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鐵道飛虎》顏值擔當 成龍是不像大哥的大哥

在《鐵道飛虎》中,王凱是顏值擔當
今年賀歲檔,由王凱參演的賀歲動作喜劇大片《鐵道飛虎》在剛上映首周末票房就突破兩億,成為這個檔期最具賣相的影片之一。而王凱這次在片中表現,除了讓粉絲們力挺外,也讓不少媒體、業內人士與觀眾感慨,他是本片的“顏值擔當”。在戲中,王凱扮演的角色時而高冷毒舌,時而機智幽默,跟成龍等主演形成了反差萌,角色十分出挑。近日王凱接受專訪,講述了這部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賀歲大片。雖然觀眾們在影院裡被《鐵道飛虎》的驚險加搞笑逗得前仰后合,但他在拍戲過程中卻是“飽受折磨”。
談角色
在戲中負責認真地搞笑
時隔60年,《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再次被搬上大銀幕,對於小時候看過舊版電影的王凱而言,能夠參與《鐵道飛虎》實在是一件忐忑中帶著期待的事情,“我們小時候都看過《鐵道游擊隊》,但是隔了太久,印象有點模糊。這次聽說成龍大哥和丁晟導演想拍出一部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而且改編的是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紅色題材,我接到邀請的第一反應是特別好奇,無法想像他會用怎樣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拍這個故事。”
經典之作重新演繹,成龍和丁晟講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也因此有了全新角色,比如王凱飾演的范川。這個角色在舊版中完全不存在,但卻讓王凱非常心動,也有沖動去好好演繹:“因為是全新的,所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隨著拍攝漸入佳境,王凱對於范川的了解也越發清晰:“一開始因為劇本還不完整,然后大段大段都是動作戲,我對於范川這個人物的認知一直不是很完整,后來在跟導演不斷推敲中,這個人物才漸漸清楚、立體起來。”
范川是一個神槍手,參加過正規軍,最高做過軍閥副將,作為這樣一個身份尊貴的軍人,王凱在片中翻來覆去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對以成龍為首的“飛虎”們抱怨:“你們太不正規了。”導演丁晟形容他腦海中的范川是一個“沒落的貴族”,而他在王凱身上同樣找到了這種氣質,“導演說,他看我的戲覺得很正,很講究規矩。而范川身上最突出的氣質就是循規蹈矩,把規則和原則看得很重。”
《鐵道飛虎》是一部成龍式的動作喜劇,但“正氣凜然”的范川加入其中,起到了充滿反差的喜劇效果,“看過片的朋友都跟我說,我演的范川跟其他角色不一樣,他們的總結是‘范川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不過我覺得,導演就是想讓我在戲中負責認真地搞笑吧!”
談拍攝
險些凍掉耳朵、磨破屁股
在丁晟的改編中,這一次的《鐵道飛虎》不再如舊作那樣,講述專職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的“鐵道游擊隊”的故事。由成龍帶領的這支扒火車的隊伍,都是由平民小人物組成的。“他們是為了生存去扒火車,目標很小,主要是為了在亂世裡活下去。”王凱介紹,“老版的《鐵道游擊隊》,他們一開始就是干革命,是要打日本鬼子,是一個‘大我’,而《鐵道飛虎》這群人是從‘小我’開始,逐漸變成‘大我’的過程。”
不過,《鐵道飛虎》與《鐵道游擊隊》有一點無疑是共通的,許多戲都圍繞火車發生。對於火車上的拍攝經歷,王凱的回憶可不算美好。他說,拍火車上的戲並不是很“辛苦”,但是環境比較“艱苦”。“基本上我們每天就是與大鐵坨子為伍,不是趴在上面就是抓著。而且我們的手套都是要露手指頭的,你想冬天那麼冷的時候要貼著大鐵坨子,還得吹著風,耳朵都快凍掉了。別人的帽子都有遮耳朵的,要麼是圍脖高可以護耳朵。我的帽子剛好卡在耳朵上,而且圍脖只是挂在脖子上又很低,正好耳朵是露著的,圍脖又不能完全系緊,要有造型,然后風就嘩嘩地往裡吹啊,耳朵凍得都不行了。每次他們調機位我在火車上都不下來,因為上去下來浪費時間。我就在上面呆著,上面風更大,凍得直抖,隻能戴了個耳包把耳朵護住。”
除了“扒火車”,王凱在《鐵道飛虎》中更有一段“騎馬追火車”的重頭戲,令人過目難忘,甚至有觀眾評價其“承包了全片最帥最燃的部分”。但在王凱回憶裡,這段拍攝同樣並不美好。“這場戲真的是辛苦又危險,我記得整整拍了一天,在馬背上坐得我屁股都要磨破了,緩了四五天才見好。”王凱說,騎馬追火車的戲十分危險,因為需要他離火車很近,一旦控制不好,有可能人和馬一起被卷進火車底下。最開始導演設定火車速度為30邁,聽起來很慢,但實際開起來王凱騎著馬根本追不上,最后隻能調整到20邁速度。然而策馬奔跑的道路也並非平川,有窪地、有上下坡、彎路還有斜坡,王凱一手拽著缰繩,一手還得拿著槍,因為這場戲他是騎馬去拯救火車上的兄弟們。
“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騎馬開槍的戲好帥啊,但拍攝的時候,如果真的馬失前蹄或者馬腿一軟,你就摔出去了。而且那個馬特別壞,它知道在哪兒停,但我不知道,它自個兒噔就停了,完全沒有准備,好幾次我差點就飛出去了,有一次整個人是挂在馬上停下的,特別危險。”據說,王凱的這段追車戲,連成龍在片場都看得膽戰心驚,一直擔心他從馬上摔下來。
談偶像
成龍的玩笑可能讓你受驚嚇
能與成龍大哥演對手戲,對於王凱而言是實現了演藝道路上的一個“大夢想”。不過,大哥在片場的畫風跟王凱想象中略有不同。“之前看大哥的電影都知道,他電影中每一個危險的鏡頭全都是親自上陣,挺拼的,但身處有大哥的片場才發現,重點不是鏡頭前,是私底下。我記得有一天我在帳篷休息,走出去透一口氣,看到有一個人拿一個紅色的塑料桶,跑來跑去。我就好奇這到底是誰,后來我過去才發現是成龍大哥,他跟我說“嘿嘿,吃巧克力,暖和暖和”,然后到處發。他會懂得去關心別人,而且這種關心的方式會讓你覺得這個人很可愛。”
王凱說,相處久了,他覺得成龍是一個“不像大哥”的大哥。雖然有點拗口,但王凱解釋,大哥並沒有很大的架子,讓他覺得像朋友、像兄弟,但同時大哥又很會照顧人,“他會關照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會看到每一個人可愛的地方。有的時候收了工回去大哥會叫我們過去吃飯啊,有的時候聊聊天、聊聊戲,感覺特別舒服。而且他會跟你講好多對你將來有幫助的事情,無論是專業上還是為人上,他會告訴你他曾經看到過什麼事情、聽到過什麼事情、經歷過什麼事情,這些東西對我們真的是太重要了。他也不是說教,就是跟你講段子,整個過程就是哈哈哈好開心啊,但是等你回頭想的時候就會覺得得到很大幫助。”
王凱說,身處成龍大哥的喜劇動作電影片場,還會感受到一種特別情緒——幽默的傷害。比方說,有一次王凱拍吊威亞的戲,剛剛從火車上翻下來坐在海綿墊子上,大哥過來說:“唉,你們怎麼用這個威亞給他用,這個已經壞過了,你當心啊!”然后就走了。“其實大哥是故意逗我的,他會時不時跟你開個玩笑……雖然你也有可能受到驚嚇。”(聶寬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