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華時報》停刊看報業供給側改革
摘要:《京華時報》停刊似乎進一步坐實了“報紙將死”的悲觀論調,為報業敲響警鐘。本文認為,報紙的關停並轉本身是一種行業整體性的供給側調整﹔作為行業個體,如果不進行供給側改革,實現供需對接,也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關鍵詞:《京華時報》﹔關停並轉﹔供給側改革
當前國內的報紙大多還是體制內媒體、事業單位屬性,在媒體融合大潮面前,雖感受到了危機,但由於體制的保護,大部分從業者還是抱有“僥幸”心理,缺乏破釜沉舟的進取心。《京華時報》停刊,在業內引發不小震動,給從業者帶來強烈的觀念沖擊。理性來看,這是報業市場結構調整的一個信號,報紙媒體的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
一、《京華時報》停刊為報業敲響警鐘
在國內,較為集中的報紙“停刊潮”發生在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2年至2005年,《北京足球報》《21世紀體育》《足球周報》《球報》《南方體育》等側重足球資訊的報紙集體遇冷,紛紛停刊。①足球新聞領域的“國家隊”、中國足協主辦的《中國足球報》2009年停刊,也是這股寒流的余波。第二個階段是2014年至2015年,一大批泛生活類報刊和大眾化的都市報,諸如《風尚周報》《心理月刊》《YES!》《風尚志》《生活新報》《新聞晚報》《天天新報》等,先后停刊。
如果說本世紀初的“停刊潮”僅限於足球領域,源於局部小環境的降溫,那麼,近兩年來大眾化、全局性的報紙停刊,則預示著整個報業進入寒冬﹔2016年11月,《京華時報》正式宣布停刊,更將近些年興起“報紙將死”的悲觀論調坐實。《京華時報》停刊之所以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或許源於它的“京”字招牌,以及它輝煌的過往:《京華時報》是人民日報旗下的新聞綜合類都市報,2001年5月28日創刊,曾以全新的機制引領中國報業改革,並取得成功,在較短時間裡實現了北京早報零售市場第一、北京早報總發行量第一。《京華時報》的發行量曾一度穩佔北京早報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覆蓋率達100%,2010年更是進入全球報紙發行量百強行列。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份報紙,還是停刊了。
近些年,新興媒體強勢崛起,持續進逼,不斷侵蝕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報紙媒體首當其沖,報業的廣告經營2012年就開始進入下滑通道。但由於體制的保護,當前國內停刊的報紙畢竟還是少數,很多壓力並沒有傳導到一線從業者身上,心理上的擔憂並沒能激發出行為上的改變。各級黨報背靠政府,沒有生存之憂﹔數量龐大、規模不等的都市報、行業報、專業報雖受沖擊,但在主管、主辦單位的支持下,仍能繼續存活。《京華時報》停刊再次為報業敲響警鐘,其警示意義在於,一份報紙無論處於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是否有輝煌的過往,都不能決定這份報紙在市場上的去留。一份報紙能否存活,與供給方是誰無關,而是由需求方——受眾決定。政府的供養難以持續,一份報紙的價值必須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供需對接才是報紙生存的根本。
二、關停並轉是報業的供給側調整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在多種場合多次強調“供給側改革”。②
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史上供給學派的思想,強調供給創造需求,強調市場的主體地位。國內的供給側改革是經濟學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就是要確立供給優先的增長方式與發展模式,通過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確保經濟增速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供給側”是相對於“需求側”而言的。過去偏向於“需求側”的改革主要指向消費者,反復在增加出口和擴大內需上做文章,以此來拉動消費。供給側改革則主要面向生產者,著重從供給角度進行結構性改革,致力於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③“供需不匹配”是供給側改革提出的背景: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有效需求又不能得到滿足(例如很多人到國外購物)。於是,從供給入手,“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成為改革主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成為很多企業必須面對的戰術任務。④
結合國內報業的情況,當前報紙媒體的現實困境在於,受眾需求轉移,受眾接收和消費資訊的習慣轉移到了互聯網,紙質閱讀需求下滑。這一趨勢反過來,導致報紙媒體“產能”過剩。從行業整體的高度來看,產能過剩預示著這個行業的供給主體太多了,而不僅僅是單一主體的產能過大,因此市場主體間的優勝劣汰在所難免。國內大量報紙的關停並轉,便是一種供給側的自覺調整,是一種“去產能”“去庫存”的表現,有助於報業的結構優化和整體效率的提升。
報業是一個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以國內數量龐大的行業報品種——廣播電視報為例,在娛樂生活匱乏、電視媒體非常強勢的80、90年代,廣電報憑借其獨家資源——廣播電視編排時刻表,以及娛樂資訊的發布,快速佔領市場,幾乎成為人們娛樂生活的必需品——對著電視播出時刻表守候喜歡的電視節目是很多人的舊時記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元,對電視的依賴越來越小,對電視報的需求也就不那麼迫切﹔再加上電視媒體紛紛開辦網站,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很容易在網上查到,廣電報的存在意義也就大打折扣。在這樣的背景下,廣電報成為了過剩產能。從行業規劃的角度來看,大量的廣電報已不再滿足市場需求,不能為社會帶來福利,應該關停,去產能。從個體角度來看,每一家廣電報都應該重新審視自身對於受眾的價值,實現轉型。
從長遠來看,報業的“供給側”調整還將持續和深入,還會有更多的報紙關停並轉。“事業單位”身份的報紙,以及事業編制內的從業者,應清晰認識和接受這個現實。在《京華時報》通過官方微信發文確認報紙停刊和人員轉崗消息之時,京華時報社員工回應:絕不接受《京華時報社員工轉崗交流工作啟動》一文所談所有問題,在員工疑慮仍無人答復、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絕不接受所謂的任何安置……這突顯了事業體制下從業者對“鐵飯碗”被打破后的不適應。筆者認為,這種行業性的心態亟待調整。報業的供給側改革將深入推進,報紙及其從業者應及時轉變觀念,並作出積極應對。
三、報紙媒體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報紙的關停並轉是一種行業整體性的供給側調整。作為行業個體來說,報紙媒體如不及時實行供給側改革,滿足市場需求,很可能面臨淘汰的風險。不同類型的報紙,在供給側方面的應對有所不同,但由於當前報業面臨一些共性問題,在改革舉措上也存在一些共通的地方。
(一)向互聯網轉移,實現供需對接
之所以出現“報紙將死”的輿論和擔憂,直接原因是人們接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了其他電子終端、轉移到了互聯網。然而很多報紙仍然墨守成規,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傳統的發行量,維持廣告經營,例如《北京廣播電視報》推出“220萬份贈閱”計劃,給北京五環以內的家庭贈送報紙,但是廣告主和廣告商並不買賬,因為不能確定這些發行是有效的,最終由於發行成本飆升,“宏偉計劃”三個月后夭折。⑤報紙無效發行的存在,便是一種產能過剩。
報紙作為內容供給方,要實現供需對接,首先要在閱讀方式上滿足受眾的需求。英國的老牌報紙《金融時報》從2000年就開始數字化轉型,建立全球性的付費在線閱讀模式,2013年10月又宣布推行進一步的數字化改革,“取消深夜作業模式”。國外類似的報業改革推行得很早,很多報紙已經放棄了紙質發行,轉戰互聯網,這是經濟規律使然,是市場化媒體在供給端的自覺調整,值得國內同行借鑒。
國內報紙轉型相對滯后,但已經在行動了。2016年11月15日,中國青年報社宣布改版,從2017年開始,周六、周日不再出版紙質報紙,而是通過客戶端推送“VIP用戶專屬內容”。2016年12月31日,《京華時報》發表聲明,《京華時報》紙質版休刊,但京華網、京華圈、京華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號組成的新媒體矩陣將繼續運作。它們的改變和創新對於國內報業的供給側改革起到了示范效應。
(二)打造內容特色,突顯專業優勢
目前國內很多報紙為了應對經營危機,紛紛壓縮成本,採取的策略是縮減版面﹔更有一些主流大眾報紙放棄了“性價比低”的深度調查報道,例如《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部門於2014年12月29日完成了最后一次出版流程,結束了十年深度報道生涯﹔2015年5月,《京華時報》裁撤深度報道部。⑥由“厚報”變“薄報”、壓縮深度報道,這或許是報紙媒體應對互聯網沖擊、碎片化閱讀興起的一種策略,但這並不能實現供需對接,也不是去產能、調結構的供給側改革,反而使自身優勢弱化,“大報”淪為“小報”,在泛娛樂化的浪潮中失去專業化特色、失去引導力。與之相反,國外轉型成功的平面媒體對內容生產的關注度不降反增,例如美國VOUGE雜志在其“天橋網”上推出大眾化的時尚內容,其紙質刊物則走精品化、專業化路線,提升持有價值。⑦
在渠道日益多元並且不可壟斷的情況下,優質內容、特色內容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入口。報紙媒體的傳統發行渠道優勢不再,紙質閱讀方式式微,此時專業化的內容生產成為了報紙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互聯網+專業內容”作為一種轉型與堅守相結合的改革之道,成為報紙生存的必由之路。
(三)完善版權保護,保障供給端權益
事實上,國內也有一些報紙媒體較早就意識到了向互聯網轉型、實現線上生存的必要性,並通過創辦網站、打造“兩微一端”等方式自建渠道,試圖擴大網絡影響力,但大多收效甚微,找不到可持續的贏利點。2012年5月17日,《京華時報》推出“雲報紙”,這是國內第一家將圖像識別技術與紙媒相結合的技術嘗試,徹底顛覆了紙媒的展現形式、傳播方式及運營模式,這一舉措當年還被評為“中國傳媒十大新聞事件”,然而即便如此,《京華時報》仍未能逃過休刊的命運。
渠道轉型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當前報紙發行量萎縮,廣告經營遭遇斷崖式下滑,導致新渠道的建設也受到牽制、難以持續,陷入惡性循環。由於國內版權保護制度不夠完善,報紙媒體失去了很重要的版權二次售賣收入,在廣告下滑的情況下,失去了經營上的“緩沖地帶”。反觀國外的傳媒市場,版權保護對於媒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美國社交媒體Facebook轉載新聞內容商提供的內容所獲得的廣告收入,70%必須返還給內容商。⑧這為傳統的內容提供商實現互聯網轉型提供了經濟基礎。
筆者認為,加強版權保護力度、完善的版權保護制度體系、保障作為內容供給端的傳統媒體的合理權益,既是對原創內容的尊重,也是對傳統媒體轉型和發展的強有力支撐,這是為傳統媒體供給側改革保駕護航應有的頂層制度設計。
注釋:
①宋樂.本世紀初國內足球類報紙大面積停刊(休刊)原因簡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4(9).
②胡鞍鋼,周紹杰,任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清華大學學報,2016(2).
③馮志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經濟問題,2016(2).
④黃永文.電視綜藝的泡沫化傾向及對策——基於“供給側改革”理論的探析[J].視聽,2006(2).
⑤鞠宏磊.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北京廣播電視報》“240萬贈閱”計劃夭折后的反思[J].新聞記者,2005(12).
⑥曾肇潮.網媒崛起背景下的深度報道傳播新格局[J].視聽,2016(8).
⑦⑧王雲霞.美國傳媒與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啟示[J].南方電視學刊,2016(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