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2月下

我國互聯網直播業發展綜述

郭全中
2017年03月20日13:40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2016年被稱為我國的互聯網直播元年,直播平台、觀眾數量都呈現井噴式發展。回顧近幾年互聯網直播的發展歷程,大概可劃分為以下4個時期:9158、YY、六間房等基於PC端的秀場直播代表著我國互聯網直播的1.0時期,從YY剝離的虎牙直播、斗魚、龍珠、熊貓等游戲類直播則代表著互聯網直播的2.0時期,映客、花椒、易直播、陌陌等移動直播、泛娛樂直播則代表著互聯網直播的3.0時期,微鯨科技、花椒直播等VR直播則代表著互聯網直播的4.0時期。發展到目前,我國已經有200家左右的互聯網直播公司,基本覆蓋了直播的各個領域,而在所有的直播當中,資訊直播正在成為媒體融合的重要方向和新熱點。

我國互聯網直播業整體情況

全面爆發,競爭激烈。第一,直播業市場正處於高速成長期。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互聯網直播平台為200家左右,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元,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億,同時在線房間數量3000個。

第二,直播已經覆蓋了各個領域。其中秀場和游戲是傳統互聯網直播的主要內容,秀場類以9158、YY為代表,游戲類以斗魚、風雲直播、虎牙等游戲電競直播平台為代表。除了秀場和游戲直播之外,泛娛樂時尚類以及包括美妝、體育、健身、財經等垂直領域類直播紛紛出現,而且騰訊、秒拍、美拍、B站等也紛紛嵌入直播功能。

不同直播具有不同的特點。直播平台經歷了從PC秀場到游戲,再到泛娛樂直播、基於移動的垂直細分類直播和資訊直播的發展過程。

第一,傳統秀場直播重點主打音樂經濟與美女經濟,內容主要是唱歌、跳舞、才藝表演等。直播平台主要有YY、9158、六間房、百家百秀、網易BoBo、新浪秀場等。其主要特點是發展最早,市場格局相對穩定,主播復制性高,競爭門檻不高。

第二,游戲直播重點主打游戲經濟,內容主要是主播玩游戲。直播平台主要有龍珠、斗魚、熊貓等。其主要特點是發展迅速,但主播復制難度大,競爭門檻相對較高。

第三,泛娛樂類直播重點主打泛娛樂,內容主要是演唱會、戶外、御宅等。直播平台主要有映客、花椒、YY、斗魚、虎牙等,其主要特點是發展迅速、收益豐厚,對直播的要求更高,競爭門檻較高。

第四,資訊類直播主打新聞等資訊,內容主要是各類新聞事件等。直播平台主要有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其主要特點是專業性強,行業門檻較高,發展迅速。

第五,其他垂直類直播主打各類細分市場,內容主要是各類專業內容。主要平台是:商務領域的微吼,教育領域的歡拓科技、三好網、早道網校,財經領域的知牛財經、易直播財經平台、阿牛直播、掘金直播、點點財經直播等。其主要特點是用戶分眾,定位清晰,發展迅速。

互聯網直播的盈利模式。首先,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包括增值服務、廣告、游戲聯營、電子商務等。其中增值服務又包括虛擬道具購買、打賞、會員服務等﹔廣告以品牌廣告為核心,主要通過CPM等主流的售賣方式進行﹔游戲聯營是和游戲廠商進行游戲聯營等。其次,主播盈利模式主要有收入分成、簽約費、工資、廣告、電子商務、參與活動等。

互聯網直播高速發展的成因

互聯網直播相比於電視直播和其他媒體形式,不僅表現形式豐富,而且在場感、互動性、實時性強,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是其能夠快速發展的本質性原因。而直接原因則是技術進步、娛樂推動以及資本大量涌入等原因。

直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全世界正處於互聯網技術的快速變革期,而帶寬技術、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為互聯網直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而美顏攝像頭、編碼硬件、雲端存儲及CDN技術的快速發展,保証了互聯網直播更美觀、更流暢、更及時。當然,由於帶寬成本的限制,現在的VR直播仍難以流暢地實現。

游戲等娛樂產業助推互聯網直播。游戲尤其是電競游戲與直播技術的結合,既促進了電競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助推直播產業高速發展,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使用直播的人群中72%經常玩電競游戲,88%的人經常看電競內容。除了電競之外,其他游戲、綜藝、泛娛樂等產業的高速發展也為直播產業添加了動力。

資本成為互聯網直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互聯網直播對帶寬的要求很高,帶寬成本、主播費及游戲版權費等耗資巨大,這就要求必須以巨額的資本投入為前提。根據華創証券的預測,2020年互聯網直播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15年的120億元增長到1060億元,互聯網直播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歡聚時代(YY)財報顯示,其2016年第三季度來自於互聯網直播服務的收入為17.904億元,同比增長54.5%,佔總營收20.898億元的85.67%﹔根據陌陌財報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來自於陌陌直播服務的收入為1.086億美元,佔比70%,而2016年第一季度直播業務僅佔比30.65%。正是因為互聯網直播行業的廣闊前景的誘惑,資本蜂擁而入(見表1)。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斗魚直播在2016年的融資額超過21億元。在資本的驅動下,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從移動直播平台累計下載量分布來看,包括YY、斗魚、虎牙、映客等在內的,分別佔比超過10%的直播平台形成了第一梯隊,而KK、六間房、花椒、全民等則以各自超過1%的佔比形成了第二梯隊。

BAT互聯網巨頭布局互聯網直播。“春江水暖鴨先知”,哪裡有市場機遇,哪裡就有BAT的身影,BAT意識到互聯網直播蘊藏著重大機遇,紛紛布局直播業務,尤其以騰訊為最,目前布局了9家直播平台,其中自建平台就有NOW直播、QQ空間直播、騰訊直播、騰訊新聞、企鵝直播、花樣直播等(見表2)。

直播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標配。第一,直播能夠給移動互聯網帶來更多的流量。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指標是流量,直播既可以實現圖文形態又可以實現視頻形態,尤其是視頻形態的直播不僅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而且能夠給移動新聞客戶端帶來巨量的流量。例如,騰訊在裡約奧運會累計直播超過1000小時,相當於賽事直播時長的5倍,騰訊精心打造的10檔原創視頻節目,播放量也突破15億,其中裡約奧運開幕式持續4個小時的直播有超過8500萬的用戶在線觀看。在騰訊“天宮二號”的直播中,直播總時長3.5小時,雙路信號直播VV358.9萬,直播UV246.9萬,最高在線63.6萬,產生評論2.3萬條,互動全民助力值945萬,1850萬網友深夜追隨。也正是騰訊在移動直播領域的布局和專業內容制作,使得騰訊新聞客戶端2016年8月的數據大幅增長。

第二,直播能夠提供在場感。當前互聯網已經從在線化時代進入到在場化時代,新聞客戶端直播可以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讓用戶和主播處在同一場景中,從而達到用戶體驗更好的在場感。

第三,直播交互性更強。在新聞客戶端直播中,用戶和主播之間能夠形成及時、有效的交流和互動,用戶的參與感更強,能夠增加用戶的黏度。在騰訊的“天宮二號”直播中,其在頁面產品上增加了互動游戲環節,添加了抽獎功能,通過點擊發射按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發射任務即可參與抽獎,與此同時通過游戲的動畫科普了“天宮二號”發射的全過程。

資訊直播是媒體融合的重要方向

資訊直播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電視直播是資訊直播的最早方式,講究的是新聞操作的專業性、及時性和客觀性,雖然現在資訊直播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也需要具有和其他類型直播一樣的時效性、現場感等特性,但資訊直播不同於秀場、娛樂、垂直細分等直播,其發展必須具有廣泛的媒體覆蓋度、媒體公信力、內容影響力和足夠的思想性,而這些必須依靠專業的媒體策劃和選題能力等硬實力做保障。

第一,媒體屬性要求給予用戶客觀、真實、完整、多角度的信息,這需要深入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更需要專家進行解讀和分享,而這就必須以專業的內容策劃能力和團隊協同作戰為前提,採取前方特派員現場報道+后方演播廳專家學者解讀的多路視頻直播方式,實現多地多頻道聯動、不間斷直播。例如,在“天宮二號”直播中,網友既需要了解載人航天的專業知識,又需要了解人們關於星空的科學幻想。騰訊新聞在進行該直播之前,早早就開始策劃,憑借長期以來的資源積累,打造了陣容強大的“筑夢者聯盟”:曾擔任過神六、神十設計師的航天專家石泳,主攻航天應用工程與技術的專家張偉,在直播過程中為網友帶來有關載人航天工程“通俗易懂的科普”,讓普通網友也能讀懂載人航天﹔著名科幻作家、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終身成就獎”得主、16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的王晉康,為網友帶來有關星辰大海的暢想,熱聊航天英雄們的故事,激發起網友的好奇心﹔前中國空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林永健,在直播中首次分享他與中國航天的不解之緣,增強網友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第二,資訊的本質就要求更為專業和客觀,這就要求資訊直播必須以內容生產為基礎。騰訊新聞、網易新聞等直播就立足於內容本身,深化直播內容,利用各地方站及遍布全球的特派員迅速抵達一線的內容生產優勢,為網友輸出了一系列專業、視角獨特的熱點大事件報道。

第三,資訊直播不僅僅局限於大事件報道,而且還深度覆蓋人文觀察類和深度思想性直播。如騰訊新聞直播2016年策劃了腦戰、一個女孩的車站、黑鏡實驗、熊貓繁殖直播“造熊季”、尋找本拉登、十三邀、天宮二號發射等直播類精品內容,並策劃了《今日噴噴噴》《新聞ING》《腦萊塢》等直播欄目。

第四,互聯網平台的資訊直播有所側重。騰訊新聞直播全方位地覆蓋資訊直播的各領域,天天快報側重於新聞和活動,今日頭條主打美女直播,網易新聞偏向民生和娛樂綜藝類直播。

資訊直播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的重要方向。傳統媒體作為媒體屬性最強的新聞媒體,在看到資訊直播的巨大潛力之后,紛紛進軍資訊直播,但是由於自身技術能力不足、互聯網用戶群體較小,多採取和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合作的方式。

第一,和互聯網媒體合作能夠有效地解決自身的短板。當前傳統媒體進軍資訊直播的短板在於技術能力不足、經濟實力相對弱以及缺少足夠的互聯網用戶,而這可以通過和騰訊新聞等互聯網媒體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一是資訊直播需要較強的帶寬、雲端存儲及CDN技術等能力,而這對於傳統媒體來說,一方面自身技術實力跟不上,另一方面由於經營壓力大而很難付得起較高的帶寬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與技術先進、資金實力雄厚的互聯網媒體合作是最佳選擇。二是互聯網媒體有巨量的用戶群和超強的分發能力。根據大數據服務商Quest Mobile公布的2016年8月最新數據顯示,騰訊新聞客戶端月活躍用戶達到1.96億,蟬聯第一,也成為首個月活躍用戶逼近2億的新聞客戶端。第二名今日頭條月活躍用戶達到1.31億,天天快報月活躍用戶則達到8159萬,位列第三。

第二,《新京報》和騰訊合作的“我們視頻”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為其他傳統媒體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我們視頻”是由《新京報》和騰訊合資成立的一個獨立公司,為資本層面的戰略合作,這保証了雙方合作的穩定性、長期性和深度﹔二是“我們視頻”有著准確、合理的定位。基於《新京報》專業的新聞生產能力,“我們視頻”隻做新聞,不做其他,重點突出新聞、視頻、手機、專業和人性五大關鍵詞﹔三是“我們視頻”制作了大批的精品內容。主要有“直擊北京清查地鐵‘童乞’”“春運幕后,揭秘發往高鐵的盒飯”“農民工回老家辦壩壩宴,請全村吃年飯”“趙春華非法持槍案二審改判”“回家過年”“監獄怎麼過年,美女記者探監為你揭秘”“聶樹斌無罪”“營救墜井男童系列”“烏鎮時間”“北京瘋狗傷人事件”等,其中“趙春華非法持槍案二審改判”“回家過年”的直播間人數為21.9萬人。

第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合作共同推進資訊直播正成為新趨勢。目前,缺少技術能力、資金實力的傳統媒體正通過和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資訊直播的探索。截至目前,有100余家機構類媒體與騰訊新聞達成了直播內容合作,主要有央視、新華社、澎湃新聞、看看新聞網、齊魯網、《新京報》等。可以預見到的是,在資訊直播領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合作雙贏行動。

毫無疑問,互聯網直播正在成為基於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超級風口”,資訊直播、AR直播和VR直播的發展速度更快。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直播和傳媒機構一樣難以單獨成為一個生態系統,最終必將融入更大的生態系統中去。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