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引熱議 最強搭檔迎來"裂痕"

2017年01月05日07:51 | 來源:新聞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最強搭檔迎來“裂痕”

  平均兩到三年一季,每季雷打不動隻有三集,卻照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轟動……當今最“任性”的劇集非英劇《神探夏洛克》莫屬。新年伊始,第四季《神探夏洛克》如約歸來,立刻引發熱議:在新一季中,華生妻子瑪麗替夏洛克擋了一槍,撒手人寰,夏洛克和華生的友誼也因此遭遇巨大沖擊。

  首集虐心:

  華生妻子為夏洛克擋槍

  從2010年首播的第一季,到2012年的第二季、2014年的第三季,《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可能是讓觀眾等得最久的一季:整整三年!好在今年元旦假期,它如約回歸,讓無數粉絲鬆了口氣。從收視表現來看,該劇依然影響力驚人,元旦當天在英國本土吸引了810萬觀眾,超過了英國女王在聖誕節的演講,是新年英國收視排名第二的電視節目。而在中國內地,短短三天,也有800多萬觀眾通過優酷會員觀看了同步直播。

  從近一個半小時的首集《六個撒切爾頭像》來看,第四季延續了前幾季的快節奏和英式幽默,但總體風格更為暗黑虐心。故事緊跟第三季結尾,已死亡的反派莫裡亞蒂的“回歸預告”讓夏洛克(卷福)回到倫敦,他和華生夫婦的生活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華生和妻子瑪麗喜獲千金,這對奶爸奶媽隨即成了夏洛克的辦案助理,但在追查“撒切爾頭像”案時,瑪麗舊日的特工身份引來重重危機,人到中年的華生也一度“精神出軌”。最后關頭,瑪麗為夏洛克擋槍而死。

  相比情感線索的濃墨重彩,首集的探案推理部分則比較簡單,全集隻有兩個相對完整的案件。其一是較為簡單的汽車藏尸案,其二則是改編自原著《六個拿破侖頭像》的《六個撒切爾頭像》,后者更直接引出了瑪麗昔日的特工謎案。當然,為了滿足劇集粉絲的考據熱情,首集還加入一些“彩蛋”,比如夏洛克對尚在襁褓中的華生女兒說的一句“你看卻不觀察”,正是來自原著中的《波西米亞丑聞》。

  主創解讀:“二人行”是固定模式

  從第一季結尾莫裡亞蒂引發的炸彈危機,第二季結尾的夏洛克“假死”,到第三季末尾夏洛克為保護華生夫婦槍殺馬格努森,過去《神探夏洛克》總是把出人意料的“大招”放在最后。但第四季一開播,主創團隊就放出了“瑪麗之死”這一神轉折,“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華生”馬丁·福瑞曼在受訪時都大呼吃驚。

  對此,編劇史蒂文·莫法特如是解釋:如果把“瑪麗之死”放在第四季的最后,到第五季開播時,觀眾很可能已經忘了這個轉折性事件給夏洛克和華生帶來的沖擊。“在原著中,華生在他的第二個故事中就結婚了,但后來他看起來又像是單身。所以我們選擇讓華生在合適的時間點結婚,再用比原著更戲劇性的方法讓她死去。”更重要的是,傳統的“雙人搭檔”模式是福爾摩斯探案系列的一大魅力。“三人組合在短期看來是有趣的,但無法長期維持,瑪麗注定要離開,故事還是要回到夏洛克和華生身上,這是固定的模式。”

  莫法特同時認為,觀眾可以輕易地發現,夏洛克對瑪麗之死難辭其咎——如果不是他過於自信,在言語上過度刺激案件的幕后黑手,對方很可能不會作出開槍的過激舉動。因此,夏洛克和華生之間的情感裂痕將成為貫穿整季的線索。“我們要好好展示這種悲傷及其后果,要讓角色體驗到真正經歷這些不幸帶來的傷痛。”

  至於第四季重情感輕推理的問題,主創也幽默表示,推理橋段的創作難,是連原著作者柯南·道爾本人也遇到過的問題,“但今年我們還是希望推理能回歸,后續還會有很多的推理內容。”

  效應延續:“夏洛克”可以拍到老

  盡管制作、關注不斷升級,但播出四季,觀眾對《神探夏洛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第四季的豆瓣評分為8.4,是四季中最低的。與此同時,許多觀眾還表示出了一些擔憂:從2010年的第一季至今,這部劇集隻拍了4季12集,外加2013年短篇“聖誕特輯”和2016年大電影《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總體拍攝進度可稱“龜速”,連扮演華生的馬丁·福瑞曼在7年間都顯得蒼老了不少。第四季首播當天,還有觀眾發現,劇中華生的博客在現實中已停止更新,第四季可能是該劇的最后一季的小道消息也因此再次甚囂塵上。

  不過,主創團隊還是再三強調,第四季不會是最后一季。據透露,劇組早在2015年就有意拍攝第四季,但主角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和馬丁·福瑞曼的檔期很難協調,所以當時劇組隻能抽時間拍攝了回到維多利亞時代的《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至於外界對劇集延長的呼聲,劇組也表示,《神探夏洛克》 系列從最初策劃就是“一季三集”的設定,如今主角們人氣極高,想要拍攝更長的劇集也不太現實,“如果一季拍成6集或12集,他們肯定忙不過來。”

  當然,莫法特也表示,期待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和馬丁·福瑞曼能一直詮釋夏洛克和華生的故事,“我們是從夏洛克和華生年輕時開始拍的,如果能拍到老一定會很棒。”(記者 曾索狄)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