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視舞台舞蹈表演的鏡頭語言運用
摘 要:電視舞蹈由於空間有限性、視覺局限性,使受眾無法體會舞蹈內涵,所以通過鏡頭語言表現舞蹈是一種實用手段,電視舞蹈拍攝方式要符合觀賞習慣,音樂和節奏把控得當,從而把握蒙太奇運用。電視舞蹈是即時性動作藝術,拍攝時抓住特寫,控制舞蹈運動性,切鏡頭處理好節奏,控制舞蹈流暢性,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運用和組接探究舞蹈電視通過鏡頭語言運用來控制舞蹈節奏。
關鍵詞:舞台舞蹈﹔鏡頭語言﹔鏡頭組接﹔節奏
現代日新月異的視覺文化盛宴成為人們娛樂消遣的方式之一,舞台舞蹈依靠電視藝術,跨越舞台局限性,視覺有限性,產生了一套符合觀看習慣的拍攝方法,觀眾通過鏡頭語言變換感受舞台舞蹈的節奏變化和舞蹈流暢性。其中電視舞蹈是採用蒙太奇語言結合舞蹈手段,超越舞台時空局限展現作品的電視技術。運用電視藝術傳播舞蹈在美國20世紀70年代就興起了,由於技術約束,傳播和創作只是簡單記錄下舞蹈動作,觀眾看到的舞台舞蹈表現力十分平淡,無法表現舞蹈內涵。所以舞台舞蹈傳播通過鏡頭語言結合舞台舞蹈的鏡頭組接,從而產生出一套符合舞台舞蹈運動節奏的鏡頭語言表達方式。
一、電視舞台舞蹈的鏡頭語言運用
(一)景別運用
著名傳播學家拉斯韋爾曾經說過,媒介是人的延伸[1]。舞台自身具有局限性,使得舞台舞蹈通過多角度分鏡頭運用選擇舞蹈表現的最佳位置。舞台舞蹈在表演中,通過分鏡頭和多角度變換拉近觀眾與舞台的距離。景別可以根據舞台表現者的行進方位和特殊表現的舞蹈動作抓拍特寫鏡頭[2]。在“舞林大會”群舞表現中,當舞者進入舞台,採用中景鏡頭表現舞者的運動性,定身動作用全景鏡頭表現整個舞蹈畫面。拍攝者利用景別變換抓拍舞蹈動作展現表現力強弱,當音樂節奏加重,用特寫鏡頭抓拍舞蹈者的舞蹈延伸,當音樂節奏平緩,採用全景表現整體畫面氣氛,快速切入中景加強舞台舞蹈的整體代入。減少了整體輪廓的表現,但把握住舞蹈內涵整體性表達,近景與中景互相切分增加運動感,而且近景能表現舞台演員整體情緒。在舞蹈構圖中拍攝者遇到舞蹈隊形變化或者運動性加大,通過分鏡頭到特寫,抓住舞台演員面部表情,舞台演員的舞台表現情緒感染觀眾,增強舞台渲染。“舞林大會”群舞中有特殊表現的舞者,給一個全景展示獨舞者與其他舞者的位置關系。通過切入近景表現舞者的定身動作和舞蹈延伸,之后近景和特寫相互快切,多加側面特寫,表現舞者內部思想感情,隨著音樂節奏切換鏡頭,鼓點重的快切特寫,輕鬆的節奏多用近景,有定身動作時立即轉入特寫鏡頭,從而抓住細節,把控舞蹈者的動作和節奏,通過景別變換控制節奏。
(二)內、外節奏的變換
舞蹈是表現人物思想以及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大自然思想感情。所以拍攝者對舞蹈者表現的肢體動作有一定認識和了解才能把控節奏的變化,使舞蹈動作運行順暢。著名舞蹈家陳愛蓮的舞蹈多是通過電視舞蹈進行傳播,但是單一的長鏡頭運用,會讓人感覺內容單一。在優美的舞蹈,使用單調的場面調度也會讓觀眾感到疲倦,所以舞蹈節奏變化不僅要讓拍攝者抓的及時,而且分鏡頭也要准確才能跟上舞蹈節奏,控制舞蹈整體運行[3]。拍攝者要根據舞蹈內舞蹈者行進和表現切換鏡頭或者景別,舞蹈者根據舞蹈內音樂節奏增加舞蹈可視性,當節奏變幻劇烈,景別變換頻繁,切換多鏡頭,表現者的側面表情,中景的行進性,近景的貼近性,節奏更加沉重就用俯拍烘托舞者的高大,節奏持續加重,使用仰拍展現場面全局性,使觀眾緊迫感加重。當舞蹈內節奏變幻輕柔,節奏感不強,拍攝者再景別變換中採用小景別,例如近景和中景,補充少量特寫增加畫面感。而拍攝者外部節奏要結合好舞蹈內部節奏,使用拍攝的外部節奏整理好景別和角度貼近舞蹈行進的流暢性,而且拍攝者構圖時要注意根據音樂變化將人物框在右側位置最佳,因為舞蹈編排中從舞台右方行進不容易偏台,符合觀看習慣,現場觀眾觀看舞台舞蹈表演可根據觀看習慣變換觀看方位,但電視觀眾習慣舞蹈從右方進出畫面,一方面符合觀看習慣,另一方面拍攝者可以把控舞蹈節奏,舞者不會從畫面消失,節奏變換方便。而且電視觀眾隻能通過拍攝者多角度和多景別切鏡頭得到想要觀看的畫面,所以前期准備中拍攝者要對舞蹈有所了解,不然很難跟上現場音樂節奏,而且會錯失細節鏡頭,從而減弱電視觀眾對舞蹈多角度連貫性理解。所以舞蹈內表現者在舞台中表現中,不僅要有好的舞蹈功底,而且面對鏡頭有快速的反應力,從而拍攝雙方達成共識。拍攝者外部要抓住舞蹈音樂和行進速率,減少特寫鏡頭抓拍失誤現象。電視舞蹈不僅在舞蹈內節奏中表現好,還要和拍攝外節奏互相交流,才能展現最好的一面。
(三)拍攝角度
一般舞蹈拍攝是平面拍攝,使用長鏡頭到舞蹈結束,沒有分鏡頭和角度變換,最多推一個鏡頭,減弱了觀眾對舞蹈的距離感,對舞蹈整體表現是空缺的。在運用舞台舞蹈拍攝角度時,注意在群舞和獨舞拍攝時,抓拍細節還是烘托整個場面時,雖然后期剪輯可以組接好現場處理不好的鏡頭語言,但是對鏡頭整體性使用有一定缺失,因為缺少細節鏡頭運用。而且現場直播的舞台舞蹈不能用,現場直播的舞蹈拍攝不僅需要拍攝者有舞蹈素養,而且拍攝知識過硬。所以說角度運用,用好可以增加舞台舞蹈整體性和舞台魅力,用不好則整體性缺失。跟丟鏡頭,觀眾看不懂拍攝者要傳達給觀眾的舞蹈特色。觀眾到不了現場,所以拍攝者傳達的舞蹈思想感情,是拍攝者對舞蹈的見解。現代舞台舞蹈使用鏡頭語言角度時,不會再使用從頭到尾蒼白無力的長鏡頭。拍攝群舞時,一個全景烘托舞蹈的壯觀,然后接俯視鏡頭,可旋轉使用,也可直接一個俯視鏡頭。第一種情況舞蹈缺少運動性,用自身運動來增加舞蹈魅力。普通俯視鏡頭烘托聲勢浩大的感覺,增加可視性,而且現場觀眾和電視觀眾觀賞效果不同。電視舞蹈展現舞蹈精華,實現舞蹈的獨特色彩。獨舞拍攝多用仰拍,塑造舞蹈者舞蹈庄嚴性,而舞蹈形體和行進表現上,帶來高大偉岸的觀賞效果,再通過拍攝的外在節奏,把舞蹈者內在氣勢烘托到電視熒屏上。在使用舞蹈拍攝角度時,勿忘對舞者側面的切換拍攝,使從內到外的氣質才感染觀眾。使電視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鏡頭語言組接和構圖美感,引導觀眾審美意識形態,從而使觀眾沉浸在電視舞蹈美中。
二、畫面組接方式
舞台舞蹈流暢性通過音樂決定,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所以音樂節奏決定了舞蹈流暢性和運動性,所以拍攝者組接畫面時注意節奏把控,確保舞台舞蹈運動流暢,拍攝者還要符合觀眾右眼觀看規則,符合觀看習慣才能是成功的組接,不然就算跟上節奏,觀眾看不懂也是錯誤的組接[4]。以下是組接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畫面快慢組接保持一致
不能把快速變換的快鏡頭直接接入慢鏡頭,或慢鏡頭直接跳轉快鏡頭,使觀眾跟不上舞蹈節奏,或者突然變調過慢,讓觀眾突然從快節奏進入慢畫面中,不僅使觀眾領會不了舞蹈的表達,也削減了觀眾對舞蹈表演的興趣,所以拍攝者再舞蹈節奏變換中抓住舞者的舞蹈動作,快鏡頭接快鏡頭,慢鏡頭接慢鏡頭,不快慢變調,才能把舞台舞蹈思想抓到的恰到好處,讓拍攝傳播出舞蹈者想傳播出來的思想感情[5]。另外,舞蹈運動隻有相對靜止。舞蹈一直是運動中的肢體表現,如果在拍攝中出現靜止鏡頭,對於舞蹈表現是災難性的,除非謝幕或者舞蹈結束,才能出現靜止鏡頭。
(二)畫面的流暢性和運動性
舞蹈是運動的藝術,隻有相對靜止,沒有運動停止。拍攝者不僅要注意舞蹈整體構圖框架,還要抓住一些特殊動作的特寫鏡頭,讓觀賞者把握住舞蹈的中心思想。舞者的電視舞台是根據舞台表現力進行的舞蹈行進運動,在照顧拍攝者可操作范圍時,適當縮小施展范圍,讓拍攝者有時間抓拍特寫鏡頭。舞台觀賞的表現是整體表現方法,而電視舞台觀賞要把精華集聚在同時發生的平行時間裡,就要讓拍攝者在可操作范圍中抓拍透出舞蹈內涵深意的動作。而且搖鏡頭也是很好配合運動的鏡頭因素,舞台由於局限性,現場觀眾觀看舞蹈時,舞蹈整體運動性要強,而電視舞蹈要依靠多次搖鏡頭,給觀眾一種流暢感。改變景深鏡頭隻能把舞蹈深意透出來,喪失流暢感,使觀眾感覺舞蹈只是一個平面的線性敘事,沒有運動,只是在平地做動作。加上搖鏡頭,觀眾可通過觀賞每個舞者或者單獨舞者側面,俯視頭頂,仰視整體,增加運動感達到浸入舞台的感染。但搖鏡頭不能頻繁使用,會給觀眾一種暈眩之感,使觀賞者產生雜亂無章的厭惡感,不符合觀賞習慣。一般在表現舞蹈張力,整體性時加上幾個搖鏡頭,電視舞台舞蹈整體活力就回來了。再其次推拉鏡頭是不能省略,首先拉鏡頭在舞蹈行進時是一個基本使用方法,增加位移,從其中一個舞者到全體舞者或者從單獨舞者到整體舞台,配合音樂的動率,給觀賞者以扣人心弦的感覺,當舞者在舞蹈表現位置進行舞蹈表現時,使用推鏡頭深入每個舞者或獨舞者的舞蹈表現,很好地觀察出舞蹈表現者的思緒,給觀賞者傳達舞蹈的運動不止動作的運動還有情感的運動性也是一種運動形式,為整個電視舞台舞蹈的整體表現增加活力。情感、動作、表情三種要素構成電視舞台舞蹈的表現力的三要素,這就跟舞台舞蹈有不同的特點,在平行時間抓住這三點的拍攝比現場觀賞舞台舞蹈的觀賞者更能體會舞蹈深意,拍攝者如同舞蹈的導演,拍攝出來的東西就是拍攝者對舞蹈的理解,所以夾雜著拍攝者對舞台舞蹈的理解。
三、總 結
電視舞台舞蹈是一種通過,情感、動作、表情三種要素構成的肢體動作語言。常常忽視的拍攝注意事項會讓舞台舞蹈在現代傳媒的發展當中有一定的損傷,隻有通過拍攝者注意上面論述的幾點,有所借鑒地增加對電視舞台舞蹈拍攝飽滿度,成功地把控舞台舞蹈的緊密性,成為一件藝術品。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白志群.電視舞蹈創作的實踐與思考[J].電視研究,2004(3).
[3] 盛伯懻.電視節目晚會節奏強化意識[J].當代電視,1987(4).
[4] (俄)愛森斯坦CM.富瀾譯.蒙太奇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5] 林洪桐.銀幕剪輯與節奏的藝術力量[J].電影藝術,1993(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