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2期

試論中美體育電影中的身份認同

李  想
2016年12月21日14:1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體育電影是帶給觀眾活力進取等正面感性印象的電影類型。通過對20世紀早期中美體育電影作品的淺析,體育電影經過視角認同、經驗認同和精神認同三個方面,引發了觀眾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既使觀眾“觀”有所得,也使體育電影更具獨特的魅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體育電影﹔身份認同﹔自我

體育是以人體智力與體力活動為基本手段,依靠人體機能和技能所進行的社會活動,也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電影在發展過程中對體育進行吸收,逐漸使其成為電影的主題、場景、內容等重要元素。“體育電影”沒有專門的學術定義,筆者認為“體育電影”應代表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是指故事情節、人物、內涵圍繞體育活動而發展的電影,它素來以青春、熱血的節奏刺激著一代代觀眾,但不論中外,這類勵志套路反映的是一種身份認同機制,從20世紀最初的中美電影作品中就已有所體現。

一、電影的身份認同理論

身份認同是對主體自身的一種認知和描述,電影符號學大師克裡斯蒂安·麥茨(Christian Metz)認為電影觀眾對完善和豐富電影文本意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從符號學角度看,電影時常通過符碼(光效、音響、蒙太奇等)的相互結合來制造意義,而這些間符碼結構段的使用並不能直接或完整地制造電影的意義,還有賴於觀看行為的補足,觀眾是電影文本意義建構中的能動角色,換言之,觀眾也參與了電影意義的實現,而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身份認同的過程。

麥茨認為,發生在電影中的身份認同與其說是觀眾對角色的認同或者對演員的認同,不如說是在電影的時空、視覺形象的刺激下,觀眾對於自身的認同。這種認同過程根據拉康在精神分析學中的主體性理論、“鏡像階段”理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源於鏡像理論的自我反省階段,當觀眾將自身置於電影這扇鏡子前,他們就會被迫放棄自我意識的位置而轉入電影及其意義的位置中,將電影中的他者意識作為自我意識。正是由於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自我思考的缺位,在經過鏡像階段后的主體構成中,麥茨作了這樣的描述:“觀眾與自己產生認同,與作出純理解行為的自己認同……作為可被理解的可能性狀況,因而也是作為一種透明的主體,它與一切所在之物相遇”,這並不是在否認觀眾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觀眾在觀影后所作出的分析、評論、續寫等都是對電影意義的深度發掘和二次創造),而是在肯定認同的作用。

體育電影經久不衰,並且作為勵志影片的重要類型時常作為時代、市場的強心針,正是由於觀眾從中感受到震撼、鼓舞,也就是電影中的身份認同機制在發生著作用,筆者以中美兩國上世紀早期的兩部電影作品——孫瑜導演的《體育皇后》及詹姆斯·W·霍恩(James W. Horne)導演的《大學 College》為例,淺談體育電影如何實現身份認同。

二、身份認同在二十世紀早期中美體育電影中的實現

身份認同的實現通俗地說即是電影能讓觀眾產生共鳴,通過電影中的他者形象,觀眾仿佛看到了含蓄表現的自我,所以《體育皇后》和《大學》能在當時獲得一定的成功並保留至今,主要是由於這兩部電影從以下三個方面為觀眾創造了感同身受的氛圍。

1.鏡頭創造的視角認同

體育電影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運動場景,尤其是運動場的競技場面最能讓觀眾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在《大學》中有棒球場、田徑場及舢板比賽三個運動場景,而在《體育皇后》中運動場景是故事情節的發展線索,因此主要場景就有八個。兩部電影在呈現競賽時都會先運用全景、遠景展現運動場的大環境,用中景拍攝多種運動場面來烘托賽場的氣氛,同時用體育運動的吸引力抓住觀眾的眼球。其次,都會用觀眾和賽場的正反打鏡頭來體現比賽的激烈性和現場性,在競速項目中都會用遠景來展現主角的運動位置,凸顯競速運動的先后位置特點,像模擬轉播真實的運動會一般。不同的是《大學》運用的是跟鏡頭來表現主角的行動,《體育皇后》則是特寫角色的身體、表情等狀態。總而言之,兩部電影都生動刻畫了運動場景,讓觀眾通過鏡頭站在了攝影機的位置,身臨其境地感受運動場的宏大場景,當畫面聚焦在主角的比賽時,觀眾的視角不自覺地跟隨著鏡頭的移動,足夠的吸引力讓觀眾無法擺脫鏡頭對意識的操控,產生“我正在看比賽”或“我就是在比賽”的感覺,創造了一種視角上的認同,這種認同是使觀眾更深入地沉浸在電影世界的基礎方法。

2.故事裡的經驗認同

觀眾在鏡頭的引領下進入電影后接觸到的就是電影故事。好的故事之所以能讓觀眾動容,是因為觀眾在演員、場景、聲效等元素的演繹之下獲得了一種和自己生活經歷相同或相似的經驗,這種經驗認同在一定程度上使觀眾獲得了新的體驗,重構了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思考,也正是這種認同可以不受電影拍攝時間的影響,乘著人類生活經驗的諾亞方舟流傳到新的時代。

《體育皇后》是一部完全圍繞“體育”展開的影片,女主角林瓔是競華女子體專的學生,特長是長跑,整個故事就是圍繞林瓔在長跑運動發展的道路。主角林瓔是孫瑜特意為演員黎莉莉打造的角色,黎莉莉對游泳、跳水、開車、騎馬樣樣在行,還拿過短跑冠軍,由她塑造的林瓔青春活力。雖然林瓔是浙江農村出身,但是這種鄉村姑娘的身份賦予了這個角色不同於城市學生的單純、好動、努力等好的品性特質,同時她還擁有著自強、獨立、好勝的現代化女性特征。《大學》是一出喜劇片,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扮演的角色是喜劇片中常有的小人物形象,和林瓔一樣,是從農村到城市深造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優異,但家境貧窮,農村青年的身份賦予他的是影片開頭為了掩飾自卑的一系列自負特質行為,他是一個城市文化中的“鄉巴佬”,進入大學之后他為了賺錢去酒吧打工、加入棒球隊等,都因為他是農村出身,沒有體驗過這些活動,鬧出很多笑話,但最后因為在舢板比賽中的出色表現讓他獲得眾人肯定及女主角的青睞,角色形象由此從失敗者逆轉為成功者。

從兩部電影的情節和角色來看,電影中的林瓔是當時中國農村家庭出身和沿海地區摩登女性性格的結合,巴斯特基頓的角色也是美國農村青年的反映,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都是可能真實存在的人物形象,貼近觀眾的生活經驗,具有較高的代入感﹔體育在那時作為一種現代城市文化的代表,透過電影為觀眾創造出一個烏托邦式的夢想,這種夢想的作用獲得了支配觀眾重新期許自我的權力,畢竟夢想通過體育的道路獲得成功比真實的做到要容易得多。直到今天的觀眾再重溫這兩部電影時,也可以從兩個小人物通過自身的拼搏獲得了肯定的故事中獲得一種關於成功的啟示,符合觀眾追求人生新高度的心理。體育電影就是通過這樣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讓觀眾重溫或者感受這種成功經驗,提供一種人生發展的模板,喚起了觀眾的認同。

3.潛移默化的精神認同

故事是電影的內容層面,通過電影符號的修飾,意指的是體育運動的精神。體育所倡導的精神與人追求上進、勇往直前等積極的生活態度不謀而合,電影通過渲染對觀眾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精神影響。不論國籍,體育精神是殊途同歸的,《體育皇后》和《大學》主要都反映了一種競爭與榮譽,這正是體育電影的內涵所在,通過主角行為這樣一個點,映射體育工作者及社會上的人都需要努力拼搏的宏觀精神。

但比較之下,兩部影片還是有不同之處,從《體育皇后》和《大學》拍攝時中美兩國觀眾身處的國情看,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和高漲,到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超過了當時英、法、德三國所佔比重總和,以致時任總統柯立芝聲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如山本喜九郎在《日美歐比較電影史》中所說,從這個時候起美國就進入了高度的大眾消費社會,與其相適應的就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因此體育就成為大眾高度消費社會下的城市知識階層的青年文化的要素,體育運動伴隨著學生題材,一方面成為美國電影中重要的青春片類型,另一方面也成為喜劇、故事片中重要的素材,它反映的是美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下消費主義自由化、娛樂化的需求。而同時代的中國從宏觀環境下來看是內憂外患,外無主權,內無民主,生存尚有困難,體育運動更不會成為大眾消遣娛樂的方式,而且隨著西方入侵,中國自身的傳統民族體育也受到了一定侵襲。在這樣的環境下,當時掌握權力的民國政府其實也希望透過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的實施,以獲得與西方體育平等對話的地位,由此逐漸將教會學校體育課程納入國家教育體制,除此之外就是積極籌辦、參加各種運動會。因此體育運動對於中國而言是一種嚴肅的文化活動。

由此就能理解兩部電影的不同之處:《大學》中的體育運動是一種興趣和消遣,可能隻與個人的或者學校團體的聲譽有關,影片中的運動員形象以男性為主,展示了男性在運動領域中的男性魅力,而女性則主要作為男性的情愛對象,對觀眾來說是物質豐富后的精神娛樂,且圍繞主角發生的故事是在強調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整個影片塑造的主角形象就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反映,這也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縮影﹔而《體育皇后》中則表達了一種多數人的體育,明確表示不造少數的英雄,這是社會主義國家集體主義的要求,且故事發生在女子體育學校,所以運動員形象以女性為主,展現的是女性的健美,女性已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身份展現風採,塑造了一種新時代的健康女性形象,這不僅是擺脫封建觀念中重男輕女的窠臼,而且在電影中去追求體育自治、體育自強,尤其是女性去自強,其實就是反映現實中追求民族體育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是對當時提出的“體育救國”言論在電影上的嘗試,也就是在追求國家主權的獨立,體育及健康的體魄作為民族自強的動力,升華了體育的作用。而直到今天,在一定程度上美國體育電影仍較多地希望觀眾透過影片獲得與主角相似的自我認同,對於中國來說既是一種自我認同,也有民族認同。

三、總 結

體育電影是一種振奮人心、予人鼓舞,很少帶來負面影響的電影類型,它通過創造與真實競技世界相仿的環境,從視聽上構造出一個可以想象或達到的現實,設置與觀眾經驗接近的故事,從心理上使他者與觀眾相互融合,讓觀眾和角色共同經歷挫折和成長,領悟體育精髓,使觀眾收獲對自我及現實的認同,這既是體育電影獲得認可的方法,也是電影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獨特方式。

參考文獻:

[1] 帕特裡克·富爾賴.李二仕譯.電影理論新發展[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

[2] 張翼飛.異樣的“視”界——從鏡像理論看懸疑電影中的“身份/認同”[J].美與時代(下),2015(6)

[3] 劉艷芹,張軍,張矛矛.中美電影比較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5(5).

[4] 山本喜九男.郭二民等譯.日美歐比較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

[5] 劉劍,20世紀20年代我國體育話語權訴求的歷史回顧[J].體育學刊,2010(7).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