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上甘嶺"到"鋼鋸嶺"距離有多遠?

馮曉林
2017年02月26日07: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上甘嶺”到“鋼鋸嶺”距離有多遠?(金台點兵)

  最近,一部名為《血戰鋼鋸嶺》的美國戰爭大片席卷各大影院,口碑爆棚。影片在以真實的背景、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場面俘獲萬千人心的同時,也引發關於話語權的話題,同樣令人深思。

  《血戰鋼鋸嶺》不失為美國又一從電影的視角在國際輿論場重塑美軍正面形象的成功范例。長期以來,美國軍方通過與好萊塢合作拍攝軍事片,提升美軍的正面形象,從而嫻熟地掌控了國際輿論話語權。

  當然,電影隻不過是國際輿論話語權的冰山一角,國際輿論話語權涉及的領域其實非常廣泛,涵括政治、外交、軍事、文化等官方和民間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我國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輿論外宣工作取得重大進步,但仍存在著與大國地位不相稱的現象。為此,習近平主席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指出,創新對外宣傳方式,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努力爭取國際話語權。

  如何增強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的話語權?我認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好四個問題。

  解決好讓別人“聽得見”的問題。有研究統計稱,國際受眾借助於西方媒體了解中國的信息獲取率高達68%,經過其他國家了解中國的有10%,僅有22%的受眾從中國媒體了解中國。按輿論專家的話說,當代中國國際形象的樹立主要源於“他塑”,而非“自塑”,中國媒體的話語空間遭到嚴重擠壓,並導致中國在國際輿論中時常陷入被動和僵局。如何讓世界擁有更多的渠道傾聽中國的聲音,這是我們亟須面對和解決的首要課題。

  解決好讓別人“聽得懂”的問題。由於社會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國內外話語體系存在一定差異,國內受眾熟悉的話語並不一定適用於國外受眾。如果總是滿足於直接翻譯、照搬照抄,沒有進行因地制宜的創造性轉化,就會陷入自說自話、“雞同鴨講”的困境。在這方面,習近平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在談合作共贏時說,“東南亞朋友講‘水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這些說的都是一個道理,隻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引用的這些比喻,以不同地域文化的相同感受拉近了人們的距離,極易產生共鳴。

  解決好讓別人“願意聽”的問題。長期以來,西方媒體界注意到了西方受眾喜歡看中國負面新聞的心態,便努力迎合受眾,在中國形象問題上與國外受眾感受形成惡性循環。在一項關於對CNN涉華社會報道的調查中,正面選材佔17%,中性選材佔25%,負面選材則高達58%。當然,西方媒體涉華輿論背后有著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這種偏見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但讓西方受眾樂意關注和傾聽來自中國的正面聲音,並非無計可施。比如在文化層面,可以抓住西方受眾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理,通過新聞、影視和文學作品等進行正面傳播。

  解決好讓別人“聽得進”的問題。掌握國際輿論話語權的渠道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話語”本身應當具備真理性和說服性,其核心和本質是要能夠使受眾接受和信服。如果在“話語”輸出的表達方式和手法上蒼白無力,在話語權的掌控上自然就會失色不少。就像看到《血戰鋼鋸嶺》這部影片,很多人自然地聯想到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不論主題,還是過程,“上甘嶺”絕不比“鋼鋸嶺”遜色,但為什麼我們很難拍出征服世界的大片?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創作的資源更豐富,我們的作品也完全可以通過藝術包裝,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國,從而輸出我們的價值觀,真正贏得國際輿論的話語權。

  “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習近平站在國家軟實力構建、國際話語權競爭的高度,提出的根本要求。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主動作為、積極作為,謀求於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在國際輿論場中妥善亮明我們的觀點、表明我們的態度,構建好中國的世界形象。

  (作者為湖北省軍區政治委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