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說兩會:感受民主氣息的流淌

2017年03月15日15: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感受民主氣息的流淌”

民之所望在這裡傳遞

我覺得,沒有在兩會奔跑過的經歷,可能不足以談做好一名時政記者。在會上,我耳聞了代表委員們為了民生、為了深改而大聲呼喊,也目睹了他們對法律草案的每個條文字斟句酌,為每一份議案提案的完善而不懈努力。正所謂“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會議室裡,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時暢所欲言、不藏著掖著、不說空話套話,抓緊機會表達觀點,不負人民所托。民之所望在這裡傳遞,民主氣息在這裡流淌,美好期待在這裡播撒。

還有一點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兩會,創新、融合氣息特別濃厚。各種新技術、新思想、新報道方式如潮水一般,從各個角度、用各種語言,覆蓋了兩會的角角落落。各種新媒體工作室的產品,用各種新奇新穎的方式,把兩會的故事講得更加動聽。就連我這個做慣了傳統紙媒的記者,也在今年兩會期間嘗試了一回新媒體,在與同事聯手採訪文字稿的同時錄制視頻,並與后方同事一起,聯手制作了一款報網端微平台播發的視頻產品《“我曾在海外迎接習主席!”》,視頻在騰訊視頻上播出后,也收獲了不少點贊。

(葉曉楠)

參政議政,議論生風

參政議政,是人民政協的三大職能之一。這個“議”字,最通常的理解是委員評議國是。而今年,委員之間的“議”,令記者印象深刻。

在農業界分組討論時,一位委員列舉了一個關於脫貧的數字。話音未落,另一位委員立馬插話,“現在又出新數字了……”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分組討論時,一位委員提議秸稈發電。他身旁的委員連連點頭,“這個好,農民能增收。”可對面的委員不這麼認為,“秸稈的季節性,不能保証電廠穩定運營。”

採訪中我明顯感覺到,委員們各說各的、說完就完的現象少了很多。很多委員更願意聽聽別人怎麼說,並適時補充上幾句。我記得很清楚,一位委員提出一個關於農民工的話題,引發會場中半數委員參與討論,討論持續了近20分鐘。委員們更願“議”了。小小的細節,體現的是參政意願與議政主動性的提升。

(潘旭濤)

採訪收獲說不盡

今年,是我第二次走上兩會的“戰場”。之所以用“戰場”作喻,是因為兩會報道非常考驗一個記者的綜合素質與應變能力。全國人大代表與全國政協委員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他們不僅是本領域、本區域內的杰出代表,更帶來了廣大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創造的無窮智慧。對於我這樣的年輕人而言,這些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讓自己的思維和見識得到了拓展。

比如,在採訪來自甘肅的人大代表時,我學習到了當地在精准扶貧方面的探索以及最新經驗﹔在採訪婦聯界別的政協委員時,我了解到了中國婦女權益保障的巨大進展以及需要改進之處﹔在採訪來自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時,我深切體會到他們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與供給側改革的堅定信念……

(王俊嶺)

赤子僑心,融通四海

兩會期間,30余位海外僑胞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身為海外版記者,我和同事葉曉楠把僑胞代表駐地京東賓館作為“重點盯守對象”。

回顧數日心得,“赤子僑心”成為今年初次跑兩會的我心裡最大的感受。

在採訪中我們得知,許多僑領曾在去年與習主席“他鄉偶遇”。說起“海外相逢”,他們動情講述華社故事:習主席訪問波蘭時,華沙僑界跟過節一樣,大家不去上班,跟著主席行程夾道歡迎﹔中捷元首互訪后,兩國旅游、中醫、中文教育等領域交往明顯熱絡﹔柬埔寨政商界如今常把“一帶一路”挂在嘴邊﹔習主席訪問秘魯后,這個遙遠國度的街頭涌現更多“中國元素”﹔來自美國的僑領陳榮華難掩激動賦詩一首:“他邦夜夜家國夢,天涯朝朝總相思。”我們把僑領的講述寫成報道,拍成視頻,同時發布,融合傳播。兩會報道有溫度,中國故事有廣度。兩會涉僑報道,溫暖四海游子。

(高炳)

新聞要搶也要等

今年的兩會即將結束,回首自己跑會的經歷,最大的感悟就在於:新聞是要搶出來的,當然,有時候也是等出來的。說搶,其實就是跟時間賽跑,有時候早到一秒,你就可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而晚一秒,很可能本該順利的採訪和想要的獨家新聞就溜走了。比如大會的“部長通道”,上午開始的時間是8點,有一次我就是7點20分到大會堂門口排隊,卻發現已經“落后”了。許多勤奮的同行5點多就來,而自己跟著長長的隊伍過安檢進大廳,就已經8點30分了,好幾位部長都已經說完走人了。

當然,除了搶,耐心等也很重要,尤其是對一些有重要身份的人物,隻能在大會或代表團會議開始、結束的時候等在門口,見到代表委員時及時提出問題。而對於那些能夠聯系上的代表委員來說,他們的時間往往也排得很滿,隻能抽空回答問題。對於記者來說,這也是耐力的考驗。

(柴逸扉)

拼體力,拼技術,拼智力

這已經是我第九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報道了。每年都會有新的感受。比如,今年的全國兩會記者越來越敬業了,越來越要拼體力了﹔今年記者手中的設備更先進了,越來越要拼技術了﹔今年編輯們的策劃更精致了,越來越要拼智力了……

(徐蕾)

“中國式民主”散發魅力

這次兩會採訪報道,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了更深認識。很多全國人大代表,就是我們身邊最平常的人。不過,他們又是一群特殊的人,在最高政治殿堂,不忘初心、真誠建言。這種平凡與特殊產生的張力,就是“中國式民主”的魅力。

這些天,我認識了很多代表,和他們成了朋友。來自貴州團的王菁代表,是我的家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目前唯一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談到幾年前在貴州團全體會上給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后即興演唱布依族民歌《好花紅》,回憶起調研過程中貧困地區婦女的眼神,她淚光盈盈。劉橋英代表隻會說貴州方言,我用方言和她聊寨子如何脫貧致富,就像和鄰居大娘聊天一樣。她今年54歲了,可眼神閃亮而有力。她說,“能帶領鄉親們過好日子,我渾身有勁”。

(彭訓文)

兩會是一堂公開課

在我眼中,兩會是一堂公開課:中國式民主到底是如何運行的?代表委員們會如何影響決策,如何影響中國政治和社會生活?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兩會上都能找到答案。

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政協禮堂召開的提案辦理協商會。那次會議討論的是如何解決“三農”問題,讓農民致富。在場的委員談得很透徹,比如農民主要財富之一的宅基地,在現實確權中可能縮水80%﹔在高寒地區,可能一台撿拾牛糞的機器,就能讓他們幸福感爆棚﹔農民回鄉創業,最需要的是更多的培訓和權益保護。

窺斑見豹。近距離地觀察兩會,細節是可感的,討論是有溫度的,問題則是非專業者解答不了的。作為媒體人,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變成新聞產品,讓更多的人建設性地看到兩會的紀錄,感知中國運行的節奏和脈搏。

(申孟哲)

打開視野,吸取新知

第二年跑兩會,不再像第一次現場聽政府工作報告那般新鮮,對於報道本身的激情卻一點未減。戴著人大記者的上會証件,輾轉於各個代表團駐地,刻意尋找此前沒有接觸過的人大代表,我在寫稿的同時,也開闊了自身時政報道的視野。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做“水安全”主題的稿件時,先把電話打給了前不久採訪過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巡視員鐘勤建,印象中他話不多,沒想到水安全的話題拋出去之后,整整25分鐘的電話中,我的作用就隻剩下了“嗯”“啊”“對”……原來術業有專攻,他對水安全做的調研和准備已持續多年。

緊接著,我去福建代表團駐地西直門賓館,採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郭軍。在她局促的房間裡,遇到了類似的場景——坐下之后,我隻負責提出問題,郭代表就把全國各地水系狀況、水安全形勢分析了個遍。談話過程中,她不斷熟練地從文件堆裡找出資料佐証,我看到,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勾畫和筆記。

遺憾的是,兩會期間重要話題太多,每個話題所能佔到的版面有限。我喜歡這樣的過程,即便對於記者自身,也是打開視野、吸取新知的好機會。說不定未來哪天,這些沒能用得上的採訪資料,就會成為一個新的重大選題。

(劉少華)

基層代表給我上入門課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兩會報道。第一個採訪是請來自青海的兩名基層人大代表,講講他們過去一年的履職故事。當時距離他們抵達北京不到3個小時。走進其中一位代表拜秀花的房間時,我發現她的書桌上已攤滿文稿,旁邊還有一隻她專門從西寧帶來的紙箱,裝滿了她連任3屆全國人大代表所收集的15年的資料。她說,她是一名中學數學教師,最初對於怎麼做全國人大代表一頭霧水。后來她發現,學習、調研、思考是做好代表的“三件寶”。在這15年裡,她幾乎跑遍了青海的角角落落,記滿了幾十個筆記本,下硬功夫,做有心人,直到如今成為對教育、科技、法律各個領域都有了解、有思考的“萬金油”,也成為能夠真正反映基層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此后的十多天裡,輾轉於人民大會堂和各省代表團駐地,我參與了經濟、文化、民生、環保、城鎮化、民族政策等眾多領域選題的報道,採訪了來自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記錄並講述他們對於這個國家發展的關切和建言。從完全陌生到逐漸上手,在結束之際再回看我的第一次“兩會經歷”,我發現原來第一個採訪就是最好的一堂入門課。

(嚴 瑜)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