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要當“鍵盤俠”還是“偵察兵”?
最近,一些調查性報道刷爆了朋友圈,似乎讓人們重新看到了調查性報道的“復興”,看到了傳統媒體在內容生產方面的“優勢”。然而,調查性報道推出之后,扑屏而來、洶涌如潮的是新舊媒體、大號小號們的跟風議論、發泄爭吵。最應奔跑在了解真相路上的傳統媒體,大多只是“鍵盤俠”,寧願守在電腦前發聲,不願去往現場發現真相。這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的式微和新聞專業精神的淪落。新聞產品“供給側改革”的課題,值得每位媒體人深思。
1.二手信源能代替一手資料嗎?
調查性報道,針對的是涉及公眾利益的熱點、痛點,披露的是事件的來龍去脈,滿足的是公眾對新聞事件知情和思考的深度需要。
調查性報道很難做。選題往往是負面的,以揭露社會弊端或事件黑幕為宗旨,報道必須全面深刻,卻又阻力巨大,注定充滿曲折與艱辛,隨時遭遇威脅、瞞哄與欺騙,甚至會有人身危險。而且,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財力投入,成本不菲。
採寫調查性報道要求高。記者要有堅強的意志。雖是和平年代,採寫調查性報道遇到的困境卻不亞於戰火紛飛、炮聲隆隆。要在非突發事件中,採集到與眾不同的獨家材料和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的深層材料,無異於深淵捉魚、吹沙淘金,非意志堅強者不可得。記者要有質疑的態度。面對各類事實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不受輿論或思想慣性的影響。記者要有平衡的意識。不受個人喜好與偏見的影響,對於不同涉事主體,都應給予平等的發聲機會,做到馬克思所言“一般的公平”和“根據事實描述事實”,不因報道的偏向性讓受眾產生非理性的偏見,不能失去調查性報道應有的理性與深度。
可以說,一篇好的調查性報道是以記者的實地調查為依據,而不是對二手信源和虛假消息進行加工﹔一篇好的調查性報道是要整合各種信息和材料,而不是偏聽“一家之言”、止步於現場﹔一篇好的調查性報道是用事實來說明或者暗示真相,而不是輕易下任何明確結論﹔一篇好的調查性報道是可以影響現實,而不是僅僅嘩眾取寵。
很難做,要求高,注定全面深刻的調查性報道,永遠是新聞稀缺產品,也注定它可能對社會發展進程產生重要影響。因為稀缺,所以珍貴﹔因為深刻,所以有力。在日漸浮躁的新媒體時代,全面深刻的調查性報道更彰顯其價值。
人民日報的“求証”欄目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好的實踐。比如,在對北京霧霾天氣、天津港爆炸等現象和事件進行報道時,記者堅持用一手採訪所得資料,駁斥了那些網上流傳的二手信源、甚至是三手信源以訛傳訛的虛假信息,是比較成功的調查性報道。
“求証”欄目版面 《人民日報》2016年11月27日4版
2. 都是“快速運轉的倉鼠輪”惹的禍?
近些年,隨著網絡媒體的崛起、從業者收入的減少,以及所受關注的弱化,傳統媒體出現嚴重的“離職潮”,很多人紛紛轉向新媒體領域,或是干脆轉行。從事調查性報道的記者,更是越來越少。
有媒體人說,調查性報道耗時長、收效慢。在以“快、短、評”取勝的自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往往費力不討好,常常因高成本、低回報而成為傳統媒體削減投入和人力的首選,也成為不少媒體人避而不談的“選題”。
從另一個角度看,傳統媒體不斷推動融合發展,“全媒型人才”成為重點培養方向,對記者的要求更高了。全媒型記者,不僅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文字水平和報道技巧,還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既能寫,又能拍,還能攝像,最好還能剪輯。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的商業版負責人迪恩·斯達克曼將現在的媒體環境描述為“快速運轉的倉鼠輪”,用以形容記者的忙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們無暇,甚至忽略了去做費時費力的調查性報道。這已成為客觀現實。如何在快與深之間尋求平衡,是記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快速轉動的輪子讓倉鼠隻顧盲目奔跑
3.信息泛濫更需新聞“供給側改革”
互聯網帶來的新媒體多元、迅猛發展,引發了能量巨大、碎片橫飛的“信息爆炸”。表面上看,信息越來越多,實際上卻同質化嚴重、泥沙俱下,“話題黨”猖獗,低水平拼湊,優質新聞產品的供給無法真正滿足受眾需求。
與以新技術支撐為特點的新媒體相比,尤其與往往隨機萌發、自生自滅的自媒體相比,傳統媒體有強大的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包括以強大財力與人才做后盾從事調查性報道的能力。這或許也是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一個極為重要的自我救贖之道。在這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信息爆炸時代,傳統媒體人不能滿足於變身成為“網絡評論員”,足不出戶,不經採訪,憑著在網上扒來扒去的所謂“事實”,發表評論,“指點江山”,最后被網上不斷出現的反轉新聞“挖坑”,被別人深入挖掘的“事實”啪啪打臉。媒體人需要當鍵盤俠,但是不能僅僅當鍵盤俠,還是要去做調查真相的偵察兵。隻有深度、准確的事實,才能支撐起理性、強大的評論。特別是在新聞事件甫一出現的初期,真相比評論更重要!
調查性報道是傳統媒體,尤其是傳統主流媒體行使社會守望職責的重要形式之一,對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媒體要融合,傳播方式要更新,傳播渠道與平台要拓展,但新聞專業主義的魅力永遠不會消減。傳統媒體要想在新媒體時代樹立權威、贏得讀者,必須做好新聞報道的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的內容仍然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全面、深刻、理性、客觀的調查性報道,是人們穿越信息霧霾、看清真實世界的“剛需”。
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根據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改編。影片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對我來說,報道這樣的新聞,才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意味深長的話,值得媒體人思考。
電影《聚焦》海報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由“研究事兒”公號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聯合出品)
撰稿:張天培 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