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春走基層 農家聽心聲

2017年01月31日05: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節期間,湖南省古丈縣岩頭寨鎮磨刀村符天勇一家正高高興興地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希望來年日子更紅火!”
  2016年,湖南省圍繞脫貧攻堅戰役,全年實施省級重點產業扶貧項目86個,直接幫扶20萬貧困人口,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6萬人。
  周立耘 彭南科攝影報道

  西藏山南加麻村,村民分紅過新年

  “希望新一年更多人脫貧”

  本報記者 袁 泉 瓊達卓嘎

  辭舊迎新之際,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加麻村的“紅星農民專業合作社”裡熱鬧非凡。原來,合作社負責人桑珠次仁正在給村民們發年終分紅,大家數著手中的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今年從合作社領到了2800元的工錢和6000元的分紅。想用這些錢給新房子購置家具。”53歲的措姆說。

  一直以來,措姆和女兒兩人相依為命,住在隻有16平方米的房子裡,種著5畝多的地,沒有多少收入。窮困潦倒的生活,時常讓措姆對生活感到無助。

  “4年前,村裡成立了合作社。我自學編織技術,農閑時到合作社編織藏式卡墊及氆氌,不誤農活,也能打工賺錢。”現如今,措姆不僅住上了寬敞的房子,且房貸也已全部還完,還自願申請了脫貧戶。

  桑珠次仁說,1年來合作社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活動,拓寬銷售渠道,運營情況良好,不僅每戶分紅6000元,而且還給村裡的貧困戶、老黨員、殘疾人送去了棉被、臉盆、毛巾等節前慰問品。

  4年前,聽到合作社成立的消息,39歲的扎西羅布別提多高興了,主動申請自己和妻子參加合作社。既能照顧家裡的老小,還不耽誤農活,扎西羅布心滿意足。“今年領到了17000元的工錢,雖然不少,但來年我要干更多,把錢存起來,作為小孩的教育金和老人的養老金,讓他們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白瑪拉吉是低保戶,丈夫耳聾、年邁,隻能干點農活,無法外出打工賺錢,4年前,兒子因意外落下殘疾,家裡沒了經濟來源。在這樣的條件下,還要供女兒上大學,一家人負債累累。自合作社成立以來,白瑪拉吉利用自己的手藝在合作社編織氆氌和藏式卡墊。“欠的錢大部分還完了,今年領到了8000元。我想努力干活,攢更多的錢,帶兒子到更好的醫院檢查治療。”白瑪拉吉說,合作社的收入之所以能夠攢起來,是因為政府還會不定期地給低保戶補助,足夠一家人的開銷。

  加麻村紅星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藏式卡墊、毛毯、藏式家具的生產、制作和銷售為主,2016年總經濟效益達30萬元,純利潤16萬元,累計發放工資10萬余元。“希望新的一年裡能夠把合作社做強做大,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桑珠次仁說。

 

  江西新余曉堆村,頤養之家溫暖老人

  “比在自家過年熱鬧”

  本報記者 何 璐

  春節期間,江西新余市渝水區鵠山鄉曉堆村委的頤養之家內,一群特殊的“家人”正有說有笑。

  走進屋裡,身著新衣的老人們圍坐在飯桌旁,邊看電視邊等著開飯,不時拉幾句家常。廚房內,一陣陣香氣扑鼻而來,幾名工作人員正為老人們准備豐盛的年夜飯。剁肉餡、包餃子、搓丸子……為了讓老人們吃好住好,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他們幾天前就開始忙活,春節依然堅守在這裡。

  不一會兒,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肴就端上了桌,老人們互相幫著夾菜,吃得津津有味。

  曉堆村委頤養之家,是去年6月建成使用的,目前住了16位老人,年齡最大的有87歲,他們的子女平常都在外務工。“今年是老人們在頤養之家的第一個春節。”曉堆村村委書記黃質平介紹,“除了讓老人吃好,春節期間我們還安排了很多活動,比如棋牌、電影放映等,許多老人都住得不願走了!”

  86歲的黃民德大爺,前兩天就拒絕了兒子接他回家過年的請求,“這裡比家裡暖和,吃飯、穿衣都有人照料,還有這麼多伴兒,比在自家過年熱鬧。”

  目前,新余市已建成運行“頤養之家”91家,總投入1400余萬元,為1100余名60歲以上老人提供了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到今年底,全市80%以上的村將建成“頤養之家”。

 

  新疆烏魯木齊大廟村,村民辦起農家樂

  “我得趁著春節多賺點”

  本報記者 李亞楠

  “給我准備10公斤熏馬肉,我中午去取。”接到老顧客的電話,巴登和妻子努爾蘭·朱瑪迪力下樓走向1公裡外的農家樂,春節高峰期馬上來臨,他們還要做些准備。

  120平方米、裝修精致的住宅已經讓人有點驚訝了,再看到佔地將近1畝的農家樂,不得不佩服這個40歲出頭的哈薩克族漢子。但巴登說,他所在的新疆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大廟村,生活水准跟他差不多的人也不少。

  “房子將近300平方米,政府補貼了6萬元,原來的老房子折價9萬元,我從銀行貸了10萬元,簡單裝修了一下就開業了。”巴登領著記者參觀他的農家樂,現代風格的電視牆、彩色電視機、DVD、音響一應俱全,“客人就在這裡吃飯,吃完可以唱歌,累了旁邊房間有榻榻米,老人孩子可以休息。”院子裡還有兩座圓形氈房,可以同時接待10桌客人。

  廚房旁邊是他的“肉庫”,挂滿了風干肉,“去年5月到現在,100多隻羊、5匹馬、2頭牛,還有1頭牦牛,基本上都做成肉干了。”做了幾年農家樂,村裡好些人已經成了巴登的供應商,需要什麼,隻要一個電話就送過來。

  坐上巴登的越野車,幾分鐘就到了他被拆了的老房子,“這土房子不到50平方米。當時說要給換房子,我第一個同意。現在,再也不怕土房子被風吹倒了。”

  水西溝鎮政府結合舊城改造,引進房地產開發商對大廟村部分居民進行整體搬遷,在新址建起了生態節能型農家樂旅游園區,每戶村民都可以憑舊房折價換新房。“一年四季都有干淨的自來水,安上太陽能熱水器隨時都能用上熱水。”努爾蘭說。這幾年,巴登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年掙十來萬不是問題!”

  “過春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全家出來玩。我這裡離烏魯木齊市區近,這可是我生意的小高峰,我得趁著春節多賺點兒。”巴登笑著說。

 

  北京延慶石峽村,第一書記推銷旅游資源

  “盼著俺村明年人氣更旺”

  本報記者 賀 勇

  大年初三,走進北京延慶石峽村,道路整潔、干淨,不少人家的門前挂上了火紅的燈籠。

  “初四、初五的客房,供不應求。”經營民俗旅游的村民許芬蘭說,“空心村也成熱景點了,大伙兒打心裡高興。盼著俺村明年人氣更旺!”

  石峽村位於延慶區八達嶺鎮最西南端,被長城環繞,人口不到200人。青壯年基本上常年在外務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心村。增收,成了難題。

  2015年以來,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市委農工委分批啟動了向全市600多個組織渙散村、低收入村派駐“第一書記”的工作。在北京某國企工作、曾留學英國的碩士常昊主動請纓,如願地被派到了地理偏遠、經濟困難的石峽村。

  上任后,常昊常吃住在農家,一起干農活,摸底村裡、村民的情況。“旅游資源好,一抬頭就能看見長城。有資源,就是缺包裝。”常昊找出了病根兒。

  常昊逢人便介紹石峽的美景,還發動身邊的人宣傳推廣,儼然成了推銷員。經過大力扶持,來村裡旅游的人多了,不少村民嘗到了甜頭,“過去,咱們這閑置的房子,200元一個月都沒人租。現在,一套院子一年能掙將近1萬元的租金。”村民周桂枝說。

  除了石峽村,許多村也反映,第一書記給村裡帶來了一股新風。據北京市委組織部、農工委開展的調查問卷顯示,第一書記的滿意率達到了99.2%。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31日 04 版)

(責編:劉軍濤、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