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黨的立場 文的方向 學的特色 人的關懷

一張思想文化大報的情懷

——光明日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精神一周年情況綜述

2017年02月19日07:4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張思想文化大報的情懷

  清新、秀氣、雅致的元素躍然紙上,全新版面風格使“書香味”與“泥土味”融為一體﹔

  評論版面、學術周刊一周全覆蓋,內容生產供給側改革之下,思想文化大報形象愈加清晰﹔

  光明日報客戶端下載量達到5100多萬,“兩微”粉絲數突破1200萬,在思想文化類媒體中名列前茅﹔

  2017年報紙發行量逆勢上揚突破95萬……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春秋輪轉,歲序更新,在“2·19”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光明日報立足特色定位,加快改革步伐,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思想文化大報發展路線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顯著提升。

  這一年,光明日報牢記職責使命,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唱響時代主旋律,凝聚發展正能量

  光明日報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將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光明日報新聞宣傳工作的首要任務,圍繞“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十八屆六中全會”等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和重要時間節點,深化中國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主線宣傳,開設《“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半年經濟怎麼看》系列專欄,用有觀點、有思想、有溫度的新聞報道深入闡釋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2016年7月,光明日報總編輯杜飛進與駐站記者一起深入習近平總書記三十年前工作過的塔元庄採訪,入村、入戶深挖主題內涵,刊發於8月24日光明日報一版的《三十年回望塔元庄》,讓三十年來塔元庄“經濟與民生共舉、生態與人文同步”的發展巨變從紙上赫然立體起來,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展現出中國農村的改革發展成果與“精准扶貧”的工作成績。從傾盡積蓄資助寒門學子的“炭火教授”趙家和,到在海天之間高唱青春之歌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烈士,再到“比農民還農民”的大學教授李保國……多篇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人物報道,切准時代脈搏,展現了一批為實現中國夢在一線崗位堅守付出的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樹立文化自信必須破除西方主義》《從2016年美國大選看美式民主的困境》《捍衛英雄榮光激發奮進力量》等理論、評論文章,辨明是非、以理服人,廓清了廣泛存在的認知錯覺和知識誤區。

  光明日報不斷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時刻繃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這根弦,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的成立和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實施,有力保障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系列培訓、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等一系列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活動,讓責任意識和陣地意識成為每位光明人心中的一杆標尺。

  這一年,光明日報不斷向大文化報道轉型升級,用有特色、有內涵的方式闡釋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展示中國精神和中國魅力,思想文化大報的形象愈加清晰

  光明日報不斷深化對“思想文化大報”職能定位的認識,探索差異化、分眾化發展的新路子。《文明互鑒·中國考古走出去》《以史鑒今·地方志的故事》《文化薪火·書院的故事》《藝苑新事·戲曲進校園》《中華文化溯源》等一批特色鮮明、獨此一家的系列報道,將時政性、知識性、學術性和文化性有機結合,講述了中華民族薪盡火傳的文化故事,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在國際舞台釋放的時代光彩,彰顯出光明日報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追求。2016年6月20日推出的專家評論電影《百鳥朝鳳》專題,2016年10月推出的“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專題報道……光明日報從具體作品拓展延伸到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高度和深度,為讀者獻上一道道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新一屆編委會成立以來,光明日報明確提出了“觀點立報”“內容為王”的辦報理念。短小精悍的一版言論窗口《光明談》與傳統特色評論專欄《光明時評》《光明論壇》《文化評析》等,配合擲地有聲的“關銘聞”署名文章及各專周刊評論專欄,形成了“大評論”格局,激濁揚清,春風化雨,在重要時間節點讓光明日報的聲音成為啟迪人心的一盞明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宣傳報道中,光明日報一版刊發的《將精神的種子埋入時間》《走好我們這代人的長征路》等“關銘聞”署名文章引發強烈反響,讀者認為系列文章“有史實、有議論,抓住了長征和長征精神的要義”。

  在對人文精神、人文品質的孜孜追求下,2016年8月1日,光明日報啟動全新版式風格,用疏朗的布局、精細化制作的圖片、統一的天藍色套色體系,給讀者以靜心感受文字傳遞的價值和力量提供了清新雅致的氛圍。緊接著,新一屆編委會著力推進光明日報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過五個多月的精心籌備,2017年元旦全新調整優化的新聞版和專刊周刊副刊與讀者見面。評論版、深度新聞版、理論類專刊、文化類專刊、副刊每天覆蓋的縱向刊發序列和《光明文化周末》《文史哲周刊》《國際教科文周刊》三個大周刊的每周橫向輪動,使《光明日報》思想理論特色強勢凸顯,大文化報道格局初具規模。“觀點立報”“內容為王”的辦報理念被光明人奉為圭臬,中國思想文化大報的格調、品位和情懷散發出幽幽清香,躍然於紙上。

  這一年,光明日報加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知識分子精神家園”從紙上不斷向網上、掌上拓展

  光明日報凝聚加速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共識,著力打造知識分子網上、掌上精神家園。一年來,光明日報媒體融合發展調研論証小組針對自身媒體融合發展現狀進行了多次調研論証,出台《光明日報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實施意見》,為實現“知識分子網上、掌上精神家園”的融合發展目標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以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G20杭州峰會等重大報道為契機,推動新聞策劃機制的變革,建立起融通《光明日報》、子報刊、光明網和“兩微一端”的“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策劃機制,成為打造知識分子網上精神家園的機制保障。廣泛運用炫融直播、360度全景、光明可視、無人機拍攝等新技術推出的一批融媒體產品,探索出一條重大報道的融媒體呈現新路。

  自2016年8月起,光明日報開始推進“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建設工程”項目,拓寬媒體融合發展路徑、凝聚整合用戶資源,建立起打造知識分子網上精神家園的現實支點。光明日報客戶端新設刷新聞、聊話題、學理論、查資料、賞作品等內容板塊,通過大幅改版強化了自身思想文化特色。“理論號”板塊在光明日報客戶端上線后得到了知識界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有近500名專家學者通過理論號持續推出理論文章。2016年11月,光明網在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語音識別技術基礎上研發的“光明小明”開始通過光明日報客戶端提供專業服務,這是國內首個人工智能新聞信息服務平台。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聲音,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擔負起職責使命,用手中的筆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為偉大的事業鼓與呼。

  “一張紙可能朽爛,報紙精神卻始終不朽。”

  光明日報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扎實的工作和飽滿的熱情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為決勝全面小康營造濃厚氛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李笑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