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6年11月上

讓“從業者”兼做“報道者”

呂進福
2016年12月20日15:05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重大事件發生,更能激起公眾獲知信息的欲望。而因為種種限制無法親臨報道,是一些媒體面臨的共同問題。克服此類“供需矛盾”,首先要在“供給側”下功夫。調動一線工作者積極性,借以延長新聞手臂,是一種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微信等新媒體提供了讓“從業者”兼做“報道者”的技術條件。

人人有麥克風,意味著信息傳播不再是媒體的特權。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新聞報道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使更多人的“記者夢”得以實現。既然人人都有麥克風,可否讓具體的個人就特定內容做一回報道呢?比如,讓相關從業人員兼做某方面報道,即在特定時間讓“從業者”做一回“報道者”。

緣此想法,《中國紅十字報》近幾年在國內重大自然災害救援和國際救援報道中,動員救災人員——從業者,運用新媒體技術兼做前方報道,探索並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從短信到微信

《中國紅十字報》是中國紅十字會機關報,周二刊。“服務總會中心工作,服務各地紅會工作”,是我們的辦報宗旨。中國紅十字會是國際紅十字運動重要成員,是“中國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人員和其他受害者進行救助”﹔“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組織群眾參加現場救護”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賦予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俗話說:“水火無情”,紅十字會所從事的“三救”(救災、救援、救助)工作,無論自然災害還是社會災害、國內災害還是國際災害,哪一項都伴隨著危險、緊急,都具有時空、對象的不確定性。由於工作性質和特點使然,越是重大災害發生,我們的記者越面臨無法親臨現場的尷尬﹔而重大災害的發生及其救援,無一不是社會熱點。“供需矛盾”由此產生。

為化解此矛盾,從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救援報道開始,到2016年斯裡蘭卡洪災救援報道,《中國紅十字報》多次在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救援中,約請前方救援人員利用手機短信、微信等現代通信技術,記錄、傳播前方工作情況,彌補記者無法進入現場採訪、報道的缺憾,取得了良好效果。

1.國內救援報道:玉樹地震后,收到從高原發來的短信。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發生7.1級地震,中國紅十字會當日下午派出由一名副會長帶隊的救災工作組緊急趕赴災區。4月15日,隨著手機鈴聲響起,編輯部陸續收到救災工作組發回的來自一線的手機短信。依靠這些仿佛帶著救援人員急促喘息聲的簡短文字,輔之記者在后方的採訪,《中國紅十字報》在一版推出以《你們是最快的 你們是好樣的》為大標題的集中報道。

其中,4條手機短信,全面、完整地記錄了總會救災工作組第一天的工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完整、清晰,被我們以《短信連線 直擊災區》為題,編發在報眼位置。其中前兩條短信內容如下:

4月15日 10時30分

總會赴災區工作組一行於14日晚12點抵達西寧。凌晨1點,與青海省紅十字會進行工作對接。今早6點,工作組一行趕到機場。在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尼瑪的努力下,工作組在7:30坐上第一班運送搜救隊的包機。目前已到達災情最嚴重的玉樹縣結古鎮。此地海拔3800米,呼吸困難,喘不上氣。目前縣城停電停水,近70%的房屋倒塌。

4月15日 10時38分

目前災區最急需的物資包括棉帳篷、棉衣、棉被、食品、飲用水、藥品!運輸非常困難!總會從寧夏調撥的1000件棉衣、1000床棉被、500頂棉帳篷等救災物資預計今晚可到達災區。從甘肅調撥的600頂棉帳篷,還有上海、北京等地方紅十字會的救災物資,正在運輸途中。

4月17日,工作組完成任務返京。在4月20日出版的第二期報紙中,我們在一版以《即時短信 記錄救災》為題,再次刊發救災工作組發自現場的短信。這一次,我們為每條短信制作了小標題,使其所述事實更加清楚。如:搭帳篷席地而臥、何時有個溫暖的家、誰是最可愛的人、參加溫總理抗震救災會議、第一批物資抵達、藍天救援隊成功施救等。

因為災害發生於高海拔地區,工作組在災區緊張工作兩天后被迫緊急撤回。也就是說,本次關於前線救災的報道全部依靠前方工作人員的短信完成。換言之,沒有這10條短信,就沒有我們的“前線報道”。

第一次嘗試的成功,讓我們對發揮前方救災人員積極性、將新媒體技術運用於平面媒體報道,有了現實而真切的感受。其后,在2013年魯甸地震、2014年雅安地震等國內重大自然災害救援報道中,我們如法炮制,均取得了滿意效果,受到了系統內外的肯定和贊許。

2014年8月3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8月5日,《中國紅十字報》一版以《緊急行動 馳援昭通/三路人馬挺進災區,百名隊員參與救援,捐贈款物逾450萬元》為主、副題,集中報道了中國紅十字會的救災情況。“消息頭”后所列6位報道者,隻有一位是本報記者,其余5人中3人是一線救援人員。這篇分為三個小標題的綜合消息,關於雲南紅會夜間挺進災區、實施災情評估、到達災區后的工作、物資調撥情況等,由總會救災工作組人員、雲南省紅會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多人提供的信息綜合而成。

當日二版頭條,是總會工作組當晚向災區挺進的見聞記錄,以跳躍、急促的短句子,全面再現了震初12小時工作實況。這些記錄,是一版所發消息的有力補充與延伸,成了獨家新聞。

2.國際救援報道:菲律賓救援初嘗“甜頭”,從單一文字報道發展為多媒體立體展示。2013年11月8日,超級台風“海燕”重創菲律賓,造成4000多人遇難,世界多國對菲律賓給予了各種援助。風災過后,中國政府向菲律賓提供了近200萬美元捐款,但西方一些媒體仍宣稱這與中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身份不符,指責中國“小氣”“缺乏大國責任感”,更將動用航母赴菲救災的美國與中國對比。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派遣應急醫療隊、中國紅十字會國際救援隊和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奔赴菲律賓,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赴菲救援,是1923年中國紅十字會參與日本東京大地震救援后,第二次走出國門實施國際救援,具有裡程碑意義。因為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實施對中國不友好政策,外交部指示,“這次出征不僅代表中國紅十字會,而且代表中國人民,代表中國的民間力量”。

“特殊背景+特定歷史+特定內涵”,賦予此次救援不同尋常的意義,《中國紅十字報》應該對此次救援給予濃墨重彩的報道。但是,由於受出國人數、辦理手續等因素限制,我們的記者無法隨隊前往。

何以解憂?為了不留歷史性遺憾,我們隻好再尋他途——讓救援隊兼做報道。救援隊出發前,我們與其鄭重約定:救災之余,寫好報道!

國際救援隊20日出發,26日(間隔了一個出報日和周末),第一篇“援菲賑災日記”《在菲律賓災區的兩個日夜》在二版頭條與讀者見面,記錄了救援隊最初4天的工作情況,內容豐富翔實: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副主席趙白鴿參加國際聯合會和菲律賓紅會召開的災情和救災行動進展情況通報會、聽取國際聯合會評估組匯報、拜訪ICRC和IFRC當地辦公室、探望前方救災將士、接受菲媒體及中國駐菲媒體聯合採訪、乘坐僅容3人的小飛機前往災區、看到中國紅十字會的帳篷等所見所聞。最后有一個這樣的結尾(節選):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曾幾何時,在非洲、在亞洲、在世界各地發生大災之時,有的只是歐洲國家、美國的帳篷。今天,中國紅十字會的帳篷第一次出現(在國際救援現場),出現在全世界目光聚焦的地方!謝謝我們的30名勇士,謝謝前方使館。這一刻,將影響深遠!

一口氣讀完這篇融合密集信息、深切體會和真情實感於一體的報道,不禁大喜。這樣的文字,有事實陳述,有情景描寫,帶著救災現場的濃烈氣息,極富感染力。

其后,我們連續5期推出救援隊隊員撰寫的“援菲賑災日記”,分別是:《志願者讓我們走得更遠》《從宿務到塔克洛班的艱辛旅程》《扎營塔克洛班》《廢墟之上,生命悄然復蘇》《無論何時何方,隨時准備出征》。

歷史性的菲律賓救災報道中,我們先后刊登救援人員發自現場的6篇報道,拼成了一個全面、完整的事實鏈,以獨特的視角、感性的文字,真實、生動地向國內讀者及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紅十字會卓越的工作、超越國家和民族的人道情懷。

除此之外,這期間,報紙一版所發關於前方主要工作的消息,均由救災人員提供的素材編輯完成。

從報紙到網站、官微、客戶端

完成菲律賓救援“處子秀”后,2015年4月、2016年4月和5月,中國紅十字會“迎來”一個國際救援高潮,一年多時間先后3次實施跨國救援:尼泊爾地震救援、厄瓜多爾地震救援、斯裡蘭卡洪災救援。

有了菲律賓救援報道的成功實踐,接下來的三次報道,我們與前方救援隊的配合愈加默契,報道更加及時、全面。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微信在其后的報道裡大放異彩。報道形式,除了文字,有了更多圖片,平面媒體做到了圖文並茂﹔傳播形態,除了報紙,官微、網站、客戶端等新媒體,有了更多聲音、圖像和視頻,初步嘗試了融合報道、立體化報道。

尼泊爾地震救援報道,根據前方發回的信息,第一期報道以《中國紅十字救援隊在尼泊爾救援/20名隊員分兩批抵達,災區衛生防疫任務日益繁重》為主、副題,介紹了此次救援主要任務、救援隊到達后的主要工作﹔擇優在第4版發圖5幅。一則消息+半版圖片,第一時間向國內讀者展示了救援隊到達初期的工作,時效性、權威性俱佳。第二期報紙,以《尼泊爾來了中國紅》為題,在第4版刊發照片7幅。

厄瓜多爾地震救援報道共出報3期,刊發綜合消息2篇,撰文、攝影全部由救援隊員完成。其中,第2版刊發救援隊員在工作間隙寫下的“救災日記”3篇﹔第4版刊發圖片10幅,文字、圖片均由前方救災人員用手機撰寫、拍攝。

5月份的斯裡蘭卡洪災救援,除了救援隊出發的消息由本報記者採寫外,其他兩個圖片版十幾幅圖片、紀實稿《熱帶島國搭帳篷》,全部由救援隊員在工作間隙拍攝、撰寫。

當期報紙內容和無法上報的語音、視頻等,我們及時通過社辦網站、官方微博、客戶端等電子媒體發布。然后,經各級地方紅十字會自辦電子媒體層層轉發,實現了更廣范圍的傳播,大大提高了報道的傳播力、影響力。

發揮“從業者”積極性,有效延長新聞手臂

幾次重大國內國際救災報道,報社未派一兵一卒,卻及時、全面記錄了相關工作,得到了系統內外高度評價。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沒有前方救援人員的真實記錄,就不會有這些富有成效的報道。特別是國際救援報道,如果沒有救災主戰場“核心事實”的呈現,隻憑一些后方的“次要事實”聊充版面,整個報道就是表面的、片面的、不真實的、沒有分量的、有嚴重缺陷的。

幾年來,我們因應行業特點實施的讓“從業者”兼做“報道者”的做法,較好地解決了“記者無法去現場”的困難,取從業者之“長”補記者之“短”,延長了記者的手臂。

1.發揚從業者之“長”,科學利用媒體外採寫力量。所謂從業者之“長”,指前線救災人員有做好報道的主觀意願和客觀條件,媒體可以放心地把報道任務交給他們。主觀意願體現在責任感、神聖感和可靠性三方面。對於紅十字會工作者來說,每一次國際救援都是一次民間外交行動,每一個參與者都代表了中國、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民間救援力量,有責任全面記錄相關行動。紅十字精神“跨越國界、種族、信仰,引領著世界范圍內的人道主義活動”(習近平語),得到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認同,參與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救援,對每一名救援隊員都是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無論紅十字工作者還是紅十字志願者,都把《中國紅十字報》當做自己的報紙,面對報社所托,都會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任務。

客觀上,出國救援人員皆屬精挑細選的精兵良將,不僅具備高超的救援專業能力,而且具備基本寫作能力和水平,能夠客觀、真實地記錄相關事實。

2.克服媒體之“短”,不派記者也能獲得“獨家新聞”。所謂媒體之“短”,指在相關條件限制下,媒體無法安排記者奔赴現場採訪、報道新聞的現實。“救災、救助、救援”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核心業務,凡與“救”字沾邊的工作,行為指向基本是“災害”或“災難”,都有高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救援初期,因為前方情況不明以及交通、費用等限制,救援隊或救災工作組的人員組成、所攜設備及物資等,必須高度精簡、實用,除了救援人員,不可能“專門”安排記者等“多余”人員隨隊前往。

另一方面,從新聞價值和受眾需求角度看,所有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及其救援皆屬重大事件,都會引起國內外特別關注,媒體一般都會傾力報道。

於是,有了這對供需矛盾:一方面大災來臨,公眾信息需求驟然旺盛﹔另一方面“供給側”的記者無法“親臨前線”。我們探索實踐的讓救援人員兼做報道的做法,可有效化解上述矛盾:既可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又化解了媒體“無米下鍋”的窘迫,補齊了媒體“短板”,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3.充分發揮了新媒體特點,挖掘並拓寬了新媒體的功能。除2010年玉樹地震報道用了一次短信外,2013年之后的報道主要利用了微信。微信是以關系為紐帶的私密性社交工具,具有雙向性、私密性、非開放性等特點,可以點對點傳播,也可以點對面傳播,是基於手機通訊錄、QQ等熟人圈的信息分享,傳受雙方對等交流,具有排他性。自微信誕生以來,人們使用較多的是其交流和傳播功能,其基本的通信功能反而被人忽略了。讓救援人員兼做記者,正是對其通信功能的發揮和利用。

手機插上微信的翅膀,如虎添翼,可謂“一機在手,要啥都有”,寫作、拍照、錄音樣樣能做,地球另一端的情況也能被瞬間“發送”到國內。

媒體方面,編輯部指定一名編輯與前方救援人員“單線聯系”,建立一個臨時微信群,將前方救援人員悉數納入其中,一個小型多媒體傳播平台即告建成。該平台既是一個信息集散平台,又是一個思想碰撞、溝通交流的平台,前方救援情況、編輯部想法,皆可集中於此。實踐証明,微信的強大功能不僅體現在交流和傳播方面,更能為新聞報道提供強大助力。

4.由“從業者”直接記錄、報道所做工作,寫出了更多思想與情感。此類報道有更多內心感情的袒露,文字更柔軟、細膩,有更多可以觸摸的質感,是記者採訪無法得到的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救援隊員把自己“擺進去”的那些“賑災日記”,更是打破了新聞報道僵化、刻板的限制,以獨特視角、獨到觀察、新穎敘述,實現了客觀事實與內心情感的完美交融,可以更好地引領閱讀者走進其內心。編輯對事實的審核、訂正等“把關”過程,又幫助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事實的“原始味道”。版面上,“新聞+日記”的呈現,則使整個報道形成了全景新聞、立體新聞景觀。

從編輯部收到的反饋意見看,此種文字比“純新聞”更有可讀性,更受歡迎,更抓眼球,更有吸引力,是一種超越表象真實的更高層次的真實。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