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煮酒話媒:特朗普團隊的“另類事實”,到底是什麼事實?

2017年02月09日08:03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煮酒話媒:特朗普團隊的“另類事實”,到底是什麼事實?

  “這不是撒謊,只是‘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

  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的人數到底有多少?為什麼白宮給出的數字與事實相差如此之大?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凱莉安娜·康韋在NBC的訪談中,給出了上述答案,由此在全球新聞圈帶火了“另類事實”這一名詞。

  盡管“另類事實”這一熱詞並非出自特朗普之口,但自從宣布競選總統開始,他也沒少用它來“懟”傳統媒體和回復質疑。比如,面對“禁穆令”引發的指責,特朗普回復說,美國平均每天有32萬5000人乘飛機入境,受影響的隻有109人。但美國媒體引用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數據,指有721人受影響未獲准登機,這還不算有幾萬人因“禁穆令”而失去簽証。

  那麼,“另類事實”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1.白宮新聞發言人“框”出了真相?

  其實,傳播學中有一個專門的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叫做“框架理論”。

  我們常說“新聞是一種框架”,講的就是,媒體人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認知能力以及立場,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將自己希望表達或者突出的內容進行特別處理。通過不斷的選擇、強調,甚至排除,生產出具有選擇性事實的新聞。

  紛繁復雜的社會事件,報什麼、不報什麼,從哪個角度報,怎麼報,都蘊含了記者的主觀選擇。記者要對客觀事實進行取舍,思考如何將符合策劃內容的事實“包裝”到新聞報道之中。

  真正的客觀真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新聞報道中的“事實”,經由記者的“加工”而成,已經與原初狀態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差別。

  存在於報道之中的新聞框架,是一種話語策略。它被應用在新聞生產、傳播、收受的整個過程之中。

  這種對事實的篩選方式,被認為是一種包裝后的新聞報道。

  更有學者認為,新聞本身就是一種非客觀存在,只是利用“客觀”為外衣,對受眾進行思想與意識上的灌輸。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不存在真正純客觀的新聞報道。

  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所發布的新聞,正是試圖通過提供一種有選擇的“事實”來影響、改變輿論。

  還有一個更近的例子。巴黎盧浮宮恐怖襲擊發生后,特朗普馬上發推,對此進行譴責,並呼吁美國對伊斯蘭恐怖主義採取“聰明”的態度,以此証明穆斯林禁令的正確性。不過,有人在特朗普的這條信息后留言指出,“不久前,一位支持特朗普的白人民族主義者剛剛在魁北克謀殺了6個人。白宮卻未發表任何評論。”

  2.媒體手中有一把“事實”牌,還得看TA怎麼出

  迅速發展的互聯網培養出一批批新媒體人,特別是自媒體愈發盛行的今天,一位有影響力的政治經濟領域名人,一個娛樂明星,哪怕只是草根大V,也都被網絡時代賦予了建構現實的潛在權力。有些人往往通過突出或回避某些事實的手段,為受眾建構一種他所“框”出的社會“現實”。

  問題來了:我們看到的“事實”,真的是事實嗎?

  有些是,有些則未必。

  比如,去年“羅一笑事件”刷爆朋友圈。剛開始時,受初作者羅的父親導向,各大媒體的報道都在強調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巨額醫藥費給家庭帶來的沉重負擔。可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生反轉。

  這是一個典型的選擇性事實新聞事件。有人指責媒體沒有在關鍵時候把好事實這道關。

  羅一笑病重不假,巨額醫療費也不假,但是初作者沒有全面客觀地介紹他的家庭經濟狀況,媒體在報道時,也沒有去核實其家庭背景。初作者甚至包括部分媒體,都隻想通過對事實的刻意回避或突出,打夠打足悲情牌,引起社會對報道的關注。

  媒體在有選擇地編碼“事實”,另一方面,受眾也在有選擇地解碼,去認知“另類事實”。

  事情反轉后,受眾的關注焦點又定格在了對初作者的批判報道上,對新聞事實的解讀也局限在了初作者的虛偽與不可理喻。受眾面對這件事兒,無論是關注角度,還是解讀方式,都體現了很強的選擇性。

  另一個例子是最近的擺氣槍攤“大媽”獲刑事件。媒體似為突出當事人的年老和無知,以顯示法律判決的不合理,先入為主地以“大媽”為當事人定了性。實際上,當事人年僅51歲,用“另類事實”來講,接近“70后”,還是初中畢業,在當年還算是“知識青年”呢!如果以這種事實來報道,受眾又會是什麼感受?

  3.你要畫哪款“楊桃”?

  還記得小學課文裡,孩子們畫的不同角度的“楊桃”嗎?同一件事兒、同一個物品,你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現實”也是不同的。

  在新聞報道中,如何報道事實,才算是真正的客觀真實呢?

  這是個很有爭議的問題。但我們試圖用三個詞來概括,就是具體真實、整體真實,以及有機真實。具體事實與整體事實,就是習總書記在“2·19”講話中強調的,“怎樣看待真實性這是個重大問題”。個別事實可能是真實的,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還要看整體是否真實。而有機真實強調的是,新聞報道由多元傳播主體共同參與、共同呈現,並需要一定時間過程完成。

  作為新時代的各類媒體人,對新聞真實的把握需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理解、反映事實的能力。既要努力保証具體新聞事實的真實性,也要從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等宏觀層面來把握報道事實,更要認識到,新聞真實是一種過程真實,是一種多元傳播主體共同再現的真實。

  對於受眾來講,如果想看懂新聞報道所傳遞的實際意義,看清媒體“取景框”背后的隱含態度,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獲得、甄別、掌握信息的能力,增強知識儲備,不斷強化對事物的判斷和理解能力。隻有不斷培養與提升媒介素養,才能在信息洪流中不隨風逐流,在“媒體建構”的社會中准確認知、有所堅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出品)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