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編劇余飛揭秘"剃刀邊緣" 好的編劇要會"變廢為寶"

2017年03月31日07:46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的編劇要會“變廢為寶”

  諜戰劇《剃刀邊緣》劇照。資料圖片

  由文章執導,並與妻子馬伊俐共同主演的電視劇《剃刀邊緣》近期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熱播,“燒腦”的劇情讓不少年輕觀眾大呼過癮。近年來,從《潛伏》《紅色》,到《偽裝者》《麻雀》,小熒幕上已然掀起了一股“諜戰熱”,但不難發現,即便是熱門題材,能叫好又叫座的劇目依然是少之又少。

  諜戰劇以其強情節、高懸念等特殊優勢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優質的劇本是收視率的有力保障,其劇本創作如何“化繁為簡”?類型劇又如何避免落入俗套?當下,編劇人才培養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為此,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剃刀邊緣》編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余飛。

  余飛此前創作過《永不消逝的電波》《重案六組》等不少燒腦神劇,創作《剃刀邊緣》的前前后后,讓他自身也對編劇這個行業感觸頗深。面對IP、資本對影視圈生態的沖擊,余飛表示:“編劇應該保持好心態,別人賺大錢,我們也不用去羨慕。不論是大IP、小IP,都可能把它編成一個特別好的故事,這才是好的編劇。編劇如果寫好了,待遇也不差。”他還倡議,建立一所影視行業的“藍翔技校”,“專門教編劇具體的技巧和做事方法。”

  技能互補煉成“雜技式諜戰”

  眾所周知,隻要是諜戰類型的戲,都免不了有一個甄別內奸,或者尋找臥底的過程,這很容易讓劇情陷入“雷同”的境地,如何避免“套路”變成“俗套”,讓作品獨樹一幟,是相當費功夫的。

  除潛伏、審訊、偵破、陷害與槍戰等經典諜戰元素外,《剃刀邊緣》一開場就拋出“捉共黨,查剃刀”的核心懸念,隨后先是許從良(文章飾)與偽滿警察廳的幾輪較量,從“被指認為剃刀”到“有通共嫌疑”,嚴刑逼供的場面十分慘烈。看過《剃刀邊緣》的觀眾或許發現了,這部的主人公許從良從出場開始就一改傳統諜戰男主角的安靜低調,不僅行事乖張搞笑,言語也頗具“痞氣”,其個性設置和劇情的大致走向看上去與前不久熱播的另一部諜戰劇《麻雀》有點相似。其實,這並非編劇刻意為之,余飛坦言:“這個人物他本身就是小混混,做事就自帶一些喜感。我們其實並沒有朝喜劇這個方向去做,就是碰巧有了這個元素。”

  和很多諜戰劇一樣,《剃刀邊緣》也是一部“改編之作”,它改編自許偉才的小說《諜戰1933》,講述上世紀30年代哈爾濱偽滿警察廳捉拿地下黨特工“剃刀”的故事。對於編劇而言,一方面,既要讓它忠實於原著,另一方面,又要讓它適應電視劇觀眾的欣賞習慣。劇本創作前后歷經兩年,余飛說,電視劇最終呈現的內容與劇本實現了95%以上的一致,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原著的“完全還原”,而是依據書中的時代背景和人物關系作為由頭,按照五集左右一個單元,重新架構新的故事。但這樣一來,電視劇的劇情比原著更緊湊,同樣的,對觀眾的要求也提高了,“觀眾要沉下心來看才能看得明白,而且至少每一個單元你要從頭看起,不能從中間看。”

  對此,余飛笑言,這次的創作是一個“逼死編劇”的過程。為了區別於以往的同類創作,他們把常見的“絕處逢生”幾乎都改成了“絕處逢死”,並為此設計了許多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一個任務裡還包含幾個子任務,在每一個任務中都先把自己逼上絕路,再尋找破局。不同以往的是,在絕境之后還會再跟一個甚至數個絕境,主人公剛剛脫離險境,馬上又要面臨更可怕的險境。也正是因為在連環絕境之下,劇情的壓迫感一步步被強化,觀眾才會欲罷不能。

  在《剃刀邊緣》裡,文章飾演的小人物許從良幾次死裡逃生的驚險設定如同“走鋼絲”,很是扣人心弦,甚至有網友將其戲稱為“雜技式諜戰”。即使拿放大鏡來看,這部劇也是近兩年少見的在劇作本身用實打實的邏輯和密集的劇情點吸引觀眾的作品。該劇自開播以來,環環緊扣的劇情也拉動著收視率持續走高,可以說,劇本底子打得實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整個創作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特色小說家和一個職業編劇之間的技能互補:余飛寫出詳細的分集提綱,寫完之后發給許偉才,讓他據此寫劇本初稿,然后由余飛對初稿進行簡單修改,再發給資方審閱。這兩人是各有長處的,小說家善於寫故事、造沖突,他們能寫出奇人奇事,這構成了影視創作的極佳的種子和基因﹔職業編劇有熟練的劇本創作技巧,起承轉合和結構設定才是他們的強項,二者一旦能被有效組織和疊加起來,無疑大大保証了電視劇的質量。

  建議開“藍翔”教人挑劇本

  現在IP、資本橫行,大大改變了影視圈的生態,對編劇這一職業的沖擊也比較大。身為職業編劇,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余飛說,自己並未覺得編劇在行業內被忽略,相反,他樂觀地認為,這是一種對創意的重視,“不管重視的方法對不對,畢竟是一種重視。不管是大IP還是小IP,是垃圾IP還是優質IP,實際上對編劇都沒有特別大的意義。”作為職業編劇,他笑言,“隨便從地上撿個垃圾,如果都可能把它編成一個特別好的故事,這才是好的編劇。”

  當下影視圈都在喊“缺少好劇本”,在余飛看來,這實際上是“行業裡會‘抓’劇本的人很少,大量公司的票房部門都形同虛設也根本不懂劇本。這不僅是從業者的態度問題,更是能力的缺乏,“抓劇本的人自己要會寫,要懂得編劇心理,要懂法律,懂得制片方的關系,還要懂得審查,可以說是一個人精。”對此,余飛玩笑道,“我一直提倡最好能開一個影視行業的‘藍翔技校’,專門教這些具體的技巧,做事的方法。”

  教人如何挑劇本缺一所“藍翔”,但從專業院校走出的演員不少也辜負了“專業”。對近來屢屢曝光的替身演戲、摳圖演戲等事件,余飛也表示無奈,“我們前面所有的努力,都要靠演員呈現在觀眾面前,如果演員不敬業,肯定會影響這個行業。”但余飛並不認為這一現象代表了全部,“現在拍攝量大,資本進入得太多,炒作大IP太多,導致了所謂有市場價值的演員成為極度稀缺的資源,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他們用非常不好的方法拍戲。實際上應當告誡制片方,如果他沒有檔期就不要去找他,當然這都沒用,可能播出平台就要他來演才給你好的播出時間。”

  在余飛看來,這是一個需要系統解決的問題,他拿中醫類比,稱症結需要系統治療,“讓各行業真正的高手,各職能部門團結,做出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讓所有人都被這種好作品吸引,形成一個正能量的引導。這樣每個人都會愛惜羽毛,盡量做好的東西,也不受資本影響。”(記者 畢嘉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