刊》。季羨林先生在有了關於中國文化的新看法后,雖然年事已高,仍及時寫來稿件《論東西文化的互補關系》﹔任繼愈先生在接到我們通過習五一教授轉送的關於無神論宣傳的約稿要求后,因眼疾無法親自動筆,就通過口述讓助手幫助整理,整理完后,助手再一字一句地念,按照任先生的意見改,最終寫成《理直氣壯地宣傳科學無神論》一文。我在聽到習教授講述稿件寫作經過后,深為任先生這種不辭辛勞傳播科學理論且認真負責的態度感動。這篇文章篇幅不長,隻有2000多字,但直指社會上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近年來,一些巫術、迷信和偽科學等消極文化沉渣泛起。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科學無神論的宣傳和研究,卻有弱化之勢,有的對宣傳無神論心存顧慮,也有的把宣傳無神論與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對立起來,甚至有的地方出現“有神論有人講,無神論無人講”的狀況。文章在充分論証的基礎上鮮明地提出:宣傳無神論,與《憲法》中規定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與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並不矛盾,要理直氣壯地宣傳無神論。
黨史黨建方面的名家也很關注支持《理論周刊》。比如,胡繩先生給《理論周刊》文史版題寫版名,一直沿用至今。參與編輯《鄧小平文選》三卷並多次參與黨代會報告起草工作的鄭必堅、龔育之同志是黨史大家、理論大家,他們提供的理論文章,站得高,講得深,把握得准。關於編輯工作,龔育之同志還給《理論周刊》提過很高明的意見。
經濟學家厲以寧,人稱“厲股份”,他的很多主張都對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每次向他約稿,他都在百忙中支持。前幾年,全球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中,中國經濟形勢雖有所好轉,但普通民眾仍感覺中國經濟形勢和走勢都不很明朗。厲以寧在《理論周刊》發表《我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幾個判斷》,文章分析很到位,有讀者打電話說,讀完此文,建立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此文發表后,他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其觀點就是建立在此文基礎之上的。厲教授不光研究經濟,還善寫詩詞,出版過詩集。在向他約稿時,他一下子給我傳真過來十幾首,后來我們陸續選登了一些。經濟學家劉國光,現已90多歲,他的很多理論觀點也對改革開放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曾多次給《理論周刊》賜稿支持。
抓住了大專家、好作者,就能比較容易地抓住好選題。這是做好理論版的一個捷徑。大量國內一流或知名專家學者的加入,使《理論周刊》刊發了大量一流的文章,從而躍上了一個較高的層面。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理論名家成就了《理論周刊》。
樹立“讀者意識”,引導專家寫讀者愛看的文章
做好理論宣傳,編輯心裡還要裝著讀者,要有“讀者意識”。習近平同志在視察《解放軍報》時說:“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裡。”這就鮮明地強調了宣傳報道應有的“讀者意識”。
“讀者意識”不是一句空話。《理論周刊》有一句口號:“寧負作者不負讀者。”就是說,作者寫來的文章,如果不符合讀者需要,達不到刊發要求,我們寧可不發。我們的“讀者意識”還體現在選題、約稿、編稿的全過程。我們試圖通過編發稿件做到:讀者感興趣的問題給以准確回答﹔讀者頭腦中模糊困惑的地方加以解釋﹔讀者有不理性的情緒加以疏解引導﹔讀者認識失誤的地方給予及時糾偏勘誤,有的放矢,按需供給。
在策劃、選題、約稿、編稿時,編輯先問自己三個問題:讀者需要不需要?讀者懂不懂?讀者喜歡不喜歡?比如,前段時間古裝劇《羋月傳》熱播,秦宣太后這位歷史上的女強人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當然,文藝作品虛構一些情節和故事,在所難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秦宣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讀者很需要這方面的史海鉤沉類文章。我們策劃之前也做了一些調查,搜集到了很多報紙的解讀文章,這些文章大都是記者採寫,裡面受訪專家的隻言片語很不解渴,我們就想請權威專家寫篇詳細的述評文章,這就是《理論周刊》后來發表的《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作者是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秦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徐衛民教授。文章刊發后,網絡轉載甚廣,影響很大。大約一個月以后,我們在《光明日報》上又讀到了王子今教授的同題材文章《秦史的宣太后時代》,可見此話題之受讀者關注,同行是有共識的。
“讀不懂”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讀者對理論文章的一種反映。所以,在日常辦報中,我們把“讀懂”作為工作的第一要義。“演講體”“大白話體”是我們的口頭禪。即便大專家來了,我們也要求“真佛隻說家常話”,說老百姓的話。這樣的理論宣傳才可能入心入腦。
散文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近年來給《理論周刊》寫稿很勤。他的史論文章《我們該怎樣做人、做官、做文》,就是“演講體”,緊扣當下的官風、世風、文風,激濁揚清。文章見報后,深受讀者歡迎,不少單位請他去做專題報告,上至省級干部學習班、總政機關學習班,下至市民大講堂,從北京到外地,先后講了十多場。中南海裡機關干部學習,還將此文和他在《理論周刊》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實事求是縱橫談》復印,人手一份。他的文章《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懷》見報后,原志願軍總部的一位老同志通過編輯部找到他,提供了更詳細的材料,希望他繼續研究彭德懷。這篇文章和《警惕學習的異化》都被《新華文摘》等轉載。他說:“想不到《理論周刊》為我鼓起這麼大的風浪。”
樹立“精品意識”,用小文章講大道理
要想做好理論宣傳,光有“名家意識”“讀者意識”還不夠,還要有“精品意識”。
文章寫了就是要讓別人看的。沒人看,就沒有任何傳播效果。人們不願意看理論文章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章長而空。盡管中央一再強調改文風,文章要短實新,但理論文章長而空的通病普遍存在而且長期存在,久治不愈。我們提倡的一個革新思路就是“寫有觀點的文章”“大專家寫小文章,寫精粹文章”,以此來提高作品的能量密度,精細化辦報,實現打造理論精品的目標。
“名家茶座”欄目就是我們落實“大專家寫小文章”戰略的一個落腳點。欄目的宗旨是請各學科一流專家學者,從細微處入手,以專業的理論和專家的眼光來解讀各種社會現象和現實問題。文章要娓娓而談,輕鬆道來,不僅有理論的厚重和深刻,更有理論的輕鬆與活潑,讓讀者見微知著,於輕鬆處得到啟迪,於細微處體驗思想的魅力。文字優美,觀點鮮明,是其一大特色。在快節奏的今天,這種短小可讀的文章很受讀者歡迎。比如已故理論家吳江同志的《思想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湯一介先生的《我為什麼沒有成為哲學家》等都曾引起很大反響。
我們還開設了很多專發短小文章的欄目,比如《老一輩的智慧》,刊發千字文,有時三五百字,談我們黨及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中的老一輩在處理革命和建設問題時表現出來的思想和智慧,許多內容對當今仍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由於文章短小精悍,思想性、可讀性強,社會影響非常大,被《報刊文摘》《文摘報》等廣泛轉載。網絡轉載更是不計其數,有的網站的個別欄目幾乎被我們的文章給“承包”了。有的報紙因為同一版面轉載我們多篇文章,隻好其中一篇署明出自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別的就寫轉載自某網站,其實也是我們刊發的文章。
樹立“創新意識”,讓“理論之樹”常青
《理論周刊》在創刊之初就確立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座右銘,不丟老祖宗,又要講新話,在辦報中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更新。
“老祖宗不能丟”,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並強調的一個重要觀點。同時,他主張要“講新話”。鄧小平同志講,“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習近平同志也強調,要“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上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語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要“創造鼓勵講真話、提倡講新話的寬鬆環境”。不丟老祖宗,又要“講新話”,在堅持的基礎上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規律的。
首先是選題要新。一是立足前沿,從社會熱點中挖掘新選題。比如,前些年文化問題很受人們關注。文化上出問題,體現在社會領域就是價值觀的迷失、生活目標的迷茫和人際關系的冷漠。文化建設究竟該怎麼搞?問題出在哪裡?很多人都有這種困惑。我通過了解,知道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的許嘉璐同志對此頗有研究,就通過各種渠道與他聯絡,最終請他寫成了《當前文化問題的症結在哪裡》這篇重頭文章。文章刊出后,好評不斷。《新華文摘》2006年第15期全文轉載了此文。后來,許嘉璐同志還在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中專門談了此文的影響:“2007年,《羊城晚報》首席記者樊克寧在採訪我時專門提到這篇文章,並引述了其中的觀點。一年以后,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又以訪談形式發表了此文。后來我注意到一些外地的雜志也有轉載。網絡上的轉載多得無法統計。后來有多個地方邀請我去講座,專談文化問題。可見此文影響之廣,也可由此看出北京日報《理論周刊》的巨大影響力和輻射力。”二是依托學界,從理論學術新成果中挖掘新選題。理論版是講理的地方,但也得有學術支撐,這樣才能增加理論厚度。這就要密切追蹤學界最新動態,宣傳學術研究最新成果。比如,甲午海戰中方伯謙究竟是不是臨陣脫逃,一直沒有定論。前一陣子有人專門出書認為方並不是臨陣脫逃,而且提出了所謂新發現的史料証據。於是我就請研究甲午戰爭的權威專家山東社科院的戚其章先生撰寫了《方伯謙甲午海戰臨陣脫逃真相考實》這篇長文,文章引用多方資料進行了扎實的論証,史論結合,有可讀性,有說服力,刊發后影響很大。類似的文章還有一大批,如《南京大屠殺首犯何以逃脫極刑》《〈滿江紅·怒發沖冠〉究竟是不是岳飛的作品》等。
其次是呈現方式要新。這包括兩方面:一是精心提煉標題,但又不做“標題黨”。比如,《中國發展道路成功的真正秘密》《中國能夠實行什麼樣的民主》,都不是作者的原標題。如果按原標題發,就不“抓人”,一篇好文章可能就埋沒在文海中了。我們反復研讀文章找“點”,最終確定了上述標題。文章刊發后引起了較大反響。二是精心加工稿件,按照“搞文摘”的精神編稿,精華留下,水分去掉。我們所編發的稿件,除了極少數外,絕大部分在刊發前都要“動手術”,有的幾乎就是拿原來的文章做材料重新寫。正是這種嚴格要求,保証了刊發文章的高質量。很多同志不太理解《理論周刊》編輯的工作狀況,覺得一個星期一個編輯就編一個版、幾篇文章,怎麼會那麼忙?其實,隻要看看作者的原稿和我們刊發的定稿,就能明白編輯的艱辛。
再次是版式要新,這包括文章體裁新、欄目新等。理論版給人的一般印象就是發大塊文章,黑壓壓一片,形式比較單一、冗長,可讀性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理論周刊》不斷設計新的版面格局,並隨時調整和創設新專版、新專欄,始終保持一種“日日新,又日新”、常讀常新的態勢。目前已經創設出“新論”“學習與答疑”“文史”“讀書”“話題”“茶話”“爭鳴”“前沿調查”“學界萬象”“參考文選”“讀后隨感”“特稿”“北京策論”“黨史”等十余個板塊。
歌德名著《浮士德》中有句話:“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其實,理論的灰色只是相對於生活和實踐而言的,就理論自身來說,它也應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不是僵死的。也就是說,理論也應該是常青的。《理論周刊》這些年走過的路,就是一條致力於使“理論之樹”常青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身處這樣的時代,黨報理論版有義務團結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使報紙理論版這個理論的大花園中“理論之樹”常青、“理論之花”盛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