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2期

探析電視綜藝節目的“傳承與創新”

——以山西衛視《人說山西好風光》為例

喬  羽
2016年12月21日14:2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山西衛視強勢推出的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真人秀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不僅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還獲得了上佳的口碑。更重要的意義是,節目通過挖掘山西深厚的歷史人文,呈現出了全面、立體化的山西故事、三晉精神,從而重塑了山西經濟轉型后的新名片。本文擬從“電視文化傳承與創新”角度著手,嘗試分析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傳承文化基礎之上的新形態、新語言、新內涵,以期尋求“小投入、大氣象”節目的成功制作理念。

關鍵詞:《人說山西好風光》﹔電視文化傳承﹔創新

一、引 言

60年前,郭蘭英藝術家將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唱響了三晉大地,唱遍了大江南北。2016年5月,山西衛視打造的同名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競演真人秀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進入大家的視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國內首檔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真人秀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於2016年5月登錄山西衛視,每周五晚播出。節目通過公平競演的形式推介山西11個地市的大好風光、人文歷史,使受眾足不出戶就飽覽城市美景、感知本土特色文化。節目創新性的採用多種表現手段,將娛樂與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在泛娛樂化節目形態下帶給受眾一股清泉,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受眾、影響受眾。節目播出后,得到了許多有影響力的報紙、網絡媒體、微信公眾號等的極大關注,大家紛紛進行熱評點贊,反響熱烈。當今,電視是最有力的文化傳播媒介,無疑,這次山西衛視借推選旅游城市之機,將山西深厚的歷史人文進行深入挖掘,重塑了山西經濟轉型后的新名片,是一次非常可貴的嘗試。本文擬從“電視文化傳承與創新”角度著手,嘗試分析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傳承文化基礎之上的新形態、新語言、新內涵,以期尋求“小投入、大氣象”節目的成功制作理念。

二、“傳承”——植根本土文化、傳承歷史積澱

中國電視的文化生態是在娛樂化的浪潮中形成的。在娛樂化的旗幟引領下,很長一段時期內電視節目都是以收視率論英雄,以“眾聲喧嘩”為目標,而忽略了追求精神層面。盡管有多樣化的形式和豐富的技術手段,但仍難以讓受眾在笑過之后有思考,在放鬆后有收獲。近年來,隨著社會轉型期的需求、受眾接受傳統文化的外在需求,以及媒體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電視綜藝節目開始有意識性的向本土文化基因靠攏,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進行整合傳播[1]。如《中國詩詞大會》《傳承者》等節目。

山西衛視的《人說山西好風光》正是在這樣的電視文化生態下應運而生的。當今,山西正處於經濟轉型之際,如何利用電視媒體的影響力改變山西形象一直是山西衛視所思考的命題。恰逢舉辦2016山西旅游發展大會,在省政府的方針指導下,山西衛視幾經調整節目方案,最終將旅游與文化緊密相連,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人說山西好風光》。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是對山西旅游資源的概括。在山西,擁有著眾多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這些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構成了山西獨有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強烈的時代精神。而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巧妙地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三晉文化”,形成了一張張有影響力的名片,進一步刷新了人們對山西的印象。為了更全面地展現山西旅游文化,節目通過推介人講、演員演、評委評的方式融合表達。可以說,美輪美奐的舞台展現,融合多方視角的表達,呈現出了全面、立體化的山西故事、三晉精神,其文化傳播力可見一斑。

三、“創新”——堅持自主原創、引領時代風尚

縱觀近年來創造收視佳績的電視節目,大多是模仿、復制、引進國外電視節目板式的產物,屬於“舶來品”。盡管引用了先進的國外節目制作理念,但因文化接受的差異性,導致引進節目基本屬於“曇花一現”,難以在長遠角度上感染受眾、影響受眾。特別是電視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在2016年因版權問題不得以對節目進行重新創作,引發了社會對於引進節目模式的探討爭議。的確,為了引進國外的節目制作理念,電視台和傳媒公司要付出高昂的版權費,同時在引進過程中節目的理念如何與本土特色結合、如何適應受眾接受習慣等都是不可避免要解決的難題,稍有處理不當,立馬會影響傳播效果。

由此,探索自主原創節目已經成為時代所需。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本著本土原創的原則,尋求差異化的表達,在“同質化”的電視節目現象中突出重圍,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1.獨特新穎的內容設置

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不同於單純的真人秀節目,它是融多樣的藝術形式於一體,全面立體化的展現城市“好風光、深文化”。節目環節設置了“城市印象”、“城市好風光”、“書記市長TED演講”等環節,內容豐富、多樣,真正體現出“內容為王”的傳播思路。

同時,節目更著重於呈現“說”。講述,是一種形象、有效的傳播方式,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書記市長講、評委講、明星推介人講、主持人講等,不同的角色都利用“講”把三晉文化傳播、傳揚。“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節目組正是通過語言這一載體,將節目做的多姿多彩、充滿感染力。

2.耳目一新的“官員秀”

生活中,我們有一種“名角”的審美期待感,已經習慣了明星們的真人秀表演。而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創新性地打破了受眾固有的觀賞體驗,推出“官員秀”,給那些離我們很近卻也很遠的“父母官們”一個表達的舞台。書記市長們借用這個平台推介自己任職的城市,講解自己的施政理念,通過公平的競演刷新了山西形象[2]。

在這個舞台上,受眾看到的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領導,而是平易近人、以家鄉為傲的普通人,他們或深入淺出的介紹地方特色歷史、或激情澎湃的邀請八方來賓游覽做客。比如大同市市委書記張吉福脫去了平日裡所穿的正裝,身著印有“天下大同”字樣的文化衫,慷慨激揚的介紹了一座“融合之城、和諧之城、好客之城”,充滿感染力,使人不禁也愛上了這座城市。還有長治市市委書記席曉軍用通俗的語言,極大地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我們要創造的環境,吃飯住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上廁所干干淨淨、舒心舒適,到了景區景點打手機有信號……”每一位官員可謂以極大的自豪感介紹所在城市,以真心邀請賓客觀光游玩,這裡不再是“秀”,更多的是“情”。

3.融媒體的有效傳播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已進入到融媒體時代。所謂“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運用融合思維,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這是內容、平台、渠道的深度融合,是一項可以持續發展的路子。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借用了融合傳播拓展了節目的影響力,實現了資源的優勢整合。一方面,加大新媒體的宣傳力度,如與各大門戶、視頻網站積極聯合,開通視頻點播、實時話題互動等形式,提升了知名度。僅節目剛上線,微博的話題評論量就達到當晚最高,視頻點擊量也超過了700萬人次。同時,節目組邀請了30位傳媒、文化行業的代表組成評審團,實時從專業視角對節目進行評析,因此自節目亮相之初就成為了各大媒體推送的版面頭條。另外,節目本著受眾本位的思想,把比賽的決定權交給了大眾,觀眾通過場外的投票形式加大了對節目的關注度。節目第二期播出時,《人說山西好風光》的微信平台投票數已超過了600萬,可以說幾乎達到了全部山西人關注的程度,是一種空前的盛況[3]。事實証明,融合傳播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影響力。

4.花樣翻新的視聽語言

電視訴諸於受眾的視覺和聽覺。在電視文藝的語境下,視聽元素通過特有的語言符號系統傳達特定的語義,營造氛圍,成為受眾識別它的標志。優秀的電視節目,更會賦予視聽語言藝術性,使其超越了自身原有的含義,擁有更多內涵,滿足了節目抒情和表達思想的需要。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精雕細琢視聽語言,花樣翻新,既滿足了敘事的需求,又較好地表達了情感,帶給受眾美的享受。

電視文藝在表現意象時,具有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特點。自由的時空轉換,依據意象和氛圍需要進行時間和空間的調度組合,是電視文藝突出的美學原則[4]。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在演播室布景上相當考究,利用燈光將舞台背景構成了山西特色的民宅建筑,古色古香的磚牆、瓦礫,將專家評審團的桌子布置成一個個紅燈籠等,處處體現出山西元素,使受眾很容易進入到文化語境,仿佛暢游在山西,品位著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可以說,節目利用多種舞台表現元素創造了新的時空觀念,具有了特殊的審美效果。

同時,節目在塑造聲音意象上也下足了功夫。在“城市好風光”環節中,各家拿出了最屬於地方特色的手藝、絕活兒,或唱或說,著意營造意境。如一群臨汾的老大爺們敲著威風鑼鼓,擊奏多姿、威武雄壯,顯現出一種氣勢磅礡、粗狂豪放的意境,在聽覺感官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結 語

當然,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人文內涵深度挖掘不夠﹔每一期都採用了固定的模式,缺乏一定改變,容易使受眾形成審美疲勞﹔未形成山西獨特文化品牌等。但山西衛視在諸多方面還是做的可圈可點,算得上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在空前的關注度下傳播本土文化,提升本土知名度,甚至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正面的宣傳。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保持文化自信”。當今時代,我們應有足夠的自信傳承歷史文化,傳承本土特色文化,對於電視媒體而言,更應把握住文化自信的根基,做好宣傳的媒介,提升受眾對於民族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感。當然,在傳承的基礎上不能忽視創新,要做有創造性的轉化,最終實現有力度、有積澱、有厚度的創新。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可以說做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胡智鋒.電視藝術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2] 曾彥彥.從《人說山西好風光》看官員秀的傳播效果[J].新聞傳播,2016(9).

[3] 秦瑜斌.從推選到競演——電視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淺析[J].科技與創新,2016(18).

[4] 張菁,關玲.影視視聽語言[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