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2月下

跨洋直播呈現新聞全景報道

——對“蛟龍號”新聞事件立體報道的分析

蘇 斌
2017年03月20日14:34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1932年,美國新聞學者麥格杜戈爾提出新聞要具備五W+H,但實際上這些要素只是新聞的一個平面,並沒有展示全新聞事件的深度和廣度。而立體組合式報道是指採用多條新聞連續集中報道的手法,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對某一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報道的一種方式。這樣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映新聞事件的由來、發展過程,解剖新聞事實的本質。“蛟龍號”新聞事件的跨洋直播,展現了新聞全景式報道的方法和效果。

研究模型的構建

以“蛟龍號”出海的三個月連續集中報道為例,參考中央電視台著名記者張鷗在《直播幕后》一書中提到的“三軸敘事”,筆者把新聞事件報道,尤其是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構建為以“時間軸”“元素軸”“敘述軸”展開的三位一體的模型,立體化呈現新聞全貌,同時形成新聞報道的全景化生產流程。

由上圖可見,一件新聞事件發生后,新聞工作者可以依靠三條軸線結構進行立體報道。標示及強調第一時間的X軸,主要以時間推進介紹事件,主要敘事人為主播,敘事手段為元敘述,目的為營造懸念﹔元素Y軸是指構成新聞事件的所有具有新聞價值的點,例如人物、背景、科技、衣食住行等具體的元素﹔敘述Z軸,主要強調敘事的方式,0代表和X軸重疊的元敘述,往上還有新聞連線、新聞專題、新聞鏈接、新聞演示、新聞談話,等等。如圖中的示例點,假定元素Y軸上2為“人物”,敘述Z軸上2為“新聞專題”,這樣圖中的點表示在時間2節點上進行的關於新聞事件中某個人物的新聞特寫報道。按照此模型規律,我們根據敘述軸的不同方式可以總結出如下的立體報道模塊(見表1)。

依照上述模塊進行的各條報道應該是相互依存的,它們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整個結構也應該是倒金字塔結構,隨著新聞事件時間的推進,先是新聞本體,然后是派生的內容,報道時依其新聞價值的大小排序,而不是以形式排序。可以說,這種立體組合報道是一種運用思維方式和大綜合的手法,全方位地開掘和反映新聞事實的報道方式,是全景化的報道。

2013年6月10日,“蛟龍號”從江蘇江陰港啟航到9月19日“蛟龍號”返抵江蘇江陰,為期三個多月的“蛟龍號”試驗性應用科學調查圓滿結束,這也標志著三個多月的“蛟龍號” 新聞事件的跨洋直播圓滿完成。在這段時間,新聞頻道始終跟蹤“蛟龍號”新聞動態,第一時間接近新聞現場,深入報道了此新聞事件,綜合看來,正是全景展開新聞的典型范例。

元敘述:第一時間對基本元素進行整合

元敘述是指有意暴露敘述者的身份,並導入敘述者的聲音,揭示敘述行為及其過程,展示敘述內容的“文本性”“故事性”,它往往更像是有設計和有意識的介紹,主播常常會用“我們來關注下”“現在來插播”“繼續來關注”等方式進入敘述過程。因此,它會以字幕、口播或者是新聞預告的方式出現。這也是一種營造懸念的方式,是在不完全展示新聞事件的前提下的一種信息快遞,也可以讓觀眾一起揭開事件的全貌。

字幕新聞。2013年6月10日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30分》,採用了字幕新聞和口播新聞同步的方式,播出了“蛟龍號”起航再探海的消息,字幕新聞完成了頻道新聞對時間的訴求,站在第一時間,把握基本元素,以最新、最快的戰略搶佔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在第一時間完成新聞結構中最重要的基本信息元素的生產。自此為期三個月的跨洋報道開始了。

《新聞30分》2013年6月10日12:10播發新聞:“10日上午,搭載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試驗母船從江蘇江陰起航,執行為期103天的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這次任務,‘蛟龍號’將首次搭載科學家隨潛水器進行深海下潛。”

口播新聞。口播新聞是經過編輯加工處理的記者採寫的新聞稿和選編的報紙、通訊社的新聞稿,再由播音員口頭播出的一種廣播新聞形式,有時也會由記者或者主持人直接在話筒前播報。

《晚間新聞》2013年6月24日22:23播發新聞:“我們再來看看本台記者從‘蛟龍號’發回的最新消息:根據現場指揮部天氣會商,未來幾天,在我國南海的計劃作業海區海山區的海況將好轉,因此,‘蛟龍號’科考隊將於25日5點再次從廈門錨地起航,前往海山區。預計6月26日中午抵達海山區,將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蛟龍號’的下潛准備工作。”

新聞預告。新聞預告是對未來一段時間的新聞進行的預告,在預告中就新聞的內容預示出一種動態與動向。它可以將新聞事件前后的報道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立體的前后相應。

《新聞聯播》2013年6月14日19:21播發新聞:“‘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目前已經抵達了南海的首個作業區域,將依海況擇機下潛進行科學考察。在這片海域的水面以下數千米,天然氣從海底涌出,在低溫高壓之下,會融入海水形成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這種奇特環境還造就了周邊大量的極端生命,被稱為冷泉現象。這是當今世界深海科考的前沿,也是此次考察的重點之一。現在這個准備的就是一個箱式採樣器的一個維護,布放這些採樣器取回來的海水樣品以及沉積物、懸浮物,主要是為了研究我們所在的這帶海域發生了那些生物化學地球變化過程,那麼它對整個冷泉區域的生態系統都產生了那些影響,繼而對全球整個氣候變化產生了那些影響,可以說是比較大又比較重要的課題。”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專業媒體與社會化媒體共同營造了整個信息環境。與此同時,媒體的新聞報道的形式也從過去的單一線性傳播向立體傳播轉變,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體提前預告新聞事件的進展,是全景化新聞報道在當下的新特點,同時這也營造了觀眾同新聞的互動空間。

2013年7月6日17︰59,“央視新聞”新浪微博報道:“《央視小龍女‘乘龍’入海 快來提問吧》明天,央視記者王凱博將跟隨‘蛟龍號’下潛。如一切順利,她將成為中國第一位隨‘蛟龍’下潛的記者,同時還肩負測試視頻等工作。蛟龍號內部狹小幽閉,如何克服溫度低、進食等難題呢?記者親身體驗。你對下潛過程好奇嗎?深海裡會有什麼?趕緊提問!新聞頻道將全程直播!”

連線:與新聞事件發生時間同步,把第一現場全景呈現

由於新聞事件的延展性,需要調度不同空間當中的新聞元素在同一空間進行表現,進行跨越時空的信息調度。“蛟龍號”的報道最為突出的反映了我國在時空連線上的技術辦法。這一新聞手段也一直貫穿在了整個“蛟龍號”探海的過程當中。

《新聞直播間》2013年7月5日17:39播發新聞:“繼續關注‘蛟龍號’,今天,‘蛟龍號’在我國南海海山區進行了第三次下潛,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到海底採集火山岩石,那麼,是否成功取到了科學家所期待的樣品?來連線本台隨船記者王凱博。凱博,現在‘蛟龍號’回收到甲板上了嗎?今天科學家又有哪些新發現?”

專題:展示新聞事件發展過程,捕捉特定元素細節

新聞特寫。新聞特寫是通過截取新聞事實的橫斷面,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空間和時間,通過一個片斷、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它可以從側面展現出新聞的價值。

《新聞直播間》2013年7月26日16︰48播發新聞:“‘蛟龍’探海:科學家團隊期待深海探秘。如果說主機就是向陽紅09船的‘心臟’。那麼對於隨船的科學家團隊來說,有一個人是這個團隊的‘心臟’,他就是科學家團隊負責人——王春生。從事深海大洋科學調查工作20多年,王春生這次也是‘蛟龍號’的准乘客之一,他對這次出海尤其是跟隨‘蛟龍’探海有什麼期待?我們來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新聞故事。在眾多的新聞內容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細節,戲劇性和故事色彩濃厚的新聞細節不斷沖突的過程就構成了新聞中的故事。它的呈現是對新聞事件本身的“形象化”處理。

《新聞直播間》2013年7月24日17︰37播發新聞:“‘蛟龍’探海。向陽紅母船上的餃子宴的介紹就是採用故事的展現方式,這一方式貼近受眾生活,增添了報道的趣味性,也使科學任務背后的人性意義和價值展現了出來。”

特別節目。特別節目一般是為意義重大的事件,有時是面對突發新聞展現關切的,有時是重要新聞總結價值的。“蛟龍號”的特別專題一直在三個月的直播中穿插,完全意義上的特別節目包括以此為主要內容的專訪、紀錄片、虛擬演播室操作等等,這裡的特別節目主要從敘述方式上來說,為整合性報道。

《新聞直播間》2013年9月21日播發的《2013“蛟龍”回家》,報道的整個結構包括“記者王凱博與‘蛟龍’的不解之緣”“從母船到海底 ‘蛟龍號’如何下潛”“首位下潛記者記錄深海景觀”“首位下潛記者體驗‘蛟龍號’溫差”“首位下潛記者記錄深海壓力變化”“‘蛟龍’首次拍到深海奇異生物”“蛟龍實驗室 深海樣品處理第一站”“‘蛟龍號’圓滿完成今年科考任務”“下潛記者測試潛航員身體體征”9個部分的內容,同時每一部分都有與觀眾互動的話題和具體內容的展開。

通過這期《2013“蛟龍”回家》的特別節目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整合性的報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重復了之前報道的內容,但是按照整期節目的邏輯貫通下來,對觀眾來說,是對事件發展過程、重要細節的梳理和補充。

新聞鏈接:在新聞事件進行時,通過特定元素鏈接第三方信息

新聞背景。背景是新聞發生的大環境或者所屬領域的環境特點陳述,它對新聞事件本身是延展性的內容,是新聞事件的必要補充,新聞背景內容似乎跟新聞無關,但又緊緊圍繞新聞事件,因此新聞背景更有利於觀眾理解新聞本身。

《朝聞天下》2013年9月2日8:49播發新聞:“‘蛟龍號’科考隊第三航段是在東太平洋富鈷結殼區,那麼,富鈷結殼究竟是一種什麼礦物?來了解一下。”

新聞辭典。這是指講新聞事件中具有知識含量的關鍵詞進行電視化的名詞解釋,理念是將觀眾之於新聞事件中的一些亞興奮點做好、做透。在2013年“蛟龍號”出海的三個航段中,每個航段都給觀眾帶來了新的詞匯,每一個詞匯的背后又都有相應的新聞細節。例如馬裡亞納海溝、富鈷結殼。

新聞備忘錄。以時間為序,在發展沿革中闡明新聞事件的事理關系。用資訊逐條集納的方式來對事件歷程的背景材料進行概括整理,在簡單明了中形成視角和觀點,是具有形式感的新聞報道方式。在這次“蛟龍號”的報道中,央視記者跟隨科學家下潛,記錄下了很多新聞點。

《新聞直播間》2013年8月19日11︰26播發新聞:下潛記者記錄深海奇特景觀。標題一:深海生物:鼠尾魚。這就好比新聞關鍵詞的延伸,通過畫面和聲音表現出來。

演示:利用三維虛擬場景,創造出逼真的電視演播室效果

雖然是技術上的突破,並不是觀念上的更新,但是它卻可以呈現出很多意識方面的想法,讓電視畫面更具有科技感和逼真感。這次“蛟龍號”的報道就大量運用了虛擬演播室的制作,觀賞效果非常好。

《新聞直播間》2013年8月12日15︰48播發新聞:“大家看,‘蛟龍號’已經慢慢浮出海面,但這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在‘蛟龍號’的布放和回收中,從海面到母船上的過程最為危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海上的天氣變幻莫測,海面又經常波濤洶涌,母船在波浪中起伏幅度很大,3秒鐘內運動幅度可以達到4米,如果在這個時候發生崩纜,那是非常危險的。幾米高的涌浪突然把潛水器托起,隨后又重重拋進波谷,這個過程中,懸吊潛水器的纜繩會突然承受10倍以上的拉力。如果纜繩斷裂,潛水器就會凌空墜落。所以吊纜一定要始終保持繃緊狀態,不能鬆弛。目前‘蛟龍號’使用的纜繩採用高分子結構,能夠承受270噸的拉力。除了崩纜,由於母船不停地縱搖橫搖,‘蛟龍號’還可能遇到在空中不停搖晃的情況,有撞到船隻的危險,因此對於這種擺動,也要加以控制。所以科研人員就加了兩根拖曳纜加以固定,防止晃動。好了,現在向陽紅09船船尾上的巨大A型架已經將蛟龍穩穩吊起,回收到了安全的港灣,又一次下潛宣告成功。”

談話:通過新聞進行時的談話,找到新聞報道要點

新聞專訪。顧名思義,就是找到新聞裡的關鍵人進行的訪談,談話內容要立體,展現人物才能飽滿,由此對事件的反映才能全面。2013年的報道中並沒有專門的節目來做人物專訪,2011年7月31日《面對面》曾做過《徐芑南 蛟龍探海》的訪談。觀眾通過這期節目了解了“蛟龍號”背后的內容。

新聞觀察。追求觀察者發表見解的新穎性,表現觀察者的個人性情,充分展示觀察者在談話中表現出來的性格魅力,用挑戰性的談話方式來展現觀察者的智慧及談話過程中強烈的戲劇沖突。例如2011年7月26日歐陽夏丹做的《“蛟龍”探海直播特別節目》,請專家在演播室談上浮的海況。

2013年的“蛟龍號”跨洋直播採用這種談話式的報道方式並不多,大多和新聞直播結合起來,或在新聞短片中呈現,這種方式是在通過互動加入了專業化的內容。

縱覽本次“蛟龍號”的報道,筆者發現,與新聞事件同步發展,記錄新聞事件發生全部過程的直播報道以及根據尋找到的最新關注點進行的新聞報道佔據了大篇幅。這些大都反映出對於大眾收看心理訴求把握不准的問題。著名電視人、中央電視台副台長孫玉勝在《十年》一書中提到,我們更新電視新聞的敘述方式其實就是在改變對歷史的記錄方式。而當我們把新聞理解為“歷史”時,“跟蹤新聞,全力跟蹤新聞”“接近現場,第一時間接近現場”“報道事實,更深入報道事實”就是我們神聖的職業使命。要想完成這樣的使命,新聞報道的觀念非常重要,對組成新聞的元素進行排列重組構建報道的立體報道模型,可以把新聞全景式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因此,全景式的報道新聞可以幫助電視新聞工作者找到突破口,拓展電視新聞的深度,通過外在結構的變化引起內在質的變化,進而改變電視新聞的生產流程,提高新聞生產的效率,把流程中生產的新聞變成全頻道不同節目的新聞。這應該是我們電視新聞界要跨過的新的改革門檻。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