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上的蘭考“三年脫貧史”
蘭考脫貧——引發關注為哪般
3月27日,河南正式宣布,蘭考率先脫貧。“蘭考脫貧”瞬間成為網絡熱詞。對於一個在2013年底還有7.94萬貧困人口的蘭考來說,短短三年,便在河南省率先脫貧“摘帽”,人們在感嘆成就如此之大的同時,也對蘭考實現脫貧的經驗頗為關心。讀報君翻閱了相關資料,從2014年3月至今,《人民日報》刊登的有關蘭考的報道超過三百篇,報道總量是之前三年的三倍還要多,讀報君從中選出幾篇與大家分享,從中回望蘭考三年脫貧所走過的道路,感悟媒體主動記錄時代、助力脫貧攻堅的擔當。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他,就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2014年1月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省以下各級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基層組織中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選擇了河南蘭考作為自己的聯系點。這年3月,他來到蘭考,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次調研。文中提到,習近平總書記特地來到焦裕祿當年找到防治風沙良策並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蘭考縣東壩頭鄉張庄村,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
《人民日報》2014年3月19日第1版
一個多月后的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蘭考,既對搞好教育實踐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又親自出席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5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作風建設要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不斷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為題,對此做了全面報道。
作為焦裕祿精神發源地,共和國歷史上很少有一個縣像蘭考這樣,匯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然而,精神富有的蘭考縣卻戴著一頂“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也是在2014年,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王新軍在一次民主生活會上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問題——“守著焦裕祿精神,50年了,為什麼蘭考貧窮落后仍沒有根本改觀?”,這一問,后來被稱為“蘭考之問“。
就在這一年,蘭考作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庄重承諾。
2016年12月31日,蘭考縣曹庄村村民在村文化廣場上進行太極拳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 博 攝
脫貧攻堅——一定要有好辦法
三年脫貧第一年——“緊扭關鍵節點”。2014年9月30日,《人民日報》第22版刊文《緊扭關鍵節點 破解“蘭考之問”》,文中提到了當年要緊扭的六個關鍵節點。
《人民日報》2014年9月30日第22版
一是解決認識問題。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准開展、高質量推進”,著力破解焦裕祿精神“沒學到位”、干部作風“沒轉到位”、事業發展“沒干到位”三大突出問題。
二是深學細照篤行。著力解決理想信念、群眾觀點、思想方法、精神狀態、執政能力5個方面的問題。
三是見筋見骨見魂。做到不“繞”、不“空”、不“假”、不“夸”。
四是拉單子建台賬。圍繞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突出熱點問題、影響改革發展的突出障礙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難點問題,逐一整改、達標銷號。
五是抓常抓細抓長。從6個方面新建、完善27項制度,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形成常態化長效化。
六是強縣富民並進。建立產業扶貧和精准到戶扶貧推進機制,啟動黃河灘區移民遷建、高標准糧田建設等三大重點扶貧項目,做到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這些關鍵節點,是蘭考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突出做法和經驗,也為實現“三年脫貧”培養和鍛煉了隊伍,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三年脫貧第二年——“從大考到大干”。2016年3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蘭考從大考到大干》,文章從三個方面審視蘭考實施“三年脫貧、七年小康”兩年來的轉變。
《人民日報》2016年3月28日第1版
一是干部作風變了。曾經的“推推動動,不推不動”,自2014年一次激烈的民主生活會后開始轉變,以前看焦裕祿,蘭考干部覺得“離自己遠”,如今干起工作紛紛成了“拼命三郎”,干工作從“坐著等”變成了“比著干”。
二是確立“蘭考高標准”。在蘭考,開好民主生活會早已形成一整套標准,每一關、每一環都落細、落小、落實,相關做法成為標准印發全省。蘭考縣服務型黨組織的考核指標細化到34項,並在河南率先出台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建立示范縣16大項115個子項的工作台賬。
三是狀態大變樣。從“人叫人不動”的老模樣,轉變為“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的新狀態,面對“天下第一難”的拆遷問題,他們一靠政策,二靠帶頭,三靠紀律,無論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三年脫貧第三年——“精准脫貧”。2016年10月1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研討會在京召開,10月20日,《人民日報》第16版刊發此次研討會的發言摘編,倒頭條位置,是蘭考縣縣委書記蔡鬆濤的發言《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全局》,文章不長,但是對蘭考脫貧攻堅面臨的四大疑問,蔡鬆濤都做出了很到位的解讀。
《人民日報》2016年10月20日第16版
一是“扶持誰”。堅持“應進則進,應出盡出,應糾則糾”原則,逐村、逐戶、逐人“過篩子”,同步建立“一戶一檔”。
二是“誰來扶”。抽調優秀干部駐村,專職從事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幫扶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三是“怎麼扶”。因村因戶制宜,制定了12項有針對性的具體幫扶政策。
四是“如何退”。 在貧困村退出方面,對照“貧困發生率、交通、飲水安全、電力保障、廣播電視、文化建設、衛生醫療、通寬帶”等8項指標,對標找差距,明確各行業部門的職責任務,彌補工作短板。在貧困縣退出方面,對照“貧困發生率、貧困村脫貧率、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公共服務”4項指標。
讀報君注意到,蔡鬆濤在文章末尾特別提到,蘭考縣要“通過整合涉農資金和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到年底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如今再看,這句實打實的承諾已經成為現實。
三年脫貧——這些做法太重要
三年時間,蘭考從“大考”到“大干”,從“大干”到“大變”, “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已實現一半。3月2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和6版刊發報道《蘭考脫貧》,記者深入採訪,解密蘭考之變。文章把蘭考實現“三年脫貧”的秘笈歸納為如下三招。
《人民日報》2017年3月28日第1版
興產業、拔窮根。脫貧攻堅伊始,蘭考人自問:蘭考為啥窮?答案是:產業不興,經濟沒有支撐。“蘭考把脫貧攻堅與供給側改革相結合,找准特色產業,讓貧困戶在家門口穩定增收,拔下了窮根。”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鬆濤說。
3年來,蘭考從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到建設產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從小微企業遍地開花到多家上市公司落戶,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蘭考村民在縣內務工率達60%以上。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124元和9943元,比3年前分別增長10164元和4297元。
促改革、敢擔當。“讓好鋼用在刀刃上”,是蘭考的重要思考,也是精准扶貧的關鍵。2014年,河南省專項扶貧項目資金審批權全部下放到縣,蘭考縣又把審批權下沉到鄉,讓村裡自主決策扶貧項目,探索創新“先撥付、后報賬,村決策、鄉統籌、縣監督”的扶貧資金分配運行機制。扶貧工作由原來村裡“被動承接”轉變為“主動運作”,貧困戶從“與己無關”到“以我為主”,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大大調動起來了。
2016年11月8日,用於黃河灘區群眾搬遷的蘭考縣谷營鎮姚寨新村社區航拍圖。新華社記者 李 博 攝
三年脫貧攻堅戰中,蘭考先后拿出3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基金,撬動10倍商業銀行貸款額度,支持貧困戶和致富帶頭人創業,助力參與扶貧的企業發展。與此同時,對已脫貧戶開展信用評定,通過銀行授信,可分別給予3萬—8萬元不同額度的貸款,並享受政府貼息。蘭考還對已脫貧的村民,實施保險、產業扶貧、外出務工補助、大學生補貼、危房改造、雨露計劃等6項政策,確保其穩定增收不返貧﹔對兜底戶,除落實6項政策外,還提供醫療救助、中小學教育救助、光伏扶貧三項政策,同時全部納入低保,實施臨時救助、土地收益差額補助等,確保兜得起、穩得住。
轉作風、強黨建。蘭考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主戰場,先后選拔345名年輕干部,派駐115個貧困村精准幫扶。嚴格遵守“5天4夜”工作制,堅持不脫貧不脫鉤,不拔窮根不撤隊伍。
與此同時,基層黨建難題也在脫貧攻堅中得以解決。蘭考重樹“四面紅旗”,開展以爭創“脫貧攻堅紅旗村”“基層黨建紅旗村”“產業發展紅旗村”“美麗村庄紅旗村”為主要內容的基層黨建活動。每半年在四項重點工作中各評選出10個“紅旗村”,隆重表彰,並給予村支書和其他“兩委”干部每人每月300—500元不等的額外獎勵,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讀過這些報道,讀報君心生感慨:蘭考正是憑著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干事業的那股拼勁,依靠干部帶頭,激發群眾參與,用“大干”實現了“大變”。 55年前,焦裕祿拼盡一生,發誓改變蘭考面貌。55年后的今天,蘭考迎難而上,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筆耕不輟的記者,無時無刻不在記錄點滴變化帶來的巨變,肩負職責使命的媒體,不由讓人們為曾經走過的輝煌點贊。
(本文部分內容據《人民日報》相關報道)
撰稿/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