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期

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歷程研究

畢琦琦
2017年02月15日10:5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紀錄片運用新聞鏡頭客觀記錄社會生活的變化,盡可能地還原事物原貌,具有真實性、紀實性的特點。1958年6月我國首部電視紀錄片《英雄的信陽人民》在北京電視台播出,正式拉開了我國電視紀錄片的序幕。50 多年的風風雨雨走來,我國電視紀錄片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筆者將對這四個時期的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歷程進行研究,並對每個時期的具體狀況做出詳細分析,試著勾勒出我國電視紀錄片發展的大致脈絡。

關鍵詞:電視紀錄片﹔發展歷程﹔四個階段

我國電視紀錄片從20世紀50年代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其真正被人們熟知和喜愛是在改革開放之后。但幾十年來,我國電視紀錄片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拍攝目的不過是為了官方宣傳。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的電視紀錄片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涌現出眾多高水准高質量的紀錄片,開啟了一個空前繁榮的紀錄片發展新時代。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整個中國電視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一、1958年∼1977年(政治化紀錄片時期)

(一)總體情況

這個時期,我國電視紀錄片剛剛起步,作為一個全新的節目類型,沒有完全獨立,也沒有完善的技術條件和制作水准。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電視紀錄片有以下3個特點:

1.聲畫不同步,群體畫面較多,個人畫面較少﹔

2.採用膠片拍攝,技術落后,發展緩慢,模仿紀錄類電影﹔

3.內容上以新聞紀錄片為主,宣傳色彩和政治色彩濃厚,注重意識形態上的教化,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

(二)電視紀錄片《收租院》達到創作最高峰

那時我國有影響的電視紀錄片為數不多,除了孔令鐸、龐一農在1958年拍攝的首部電視紀錄片《英雄的信陽人民》以外,不得不提到1966年由陳漢元編輯、中央電視台攝制的新聞紀錄片《收租院》,這部片子在全國范圍內反響熱烈,算的上是這個時期電視紀錄片創作的最高峰。

《收租院》是以7組大型泥人群像(包括交租、驗租、風谷、過斗、算賬、逼租、反抗)為題材,通過到四川省大邑縣實地拍攝,以連續的情節向人們展示了地主收租的整個過程,塑造了劉文彩這一吃人的形象,再現了封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收租院》因新中國階級斗爭的需要而誕生,實現了啟發、教育民眾的目的,連續放映長達8年之久,在中國乃至是國外電視紀錄片史上都十分罕見。

二、1978年∼1992年(人文化紀錄片時期)

(一)總體情況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改革開放的開始帶來了我國電視紀錄片的春天,使其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1]。隨著技術條件的進步,紀錄片工作者制作觀念不斷更新,可拍攝的題材也越來越豐富,我國紀錄片逐漸擺脫紀錄類電影的影子,徹底獨立成型。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電視紀錄片有以下4個特點:

1.注重紀實,強調真實性和客觀再現﹔

2.內容題材豐富,包括政治片、風光片、歷史片、軍事片等﹔

3.拍攝了大量地理題材紀錄片,用宏大的敘事模式展示祖國大好河山,旨在激發觀眾的民族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

4.中日合作拍攝的《絲綢之路》開啟我國電視紀錄系列片的先河。

(二)以《絲綢之路》《話說長江》為代表的優秀電視紀錄片增多

《絲綢之路》是日本廣播協會(NHK)和中央電視台在1979年末聯合拍攝制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系列片[2]。歷經21個月,中日雙方共同拍攝,共享素材,共同編輯國際版本,同時也各自編輯自己國家的版本,中國版《絲綢之路》共15集,1980年5月1日開始播出。該片再現了絲綢之路的壯麗景觀和沿途人們的生活,展示了中國古代絲文化的魅力所在,播出后引起了全球的轟動。

《話說長江》是中央電視台在1983年8月7日播出的紀錄片,共25集,播出后反響空前,創下了當時40%的超高收視率,創造了國內紀錄片最高收視率,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收視率最高的一部。在改革開放剛起步的1983年,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時紀錄片更多的被人們叫做專題片、文獻片、政論篇。它被賦予如此重大的意義,不僅是因為紀錄片本身的藝術感染力,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氛圍賦予了這部紀錄片太多的家國情懷。

《話說長江》的創作人員力圖通過展現長江壯麗的風光和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打開人們的視野,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該片大量運用長鏡頭,採用口語化互動性的解說,不僅充分展示了當時紀錄片客觀真實的創作理念和特點,也突破了傳統畫外音的解說方式[3]。不僅如此,《話說長江》每周六晚定時播放,培養了觀眾的收看習慣,為以后電視節目欄目化的探索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除了《絲綢之路》《話說長江》之外,這一時期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電視紀錄片,其中1991年的《望長城》被稱為“中國紀錄片發展的裡程碑”,它是中國紀錄片從精英文化轉向大眾文化的標志[4]。

三、1993年∼1998年(平民化紀錄片時期)

(一)總體情況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電視紀錄片發展更加多元化,“人”成為電視紀錄片的主題,紀錄片主要以記錄平民生活狀態為主,以百姓意識和平民視角為主。1993年,《東方時空》的開播確立了電視節目的欄目化形式,之后各大電視台陸續推出紀實類欄目,給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平台,成為中國電視紀錄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電視紀錄片有以下3個特點:

1.大量使用同期聲,增加真實感,畫面美感增強,拍攝技術提高﹔

2.人民的自我意識覺醒,逐漸重視自我的表達和個性的張揚,個人畫面變多,注重小人物小細節的表達﹔

3.多條線路齊頭並進,既有厚重的歷史文獻紀錄片,也有走平民視角、反映普通群眾生活的紀錄片。

(二)紀錄片《毛澤東》確定了“文獻紀錄片”這一稱謂

1993 年12月26日,歷史文獻紀錄片《毛澤東》於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收視率達到28.9%,開播后引起了巨大轟動。從1950年的《紅旗漫卷西風》開始,新中國歷史文獻片的創作史已有幾十年,但是明確使用“文獻紀錄片”這一稱謂卻始於《毛澤東》這部紀錄片。該片無論是在內容挖掘的深度上還是電視表現手法的創新上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堪稱中國歷史紀錄片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運用了現場採訪的方式,改變了之前文獻紀錄片中的訪談形式,改變了之前畫面中受訪者正襟危坐,表情嚴肅呆板不自然的狀況。另外,該片採用口述歷史的方式,直接把人物採訪語言當作解說詞[5]。現場採訪方式和口述歷史的運用在文獻紀錄片史上絕對是創新性的突破。

四、1999年至今(社會化紀錄片時期)

(一)總體情況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電視紀錄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迎來了紛繁復雜的黃金發展期,以《舌尖上的中國》《大國崛起》為代表的優秀紀錄片贏得了觀眾的喜愛[6]。但話語權由市場主導,模式由制片人控制,我國一些紀錄片欄目和頻道面臨著生存危機。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電視紀錄片有以下4個特點:

1.敘事節奏加快,更加注重聲音和畫面的藝術表達,畫面美感增加﹔

2.不再單純強調客觀再現,開始凸顯創作者的主觀意識,運用大量符號語言表達主題和情感,給觀眾留下更多想象空間﹔

3.發展趨向社會化,創作者開始關注社會中各個群體的現實生活,作品主題和表現風格更加多樣化﹔

4.新聞紀錄片成為全新的亮點,部分國外紀錄片節目在我國播出,給本土電視紀錄片帶來一定沖擊。

(二)看我國電視紀錄片未來的發展趨勢

1.欄目化、頻道化。紀錄片欄目化便於觀眾定期觀看,較長的觀看周期可以培養觀看習慣,讓紀錄片節目能擁有相對穩定的受眾群。當然,電視紀錄片欄目化的最終目的是電視紀錄片頻道化。2011年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的開播,標志著我國電視紀錄片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電視發展時代,對內有助於推動紀錄片產業的發展,對外有助於多面呈現、更加真實反映中國現實。

2.網絡化。電視受到播出時間和時長的限制,無法滿足很多上班族的需要,而網絡上不僅可以看直播,也可以無限制回放、重播。電視相對於報紙和廣播來說,網絡化優勢明顯,電視紀錄片通過網絡平台播出,可以擴大和延伸電視傳播的效果,也可以通過網絡廣告增加盈利,維持電視紀錄片的良性發展[7]。

3.娛樂化。電視紀錄片要在如今的商業文化中生存發展,就必須具備娛樂特質,這樣才會有消費市場[8]。但是,當紀錄片創作受制於收視率而不得不娛樂化時,難免淡化其文化理性精神與人文關懷的情懷,會使紀錄片失去其內在的深度和文化品質,淪為文化快餐。如何保証電視紀錄片能真正“寓教於樂”,這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我國電視紀錄片在不同的社會時期,呈現出了不同的主題、風格和特色,總體來說是一個不間斷向上發展的過程。雖然其中不乏矛盾與爭論,但我國電視紀錄片仍在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好的電視紀錄片、更好的紀錄片觀念和更廣闊的紀錄片市場展現在我們面前。

參考文獻:

[1] 任遠.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和成熟[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6(4):16-20.

[2] 王雨婷.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趨勢[J].青年記者,2010(12): 52-53.

[3] 林溪漫.我國電視紀錄片在創作理念和手法上的革新——以《話說長江》和《再說長江》為例[J].東南傳播,2011(8):112-114.

[4] 張同道.中國電視紀錄片50年[J].電視研究,2008(10):13-16.

[5] 王慧敏.歷史紀錄片《毛澤東》的紀實品格追求[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 報,2011(4):105-107.

[6] 高峰.紀錄片發展的三個階段[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4):7.

[7] 唐弦,陳術合.融合創新:我國電視紀錄片迎來發展新時期[J].現代視聽,2012(10):49-52.

[8] 汪曙華.市場邏輯下我國電視紀錄片創作的轉向[J].東南傳播,2012(8):30-32.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