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命運曲折故事復雜深刻 老派間諜片,更有味道

《伊普克雷斯檔案》電影海報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電影海報
《間諜同盟》電影海報
由布拉德·皮特、瑪麗昂·歌迪亞領銜主演的《間諜同盟》在北美僅取得了4000多萬美元的票房。雖然成績不理想,但並未妨礙部分間諜片影迷們對它的喜愛。
本片講述盟軍情報人員瓦坦為了完成任務,與法國人瑪麗安假扮夫婦。在假戲真做的過程中,瓦坦逐漸發現對方可能是德國納粹間諜。
一說到間諜片,人們會想到香車、美女搭配高科技的《007》系列﹔會想到打斗凌厲,追車場面刺激的《諜影重重》系列﹔又或者視覺效果酷炫,充滿漫畫風的《王牌特工》等等。
然而有一種間諜片卻展示了另一面:不起眼卻又復雜的人物、充滿智力挑戰的故事、爾虞我詐的情報機構、以及對人性與戰爭的拷問。這類間諜片,不炫高科技和動作場面,有著濃濃的復古意味,影迷們稱它們為“老派間諜片”。
不起眼卻又復雜的人物
偽裝成普通上班族
詹姆斯·邦德風流倜儻,身邊美女無數﹔伊桑·亨特上天入地,像個超人一樣無所不能﹔王牌特工哈裡穿衣、品酒異常考究,猶如英國貴族……
然而,他們都活在商業間諜片的世界中。在老派間諜片中,主人公不再是銀幕中的高帥富,他們一個個都回歸真實生活,成了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伊普克雷斯檔案》中的哈裡·帕爾默,他身穿工作服,戴著近視眼鏡,在昏暗狹窄的公寓中干著枯燥的工作。
《柏林諜影》中的阿列克·利馬斯,他發自內心地厭惡間諜這份職業,他像個普通上班族一樣早出晚歸,來往於工作地和小公寓。
與商業動作片中的間諜能名垂青史不同,老派間諜片中的主角們,不僅身份卑微,日子過得艱苦,往往還不能落下一個善終的結局。
《蛇》中的蘇聯間諜弗拉索夫,為祖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等待他的不是美酒佳肴和加官進爵,而是一顆冰冷的子彈,就像片中中情局長那句台詞說的:“他們不會相信他,他會消失的。”
充滿智力挑戰的故事
抓內奸、雙面間諜
沒有吸引眼球的香車和美女,沒有華麗刺激的追車和槍戰,老派間諜片著重在故事上下功夫。抓內奸、當雙面間諜、監聽暗殺、培養線人等行動,就成了他們的工作日常。
在歐美的間諜行當中,有個專有名詞叫“鼴鼠”,它原指蘇聯的男間諜(女間諜被稱作“燕子”),后來成了西方情報機構對隱藏在己方高層中大間諜的稱謂。
“鼴鼠”們往往身居高位,不用過普通間諜那種窮酸的生活,他們一邊將絕密情報據為己有,一邊又將敵方情報部門玩弄於鼓掌。《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就講述了英國反間諜專家史邁利抓“鼴鼠”的故事。
身在曹營心在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過著“精分”生活的雙面間諜們,表面上效忠於一個組織,其實暗地裡同時為敵對陣營服務。
《諜海軍魂》中的大衛表面上任職美國五角大樓,實際是蘇聯資深間諜﹔《柏林諜影》的英國間諜利馬斯為實施反間計假意投誠東德,在兩股勢力之間苦苦周旋。
長時間的偵查監聽,也是老牌間諜片的重要故事拼圖。《對話》中的卡爾,他的任務就是從目標人物支離破碎的生活細節和閑言碎語中,拼湊出至關重要的機密情報。
爾虞我詐的間諜機構
中情局成反派
微博上流行著一個段子,世界上最著名的情報機構有: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蘇聯克格勃、以色列摩薩德和北京朝陽區群眾。
說笑歸說笑,前四個組織確實是世界上聞名遐邇的情報機構。作為老派間諜片中經常出現的美國中情局,它們堪稱西方最具實力的情報機構,哪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黃寶石》中,它們與法國情報機構聯手,攜手搗毀蘇聯間諜的陰謀﹔《合伙人》中,它們扶植敵方國家的反對勢力,炮制了著名的古巴豬灣事件。
借助於英國作家們的高產創作,英國軍情六處在多部改編自小說的老派間諜片中登場,從《伊普克雷斯檔案》到《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再從《沉默的人》到《柏林諜影》。
實力比肩英美情報機構的以色列摩薩德,在電影中則成了“以暴制暴”的代名詞。
在《慕尼黑》中,巴勒斯坦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在奧運會上綁架並殺害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為此,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成立了暗殺小組,對巴勒斯坦極端組織展開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血腥復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