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拒絕平庸,人民日報探討文藝如何創高峰?

讀報君 研究事兒
2017年01月03日10: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編者按

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這不禁讓人想起2年前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當時,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總書記指出的問題也給我們的新聞報道提出了值得關注的選題。如何拒絕平庸,將文藝創作推向高峰?為此,人民日報“文教周刊”專欄“金台論道”,開設了“告別平庸系列談”,為時數月,探討平庸現象的形成緣由、破解之道。細品這組評論,讀報君感到一股直指問題的勇氣和犀利批評的銳氣扑面而來。讀報君的同事還專門撰寫閱評文章,詳解其中玄妙。

 

以鋒利之筆 寫尖銳之文

蘇長虹 

今年7月至11月,人民日報“文教周刊”專欄“金台論道”開設“告別平庸系列談”,14篇評論剖析文藝創作的平庸現象。從體制機制到創作心態,從商業化影響到文化資源開發,從行業管理到劇院建設,這組評論深入探討平庸現象的形成緣由、破解之道。 

記得著名報人張季鸞曾經總結自己寫的社評是“以鋒利之筆,寫忠厚之文﹔以鈍拙之筆,寫尖銳之文”,讀了這組評論,感到一股直指問題的勇氣和犀利批評的銳氣扑面而來,可謂“以鋒利之筆”“寫尖銳之文”。具體說,體現在三個方面。 

透過現象,直擊痛點

這組系列評論,針對的是文藝界廣泛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問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批評的現象。能否直接針砭、擊中要害,顯得尤為重要。系列評論沒有遮遮掩掩,而是有棱有角。每一篇,都旗幟鮮明,褒貶立見。

首篇《讓浮躁之氣遠離我們》,具有統領全組評論作用。文章直陳浮躁之氣是文藝創作平庸的原因之一,並分析這種風氣滋生蔓延的主因在於市場經濟大潮下沒有擺正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接下來的評論都從文藝現象入手,揭露問題本質。《堪憂!“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把前些年社會上還認可的名角趕場搞晚會、忙於主創各類開閉幕式等帶來的弊端“撕破給人看”。《作家,別把自己搞成“網紅”》,批評了作家整天出席簽售、宣傳、會議、講學,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創作上的現象。《是什麼讓人才平庸》指出了影視明星不思進取忙於趕場和戲曲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行業協會弱在哪》,則指出行業組織協調弱、監管乏力而未能發揮應有引領作用的問題。另有數篇評論都痛批影視“明星”片約酬金高達數千萬的現象,認為這正是“整個影視行業泡沫的一個表征”。

這些評論關注的現象,有些是平庸的表現,也有些是導致平庸的源頭、緣由。越是有鋒芒有風骨的評論,越能起到振聾發聵之效。

言之有物,辯之有理

如何有物?事實確鑿,例子典型。如何有理?思維辯証,邏輯嚴密。說到有物有理,這組評論有三點較為突出。

首先,例証引証典型,注重正反對比。如《讓浮躁之氣遠離我們》批評明星不會演戲:導演說啥演啥,演員根本不知曉也懶得理會劇情,一個小時演完、拿錢、走人,喪失職業精神達到如此駭人聽聞的地步,電影的質量哪裡能得到保障?《文藝也需打破“資源詛咒”》引用相聲演員郭德綱對作者說的話,說明一些演員罔顧演出質量、認為中國演藝市場太大、騙都騙不完的事實。這些“靶子”很有代表性。在論証時,《作家,別把自己搞成“網紅”》等評論,善於引用庄子、陳忠實等古今名人名言,說明成名成家需要定力的重要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兩周年之際,10月13日的“文教周刊”19版刊發了報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改變中國文藝》,並配發了評論《遵循文藝規律 讓作品留得住》,列舉作曲家趙季平不顧古稀之年,為創作《大秦嶺》多次深入大山,向民間藝人學習的例子,還有歌劇《長征》的作曲家印青重走長征路的例子,証明深入生活、植根傳統,方能創造精品力作。這些典型的正面例証,反襯文藝界亂象,強化了明辨是非的效果。

其次,視野較為開闊,角度多元豐富。一些評論把視角從國內伸向國際,如《是什麼讓人才平庸》把《泰坦尼克號》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成名后不斷探索、20年后終獲奧斯卡影帝作為榜樣,《作家,別把自己搞成“網紅”》把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關掉酒吧、潛心寫作視為范例,增強了說服力。《文藝也需打破“資源詛咒”》還別具匠心地借用經濟學上“資源詛咒”的理論,批評市場太大、因而明星成為稀缺資源的現象,令人耳目一新。

再次,觀察相當細致,積累頗為深厚。《文藝評論,作者為何“隱形”》這篇評論選取了一個普通讀者未必注意的現象:評論家對平庸的文藝作品溫溫吞吞,現在卻出現了一些離經叛道的網評家,他們隱姓埋名,對那些平庸之作卻毫不客氣。評論認為,讀者隻有從這樣直面問題的評論中才可以真切看出一部作品的得失。這篇評論的作者是人民日報資深文藝記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沒積澱怎能有素養”。隻有深入地觀察,深邃地思考,具備厚重的專業底蘊,方能形成這樣有力引導的文字,其觀點也方能讓人信服。

嬉笑怒罵,入木三分

文藝評論有別於其他新聞評論的特征之一,應該是寫法更活潑,更有文採,這是它評論的對象所決定的。這14篇“千字文”,不僅有優秀評論之風骨,其中一些更兼具出色雜文之品格。

一段時間以來,學習國學成了人人喊學、趨之若鹜的一種現象,但走偏走歪的現象卻沒能引起人們足夠注意和警惕。花10年時間背儒家經典,最后連讀書的興趣都沒了,真乃咄咄怪事!評論《如此讀經為何隻能造就庸才》,毫不留情地指出:“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賭博,輸光了孩子的寶貴青春后,造就了一批庸才與廢物。”繼而從教育規律、認知規律出發說古論今,最后痛斥某些人“打著培育聖賢、修身養性的旗號,大搞商業性國學班,一邊賺錢一邊毀人”的惡劣行徑。

一些評論家對待平庸之作的態度是,得過且過。《文藝評論,作者為何“隱形”》這樣分析其心理:“對平庸,評論大概最難啟齒。特別好,你不妨敞開說,特別差,你也可以言辭犀利。就怕那些好也好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去的東西,想說亮點,沒幾個,想說弱點,似乎也不很明顯,於是干脆不說,或是不疼不痒地來幾句,何必為了個不上不下的作品得罪人。”這種白描,有些雜文的語言風格,給人入木三分之感,值得細細品味。

14篇評論,標題顯然經過反復推敲、打磨。或因內含聯想而引人注目,如《堪憂!“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或因接近語言時尚而易於傳播,如《“好演員” 用什麼請你?》《作家,別把自己搞成“網紅”》。

“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強調的。這組系列評論直斥文壇亂象,又用心用力引導,樹標杆立樣板,為中國文化界作別平庸、推動創作從“高原”走向“高峰”鼓與呼,彰顯了主流媒體文藝批評的影響力。

撰稿:蘇長虹 編輯:耿磊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