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3月上

“微”傳播時代如何優化新聞理論教學設計

覃 晴
2017年03月30日09:58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摘要:移動終端造就了“微”傳播時代,顛覆了大眾的傳統生活方式、閱讀習慣和知識渠道,作為傳播活動的課堂教學受到時代變遷的深刻影響。本文通過透視“微”時代的傳播特征,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依托“5W”傳播理論研究課堂教學,探討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課堂容量、教學手段四個維度的教學設計創新路徑。

關鍵詞:“微”傳播新聞理論 教學設計 四維一體

新聞理論課程是高校新聞傳播學科學生學習的基礎核心課程,與傳播理論共同構成新聞傳播學理論類系列課程。該門課程作為理論型課程,對后期將要學習的《新聞採訪》《新聞寫作》《電視節目策劃》《紀錄片創作》等技能型課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意義。同時,作為基礎型課程,該門課程又是《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廣播電視概論》《媒介經營管理》《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等課程的重要鋪墊。因此,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后續課程的教學開展形成緊密聯系。

在“微”傳播環境下,作為參與課程教學的教師、學生都受到了時代變遷的深刻影響,新聞理論課程傳統的授課內容、授課方式都不再能滿足活動主體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效果,教學設計的創新和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微”傳播時代的新型特征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用戶激增,微博、微信、客戶端迅速成為大眾對公共話題發表意見、分享觀點的傳播平台,網絡輿情空前活躍。“以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為媒介的信息傳播方式,其具備針對性強、受眾明確、傳播內容碎片化等特性”的“微”傳播強勢更新新媒體格局,圍繞著“微小化”的核心展現新型發展特征。

1.傳者身份去中心化。由於技術門檻低,移動終端普及率高,“微”傳播時代打破了傳統的單項傳播模式,呈現出網狀傳播模式,傳播者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受過系統新聞傳播教育、掌握新聞傳播技術的專業人才,普通大眾隻需要持有移動終端發布工具即可成為“網”中的傳播節點。媒介技術的進步顛覆了傳統的傳者權威地位,“微”平台的流行讓普通受眾擁有了傳播渠道,受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成為隨時可以發聲的信息傳播自媒體。“微”傳播的去中心化特征愈發明顯。

2.傳播狀態分裂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大眾對於信息的需求越發旺盛,而“微”傳播平台不僅擴大了信息傳播的規模,同時也急劇縮短了信息傳達的時間。在“微”傳播環境中,社會大眾不再需要切割一塊完整的時間進行媒介接觸,“微”傳播平台通過信息推送的方式,將社會大眾的時間化整為零,大眾可以選擇在零散的閑暇時間接收、閱讀、傳播信息,讓這一環境下的傳播狀態呈現出較強的分裂化。

3.信息接收碎片化。從開創“微”傳播時代的微博平台開始,對於信息傳播容量就進行了明確限制,140個字的字符數限制,讓經歷過微博時代的新媒體使用者已經形成了習慣,以至於到了微信平台上,雖然沒有了字數限制,但由於習慣的養成和顯示的限制,大部分使用者依然保持著短小精悍、簡潔明快的文風。也正是“微”傳播碎片化的表達方式,更容易吸引受眾的關注。

4.內容接受主體化。進入新媒體領域,受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在每天無時無刻的海量信息投遞中,受眾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性閱讀,甚至以此來進行信息檢索,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而進行二次傳播,成為傳播活動的主體。在引起受眾廣泛興趣的社會公共事件上,“微”傳播平台特別能激發受眾的參與,甚至成為社會大眾表達自我、張揚個性的場所。

5.符號呈現多元化。“微”傳播平台作為新媒體新生力量的代表,聚合了三大傳統媒體的文字、圖像、聲音、影像等所有內容呈現方式。受到信息碎片化、傳播分裂化和信息爆炸的深刻影響,受眾在“微”傳播平台上分配給每條信息的注意力是極為短暫的,為了在快速瀏覽中更快地引起注意,傳播者更多採用在發布文字內容的同時,配發圖片或是視頻的方法。可見,在內容表達上,感性化的多元符號呈現更能夠吸引受眾眼球。

“微”傳播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形態,更標志著社會生活、大眾心理、文化教育日漸演變。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給人們帶來新的媒介手段,更顛覆著人們傳統的閱讀方式、關注習慣和信息接收狀態。這種巨大的變化導致了高校教育也在悄然變化。

二、“四維一體”優化新聞理論課程教學設計

作為信息傳遞的一種渠道,課程教學可以從傳播學的角度對其進行解析,探索課程教學的模式創新。基於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的“5W”傳播理論,課程教學活動同樣可以按照“‘誰’—‘說什麼’—‘通過什麼渠道’—‘說給誰聽’—‘取得什麼效果’”的傳播鏈條進行,在傳播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四個因素——傳播者、傳播對象、傳播內容、傳播手段均會對傳播效果造成影響。其中,傳播內容和傳播渠道的選擇和應用取決於傳播者的抉擇,成效有賴於傳播對象的接受和反饋,教學效果問題即傳播鏈條中傳播效果問題,是教學鏈條的最終反饋,而教學設計正是對這四個因素進行整合規劃,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新聞理論課程在教學中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效果由傳播對象——學生進行反饋,顯然,在“微”傳播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注意力習慣、知識接受方式已經發生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無法與學生接軌,教師的授課理念、課堂組織亟需植入新思維。

1.教師設計:去中心化的“引導”思維。作為傳播者的教師,不僅是課程教學內容的把控者,也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要提高傳播效果,需要作為傳播者的教師在掌握新聞專業理論和業務能力之余,還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和思路。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教師,首先是課堂的主體,授課內容由教師逐字逐句的講授﹔其次是課堂的權威,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其所說之話毋庸置疑。在“微”傳播環境的深刻作用下,教師和學生作為傳播鏈條中的傳受雙方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有機統一的,教師走下了霸權地位,與學生一同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於是,教師角色迅速轉化為組織教學的“靈魂人物”,制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有參與感,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一步步進入知識領域。教師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設計去實施。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的過程中應把自己的主要功能由“講解知識”升華為“引導學習”。

一是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師們最頭疼的課堂問題為學生上課打瞌睡、玩手機等,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學生對課堂沒有參與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還得從課程設計著手。理論性課程和技能性課程不太一樣,沒有課堂實操內容,更多的都是理論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但這同樣也能夠在課程設計中讓學生參與其中。首先,厘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新聞理論知識的構成也是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的,教師在准備課程、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應先把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理順,一方面,便於學生了解每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結關系,另一方面,便於按照邏輯關系進行課程設計。其次,採用設問式教學設計。用設問句來組成課堂教學的線索,每一個問題都要求讓學生尋找答案,讓學生覺得教學活動是由自己完成的,提高參與感,進而提升積極性。

二是引導學生掌握方法。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時代的更迭讓知識更新也愈發快速,教師沒法實現所有的理論知識都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因此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當有意識的引入學習理論知識、剖析理論內容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理論內容的推導方式,實現“由此及彼”“舉一反三”。

以《新聞學概論》課程第二章部分內容講授為例,該章節首先涉及新聞的特點和定義兩個內容,特點是描述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區別要素,定義是描述一個事物本質特征的簡要說明。在課程設計中通過與相近事物的比較可推導出新聞的特點,再加以對新聞本質的描述即可推導出新聞的定義,這是該部分內容的邏輯線條。由此,在開展課堂活動時,每一步的推導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如通過新聞與廣告、新聞與歷史的比較讓學生總結新聞的特點等,引導學生按照既定的邏輯線條規劃完成推導。最后,再提綱挈領地引領學生總結出“區別—特點—本質—定義”的事物定義推導方法。

2.學生設計:主體化的“用戶”思維。作為傳播對象的學生,受媒體環境的影響,其地位和身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細微動向,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知識傳遞,以期獲得更好的反饋。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造就大眾自我意識的迅速提升,這種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表現為希望與教師平等對話、需要得到肯定等,將“用戶”思維融入教學設計當中,能夠帶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一是以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知識點講解設計的過程中,以角色互換的方式進行逆向思考,以學生的角色面對知識點,思考當學生看到一個新的理論時會產生哪些疑惑。如在講授“新聞的本源”問題時,學生首先會向“本源”提出疑問,並思考它和“來源”“本質”之間的區別。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就應首先解決這些問題,再來談論“新聞的本源”問題。

二是為學生提供課堂展示的空間。所謂“用戶”,之所以和受眾不同,在於他有自主權,即他的思想和主張需要得到釋放。新聞理論課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接觸新聞的習慣和發現新聞的敏感。通過在課堂上設置學生進行“一周新聞簡報”的環節,既能培養學生接觸新聞、解讀新聞的習慣,又能提供給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

3.容量設計:分裂化的“微課”思維。作為傳播內容的課程知識體系大體是固定不變的,而其是否能夠在傳播過程中激發受眾足夠的興趣進而接受並掌握,這更多地取決於傳播內容的內在條理和外化表現。從這一角度上說,當知識體系確定之后,其傳播方式是否得當則是造成教學效果差異的因素。

“微”傳播環境中的信息、知識傳播被各種傳播平台分割,知識呈現碎片化、分裂化的傳播狀態,導致在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群體閱讀時間割裂,注意力集中時間下降。傳統的40分鐘課時遠遠超過了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時間,學生對於大塊的新聞理論知識掌握起來也較為艱難。

“微課”概念的出現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微課”是把視頻作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過程,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的特點。在無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情況下,新聞理論課程將“微課”思維引入課堂教學,能夠有效解決注意力流失的問題。課堂教學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展開,同時受到教學時間限制,因此“微課”思維的引入也要從這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分解教學內容,以知識點為單位,將整塊的理論知識分解,精煉內容,突出重點﹔另一方面,切割教學時間,以分解后的教學內容為基准,將40分鐘的課堂時間分段規劃,每一時段解決一個小知識點,循序漸進,積少成多。

4.手段設計:多元化的“案例”思維。作為傳播手段的教學方法同樣決定著傳播效果。傳統“一嘴一書一黑板”的教學方法早已過時,科技的進步對教學手段的變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媒體內容呈現已經不再新鮮,但使用了多媒體設備,並不等同於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優勢。習慣於“微”傳播多元互動刺激的當代大學生群體,在課堂上傳授也需要不間斷的感性刺激來激發課堂活躍分子。

一是用高效的案例推導取代低效的口頭講解,是輔助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如前文提到的採用新聞與廣告、歷史對比的方式推導“新聞的特點”,在實踐中,選取直接帶來感官體驗的電視新聞、電視廣告片段,讓學生從中體會、總結,不僅達到教學目的,還集中了課堂注意力。當然,在案例選取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典型性、時效性、關注度的把握。

二是用關聯性圖片豐富多媒體課件,是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法則。通篇文字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讓學生抓不住內容的重點,同時很容易流失課堂關注率。提綱式的文字內容配以知識點相關的圖片,能夠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是將網絡流行文化導入課堂,是讓學生產生共鳴的一劑良藥。新聞學科的學習具有前沿性,且與一線實踐緊密結合,網絡流行文化現象作為新聞傳播學科實踐成果和研究對象導入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互動的積極性。

隨著媒介技術的進步,新型傳播形態不斷改變著社會大眾的生活狀態、信息接受方式、閱讀習慣等,大學生是對新型事物反應最為快速的群體。新聞學理論教學須緊跟媒體前沿變化,敏銳地感知受眾群體的細微變化,隨之改進教學設計。而媒介技術日新月異,傳媒形態更是時時更新,教學設計的優化最終還有賴於教師對課堂狀態的關注、對社會變動的留心、對教學效果的思考、對教學設計的實踐。(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唐緒軍,黃楚新,劉瑞生.微傳播:正在興起的主流傳播——微傳播的現狀、特征及意義[J].新聞與寫作,2014(09).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