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節后上班,重溫記者返鄉那些事兒

研究事兒 研究事兒
2017年02月04日10: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翠花”“大剛“從家裡回來啦!這個春節,很多媒體記者也在回家與親人團聚時,用心觀察和記錄了媒體人眼中的鄉村實景,品味酸甜苦辣的家鄉味道。正如《人民日報》2月2日頭條“編者的話”中所說:不帶偏見,隻錄看見,看見的是一個熱氣騰騰的中國,一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中國。

2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春節返鄉記》。

路順了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買一張票,要使渾身解數,行一次路,恐要跋山涉水,一切隻為那一個字——家。返鄉之路,一頭連著游子的心,一頭連著家鄉的人。今年春節,方便快捷的返鄉之路,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六年前,從福州回到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家鄉,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記者鐘自煒需耗時近20個小時。今年,同樣的路程僅需要幾個小時。借助交通發展的東風,曾經邊遠落后的家鄉,跨上了精准扶貧、跨越發展的快車道。縈繞在心頭的親情,也隨著這越走越順的回家路越系越緊。

不過,河南信陽日報報曉風客戶端記者時秀敏帶著鄉愁返鄉,卻沒有看到期待中的熱鬧景象。便利的交通,並沒有擋住越來越多村民在外地過春節的潮流,回到家鄉的人越來越少。百十戶人家的村庄,今年春節隻回來了十幾戶。路順了,夢想也飛得更遠。鄉村的后輩們已經有了更遠的夢想,鄉村的財富和繁榮已經很難喚回他們的眷戀與熱情。童年逝去,鄉村將走向哪裡?

品年味兒

盡管不少人春節不返鄉,但不少地方仍能品味到鄉村濃濃的年味兒。北京日報記者馬婧的家鄉在河南開封,春節期間,她專門來到開封的朱仙鎮,聽尹氏老天成年畫第五代傳承人尹國法介紹朱仙鎮年畫的由來,了解年畫的制作過程。尹國法從9歲開始學繪畫的時候,每天夜裡至少畫一個小時,13歲才開始背口訣、學下刀,有時候刻不好,他的父親就會把畫面刮光讓他重刻,練成之后便熟能生巧。如今,尹國法10歲的兒子已經開始學畫畫了,將來還要把手藝傳給他。小小年畫的背后,是家鄉民間傳承不息的工匠精神。

2月3日,《北京日報》推出特刊 《記者回鄉記》。

在開封朱仙鎮尹氏老天成年畫店,第五代傳承人尹國法正在介紹版畫制作工藝。

華商報攝影記者王警,春節期間陪愛人到家鄉河南省偃師市邙嶺鎮東蔡庄村回門,正月初五這天,他用鏡頭記錄下當地獨具特色的年俗文化——“故事”。又因扮演者多被巧妙地固定在高高的一枝花上,下有八人抬架行進,又名“高抬”。“故事”原本是民間社火的一種,最早來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用來祭祀玉皇、火神等,祈禱四季平安,風調雨順,免遭人間災禍。“故事”社曾經一度擱淺,面臨失傳,當地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專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組建了“故事研究會”。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研究人員潛心搜集,使“故事”重現風採。東蔡庄高抬故事,已入選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深受人們喜愛。

75歲的臧翠英在給參加高抬表演的孩子化妝,她希望有年輕人學習化妝技術,讓當地的高抬藝術傳承下去。 攝影:王警

2月1日,正月初五,高抬表演隊伍在行進中,位於高抬上方的兒童需要依靠腳下的“拐子”固定並抬高,同時還要有人用“吊拐”在行進中固定。 攝影:王警

憶兒時

回到家鄉,和兒時的同學搞一場新年聚會,那年那月那事絕對是最熱門話題,恨不得時光可以倒流,讓兒時的記憶更好保存。曾經求學過的鄉村學校,就最能勾起人們對兒時的惦念。人民日報社江蘇分社記者申琳來到他就讀過的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晉庄鎮的小河陳小學。旭日東升,孩子們三三兩兩,背著書包結伴上學﹔夕陽西下,一群孩子從學校涌出來,打鬧著跑向冒著炊煙的村庄……兒時的記憶一下子涌現出來。如今,這樣的場面已經不再,上學放學時,學校門口全是騎著自行車、電瓶車來接送的家長,大部分是爺爺奶奶,也有少數是媽媽,絕大多數年輕父母還是選擇把孩子留在農村的爺爺奶奶身邊。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晉庄鎮小河陳小學。 申琳 攝

新華社記者陳立新在《消失的趕集——山東青州返鄉見聞》中,記錄了他在山東青州的返鄉見聞。回憶起往年青州人過年趕集的盛況,他說,青州人過年購物“年前靠集,破五方市”早已成為歷史,青州河灘集逢農歷五、十開集,各種貨物一應俱全,日常需求在這裡都能滿足。如今,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化發展,青州有了超市、商場,“集”的功能開始逐漸被取代,淡出居民視野,電商購物也越來越成為村民的選擇。“我很懷念‘大集’,那是青州永遠的記憶,是那個年代的標志,也是我的記憶。”84歲的老市民邱家麟在河灘集擺攤一輩子,“但買東西的話,我更喜歡現在,哪裡都是‘集’,什麼時候都能‘趕’。”

看變化

家鄉的點滴變化,躲不過記者敏銳的眼光。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記者汪志球回到安徽銅陵市樅陽縣老家過年,很多在基層工作的老鄉屢次提到“容錯糾錯”這個詞,來源是市裡年前出台的一份文件——《銅陵市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這份文件,打消了不少干部“少干事、保位子”的顧慮,給敢干事的干部創造了更為寬鬆的環境,給真正干事者“撐腰”。這樣的紅頭文件,群眾支持,干部放心,當地一位副鎮長就說:“看到文件前,心裡還真有少干事、保位子的念頭,現在文件打消了顧慮,這下可以放心干了。”

人民日報社青海分社記者王錦濤的家鄉在大坪村——甘肅天水麥積區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記憶中連吃水都成問題,依靠種植蘋果、花椒等經濟作物,以及外出務工等,撐起了大坪村脫貧致富的脊背。村裡的年輕一輩都說,在外工作,隻要人勤快,就能掙上錢。而村民觀念的改變,是他觀察到的最大改變,近幾年,村裡人基本上都蓋起了新房,曾經破敗的土房子,永遠地存留在了上世紀的照片裡。娶媳婦,過去“干禮”張嘴就是十來萬,而今年,一個族弟訂婚,雙方父母見面,不再談“錢的事”,隻要“孩子願意就行”。

山東大眾日報記者薄克國返鄉時,最大感受是春節拍“全家福”的變化——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碼,大小從三五英寸到三五十英寸,張數從單張、幾張到套系,人員從聚居一地到天南海北,國內國外,還有洋媳婦、洋女婿的身影,薄克國看到的一張張“全家福”,折射出中國春節的變化。

中安在線的記者彭旖旎返鄉看到的最大變化是,爺爺家門后面有了綠色垃圾桶。垃圾回收體系的建立、綠色生態理念的普及,以及生物質發電廠的運行,都讓這位返鄉記者看到了家鄉的新景象。亂堆亂放、臭氣熏天的垃圾堆已經很少看見,田野上不再有燃燒秸稈的濃濃黑煙,河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鷺、野鴨,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村最美的變化,鄉村所承載的文化與光芒也一定會綻放得更美。

解謎題

家鄉對於返鄉者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與平日工作的城市相比,每次返鄉,都能讓人在看到變化之余,對各種謎題產生疑問,並試圖尋求破解之道。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記者楊文明對家鄉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台鎮南高陽村的觀察,長達20多年之久。今年回家,面對不少村子出現80后、90后斷層的現象,“村裡的80后去哪兒了”,成為他想要解開的謎題。經過一番調查,80后大量離開村庄,原因之一是就業,這是決定他們往哪裡去的根本原因,仍有較多80后的村庄,往往也是周邊有企業、能夠為他們提供就業的,而無法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是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原因之二則是結婚生子,上學就業讓80后離開了農村,結婚生子則讓他們徹底進了城。80后走了,農村希望在哪?關鍵是讓農村也能給年輕人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想讓80后回流,必須創造更好的創業、就業環境,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礎服務。

春節返鄉期間,人民日報社河北分社記者張志峰和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賀雪峰團隊的師生們,試圖解開“農民人情債如何減”這一謎題。農民送人情的壓力究竟有多大?據該中心調查發現,一個山區貧困縣30多萬人,2015年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近6萬人,春節前后一個多月,一些村組幾乎每天都有人請客。最不可思議的是,辦喪事安葬老人不再是主要任務,辦酒席、收人情成了重頭戲,最終陷入怪圈:人人爭著辦,不辦虧更大,再不情願,硬著頭皮也得辦。人情這麼重,不“趕”行不行?許多農民希望政府引導、鄉村自治,走出變味的人情泥潭,營造健康的鄉裡人情。

2月3日,《人民日報》4版頭條刊發《人情債 真想減下來》。

一個村子裡有一個中國。記者回到鄉村,切身感受鄉村變化,就像在觸摸時代的變遷。全面小康的建成,必將讓農村落后、農民貧窮的固有觀念,成為泛黃的記憶。

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北京日報、大眾日報、信陽日報、中安在線和微信公眾號“六月照相館”(ID:ttymjingwang)等報道

整理:劉燁 張天培 張翀 耿磊 編輯/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