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數據新聞中的新聞倫理問題
數據新聞概念由美國Every Block新聞網站的創始人阿德裡安·哈羅瓦提於2006年首先提出。簡單來說,數據新聞就是利用數據挖掘、數據統計分析等技術手段從海量數據中發現新聞線索,通過可視化技術呈現新聞故事的新聞報道方式。目前,數據新聞毫無疑問已成為最令人關注的新興新聞生產方式,BBC、《紐約時報》、彭博新聞社、《華爾街日報》等國際知名媒體都紛紛開設了自己的數據新聞欄目,美英一些新聞機構開始直接雇佣程序員擔任記者,即“程序員記者”。在國內,自2012年四大門戶網站騰訊、網易、新浪、搜狐分別推出數據新聞以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和商業媒體大力涉足數據新聞領域。近年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央級媒體,在全國兩會報道和其他重大活動報道中,廣泛利用數據新聞形式進行報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數據新聞正以詳實、具有信服力的數據和直觀形象的可視呈現方式博得受眾的喜愛,成為各媒體重點發展的新聞生產業務。然而,這種新興的新聞生產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新聞倫理問題是其中的主要問題,值得警惕。
新聞失實的不易發覺。數據新聞區別於傳統新聞的一大長處在於,通過大量數據的科學分析使得新聞報道盡可能接近事實的真相。然而,實踐操作中,與傳統新聞相比,數據新聞至少有兩大因素容易導致新聞失實。
第一,很難獲取真實數據。數據新聞主要有三大數據來源: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主動公開的數據庫﹔在網上散見的網民自然數據﹔媒體自己建立的數據庫。這三個數據源給當下數據新聞制作者帶來兩大難題:一是較難得到想要的數據,各組織很少會將核心數據公開,網民在線自然數據的抓取越來越受到大型網絡平台的限制,絕大部分媒體自身所建立的數據庫都很不健全,很難發揮作用﹔二是較難確保所獲數據的真實性,優良統計傳統的缺乏和有效監督機制的缺位,使得數據造假屢有發生,現今依然是很難解決痼疾。據人民日報客戶端1月17日報道,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開幕時,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如此重要的經濟數據竟然如此造假,我國的數據可信度由此可見一斑。
第二,數據處理不專業。數據挖掘、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數據的可視化呈現對人才專業性要求較高。我國新聞界數據新聞業務的開展僅有兩三年時間,高校新聞教育界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培養相關人才,因此目前我國數據新聞人才奇缺。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絕大部分新聞媒體在數據新聞的專業數據處理方面都是在邊實踐邊學習,因此很難保証數據處理的科學性。
值得警惕的是,與傳統新聞失實有所不同,由這兩大因素導致的數據新聞失實具有較強的迷惑性,難以被發現。大量的數據,看似專業的數據分析,以及具有較強逼真感的視覺呈現等形式因素,很容易讓受眾對數據新聞產生科學、專業和真實的信任感,而且即使有少部分受眾想對其真實性表示質疑,受限於時間、專業門檻等,也很難有能力提出有力的証據。
新聞侵權的潛在隱患。遵守法律是新聞倫理的底線要求。數據新聞生產機制中至少存在兩類潛在的侵權隱患。
一是侵犯公眾隱私權。大數據時代網絡上有大量的在線個人數據,這些數據有很多屬於公眾的個人隱私,很多人並不願意其被收集,更不願意被公開。然而,數據新聞制作者則可以通過數據的挖掘、交換或購買等手段獲取這些數據,或將其制作成公開的新聞,或將其作為推送“符合私人口味”新聞的依據。這種違背個人意願,對個人隱私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公布的行為,顯然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的風險。
二是侵犯新聞作品版權。如一些網絡新聞聚合平台,其產制數據新聞的主要方式是:採集海量的新聞作品,通過機器對這些作品進行重新編輯組合和分解優化,然后定向推送給公眾。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平台時常會直接竊取,或通過跳轉鏈接,或通過刻意模糊出處等方式,侵犯原新聞作品的版權。典型案例莫過於風起於2014年的“今日頭條”事件。“今日頭條”自身不生產新聞,其向用戶個體展示和推送的新聞都來自於其他新聞媒體,2014 年 6 月,《廣州日報》、《新京報》、搜狐等媒體起訴該公司通過上述方式侵犯著作權,同月國家版權局立案調查,於9月認定確有侵權,要求整改,“今日頭條”隨即積極回應並適時改正,該事件由此告一段落。但從長遠來看,“今日頭條”這類數據新聞產制商對原創新聞媒體還潛藏的最大版權侵權隱患在於:設若用戶養成了通過“今日頭條”等各種終端看新聞習慣,那廣大的原創新聞媒體就可能成為“今日頭條”的“免費的打工仔”。
不良新聞的錯誤引導。積極引導公眾閱讀、收聽、觀看健康的新聞,這是新聞媒體人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屬於新聞倫理的內容范疇。然而,一些號稱“提供私人新聞定制服務”的數據新聞制作商,簡單根據受眾的新聞點擊記錄,推送受眾喜好的新聞,而不考慮到受眾喜好本身的健康與否:是否有政治意識形態的錯誤引導,是否過於低俗,是否暴力色彩過重,是否涉及封建迷信,等等。更有甚者,一些數據新聞制作商隻要捕捉到用戶曾經點擊哪怕次數很少的不良新聞的記錄,便頻繁推送相關同類新聞,誘惑用戶去接觸此類新聞,從而容易使其養成不良的新聞品味。需要警醒的是,對於監管者而言,這類不良新聞的推送很難監管:信息的傳播活動私密性強,用戶私人收悉信息,外界很難知曉﹔數據新聞提供商時常以只是“新聞搬運工”、信息傳播活動全部由機器自動處理、並不了解新聞本身內容性質的借口而逃避責任。
人文關懷的易於缺失。強調人文精神、強調人文關懷,這是新聞倫理內容之一。數據新聞在其產制新聞的三大環節數據搜索挖掘、數據統計分析、數據可視化展示中都非常強調數據原料、科學分析、程序流程等工具元素的重要性,相比較傳統新聞生產對人主體性的強調,如要求記者主動深入基層,注重現實社會的復雜多樣性,採集鮮活、有溫度的新聞素材,提倡新聞寫作時的不拘一格等,數據新聞有天然缺陷,這種新聞生產模式易於導致新聞作品中人文關懷的缺失。這種現象集中體現在“機器人寫作”中,如《今日頭條》在奧運報道中開發了寫稿“機器人”,通過對接奧運相關數據庫,進行實時新聞稿件寫作,幾乎可以跟進賽事實況進行即時寫作和發布。在奧運期間,寫稿“機器人”在6天內完成了超過200條新聞報道。這種完全依托“機器人”的高度程式化、模板化的新聞生產方式,有報道及時、量多、經濟高效等優點,但弊端也很明顯:這種沒有記者現場介入,缺乏記者的現場經歷與體會的新聞,很難將賽事的激烈狀態、運動員的精神面貌、觀眾的情緒狀況等現場狀態很有帶入感地加以呈現,而這種呈現也恰恰正是作為有思想情感的受眾所希望了解的新聞內容。馬克思曾說過:不能要求玫瑰和紫羅蘭散發出同樣的芳香,更不能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隻能有一種存在的形式。新聞本質屬於人類精神的范疇,精神的內容和呈現應該多姿多彩,這種將新聞機械化、程式化、單一化的機器人寫作所隱藏的對人文精神的侵蝕須加以防范。
海德格爾曾說過: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思維將成為人們唯一的思維方式。數據新聞本身不是新生事物,最早可追溯到肇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計算機輔助報道,可以這樣說,目前為各方所關注、熱度很高的數據新聞本身也是計算機科學技術不斷演進發展的產物。無可否認的是,計算思維正越來越成為數據新聞制作者、傳播者和接受者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然而,無論包括計算機技術在內的科學技術如何發展,計算思維如何影響數據新聞的各種關聯人,新聞本質上都是以人為服務對象的信息,數據新聞制作都應遵循人類社會所賦予新聞職業的基本倫理。揭示數據新聞所存在的各種顯性或隱性新聞倫理問題,絕非給這種代表先進新聞生產力的新聞生產方式故意潑冷水,而是希望它在快速發展過程中更健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