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新聞人才:融合、差異與培養
摘 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少數民族新聞人才的“復合型”和“全媒體”培養目標之外,突出少數民族新聞院校的差異化定位,就是注重少數民族學生的雙語表達和寫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與傳播能力的培養目標。採用多元化教學與考核方式,編寫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鼓勵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去參加社會實踐,把培養少數民族新聞雙語人才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少數民族新聞教育﹔雙語新聞人才﹔培養模式
涇渭分明的媒介形態趨於聚合這一斷言,最早要追溯至1983年美國傳播學者伊契爾·索勒·普爾提出的“傳播形態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一詞。近年來眾多研究者對“媒介融合”的定義基本指向3個核心層面,媒介內容的融合、傳播渠道的融合以及傳媒終端的融合。現今傳統媒體正在面臨“媒介融合大潮”空前的挑戰和轉型,以“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體的新聞表達和用戶閱讀習慣,的確與傳統媒體存在很大的不同。媒體融合背景下的記者和編輯要具有用戶的思維,能夠隨時吸引受眾的新穎表達方式,以及運營數字化內容產品的能力。如果高等院校的新聞傳播教育還停留在以往傳統媒體的理念和經驗層面,顯然遠遠不能適應媒體變革的要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國內新聞院校的轉型實踐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於2013年11月開始對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國內18家具有代表性的新聞院系進行考察,調研的結果基本反映了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國內新聞傳播教育的現狀和前沿發展態勢。
近年來為適應媒介變局對新聞傳播人才新的要求,國內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在修訂培養方案時,注重突出“素質為本、實踐為用”[1]的理念,普遍增加了通識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含量,打造學生深厚的人文社會知識基礎,並打破現有的專業限制,鼓勵跨專業選修。全球化時代需要擁有國際意識的新聞傳播人才,許多院系積極引進具有海外背景的師資隊伍,通過教育資源的整合、課程體系的重組、教學模式的創新,積極培養國際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已經成為前瞻之舉。具體的授課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推廣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和創新實踐教學,已經成為國內新聞傳播院系的一致共識。媒介變局背景下國內許多新聞傳播院系在教改層面反映出的宏觀問題,比如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整個教育范式需要深入調整,課程體系建設需要新的思路和特色,有些院系專業實踐的規范化有待提高,高校教學設施的進一步資金投入存在不足,國際化交流比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新聞傳播高等教育的視野等。
未來與傳統媒體同步,國內新聞傳播專業的培養模式將會面臨深層的戰略轉型,教學理念從過去以傳統新聞產品為主轉向現代“融媒體”新聞信息業態,學生培養目標從面向專業化媒體為主轉向與終端受眾人群相聯的組織和產業形態,學生培養的層次由立足國內轉向更大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
二、少數民族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的“差異化”定位
受到國內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培養模式的泛化影響,加之其它各種綜合原因影響,當前我國民族類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專業的差異化定位不夠明確,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實踐創新等方面與其它高校的同質化傾向較為突出。對於有些院校而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少數民族生源的錄取狀況有一定關聯,眾所周知,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參加高考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民考民”,這是我國高考中針對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考生的一項特殊政策﹔還有一種是“民考漢”,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高考時使用與漢族考生同一套試卷的特殊政策。前面一種狀況的少數民族生源通常會進入高等院校的預科班、或者選報與自身的語言和文化較為接近的專業,如果選擇其它文理科專業就讀,專業學習方面的困難不言而喻,而后一種狀況的少數民族地區生源來自於小學和中學階段的“民漢合一”學校,多數少數民族學生能夠熟練地聽說本民族語言,漢語表達和書寫水平較好,但流暢地書寫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水平較為薄弱。
當前從事民族高等教育的學者們認為,制約民族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是雙語教育的質量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雙語教育的師資問題,尤其是在中小學的基礎教育階段雙語教師的困境較為突出,進入少數民族地區的漢語教師不懂當地語言,以少數民族語言為母語的教師對於漢語又不夠精通,造成中小學基礎教育的這兩類教師都不能以另外一種語言進行教學,由於進入大學之前的雙語教學質量不夠理想,直接影響著少數民族考生專業的選報和入讀大學之后的學業能力水平。雖然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雙語教師的培養,投入大量資金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教師進行各級、各類的培訓,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師數量短缺、質量不高的狀況。
我國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少數民族自治區,雙語新聞傳播是一個最為顯著的現象,過去、現在和未來,少數民族語言媒體和漢語媒體依舊長期共存,以民語為載體的新聞報道,更能夠體現良好的傳播效果,少數民族語言媒介與少數民族受眾對於地域、血緣、宗教、文化等民族認同感密切相聯,少數民族語言媒介實現國家認同建構有著其它媒介無法替代的社會傳播功能。由於雙語新聞傳播人才的匱乏,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語言媒介的內容譯制水平、採編播的專業水准仍有待提高,社會影響力較為薄弱,這種現狀意味著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雙語新聞傳播人才是民族院校的一項長期重要使命。
少數民族新聞人才的復合型和專業化培養目標以外,民族院校新聞傳播專業的差異化定位,就是注重少數民族學生的雙語表達和寫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與傳播能力的培養目標。民語媒介是少數民族文化和新聞事業蓬勃發展的標杆,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新聞人才缺乏和流失嚴重的情況,增強對少數民族語言新聞傳媒重要性和獨特性的認識,打造精通雙語的少數民族新聞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培養少數民族新聞人才的人文情懷,文化的底蘊非常重要。作為跨文化認同理論的核心概念——“文化間性”,來自於西方社會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主體間性”。“文化間性是指文化之間復雜的聯系,既涵蓋文化的重疊、相似性與互補性,也包括文化的差異、矛盾和張力。[2]”“文化間性”的概念帶來我們對異質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的深思,一方面要重視少數民族學生的地域化因素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少數民族學生對於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在地域社會的滋養和孕育中獲得生長、成熟和傳播的空間,跨文化傳播隻有立足於地域文化才能獲得穩固的資源和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地域性的意義框架是社會歷史和文化交流的產物,雖然具有穩定性、客觀性的特征,但是它的封閉性和局限性必須要加以清除和變革,地域性的意義框架要通過擴展和更新的通道,呈現一定的開放和活力,要通過源源不斷的方式吸納其它文化的個性、理念與價值觀,豐富它的文化內容,創新它的價值判斷,跨文化傳播的空間才得以建構起來。跨文化溝通的培養理念就是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走向文化的相對主義,尋求不同民族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構建中華民族文化的共性基礎,並不排斥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可交叉性,但是最終目標絕不可以降格為“混雜化”,而是以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品格,邁向主流價值觀的主導建構。少數民族新聞報道追求的是異質文化融合的傳播效果,激勵學生具有反思和時代進取精神,沖破地域化和族群的局限,具有現代公民意識和國家認同感,學會與時俱進地講好家鄉的故事和中國的故事,掌握國內國際跨文化傳播能力,這是民族院校新聞傳播專業的使命依托。
三、少數民族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與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少數民族新聞人才的培養首先應遵循普適的規律,著力處理好的三種主要關系,也就是“專業能力與通識教育的關系、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的關系、技術訓練與價值教育的關系”[3],同時在教學改革方面可以嘗試走出一條個性化的轉型之路。
(一)多元化教學和考核形式
針對新聞傳播專業少數民族學生母語和漢語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課堂教學中通過專題討論、團隊作業等形式,促進不同民族學生對於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互動。以少數民族語言為母語的學生,參加專業課程的統一考核之前,應當鼓勵這一部分同學在課外接受大學生學習援助中心等各種組織的輔導,同時應通過各類實踐創新活動,建立以新聞傳播的專業實踐水平代替形式單一的考核評價機制。比如,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本科培養方案中規定:本科生修讀期間須完成創新實踐要求,獲得5個創新實踐學分。創新學分是指本科生在校修讀期間必須通過參加各類專業性創新實踐活動,取得有效成果並經過評審認定方可獲得的課外專業實踐學分。創新學分為必修學分,不能以課程學分或其他實踐學分替代。創新實踐活動的本質特點主要體現為學生成果的專業獨創性和成果鑒定的公信力。每一次專業創新實踐活動獲得有效成果,可獲得1學分。創新實踐活動包括:由教育部、省教育廳、省市以上的專業協會(學會)、國內外高等院校、著名專業期刊、媒體集團等主辦的各類涉及新聞、報刊、廣播、電影、電視、攝影、設計、廣告、公共關系、互動藝術、原創音樂、動漫、軟件設等專業競賽等。由著名學者、藝術家、新聞傳播專家組織的各類專業工作坊﹔由本校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教學項目或學生自主申報的項目,如“挑戰杯”競賽、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等﹔由學院組織的與專業教學實踐有關的活動並獲得三等以上獎勵的,如本科論文大賽、金話筒主持人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這些實踐創新活動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活動的靈活性,激發學生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的積極性。
(二)突出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編寫
在媒介融合的專業化教育內容最需要的多媒體制作、電腦輔助報道、出鏡報道等課程以外,有必要相應地增加一些關於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政治、文化經濟以及媒介變遷的專業選修和全校選修課,比如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新聞學和廣播電視學專業開設跨文化傳播、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等專門課程,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開設影視人類學、民俗學等專門課程。這樣的課程設計突出了在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新聞報道的歷史文化背景,為培養復合型新聞人才奠定了基礎。
研發優質的雙語教材是提升雙語新聞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國民漢雙語的新聞課程教材極為少見,因而以民族院校新聞傳播專業為核心組織,構建一批包括民族教育專家、新聞學與傳播學專家學者、少數民族地區傳媒一線精英、在校各民族學生在內的教材編寫、審定的隊伍確實非常必要。比如,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結合本校藏學研究的優勢,編輯雙語教材的內部使用版,推行雙語教材分級使用方法,針對學生的不同語言水平並且在專業教學難度上有所區分,滿足專業教學的理論性和實用性的雙重需求。
雙語教材的編寫應側重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新聞寫作方面的技能,同時新聞判斷和價值取向也是不可動搖的基石。無論傳媒技術如何迅猛發展,媒介如何快速轉型融合,怎樣撰寫出好故事依然排在新聞專業技能培養的首位,從事民漢雙語寫作,是少數民族新聞工作者的獨特基本功。而隻有具備正確新聞判斷和價值取向的新聞作品,才能達到習總書記在黨的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所要求的“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目標。
(三)鼓勵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實踐
培養“全媒體”型雙語新聞人才,以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為例,已經開展了多種以視音頻為主要傳播形態的創作實踐,包括視音頻採集、數字攝影攝像、暗房技術、燈光處理、非線性編輯、播音與主持、節目播控、節目形態與策劃、多媒體制作、數字媒體實驗等,引導學生更好地將先進的新聞傳播理念融入實踐。
2016年11月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組織了“重走中國西北角”的新聞教育實踐活動,教學實踐從蘭州出發,過臨夏,走合作,最終抵達卓尼,所到之地都在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作品中曾被描述,此次活動不僅僅是莘莘學子對歷史的追尋,更是當代大學生對長征精神的踐行。本次教學實踐活動將採寫編評課程與課外實踐深度結合,開拓了學生的觀察和了解社會的眼界,鍛煉了學生的新聞寫作能力。
對於學生的個性和專業成長過程而言,始終無法脫離廣域社會環境對於人才的歷練與完善。校內的專業化培訓和教學實踐盡管為學生適應多媒體就業環境提供了一定條件,但是那些隻有在社會實踐中學到的技能,通過規范化的實習才是最佳途徑。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傳媒在國家的政治傳播體系中佔有特殊地位,民漢雙語傳播是獨特的模式,新聞媒體的產業化呈現多元化和開放的格局,國家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扶植使得新聞傳媒事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綜上種種因素使然,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傳媒具有與眾不同的發展空間,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到這些機構實習和就業,參與創建地域性和民族特色鮮明的欄目,有利於培養少數民族著名的記者編輯和主持人,加大與國內國際的各方交流,有利於拓展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空間。
總之,當前對於少數民族新聞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重點是:第一,合理規劃調整各項教學內容構成。加大通識課程的比例,強調學生扎實的民族文化知識背景,鼓勵學生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專業課程,淡化新聞學與傳播學具體專業的邊界,培養學生如何在各種媒介平台上寫作,努力在自身精通的領域發揮優勢﹔第二,適當推行民語與漢語雙語教學,優化調整實驗教學課程,積極創建各類教學實踐基地,帶動學生與少數民族地區媒體實踐緊密結合。掌握民語和漢語的畢業生將會在少數民族地區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交叉媒介的課程體系有助於塑造學生跨媒體的職業能力﹔第三,探索國際化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模式。新聞傳媒的全球化競爭要求國內的辦學模式進一步創新,這方面民族院校的發展較為滯后,嘗試與國外新聞院校合作辦學的途徑,引進國外的經典教材等,少數民族新聞人才將會從鄉土村野的局限超越自身,胸懷天下而更有擔當。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傳播教育課題小組.媒介融合時代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基於18所國內新聞傳播院系的調研報告[J].國際新聞界,2014(4):123.
[2] 陳國明,安然編著.跨文化傳播學關鍵術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20.
[3]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傳播教育課題小組.媒介融合時代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基於18所國內新聞傳播院系的調研報告[J].國際新聞界,2014(4):123.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