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網絡媒體走轉改】舞出民俗風情年味兒 河北非遺井陘拉花探訪記

圖為井陘拉花藝術團的團員們在為新春節日裡的表演認真排練著。朱弘揚 攝
人民網石家庄1月24日電 隨著春節腳步臨近,各地喜迎節日的民間風俗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23日下午,本網來到了中國拉花之鄉——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陘縣,一探河北民間藝術風俗的獨特年味。
扭出中國的民間秧歌 向世界綻放光彩
井陘拉花是北方秧歌的一種,起源於明清,產生並流傳於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陘縣,是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瑰寶。2006年井陘拉花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井陘拉花有著其獨特的藝術特色。“井陘拉花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匯,表演形式活潑、自由。”說起井陘拉花來,河北省井陘拉花藝術團團長於振江如數家珍,“配樂古朴典雅,獨具一格,與拉花舞蹈沉穩、含蓄的風格交相輝映,樂舞融合,渾然一體。拉花舞蹈主要表現男女之間眉目傳情、相攜相扶的情景,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特有的音樂結構。”
經過歷史傳承和發展,如今的井陘拉花享譽全國,名揚海外。1957年,井陘拉花首次進京,在中南海受到了朱德、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至2010年參與上海世博會演出和2011年西安世界園博會等一系列的活動。此后井陘拉花走出國門,先后代表河北精品藝術參加在日本鳥取縣舉行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美國舊金山華人藝術節,向世界人民展示和傳播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藝術風採。
借力“文企聯姻”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瑰寶
為更好地傳承和保護民間藝術文化,井陘縣委縣政府牽線井陘拉花藝術團與文化產業企業“聯姻”,並啟動井陘拉花藝術風情園,合作期間取得了互補雙贏的好局面。
河北強龍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力強介紹:“過去一年中,企業著力於傳承與保護,不僅為中小學免費教學井陘拉花,還面向全社會開辦了免費的拉花培訓班,受訓人員達千余批次。為擴大演員及后備演員隊伍,先后與省市縣各大專院校聯姻合作創辦拉花演藝人才培訓基地。同時,組織藝術團積極參加了中央以及省市的各類演藝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井陘拉花藝術的支持力度。”
於振江團長說,每年春節井陘拉花藝術團都會赴北京參加龍潭廟會、地壇廟會、北京民俗博物館等演出。為向觀眾呈現精彩完美的演出,給新春節日增添濃厚的喜慶氣氛,現在團員們正在抓緊最后時間排練。(實習生朱弘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