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理論在提高移動廣告轉化效果中的應用
摘 要:本文首先梳理了關於長尾理論的文獻,認為長尾理論能夠應用於與互聯網技術發展有關的行業研究。再以移動廣告領域作為分析對象,本文擬將移動廣告按特點分為誘導式廣告、圖文硬廣和軟文廣告。對不同類型的移動廣告進行分析,認為軟廣和社交推廣符合長尾理論的“尾部”,並從這兩類入手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提高移動廣告轉化率的方式有:挖掘小眾用戶特點,在最短的時間吸引用戶注意力,以場景為中心投放。
關鍵詞:長尾理論﹔廣告﹔轉化率﹔場景
一、有關長尾理論的文獻綜述
長尾理論由美國Wired雜志總編輯克裡斯·安德森在其著作《長尾理論》中提出,安德森指出,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於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暢銷商品”的頭部,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經常被人遺忘的長尾[1]長尾理論自提出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爭議,其中包括與“二八定律”的關系廣受爭議。“二八定律”也稱“帕累托原則”,是 1897 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歸納出的統計結論,即20 %的人口掌握80 %的財富。
對長尾理論和“二八原則”的關系的研究有,余博(2007)認為企業界一直奉承的“二八原理”鐵律,隨著因特網的崛起也許將被打破,99%的產品都有機會銷售,這就是長尾效應[2],金宏偉(2008)認為,長尾理論只是幫助人們找到了更多的市場,但在各個市場中起主導作用的規則仍是二八定律[3]。何崇陽(2008)認為,借助於網絡環境,當供需瓶頸開始消失、所有產品都能被人取得的時候,長尾理論自然成為經濟行為和管理領域的第一定律,同時也顛覆了“二八定律”。
長尾理論在特定領域的研究中,昝廷全(2013)認為技術原因、媒體原因和社會原因產生了群體的“碎片時間”,它為手機利用“長尾理論”謀利創造了一次絕佳的機會[4]。高佳(2010)認為長尾理論微博由於便捷、門檻低、與移動端結合緊密等特征,能夠運用長尾效應盈利[5]。陳力丹(2013)認為在互聯網信息傳播中同樣存在著長尾理論,即大眾傳播和小眾群體傳播並存,小眾群體的傳播效應可與大眾傳播相抗衡,甚至超過大眾傳播[6]。霍兵(2015)認為,長尾理論適用於互聯網金融,用戶規模、交易意願、交易風險和大數據應用都能影響互聯網金融市場的長尾[7]。
綜上所述,相對於二八定律,長尾理論更多應用於與互聯網技術發展有關的行業研究中。本文擬運用長尾理論,研究移動廣告怎樣提高轉化效果。
二、移動廣告的市場潛力和特點
1.市場潛力
艾瑞咨詢公布《2016年中國移動營銷行業研究報告——程序化時代篇》中,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營銷的市場營收規模達901.3億元。2013~2015年,中國移動營銷市場營收保持了超過160%的增長速度。並預測至2018年,移動廣告投放佔網絡廣告比重將達到78%,超過3000億元[8]。(如表1所示)。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618.html
表格數據表明,移動廣告正在逐漸受到廣告商的重視。
2.移動廣告的分類和特點。本文擬將移動廣告分為誘導式廣告、圖文硬廣和軟文廣告。
(1)誘導式廣告。誘導式廣告通過移動端應用呈現至用戶。例如,一些手游設置下載特定應用可以獲取獎勵。誘導式廣告的特點用戶可以選擇是否接受廣告,廣告的投放效果取決於誘導的程度。對移動應用運營者而言,誘導式廣告的優點是成本可控。缺點是廣告隻停留在送達階段,有效轉化率較低。因為誘導式廣告的載體用戶粘性低,受眾和廣告相關程度低。
(2)圖文、視頻硬廣。移動端的圖文硬廣常見於APP彈窗、社交推廣。具體表現形式有:打開手機客戶端彈出倒計時廣告,社交網絡刷新強制品牌推廣彈出等。彈窗類圖文硬廣的優點是,強制消費用戶注意力,圖文、視頻硬廣彈出時間較短且不能跳過,使得移動用戶隻能在等待的時間查看廣告,缺點是投放往往針對所有用戶,不夠精准。社交推廣類圖文硬廣有比彈窗類更能精准投放,但容易引起用戶反感。
(3)軟文廣告。在移動廣告中,軟文廣告是最有效的形式。以微信朋友圈為例,根據梅花網的統計,朋友圈推廣廣告在重點城市為圖文廣告150元/千次曝光量,相當於1.5萬/10萬次曝光量。而據目前的自媒體廣告報價,自媒體非頭條廣告(閱讀量低於10萬)從幾千至幾萬不等,優質自媒體價格更高。可以看出,在相同曝光率之下,自媒體軟文廣告效果大於社交網絡推廣。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廣告轉化效果方面,軟文廣告>社交推廣>圖文硬廣>誘導式廣告。
三、移動廣告中的長尾效應
互聯網為廣告營銷發揮“長尾效應”創造了土壤,因為互聯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移動廣告是隸屬互聯網廣告營銷的一部分。理論上,運用長尾效應能為移動廣告創造極大的傳播效果。但是,本文結合移動廣告的特點分析后認為,不是所有移動廣告都可以用長尾效應來解釋。從廣告類型來看,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硬廣在移動廣告中傳播效果是有限的,而社交推廣類圖文視頻硬廣和軟文廣告在“被遺忘的尾部”更有提升空間。
首先,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視頻硬廣可稱為移動廣告,隻因為存在形式在移動端。實際上,這類廣告和PC端以及戶外展板廣告差別很小。長尾的“尾部”用戶有其自身特點,不是大眾化的廣告能夠覆蓋的。而這兩類廣告都屬於強制廣告,不針對特定人群。其次,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視頻硬廣在網絡中不具備可傳播的特性,僅僅在用戶打開APP的前提下,廣告內容才會送達到用戶。由於廣告覆蓋受眾數量少,投放又不夠精准,所以誘導式廣告和APP彈窗類圖文硬廣不適用於長尾理論提高轉化率。
社交推廣和媒體軟文則不同。首先,一些經營自媒體的媒體人都有自己優質的活躍粉絲,用戶粘性非常高並且運營者十分熟悉自己的粉絲特點,隨著媒體運營規模增大,廣告在這種平台轉化效果有巨大的提升潛力。對於社交推廣和自媒體,精確的用戶定位為挖掘小眾用戶提供了可能。其次,隨著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日漸成熟,促使“兩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內容分發也更為精細。以今日頭條客戶端為例,在其用戶中,每個人的首頁內容都是不同的。越頻繁使用這類平台獲取資訊和內容的用戶,越容易獲得更精確的個性化內容推薦。在這種高智能化推送的基礎上,如果用戶打開的文章已開通廣告服務,那麼這種廣告的轉化效果是可觀的。粉絲經濟加上內容分發渠道精確完備,社交推廣類圖文視頻硬廣和軟文廣告在能夠更好地佔據“被遺忘的尾部”,從而有提升廣告轉化率的潛力。
四、提高移動廣告轉化效果的路徑
長尾效應的重點在於小眾被關注。所以,移動廣告要擴大投放效果,重點應該關注怎麼充分挖掘小眾用戶,讓廣告能覆蓋小眾用戶並有傳播效果。以場景為中心能聚集一批年齡、性格等各方面迥異的人,並且,當群體中的個體變化了,場景仍然是不變的。所以,筆者認為,移動廣告的從目標用戶分析到內容生產再到投放階段,都應該以場景為中心。技術上再利用智能設備和數據,盡可能覆蓋更多小眾用戶,提高轉化效果。
1.分析小眾用戶的特點
廣告設計結合用戶的習慣和愛好,減少強制廣告。一方面,可穿戴設備的普及,移動設備對用戶的分析能夠更准確。定位系統能統計用戶經常到的地點,從而分析出用戶的愛好,例如經常去電影院代表喜歡看電影等。這個例子中,電影院就是場景,用戶的特點是喜歡看電影。通過個性的准確定位,能夠為增大移動廣告的投放效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粉絲社群的運營也能為挖掘小眾用戶愛好提供便利。
2.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吸引用戶注意力
首先,移動廣告必須簡潔。移動廣告的效果衡量在於吸引注意力。所以內容多以簡潔為主,圖片效果大於文字。第二,廣告出現往往伴隨著載體,例如,電視廣告插播在影視劇間隙,網絡廣告彈窗在網站首頁。移動廣告也應該重視利用載體,時間上盡量短。第三,內容生產結合場景。這要求廣告在創意階段能分析目標用戶的特點,追求生產能重現場景的內容,提高代入感。
3.以場景為中心投放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是連通個體。當今人人都是媒體,大眾傳播的概念弱化,形成眾多以年齡、興趣等劃分出的社群。移動互聯網要重點關注“移動”的特點。斯考伯在《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中指出,移動設備是場景五力之一。所以,移動設備更利於產出具有“場景”特點的內容。場景時代意味著精確營銷,場景時代高效以至於買方無須去特別的地方或表明他們的意圖。當場景五力(移動設備、社交媒體、大數據、傳感器和定位系統)表明顧客對某一產品或服務感興趣時,賣方將找到他們[9]。所以,移動廣告根植於移動設備,通過場景五力獲取和分析用戶所處場景,再根據場景特點進行投放。
五、小 結
長尾效應的應用,本質在於開發了更大的市場。就廣告效果而言,無論是定位用戶還是挖掘場景,移動廣告的改進都增大了隨時隨地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可能。在這種背景下,本文以長尾理論為基礎,提供了移動廣告提升轉化效果的三條路徑。正如艾瑞咨詢預測2018年移動廣告將佔網絡廣告78%的比重,移動廣告已經有眾多潛在用戶,加之合適的方式提升移動廣告轉化率,必定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新用戶和營收增加。
參考文獻:
[1] (美)安德森,喬江濤.長尾理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余博.長尾效應[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
[3] 金宏偉.長尾理論只是二八定律的補充[J].中國中小企業,2007(1).
[4] 昝廷全,高亢.手機“碎片時間”價值的“長尾理論”分析[J].現代傳播, 2013(11).
[5] 高佳.從長尾理論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東南傳播,2010(8).
[6] 陳力丹,霍仟.互聯網傳播中的長尾理論與小眾傳播[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4).
[7] 霍兵,張延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驅動因素和策略——基於長尾理論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5(2).
[8] 2016年中國移動營銷行業研究報告——程序化時代篇[EB/OL].http://www.useit.com.cn/thread-12819-1-1.html.
[9] 斯考伯.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