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摘 要:近年來,各類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成為新聞媒體日常報道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種帶有刻板印象的報道手法使受眾對“豪車車主”這一群體產生消極認知。本文選取《鳳凰網》《新京報》《半島晨報》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這一階段有關豪車交通事故的報道進行統計分析,展示媒體對此類事件報道中存在的刻板心理現象及其負面影響。同時,本文提出增強記者和受眾的媒介素養等以減少這類報道的刻板印象。
關鍵詞:豪車交通事故報道﹔刻板印象﹔新聞價值
一、媒體關於豪車交通事故報道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現狀分析
1.媒體在報道中的“標題黨”現象嚴重。近期,“豪車”一詞成為媒體在交通事故報道中的熱門詞匯,一起豪車交通事故發生后,媒體會情不自禁地將報道重點聚焦在車子的品牌價值及車主身份上,而忽略交通事故發生的起因等客觀事實。媒體越來越樂於進行選擇性報道,使得報道內容偏向消費化。為此,我們從全國性媒體和地方媒體、紙媒和新媒體兩種層次、兩種類型的媒體報道進行整理研究,全國性媒體以紙媒《新京報》為例,地方媒體以紙媒《半島晨報》為例,新媒體則以《鳳凰網》為例。調查結果顯示,從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這三家媒體共有51條關於“豪車”的交通事故報道,其中,有30條報道存在以“豪車”為噱頭的現象,並將“豪車”及其車的品牌作為標題的一部分。其中,2015年6月30日《新京報》在A01頭版發表題為《南京寶馬肇事車速達195.3/小時》的新聞,此后又在當天的時事評論版塊,以《南京寶馬肇事還不算“狂奔”?》對此事進行評論,矛頭直指豪車車主。大連本地媒體《半島晨報》,於2013年9月5月在A01版以《百萬豪車超速撞上貨車致一亡一傷》為題,報道大連一起交通事故﹔2015年4月30日A07版又以《豪車右轉彎碾過蹲著玩的四齡童》為題報道了一起交通事故。
近年來,媒體在新聞標題的制作中更偏向於對豪車關注,標題制作的角度多從豪車出發,有時會帶有夸張成分和感情色彩,甚至會以同情弱者的立場對豪車車主加以道德審視。
2.報道更“青睞”對豪車車主背景及身份的挖掘。2015年4月14日,《新京報》於A06熱點版報道發生在北京的一起交通事故,新聞標題為《大屯路隧道兩司機“飆車”被刑拘》,兩輛肇事車輛分別為蘭博基尼和法拉利,媒體在對該新聞進行簡要報道后,又深入挖掘兩位豪車車主的身份背景,調查了解到蘭博基尼車主曾為職業台球手,而法拉利車主身份並未有明確結果,不得不提的是,該新聞還採訪到蘭博基尼車主的父母,報道中提到“唐某的父親唐先生稱,兒子用股市賺來的第一桶金購買了自小特別迷戀的蘭博基尼。”
在對新聞報道分析時我們發現,當下媒體在涉及豪車車主的交通事故報道時,落腳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事件本身,一旦媒體遇到此類新聞便會從新聞事件出發,在介紹新聞之后,會深入報道豪車車主的身份及背景,而一旦發現該車車主身份特別或是背景雄厚,媒體便會採取追蹤報道,對其進行更加深入地探索。
在關於豪車交通事故的報道中,媒體首先著眼於對豪車的報道,而后才會進行事實報道。此類報道中,媒體根據自己的新聞立場和新聞價值標准對各種事實進行取舍選擇和加工,對豪車車主形象進行建構,並不斷加深人們對豪車車主的這種印象。在對民眾進行的深度訪談中我們了解到,民眾對豪車車主的印象並不好。受訪對象王先生說,因為新聞上總是出現豪車車主的不良事跡,現在一提到豪車車主,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為富不仁,愛炫富飆車、揮霍浪費,自己在開車時遇到豪車便會躲著走。王先生表示,豪車車主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另一方面可以說是媒體為其貼上的標簽。
(二)媒體報道此類事件存在刻板印象的原因分析
1.社會處於轉型期,存在仇富心理。目前,中國社會正處於改革轉型的特殊時期,正由一個落后封閉的舊社會向開放多元的新社會轉型。在這一階段,社會財富的分配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人們對社會財富擁有量較多群體的財富來源產生懷疑。且在這一時期,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人們將自己的不滿、壓抑的情緒通過對某一群體的集體攻擊中發泄出來,人們的道德出現前所未有的“厚黑化”[1]。同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民族心理在這一階段得到充分體現,人們本能地對財富擁有量較多的群體產生一種敵視態度,因此在與豪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報道時會不自覺地同情相對弱勢的一方,而將矛頭指向豪車車主。此外,當前的中國社會屬於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但很多老一輩的人卻是在單元價值社會中成長的,對於“有錢人”,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有資本主義傾向”,也就是說人們會產生所謂的“仇富心理”,這種負面不健康的心理促使媒體在報道此類事件時對交通事故責任方之一的豪車車主進行標簽化處理、刻板化報道。
2.民眾心態較為浮燥。在社會轉型期,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角度來看,受眾為了解悶消愁、人際關系,在心理上傾向於同情弱者而對豪車車主產生刻板印象,並不斷強化這種印象[2]。且這一階段受眾的媒介素養水平參差不齊,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因此在面對豪車交通事故等類似事件時會自動忽略客觀事實進行選擇性理解,僅憑借經驗直覺判斷事件本質,出現評判先於事實的情況。
這一時期,自媒體快速發展,“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有麥克風”,自媒體的“匿名性”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發表自己意見的平台,在這種環境下,個人淹沒在群體中,人們的社會約束力突然消失,同時,在當今社會,大多數國民缺失信仰,這就導致人們在做任何事時沒有約束力。因此,容易讓人們滋生不負責任的“亂噴”。
3.媒介競爭壓力大。當今社會,媒體種類眾多、形式多樣,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一些媒體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一味迎合大眾口味,放鬆了對新聞的把關。“什麼標題最吸引人?”“什麼內容最能激發受眾興趣?”這些問題已成為媒體人報道的一大導向。在此基礎上,為了留住讀者的眼和心,很多媒體選擇從夸張和娛樂的角度入手。對於部分媒體而言,一個“起眼”的標題才能產生瀏覽量,才能創造利益。這導致在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會故意追隨部分受眾的仇富心理,滿足其心理需求。因此在報道中如何讓受眾“點進去”成為媒體報道考慮的首要因素。新聞媒體根據自身的立場、編輯方針以及與新聞事件的利益關系,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性處理。在報道敏感性群體時對他們進行標簽化處理,並通過媒體議程設置的功能不斷加深人們對其標簽化的印象,即所謂的刻板印象,以此來消費他們。
二、積極應對刻板化報道傾向的策略
刻板印象一詞最早是由李普曼在他的《公眾輿論》一書中提出的專業術語。李普曼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成見部分”明確提出:“我們的見解不可避免地涵蓋著要比我們的直接觀察更為廣泛的空間、更為漫長的時間和更為龐雜的事物。因此這些見解是別人的報道和我們自己的想法拼合在一起的……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是先理解后定義,而是先定義后理解……[3]”也就是說,刻板印象的形成基於一個人長期以來對某種事物的經驗,是通過媒介介紹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外在世界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以及對某一事物群體固化的認識[4]。刻板印象左右著人們的認知程度,也影響著人們對眼前事物的判斷。因此,我們必須要積極應對此類報道傾向。
1.新聞工作者應提高自身職業道德、媒介倫理道德及專業素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工作者作為社會這艘大船的瞭望者,肩負著為受眾提供信息、環境監視的重要職能,因此,新聞媒體工作者應當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和新聞專業素養建設,具體來說:新聞工作者在報道與豪車等具有標簽化群體的新聞時,應當堅持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此,媒體在報道時應當根據事實進行報道,採訪多方當事人了解事故情況,而不能隻聽一方觀點、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批評另一方,要保持當事人、受訪者之間的平衡,為受眾呈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另外,在報道過程中,媒體要將事實與觀點嚴格分開,避免對某一新聞事件的判斷、避免主觀的感情傾向影響受眾自身的判斷。同時要遵守新聞法律道德規范,不能侵犯新聞當事人的名譽權和隱私權等[5]。
庫恩曾在《新聞界與外交政策》中提出:“新聞界也許不能經常成功地告訴人們持什麼觀點,但它能極其成功地告訴讀者應該考慮些什麼問題。”因此,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應當充分發揮“議程設置”的功能,設置積極向上的議題,強化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而不是為了經濟效益一味報道“夸張”的新聞、煽情化刺激化報道。此外,在傳播學中,我們習慣將媒體稱為“擬態公眾”,是因為它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既是輿論的載體,又是公眾的影子,新聞媒體輿論導向的功能是由公眾賦予的,因此新聞媒體應當為公眾負責,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構建和諧健康的輿論環境。
2.受眾應提高自身媒介素養,把握現實環境和虛擬環境之間的界限。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李普曼的擬態環境論指出:“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后向人們提示的環境。”尤其在自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媒體為我們構建的虛擬環境與現實環境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大眾很容易在虛擬世界中迷失自我,失去判斷力。比如,在上述現狀分析中我們發現一提到豪車車主,受眾就會為其貼上炫富、為富不仁的標簽。因此,不論作為新聞的受者還是傳者,我們都應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通過媒介素養教育,豐富自己的知識,加強對媒體報道內容的甄別能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清醒理性的頭腦,不被所謂的標題黨迷惑﹔同時作為自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者,我們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傳播法則,不隨意評論轉發未經証實的消息,不違背新聞真實性、客觀性原則。
三、結 語
本文通過展現媒體在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的報道傾向,分析媒體報道出現刻板印象的原因,並提出解決媒體報道刻板化的對策。通過研究發現,媒體在報道有關豪車交通事故時確實存在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是在社會大環境、受眾媒介素養、新聞媒體發展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並對社會發展及受眾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正視並重視此種現象,積極採取措施,優化輿論環境,引導輿論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克昌.社會心理論——轉型中國社會心態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3] (美)沃爾特·李普曼著.閻克文,江洪譯.公眾輿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
[4]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五版)[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4.
[5] 王沛.刻板印象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