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守正擔當聚人心 改革創新聲自遠

 ——上海新聞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一年間

2017年02月19日07:59 | 來源:解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正擔當聚人心 改革創新聲自遠 ——上海新聞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一年間

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新聞輿論的重鎮。

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而言,剛剛過去的一年,這48個字被反復提及,耳熟能詳——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全面闡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旨,提出新時代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總書記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眼下的時代,媒介格局不同以往,輿論生態紛繁多變,媒體改革使命當前。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定不移深化媒體改革,不斷提高主流媒體的“四個力”,為團結凝聚鼓勁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作出上海的更大貢獻——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上海的責任。

一年來,上海的主流媒體始終堅定不移貫徹中央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遵循,銳意改革進取,不斷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站高望遠

從全局出發,戰略考慮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必須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准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7年2月3日,丁酉新春上班第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就前往上海報業集團解放日報社上觀新聞、文匯報社、新民晚報社和澎湃新聞,調研媒體改革進展,並召開媒體融合工作座談會。他強調,上海主流媒體改革創新發展,必須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遵循,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始終堅持生產高質量的精神產品、傳播正能量﹔要保持改革的定力,進一步加快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努力建設新型、現代的主流媒體集團。

新聞輿論工作,一直被視為上海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板塊。

2016年2月26日,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召開后一周,上海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韓正在會上強調,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深刻領會所承擔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主動謀劃新聞輿論工作。

推動新聞輿論工作,需從全局出發,需有戰略考慮。正是在這樣的高度上,一年來,上海市委直接領導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的優化提升﹔ 也是在市委的大力推動下,上海主流媒體在先前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不斷夯實陣地。

這個過程,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入學習、反復體會、學深悟透、狠抓落實的過程。

這一年來,“學習”是上海新聞輿論界共同的關鍵詞。去年2月下旬,上海各主要媒體在重要版面及時轉載人民日報、新華社相關重要報道和評論,並連續推出“上海新聞輿論戰線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系列報道。3月下旬起,解放日報、文匯報開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筆談”專欄。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宣傳部分管副部長,各主要媒體和新聞教研機構負責同志,陸續在專欄上撰文,談認識體會、談落實舉措。

4月中旬,報經市委同意,市委宣傳部制訂下發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方案》,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新聞輿論陣地”、“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推進深度融合整體轉型”、“服務大局講好故事,提升上海國際傳播能力”、“堅持加強隊伍建設,確保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等四個方面,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

6月中旬,上海各主要媒體的黨政負責人、班子成員,主要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重點新媒體項目負責人,主要高校新聞院系、新聞研究院所負責同志和新聞宣傳管理部門負責同志,又分批坐進了市委黨校的培訓課堂,參加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舉辦的上海新聞輿論和網信戰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全體學員脫產培訓,通過聽課、自學、分組討論、撰寫學習心得等方式,再一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好學力行”,是許多新聞人熟稔於心乃至奉為座右銘的格言。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悟,轉化一條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主題報道,融入各媒體、各單位具體扎實的改革實踐——

上海報業集團提出,要圍繞“道正聲遠”的發展目標和企業精神,進一步加大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的力度,全力打造黨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手中﹔

上海廣播電視台表示,要深刻理解黨媒姓黨,自覺做到絕對忠誠,尋求一條“守正出新”之道﹔

解放日報社全面提升正面宣傳在解放日報和上觀兩個平台上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使黨的聲音影響和引領更多人群﹔

文匯報社深入推進“走轉改”,更好發揮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新民晚報社結合自身“民”的定位,從尋常人百姓事中發現正能量,促進社會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東方網堅持創新理念,做好內容、做深渠道、做強業態、做活機制、做大產業,增強東方網在輿論引導新格局中的地位和實力﹔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等表示,要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培養更多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者……

種種努力,凝聚起上海新聞輿論工作者的深刻認同: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工作定位,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准發力,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寫,肩負起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導向為先

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

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各級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要講導向,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也要講導向﹔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題節目、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靈魂﹔輿論引導,則常被視作凝聚社會共識的“定盤星”。 下轉◆3版 (上接第1版)在上海,“導向為先、內容為王、受眾為本、採編為寶”,被明確為主流媒體改革發展堅持的原則。而在“導向為先”的統領下,如何把握陣地與市場的關系、導向和效益的關系,主流媒體始終清醒堅定。

“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歷來是全國思想輿論的風向標。上海的輿論導向正確與否,事關上海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強調。

在媒體老總們的“學習心得”中,便可見這樣的認識——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是黨的媒體,都必須按照政治家辦報、政治家辦網的原則,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媒體的底色,必須時刻保持。不管互聯網態勢多麼紛繁復雜,隊伍怎樣年輕化,技術發生多麼顛覆性的變化,表達方式多麼創新,都要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這是媒體的底線,必須始終堅守。”

“作為媒體,始終認清和牢記自身的社會責任,是把好輿論導向的基礎,是增強行動自覺的根本。無論域內域外,主辦一家嚴肅媒體,從來都不會是一個隻講利潤的單純商業活動、隻談變現的單純投資行為。一個面向大眾的傳播機構,從事一種能夠影響人們思維方式和社會判斷的傳播活動,就必然負有無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新聞媒體要承擔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必須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保持堅定的政治性,體現鮮明的政治立場。”

“在‘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方面,要做到導向‘全流程’‘全方位’,涵蓋採編各個環節、所有人員、所有媒體空間和傳播載體。”

……

承擔特殊政治使命的主流媒體,被期望打造成一支輿論“鐵軍”。一系列因之而生的規章制度,成為堅定正確方向的保障。一系列具體的媒體實踐,也指向一個明確的目標:在輿論場上,讓“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

壯大主流聲音——去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上海廣播電視台等主要媒體精心策劃、突出刊播了《牢記排頭兵先行者的使命與擔當》等重頭報道,詳實生動地回顧上海三年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的新實踐新成就,並同時在上觀新聞等互聯網平台傳播。這組報道站高看遠,著眼國家整體戰略﹔凝練筆墨,描畫上海三年實踐,成為輿論場上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可讀性的力作。而各大主流媒體堅持每周挖掘、報道一位基層典型,形成“星期一典型”,也讓公眾時刻感受“成風化人”。

澄清誤讀偏見——上海經濟要癱瘓?北京發展太慘淡?去年9月,這類網帖“語不驚人誓不休”,卻與真實情況何止相差十萬八千裡。對此,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組織主流媒體記者第一時間跟進,以解釋性報道、新聞評論等多種形式,通過詳實的數據、充分的例証、理性的辨析來逐條澄清,用主流聲音糾正網絡上的誤讀偏見。這一年,“辟謠”成為多家主流媒體競相發力的新“藍海”。大到公共政策,小至生活常識,事無巨細地求証和糾偏,終究是要履行傳播真理、傳遞真相的媒體職責。

致力激濁揚清——“網紅”成了熱詞,卻也有人借當“網紅”之名行低俗炒作之實,甚至不惜以“炫底褲”方式進行惡意營銷。在引爆輿論的第一時間,滬上各家媒體紛紛發聲。“治一治低俗營銷的‘激勵機制’”“不給惡俗營銷留空間”“‘網紅’應該怎麼紅”……這些聲音,既是要捍衛社會公序良俗,也是在捍衛輿論的公義正道。

創新轉型

新陣地裡,主流聲音同樣“帶感”

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不進則汰、慢進則退,惟有改革創新才能開創新的局面。”這是韓正書記對媒體改革反復強調的一條觀念。

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上海新聞界主動轉型變革,砥礪前行。

一年來,上海各大主流媒體遵循信息傳播規律和媒體發展規律進行改革探索,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取得重大進展。

擴大輿論陣地的同時,主流媒體創新表達方式,讓主流聲音在新陣地同樣“帶感”。

去年3月1日,解放日報在全國黨報和上海主流媒體中先行一步,在採編組織架構、流程上啟動了3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改革,將全部採訪力量轉入新媒體產品“上觀新聞”,同時向解放日報供稿。這種融媒體採編、一體化運作新機制,讓黨報主流聲音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影響力、引導力都得到了提升,轉型以來平均每天都有一篇閱讀量“10萬+”的稿件。

作為國內媒體融合、整體轉型先行者的澎湃新聞,積極進行正面報道的創新探索,去年澎湃新聞全網首發、精心制作的新媒體產品《好人耀仔》,點擊閱讀數超千萬,開辟了先進典型報道的新路,被讀者點贊為“觸碰到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目前,澎湃新聞客戶端下載量超過69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500萬。去年在中央網信辦旗下機構的“省級網站移動端傳播力榜”中,澎湃新聞連續穩居榜首。

在上海廣播電視台,熱播的醫療紀錄片《人間世》成為去年全社會熱議的“現象級”作品。這部傳統電視人歷時整整兩年精心打磨的“扛鼎之作”,經由互聯網平台得到了“爆炸式”傳播,讓電視人深感“互聯網+電視”的無盡潛力。而新組建的融媒體中心,全新推出了融媒體產品“看看新聞Knews”和互聯網視頻新聞流“Knews24”,在互聯網上繼續“新聞立台”的探索。廣播新媒體阿基米德與國內近百家廣播電台全台進行戰略合作,集合13000檔廣播音頻節目,推出收聽、互動、播菜直播、精准推送等200多個功能,研發用戶畫像、節目畫像、節目價值評估等大數據產品,有力推動了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節目的融合轉型,還吸引了微軟等知名外企多位高管加盟。

文化精神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傳續?致力於打造“全國性人文大報”的文匯報就此推出文匯APP,其目標是,打造華語世界高品質的閱讀平台。文匯APP著重在“人”和“文”上做文章:圍繞大文化,深入挖掘人性的故事,講述人的情感、命運和價值觀﹔同時扮演好智庫角色,立足上海,放眼中國和世界。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兩周年之際,文匯APP策劃推出了《習近平與他的作家“朋友圈”》,報道梳理整合了習近平總書記與路遙、賈平凹等作家們交往的故事,並結合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提煉總結,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習總書記對文學的熱愛、與文藝工作者的深厚情誼,以及開闊的國際文化視野。

也在這一年,新民晚報推出“新民鄰聲”以移動互聯新姿態“飛入尋常百姓家”﹔東方網在新三板上市后加快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界面、第一財經也在互聯網財經資訊領域強化領先優勢。

一切都在變。深度融合、整體轉型,逐步邁向總書記所提出的“融為一體、合而為一”。

率先轉型的解放日報出現了四個可喜變化:重構採編架構和流程,主力軍進入主戰場﹔內容呈現方式變了,質量提升優化﹔影響力拓展,黨報在新媒體輿論場上有了一席之地﹔採編人員角色變了,創造性得到激發。

讓文匯人感到欣喜的是:那些嚴肅的國際新聞報道、那些令人動容的暖聞,獲得最高的點擊量。有溫度、有深度、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的好文章,成為傳統主流媒體在新陣地的核心競爭力。

新民晚報的報人們發現,精心打造的移動客戶端,同樣可以成為民生政策的解讀平台、政府百姓的溝通橋梁、社區信息的傳播渠道、社交活動的互動園地、便利生活的貼心指南、城市服務的點評窗口……

媒體融合也在提升上海的國際傳播能力。主流媒體在國際熱點事件中的權威觀點也開始在新陣地“圈粉”。上海正集中力量建設基於網絡傳播的英語新媒體——“第六聲”,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故事,使之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感知上海的重要渠道。上海日報、上海外語頻道、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等結合各自定位加快轉型融合發展,提升對境外受眾的輻射力、影響力。

採編為寶

不論年齡、不唯資歷,更看業績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任何改革,“人”都是最寶貴的資源。上海市委領導多次強調,改革創新要依靠一支強有力的媒體人才隊伍,要真正結合好發揮好各年齡段媒體人才的不同優勢,從而釋放出更大的改革創新能量。

這一年來,各新聞單位以人才為本,不斷深化新聞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增強新聞隊伍歸屬感、認同感、責任感。

各媒體不斷改進完善用人、考核和激勵機制。市委深改組審議通過的《上海報業集團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方案》在上海報業集團全面施行,職務序列共有十級,為記者編輯提供了專業技術方面的上升通道。同時深化推出的“首席”制度,則旨在發揮採編人員骨干的“球星”作用,旨在出人才、出精品。

在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首席記者、首席編輯並不是新名詞。但過去的首席崗位聘任,對記者編輯的任職年限、技術職稱都有限制。而改革后,這幾個“硬門檻”取消了——不論年齡、不唯資歷、不問職稱,隻看業績。三大報社選聘的首席人員中,有年近六旬的“新聞老兵”,也有剛滿30歲的青年記者。首席制度的設立,打破了採訪條線的限制,給記者編輯更大的舞台,促進了更多精品力作的產生。數據顯示,首席制度起到了很好的帶動引領作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採編人員成長通道拓展,採編隊伍整體向上勢頭明顯。

採編為寶,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的核心是人的轉變。

如今在解放日報,很少有人談論紙媒消亡論、前景渺茫論,記者編輯們多以高漲熱情研究融合報道的方法,探索互聯網的傳播規律。去年以來,解放日報圍繞激發採編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不斷優化採編流程和激勵機制。在考核制度上,解放日報社突出“優勞優得”導向,激活生產力,激發創造力。大家普遍反映,由於融合轉型改革,採編人員看到了未來,增添了信心。

在文匯報,新媒體中心有36人團隊,佔採編人員的20%。今年報社四大採訪中心(教科衛、文化、政經、國內)將全面對接新媒體中心,一線記者編輯“一崗雙責”,以“移動優先”為戰略,同時負責為新媒體和報紙供稿,做到“合二為一”,深度融合。同時,採編人員過去的“身份”將被淡化,所有從事內容生產的採編人員全部被納入職務序列10級台階,調動大家積極性。

而在上海廣播電視台,內部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同樣迎來大幅度創新,按照新的業務流程調整部門設置、人員配備﹔同時通過考核激勵舉措,真正重視培養全媒體人才。如東方明珠和阿基米德通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的方式留住和吸引人才。東方廣播中心年初推行人力資源改革激勵方案“棟梁計劃”,為全媒體人才的培養、晉升搭建平台和通道。

在東方網,全新引進的“人才勝任力測評”體系,優化了原有招聘流程,提高候選人與招聘崗位的綜合匹配度,為其新帶來一批高素質人才。同時,其內部為強化人才激勵而推出的“人才紅名單”制度,也已有了2.0版。根據這些制度,他們強化激勵政策集中向內容和技術部門傾斜,穩定了一批講忠誠、能敬業、有能力的一線採編員工。

體現“採編為寶”同時,上海的注意力同樣投向“人才搖籃”。根據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新任務,上海市委宣傳部與復旦大學共同推進“國家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科研和培訓基地”“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提升國際傳播能力”三大項目建設。(解放日報記者 朱珉迕 文匯報記者 顧一瓊 新民晚報記者 邵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