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7年第2期

電視媒體新聞閱評工作的創新思考

鄧惠燕
2017年02月20日13:03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新的媒介生態環境要求新聞閱評工作與時俱進,作出應有的改變和創新。本文結合電視媒體的特點和行業環境,從引導力度、新聞價值、環境評議、批評與表揚等四個方面對新聞閱評工作提出了創新建議。

關鍵詞:新聞閱評﹔創新﹔電視媒體

新聞閱評作為新聞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對新聞報道有意識的監督和評議。①現實中,各級宣傳部、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媒體管理部門都有專門的新聞閱評部門和制度﹔同樣,在各類、各級新聞媒體中,也有相應的自我把關的組織匹配。然而在學術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習慣性地把新聞閱評的主體設定為媒體管理部門,較少結合媒體機構的特點和媒介環境做有針對性的研究。

作為電視媒體新聞閱評工作的從業人員,筆者結合相關理論與媒體運作實踐,談談在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新聞閱評工作應做出的改變和創新。

一、強化對引導力度的評議

國內研究者劉祖禹指出,新聞閱評工作的根本任務一是評輿論導向,二是評引導力度。其中,評議輿論導向是新聞閱評的第一要務。②

與宣傳管理部門類似,電視媒體的新聞閱評在傳統上也更重視對輿論導向的評議,對引導力度關注不夠。換句話說,就是重傳播內容,輕傳播效果。如今,互聯網新興媒體紛紛崛起,電視媒體受到沖擊,收視下滑,傳播力、影響力大打折扣。很多新聞報道導向正確,卻無人問津,喪失了引導力度,新聞的宣傳價值也就無從談起。為此,輕視傳播效果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必須轉變。

要提升引導力度、傳播效果,新聞除了要正確,還應做到好看、吸引人。例如我們審看新聞時,常常注意新聞存不存在“標題黨”現象,碰到嘩眾取寵或容易引起誤會的標題,必須明確指出、要求整改﹔但是如果新聞標題過於中規中矩,也會大大影響傳播效果。因此,新聞閱評工作人員除了杜絕“標題黨”,還應對缺乏亮點的新聞標題提出包裝意見。比如筆者審看過一則題為“老伯客死異鄉 急尋家屬及知情者”的新聞,講述一位順德老人流浪廣州三年,遭遇車禍,不幸身亡。這則新聞的標題在輿論引導上存在兩個問題:第一,佛山順德離廣州很近,在“廣佛同城”的背景下,廣州對順德人來說算不上“異鄉”﹔第二,該標題帶有諷刺意味,與順德近年來構建“多層次、全覆蓋、保基本”社會保障體系的事實形成反差。另外,標題表述也較為平淡,不利於傳播。基於此,筆者建議將標題改為“七旬老人廣州遭遇車禍身亡 親人在何處?”,這樣不僅導向正確,以問號結尾也更具懸念感,引發觀眾好奇,增強了引導力度。總之,好的標題應在以事實為依據的基礎上使埋藏的新聞點公開化,引發人們深挖下去的欲望。

除了標題,影響新聞傳播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諸如表現手法、敘事手法、措辭文風、主持人語態等,要將這些因素通盤考慮,並就如何提高新聞的引導力度提出建議,對新聞閱評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突出新聞價值

可以說新聞閱評工作是為新聞宣傳工作服務的:一方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另一方面排除干擾,實現宣傳的效果。

從學理上講,“新聞”與“宣傳”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目的在於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宣傳則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所進行的一種單向度的信息灌輸,目的在於影響傳播對象的思想和行為。兩者的對立主要表現為“受眾本位”與“傳者本位”的出發點背離。前者關注“受眾需要什麼”,后者側重“我想說什麼”。面對激烈的新聞競爭和新興媒體沖擊,傳統的“傳者本位”思想越來越受到挑戰。人們看新聞,要麼為了獲取有用信息,要麼為了娛樂,滿足好奇心,如果供需脫節,新聞必將遭到觀眾冷落。

人們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要看的是“新聞”,而不是“宣傳”。新聞閱評工作人員應努力調和“新聞”與“宣傳”之間的矛盾,寓宣傳於新聞之中。

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一書總結了新聞價值判定的若干因素,除了事件本身的影響面、沖突性、新奇性、故事性等以外,事件與老百姓的利益關聯性更是吸引人們關注的關鍵要素。③新聞閱評工作人員在審看新聞時,可根據這些要素來判定每條報道新聞價值的高低﹔如果新聞價值低,指出其低在何處以及應從哪些方面改進。同一個宣傳主題,如果選擇不同題材、人物,會呈現不同的新聞價值。筆者在審看一組關於佛山群眾體育運動的報道時,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佛山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很多潮人、潮運動值得報道,例如街舞、擊劍、體操、巴西柔術等等,都可以介入其中。這樣就更豐富,更有看頭了。”對於一些民生性的新聞題材,通常不用太擔心報道的導向問題,此時新聞價值的評估就處於更重要的地位。

三、個案評議與宏觀評議並重

新聞閱評是對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的事后評議。一般來說,發現一個問題就進行一次評議。這種個案式分析是新聞閱評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與此同時,新聞閱評也站在全局的高度,關注整個新聞傳播的生態,關注多數媒體和一個時期的傾向與走勢,進行分析和綜合,提出規律性的意見。④在過去的實踐中,新聞閱評還是以一事一議的個案評議為主,宏觀性評議較少。

當下,新聞業態不斷更迭,很多新情況、新經驗都來自外部,此時,對宏觀環境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仍以新聞標題為例,如果碰到缺乏吸引力的標題,除了針對個案提出修改建議,還可以引入一些外部經驗,啟發新聞主創者提高業務水平。比如網易News沸點工作室內容負責人文處萄認為,會講故事的標題更受歡迎﹔與大眾潛意識形成反差的話題受熱捧﹔疑問句比陳述句效果好﹔有提示詞的標題如“慎入!”“當心!”等,更引人注意。國內也有學者將網絡新聞標題之所以吸引人總結為新奇性、熱詞數、情緒化、公共可視性、實用性五大要素。⑤比起“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個案糾正,這些規律性的業務建議將有助於新聞記者、編輯改進日后的工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部市場力量進入傳媒業,傳統媒體的運作和決策不得不考慮競爭對手的行為。當前傳統媒體最大的挑戰來自體制外的強大網絡平台,以及不斷崛起且數量龐大的網絡自媒體。它們大多並不具備採編新聞的資格,但其傳播新聞的效率和效果很多時候優於傳統媒體,它們運作新聞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值得傳統媒體借鑒。傳統媒體的新聞閱評人員應善於觀察和總結,把一些良性的經驗引介進來,為我所用。個案評議與宏觀評議結合,才能提升新聞閱評的建設性和引領性。

四、表揚與批評並重

從一般情況看,新聞閱評是以對新聞報道中的問題進行批評作為主要出發點的,批判性是新聞閱評與生俱來的特性。國內學者蘇進躍認為,失去或者淡化了這一特性,都不成其為新聞閱評。同時新聞閱評也對新聞報道中好的、正面的東西給予表揚,以激勵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堅持這些好的做法。⑥

在學界研究中,新聞閱評的批判性往往更受重視,這體現了新聞閱評中“評”的特性。尤其在媒體宣傳管理部門,新聞閱評是一種上級主管部門對下級業務部門的工作指導,“批評”分量會更大一些。然而在電視台的實踐中,新聞閱評工作人員承擔的更多是“參謀”而非管理者的角色,其褒貶佔比相對均衡,甚至表揚居多。

如前文所述,隨著“宏觀評議”重要性的凸顯,在今后的新聞閱評工作中,表揚性的評議或許會佔更大的比重。新聞報道中的成功經驗將被放大並廣而告之,借以提升全台新聞記者、編輯的業務水平,從而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的競爭。在表揚時,不能僅僅是大而化之地表示肯定,還要說明新聞具體好在哪、有什麼觀感,以便新聞報道的主創者能夠明確自身優勢並加以強化。例如在看到佛山台的幾條與紀委合作的、略帶輿論監督性質的報道后,筆者表達了觀感:“採訪對象的同期聲既精煉又到位,一句廢話都沒有,加上一口標准的普通話,為片子增色不少﹔最后的採訪可以用震撼來形容:一個普通市民質疑鎮政府部門隻承認內部管理文件,而忽略國家的大法,確實看得非常過癮。”以觀眾視角道出觀感,以感性話語表示贊嘆,能夠讓新聞閱評生動起來,在給新聞主創者加油鼓勁的同時,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

五、結語

在新興媒體持續進逼、傳統媒體影響力受到挑戰的當下,新聞閱評應與時俱進,與市場對接,做出應有的改變。渠道“滿天飛”的年代,好的內容成為重要的引流入口,“內容為王”永遠不會過時。在新的媒介生態下,應從內容產業鏈的高度審視新聞閱評的價值。作為內容生產必不可少的一環,新聞閱評應在傳統媒體的內容升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注釋:

①②④⑥蘇進躍.新聞閱評定義、規律、原則初探[J].湖南社會科學,2005(6).

③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5.

⑤王長武.讀題時代網絡新聞標題的傳播價值與語言策略[J].新聞界,2009(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