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銀幕進化史:從"猩猩外套"到動作捕捉
《金剛:骷髏島》於上周五正式上映。作為影史上著名的怪獸,觀眾對於金剛最深的印象估計還是爬上紐約帝國大廈與戰斗機群決斗。這一源自1933年版《金剛》的畫面,成為銀幕永恆的經典。在過去80多年中,包括《金剛:骷髏島》在內,金剛共8次被搬上銀幕。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觀眾對“大片效果”的需求,每版電影中的金剛體型都在變大,戰斗場面越來越激烈。然而,每個時代背景下現身的金剛電影,除了賺錢之外,其實都有其與時代相符的主題和涵義,雖然並非每部都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回顧金剛電影80多年的歷史,或許你會好奇這隻巨獸當年究竟怎麼誕生的,也可能會想知道這麼多年來,這隻巨獸在銀幕上經歷了什麼?金剛銀幕進化史在這裡。
金剛誕生篇
退伍軍人+猩猩控+冒險家的電影夢
金剛最初亮相是在1933年的電影《金剛》中,不過,當初是誰構想出這隻巨獸,讓它在美國追女仔、毀紐約?梅裡安·C·庫珀。
源於童年想象的猩猩模樣
1893年出生的梅裡安曾是飛行員,擔任美國空軍軍官,參加過“一戰”和波蘭對俄羅斯的戰爭,他在戰爭中被俘,后來成功越獄逃離戰俘營。回到美國后他當過一段時間記者后,天生愛冒險的他就加入一個探險隊到處探險。梅裡安與同行的搭檔恩尼斯特·舒德薩克在探險過程中拍攝一些異域風情的“劇情紀錄片”,就是在探險途中如叢林拍攝一些結合動物追捕人類等各種簡單劇情的偽紀錄片。當時這種類型的電影在美國很受歡迎,而梅裡安拍攝的諸如《草》《變遷》等也都收了不少票房。
1929年,梅裡安在為《四根羽毛》這部電影到非洲採風時見到了一個狒狒家庭,這讓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對猩猩的熱愛。在他6歲那年,叔叔送了梅裡安一本名為《赤道非洲歷險記》的書,這本書講述了探險家保羅·杜·沙伊魯在非洲叢林冒險的故事,當中提到了叢林奇特的風光,也描述了許多動物,但最吸引梅裡安的則是大猩猩。按照書中的描述,大猩猩被當地人稱為“叢林之王”。其實當時人們對大猩猩都不是很熟悉,西方人首次接觸到真的大猩猩還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而《赤道非洲歷險記》中隻提到猩猩的體型非常巨大,所以梅裡安小時候心中的猩猩,就真的和后來《金剛》電影裡差不多一樣高大。
非洲之旅喚醒了他對猩猩的迷戀,而在讀了朋友W·道格拉斯·博登的《科莫多的龍蜥蜴》后,梅裡安想到如果安排猩猩與克科莫多龍大戰,應該能拍出一部震撼的電影。他向博登了解相關故事,博登告訴他,自己曾捕獲一隻科莫多龍並帶到紐約的動物園展覽,但科莫多龍不適應環境,最后死掉,梅裡安很喜歡這個故事。他於是構想了讓大猩猩和科莫多龍大戰,大猩猩被抓獲帶到紐約展覽,然后逃脫大鬧紐約造成嚴重破壞的故事,他甚至已想好了要讓大猩猩登上當時世界最高摩天樓的場面。
曾想抓真猩猩來演《金剛》
曾將《草》交由派拉蒙影業發行並獲得成功的梅裡安,帶著猩猩大戰科莫多龍的故事概念去找派拉蒙影業求投資,當時是1929年,正是經濟大蕭條的第一年,梅裡安又想真的跑去非洲抓一隻大猩猩,運到科莫多然后在當地拍攝。派拉蒙影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
一年之后,梅裡安成為雷電華電影公司(RKO)老板大衛·O·塞茲尼克的助理,他的工作是為電影項目把關,從各方面審視一個電影項目究竟該不該拍攝,然后向老板提出建議。塞茲尼克開出的條件除了豐厚的薪水之外,還答應有機會讓他拍攝自己想拍的電影。
這時梅裡安除了本職工作,也著手開發自己想拍的電影項目。但猩猩大戰科莫多龍故事先被擱置,梅裡安當時在開發一個名叫《最危險的游戲》項目,講述獵人冒險的故事。梅裡安找了自己的搭檔恩尼斯特當導演,恩尼斯特在片場建了很大規模的叢林布景,但電影開發過程不太順利,梅裡安的注意力反倒被公司的另一個大制作電影《創生》所吸引,這部電影講述一群遇到船難滯留荒島隨后遇到一大群恐龍的旅客的故事,然而這部一直在超預算的“無底洞”大片很讓RKO的老板頭疼,而梅裡安卻留意到這部電影的特效師威利斯·奧布萊恩。
威利斯是定格動畫技術的開創者,他在1925年協助導演哈利·歐·霍伊特將“福爾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爾的科幻小說《失落的世界》搬上銀幕,威利斯用定格動畫技術和微縮模型拍攝方式,將這部講述恐龍毀倫敦的電影拍成了熱賣大片,連柯南道爾都公開表示對該片的贊賞。
RKO將導演霍伊特和特效師威利斯請來拍攝《創生》,就是想復制《失落的世界》的成功。《創生》在梅裡安眼中不是個有贏利點的電影項目,但他很欣賞威利斯的技術。有了威利斯,梅裡安不用再頭疼找金主資助他去非洲抓大猩猩回來拍電影了,連恐龍都能做出來的威利斯,還做不出一隻大猩猩嗎?
自從梅裡安斷了要抓隻真猩猩來演電影的念頭之后,“金剛”這隻影史最著名的怪獸從1933年到今天8次登上大銀幕大打出手,都是靠電影特效技術工作者們用各種方法來實現。而8部電影中,拋開一些跟風之作和乏善可陳的電影之外,值得說的也就1933年版《金剛》、日本特攝片時代的兩部、1976年版以及2005年彼得·杰克遜版和如今這版。
4個模型撐起了初代《金剛》
沒錯,電影特效技術確實是越來越發展,但別以為1933年版《金剛》中用的特效是最粗糙的。事實上,創造了定個動畫技術的威利斯,為了讓金剛出現在大銀幕上,做了4個不同大小和材質的金剛模型。
兩個是18英尺(約5.5米)高的金剛模型,威利斯用鋁做了金剛的骨架,用泡沫橡膠、乳膠做了金剛的肌肉,用兔毛做了金剛的毛發,兩隻眼睛用玻璃制作。這兩隻金剛模型用於片中叢林背景故事的拍攝。
一個是24英尺(約7.3米)高的金剛模型,制作的材料與前面兩隻相同,用於金剛到紐約后的戲份,因為《金剛》的導演梅裡安和恩尼斯特認為,巨獸進入現代社會之后,要更突出巨獸身形之巨,讓其在城市中與建筑物形成更強烈的對比。
最后一個金剛模型是小的,但制作材料由鋁換成了鉛。這個模型用於最后金剛在帝國大廈頂部大戰並摔倒的場面。模型縮小也是為了照顧金剛和帝國大廈微縮模型的比例,而材料換成更沉的鉛,則是為了讓金剛大戰以及摔倒時更能顯出重量感。
這4個模型在有著高溫強光的攝影棚中拍攝時經常會出現狀況,乳膠之類的融化也是經常的事情,但威利斯都能及時補救,最終讓金剛這隻影史最著名巨獸在銀幕上誕生,並讓1933年的第一部《金剛》成為電影界的文化瑰寶之一。
這4個模型,目前還有兩個完整保存下來,一個18英尺的模型在資深電影人鮑勃·伯恩斯手上,目前存放在鮑勃位於紐約的個人收藏品展覽館。另一個則在2009年公開拍賣,最后售出20萬美元,目前放在佳士得倫敦展覽館。
錢不夠,就讓人扮金剛吧!
第二部金剛電影在1933年尾上映的,叫《金剛之子》,這部講述金剛遺留在骷髏島的兒子小金剛各種賣萌的跟風之作,除了留下小金剛“萌萌噠”形象之外,沒有多少令人記住的內容。金剛再度獲得觀眾注意,是在1962年,因為它跑到日本,與日本著名怪獸哥斯拉,在銀幕上來了一場大(相)戰(扑),這部電影就叫《金剛大戰哥斯拉》。
日本特攝片名導本多豬四郎拍了兩部票房和口碑都很好的奧特曼打哥斯拉電影之后,想著拍《竹取物語》這種名著來証明自己駕馭古典題材電影的才華。然而,當時在美國推銷他的“金剛大戰科學怪人”概念的威利斯·奧布萊恩萬萬沒想到,他的這一項目經制片人約翰·貝克幾度運作,最后居然被日本東寶公司相中,然后科學怪人被換成日本的哥斯拉……而從小喜歡金剛這一銀幕形象的本多豬四郎看到劇本后,毅然擱置《竹取物語》,投入怪獸大戰的懷抱。
《金剛大戰哥斯拉》的誕生故事和梅裡安、雷電華、環球影業等各方面關於金剛版權的紛爭這裡復雜到很難長話短說。總之,最終東寶給了雷電華20萬美元版權費,同時給了500萬日元讓本多豬四郎拍這部電影。
本多豬四郎最初確實想讓威利斯·奧布萊恩將定格動畫技術用在《金剛大戰哥斯拉》中,但他算了一下覺得預算不夠,再加上他這部電影的定調是合家歡形態的,有著大量幽默的元素,所以他決定用特攝片方式來拍。金剛和哥斯拉兩隻著名的怪物,就交由被后人稱為“特攝之神”的特效攝影師圓谷英二來負責,在他的指導下,兩個演員穿上怪物裝扮演怪獸,高野宏一扮演金剛,中島春雄扮演哥斯拉。圓谷英二基本上讓兩位演員自由發揮,於是,他們將日本的相扑動作也運用到兩隻怪獸大戰的場面,效果也是相當奇特。
雖然都是人扮的怪獸,但哥斯拉和金剛這兩套怪獸裝,攝制組也是有精心設計過。金剛的外套,第一版設計被嫌棄太肥太可愛,隨后設計的版本中,他們讓金剛的外形精壯起來,而且金剛的臉和手臂都可以拆卸,遠景拍攝時用的手臂和近景拍攝的都不一樣。此外,攝制組還做了一米高的金剛模型,用於拍攝一些特寫鏡頭,而且還做了一隻巨大的金剛手臂,用於拍攝金剛把女主角放在手掌的場面。
5年之后,東寶在金剛版權到期之際讓本多豬四郎拍了部《金剛逃生》,這部電影很爛,而且片中出現的金剛機器人簡直亮瞎觀眾雙眼,如今看來有著非常強的娛樂效果。
悲劇的機械金剛到強大的動作捕捉
《金剛逃生》銀幕上的機械金剛就是個玩笑,而到1976年美國版《金剛:傳奇重生》時,片場裡的機械金剛則是個悲劇!
當年拒絕了梅裡安的派拉蒙影業在1976年推出《金剛:傳奇重生》。約翰·吉勒明導演這部電影,杰夫·布裡吉斯出演男主角,而《美國恐怖故事》中的“蘭姨”杰西卡·蘭格當時首度出演電影,出任女主角。這部打著1933年版正宗傳人旗號的電影,運用了當時先進的“摳像技術”,可以將金剛和場景分開拍攝再合成在同一戲碼中。而且對於金剛的塑造,片方請來特效化妝師瑞克·貝克和卡羅·蘭姆博迪負責。
卡羅為電影隻做了一個40英尺(約12.2米)、重6.5噸的的機械金剛!這隻機械金剛外表用橡膠以及阿根廷馬尾毛打造,機械金剛體內有3100英尺的水管和4500英尺的電線!這隻機械金剛需要20個人操作,造價170萬美元!然而,到電影即將開拍前,這隻機械金剛都沒法按預想的方式運作,甚至金剛的手臂部分都還沒完工。制片人迪諾·德·勞倫蒂斯到片場看了這隻東西后差點崩潰。這個悲劇的機械金剛最后在片中大概隻出現了15秒。不過,其巨型機械手臂倒是和杰西卡·蘭格演了一場對手戲。
該片金剛的大部分戲碼還是由人扮演的。瑞克·貝克穿著他制作的金剛服裝演戲。與日本特攝片相比,這版金剛外套高科技多了,外套裡面還有著許多機關,一些動作和細微表情都由瑞克的助手們控制機關完成效果。再加上片方后期還採用一些動畫技術調整,這部電影口碑雖不好,但金剛形象也算活靈活現。
1986年的《金剛續集》可能是被吐槽最多的金剛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技術都不值一提。直到2005年,彼得·杰克遜拍了《金剛》,才讓這隻影史巨獸重振雄風。
拍完《指環王》三部曲的杰克遜,拍攝的《金剛》劇情幾乎復制1933年版,除了對一些人物和劇情進行更豐富的補充。杰克遜拍金剛再也不用模型,也不用人穿著猩猩外套演金剛。准確來說,還是需要人演金剛,但用的可是動作捕捉技術。這一如今視效大片中普遍用到的技術,估計很多影迷都知道運作方式了。當時安迪·瑟金斯負責為金剛做動作捕捉,維塔公司用動畫做了金剛形象,這版金剛成為現代觀眾對這一巨獸的最深認識。
如今《金剛:骷髏島》的金剛也是用動作捕捉技術打造,為這隻金剛做動作捕捉表演的是兩個演員,泰瑞·諾塔裡負責金剛的身體動作,片中扮演大兵杰克·查普曼的托比·克貝爾同時為金剛的面部表情做動作捕捉,工業光魔負責該片的特效,效果比起12年前的《金剛》又好了很多。
文化與商業之外還有社會議題
毫無疑問,金剛從登上大銀幕開始,所肩負的最大功能就是為片方賺大錢。但是,在每個年代,金剛的出現都帶著符合當時社會的一些議題,有些議題,在現代人眼中還是很冒犯的,譬如種族歧視。沒有多少証據証明梅裡安當時創造金剛,是與1930年上映賣座電影《因納吉》有關系,然而,不少人認為,當初雷電華的老板肯投錢拍《金剛》,也應該有從《因納吉》得到一些信心。
《因納吉》這部電影,講的是一直猩猩強奸一個非洲裔女性,然后該女性生下一個半人半猩猩的孩子的故事。這部充滿種族歧視的電影如今也是看不到了,但當年卻在美國社會很受關注。1933年版《金剛》中,金剛單戀美女,而美女對這份愛的反應是驚恐尖叫的劇情,也被認為與當時觀眾的思想反應。
日本版的金剛電影,除了搞笑之外,還有傳達出諸如環境保護、對核污染的恐懼等心態。而1976年版的《金剛》,杰西卡·蘭格扮演的女主角有感受到金剛的愛意與善意,“不要嘲笑任何形式的愛”這種更為多元的思想也與當時社會思潮比較吻合。
到了2005年版《金剛》,金剛和娜奧米·沃茨扮演的女主角之間的互動則更多更有愛。《金剛:骷髏島》中,則淡化了人獸關系,改而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並奉勸日益自大的人類,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地球所處的位置。
小知識
金剛為什麼叫金剛?
金剛(King Kong)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是梅裡安和雷電華老板塞茲尼克的結晶。梅裡安個人偏好那些鏗鏘有力的單詞,尤其是以字母K開頭的。他在創作《金剛》故事時的一個靈感來源是科莫多龍,他也曾想到剛果抓一隻猩猩,科莫多和剛果相結合,梅裡安就想到了剛(Kong)這個名字。
《金剛》的劇本片名最初叫《野獸》,但塞茲尼克認為這片名太普通,於是梅裡安就認為該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剛”拿來當片名,像《德古拉》《科學怪人》那樣,而且《Kong》也符合他對單字片名的熱愛。塞茲尼克和梅裡安吵過,因為他認為單字片名好像是梅裡安那些偽紀錄片系列,像《草》那些,這對這部大片來說太不合適,於是他在“Kong”前面再加一個“King”。梅裡安勉強接受這一片名,畢竟,比起塞茲尼克之前提議的“Kong: The Jungle King”(剛:叢林之王)之類的老土片名,好多了。(記者 馬澤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