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投票"擾民引反感 八成受訪者曾在朋友圈拉票

2017年01月17日06:5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82.4%受訪者曾在朋友圈拉票

  漫畫:朱慧卿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網絡投票”成為許多活動和比賽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微信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拉票。新鮮勁兒過去之后,過多的網絡拉票行為也讓不少人心生反感。你曾經受到過這類拉票的困擾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4%的受訪者曾在朋友圈拉過票,68.0%的受訪者反感有人在朋友圈裡拉票,38.9%的受訪者認為拉票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困擾。

  82.4%受訪者曾在朋友圈拉票

  北京某高校大二學生王磊曾不止一次地在朋友圈拉票,“學校的活動經常會設置‘網絡投票’環節,包括班級評比、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而且網絡投票的結果是跟最終的結果挂鉤的”。

  “有時候甚至不是自己想要拉票,而是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比如班級參加的評選,周圍的同學都在使勁兒為班級拉票,如果自己無動於衷,會被別人定性為‘不夠熱愛集體’‘缺乏集體榮譽感’。”在山東某高校學生陳徹凡看來,朋友圈之所以經常被各種拉票鏈接刷屏,是因為“很多人都是在‘被動’地拉票”。

  調查顯示,82.4%的受訪者曾在朋友圈“拉票”,其中24.4%的受訪者有過很多次拉票經歷,58.0%的受訪者有過偶爾幾次。17.5%的受訪者從未在朋友圈內拉過票。

  人們通常會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在朋友圈內拉票?調查顯示,為朋友、同學或同事拉票的情況最多,佔55.4%,其次是為孩子、家人拉票(40.8%),第三是為單位、公司拉票(39.4%)。還有34.8%的受訪者會為社團和學生組織拉票,20.7%的受訪者會為班級活動拉票,14.1%的受訪者會為自己拉票。

  王磊認為,朋友圈拉票是一種對人際關系的“消耗”,“如果別人給我投了票,我會覺得欠人家一個人情,同樣的道理,如果是幫別人‘吆喝’,大都也是為了順水推舟送別人一個人情。如果是為所在的某個團體投票,那主要是出於集體榮譽感或者同伴壓力”。

  河北石家庄的吳莉敏(化名)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前段時間,因為一個“評選最美寶寶”的比賽,她曾在朋友圈內連續拉票7天。“當時沒想太多,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既然參加了,也希望能讓孩子拿個獎項”。

  當被問及在朋友圈內拉票的原因時,50.1%的受訪者是因為受人之托幫忙拉票﹔47.0%的受訪者隻想順水推舟賣個人情﹔41.3%的受訪者表示是為了在比賽或評比中獲得一個好名次﹔39.8%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的人都在轉發,自己不轉顯得不合群。

  68.0%受訪者反感有人在朋友圈裡拉票

  調查顯示,68.0%的受訪者反感有人在朋友圈裡拉票,其中12.3%的受訪者非常反感。僅11.2%的受訪者完全不反感。

  陳徹凡由於自己也曾在朋友圈拉過票,所以看到別人拉票通常都會理解,“但我不能接受用群發給每一個人的方式請大家幫忙投票。拉票也要看朋友們的意願,特意群發消息給大家會打擾到別人”。

  王磊則對朋友圈內的各種拉票行為表示反感,“如果大家彼此沒那麼熟,還要強迫別人幫自己投票,就不太妥當”。

  調查顯示,38.9%的受訪者認為這類“拉票”給自己帶來了困擾,27.6%的受訪者認為並未造成困擾,33.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58.2%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拉票意義不大

  陳徹凡認為,無論什麼比賽,隻有憑借自身實力獲得的獎項,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在朋友圈裡拉拉票,最多隻能圖個熱鬧,並不能真的代表什麼”。

  而在吳莉敏看來,並不需要把事情“上綱上線”。“在朋友圈裡拉票無非也是覺得有意思,並不是真的有多看重比賽結果。如果剛好還能拿到獎項,應該算是意外之喜”。

  隨著朋友圈拉票的情況越來越多,人們的看法和態度也在逐漸發生改變。

  調查中,58.2%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拉票意義不大,18.8%的受訪者認為毫無意義,僅9.5%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拉票的意義很大,13.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有43.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拉票可以,但不應強求別人幫忙。

  43.0%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拉票已經變成活動主辦方的營銷手段﹔42.8%的受訪者表示刷票現象嚴重,結果並不公平﹔40.3%的受訪者認為朋友圈拉票成了衡量人脈資源的標尺﹔23.4%的受訪者表示比賽應該靠實力說話,網絡投票沒有意義﹔17.7%的受訪者覺得拉票行為“污染”了朋友圈。

  此外,26.3%的受訪者認為輕鬆有趣,無可厚非﹔14.7%的受訪者覺得拉票有利於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北京某私企工作的段丘澤(化名)坦言,自己在為公司策劃活動時,即使是完全線下的活動,也會“強行”加設一個網絡投票的環節。“我們通常不會用網絡投票的結果去決定最大的獎項,一般只是將它作為一個‘人氣獎’。目的其實很簡單,拉票就能帶來關注度和曝光度,對於活動的宣傳非常有利”。

  吳莉敏認為,通過網絡投票評選“人氣獎”合情合理,因為“人際關系越好,越容易拉到更多的票”。而王磊則覺得,由於網絡刷票的存在,網絡投票很難體現任何一方面的競爭力。

  除拉票,朋友圈裡還有不少內容也容易讓人反感。調查顯示,68.7%的受訪者反感朋友圈內的微商,50.5%的受訪者對集贊、集微笑等內容較為反感,38.8%的受訪者比較反感代購,還有33.1%的受訪者反感充斥朋友圈的雞湯段子。

  受訪者中,00后佔1.0%,90后佔20.7%,80后佔51.3%,70后佔19.9%,60后佔5.6%。(崔艷宇)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