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不實信息的隱性危害及應對之本
摘 要:本文對自媒體不實信息的概念及其隱性危害進行了分析與調查驗証,認為自媒體不實信息指互聯網或基於互聯網的即時通信工具終端用戶利用自媒體途徑對外發布的各種不真實、不確切信息。不實信息導致人們在判斷事物時產生“盲人摸象”般的臆測,並進一步引發碎片化傳播的信度降低,使受眾滋生“狼來了”般的麻木心態等隱性危害。加強對特定人群的媒介素養教育,是應對不實信息隱性危害的根本之道。
關鍵詞:自媒體﹔不實信息﹔隱性危害﹔應對﹔媒介素養
與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相伴而生的是以價值觀多元化為背景,以微信、微博、論壇、貼吧等為主要載體,以片段、零散、即時為基本特征的自媒體傳播的興起。自媒體傳播的便利使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評論者,人人都可以利用自媒體傳播來表達個人意願,這種傳播技術的發展一方面給信息傳播帶來了新的活力與生機,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不實信息也趁虛而入,在自媒體傳播中表現得異常活躍並屢禁不止,給自媒體傳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並悄然間對受眾的接受心理產生隱性危害。
一、自媒體不實信息不僅僅只是謠言
不實信息雖然包括謠言,但卻不僅僅只是謠言。謠言是指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廣為傳播的信息,而不實信息卻並非總是無稽之談。霍良安博士認為,不實信息是未經証實的信息,屬於對實際描述不符的,傳播過程中被不斷放大或者扭曲的信息。用不實信息來定義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所有謠言、流言、小道消息更加確切[1]。筆者認為,自媒體傳播中的不實信息指互聯網或基於互聯網的即時通信工具終端用戶利用自媒體途徑對外發布的各種不真實、不確切信息。不實信息是一個比謠言信息在涵蓋內容上更加寬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毫無事實根據而人為捏造的謠言信息,也包括有已發事實作為基礎支撐或緣由,但事實在傳播過程中被分割、扭曲、放大乃至變形的各種非謠言信息。
由於不實信息並非總是無稽之談和憑空捏造,有些不實信息很可能還有部分事實作為支撐或緣由,而且其表現形式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既有基於部分事實的盲目推測或以偏概全,也有對真實事件的斷章取義或夸大其詞,還有對新聞事實的移花接木或張冠李戴等等不一而足。有些飲食健康、生活常識、空氣污染方面的不實信息還貌似科學,似是而非,令人真假難辨。所以,半真半假、真假混雜的不實信息往往比純粹的惡意謠言更具有迷惑性,其危害風險也更加具有隱蔽性。
二、不實信息的隱性危害——從“盲人摸象”到“狼來了”
不實信息對社會與公眾帶來的顯性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憑空捏造的惡意謠言往往會引發社會秩序紊亂、商品搶購風潮、公民名譽受損、企業產品滯銷等多種危害。不實信息同時還存在對受眾心理的隱性危害——因具有潛在性和遲滯性而不易察覺的危害。其主要表現是,由於自媒體傳播中的不實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往往只是不確切的、零碎的反映了事物的某個側面或某個細節,這很容易導致人們“盲人摸象”般的主觀臆測並產生錯讀誤判,而當受眾在經歷不實信息的戲弄之后又容易產生麻木、冷漠的排斥接受心理,由“盲人摸象”般的主觀臆測轉而走向“狼來了”般的全然不信。
美國學者理查德.斯皮內洛認為:“技術的步伐常常比倫理學的步伐要急促得[2]。”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自媒體用戶享受到自由發布信息的快感,從來隻能聽取主流媒體話語的民眾陷入自我陶醉般的眾聲喧嘩。一方面,這種眾聲喧嘩有利於打破傳統的傳播壟斷格局,有利於民眾了解事物的多個側面,傾聽到同一事件的不同意見,給大眾傳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3]﹔但另一方面,這種缺乏制約的眾聲喧嘩也會造成傳播規范的暫時失序。當人們依據各自的判斷和價值觀把信息分割成碎片對外傳播,信息便成為帶有個體主觀意向的、不確切的一個個細節或一塊塊局部,原本完整的事物在傳播中被分割成碎片,被扭曲、放大乃至變形。人們在接受了這些碎片化不實信息后,得出的往往是零碎,局部,甚至是變形的“事實”,當人們據此去想象和推論整體,去理解和評價事物時,產生“盲人摸象”般的主觀臆測和錯讀誤判是毫不奇怪的。
當不實信息成為人們判斷事物的干擾因素,成為增加事物不確定性的負面力量,這必將導致人們對自媒體途徑的信息產生懷疑、厭倦甚至麻木,並逐漸失去信任,自媒體傳播的整體信度必將大大降低。隨著一個個不實信息的破滅,隨著一次次被不實信息戲弄,人們從“寧可信其真”到“全然不信”和“不管真假,隻看熱鬧”的心態轉變是可以想見的,那時,“狼來了”的故事將在現實生活中重現,自媒體傳播本應具有的傳播活力也必將遭到重創乃至抵消。
上述不實信息的隱性危害分析並非杞人憂天。考慮到當代大學生是享用和接受自媒體信息傳播的主要人群,筆者曾對50名大二學生做過一次假設性問題調查,假設性問題是“假如你被微信或其他自媒體不實信息欺騙了三次以上,你對此類途徑傳播的信息將會持什麼態度?”在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依然相信”的僅有4人,佔8%﹔選擇“全然不信”的有17人,佔34%﹔選擇“不管真假,隻看熱鬧”的有28人,佔56%﹔選擇“無所謂”的1人,佔2%。盡管選擇結果可能會受“被騙三次”引發的情緒影響而欠缺理性,但卻是可以理解的。當前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從微信中看到一條消息后,尤其是以“標題黨”手法吸引人們眼球的消息后,首先產生的便是“是真的嗎”或者“又是謠言”的疑惑與判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媒體傳播的信度正悄然下降。
盲目輕信並依照碎片化不實信息去“盲人摸象”是一種受眾的悲哀,但是,當人們經歷了一次次不實信息的戲弄之后開始對所有自媒體信息全然不信,當傳播中的信息一被接收便被付之一笑或嗤之以鼻,當人們對事件真假漠不關心而隻被信息的新奇和刺激所吸引,這種接受心理的演變則更多反映了人們媒介素養的缺失和信息意識的淡漠,反映了人們在紛雜信息面前喪失社會關注和鑒別努力的心靈麻木。這種心態演變可能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也可能隻發生在部分受眾身上,但隻要不實信息改頭換面的繼續存在,我們就必須警惕和防范這種“溫水煮青蛙”般的隱性危害。
三、應對不實信息隱性危害的根本之道
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受眾的信息意識層次,使他們在眼花繚亂的自媒體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認知,具有質疑精神、鑒別意識和評估能力,從而在享用自媒體信息資源的過程中既不輕信盲從和迷失自我,又不盲目排斥和麻木冷漠,這是應對不實信息隱性危害的首要策略和根本之道。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有研究指出,具有較高意識層次的用戶可以減少甚至抑制不實信息的傳播,提高用戶意識層次,有助於縮小不實信息傳播范圍[4]。最近,我國教育部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把“能自覺、有效地獲取、評估、鑒別、使用信息,具有數字化生存能力……具有網絡倫理道德與信息安全意識等”列為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之“信息意識”的表現重點[5]。可見,以信息意識為核心內容的媒介素養已被視為當代人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也必將成為我國當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然而,我國大陸地區當前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並不令人樂觀。在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媒介素養教育已被列入國民教育體系,並在中小學開設相關課程和專門訓練,我國港台地區也相繼開設有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但我國大陸地區在媒介素養教育方面的發展相對遲滯,到目前為止,僅有少數高校開設有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或與此相關的選修課程,中小學很少有學校開設此類課程,開展過媒介素養教育的學校也多屬課題研究或實驗性質[6],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遠遠落后於當代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也難以適應當代信息傳播對受眾媒介素養的新要求。
在實施媒介素養教育方面堪稱表率的是中央電視台大型互動求証節目“是真的嗎”。此節目經常搜集網上流傳的一些貌似科學但卻似是而非的不實信息,並通過多種手段對自媒體傳言進行專業驗証與權威實驗,為受眾探求事實真相,辨別傳言真假,這對於消除自媒體不實信息以訛傳訛的不良影響,無疑將產生積極良好的作用,同時也不失為一種融教育與娛樂為一體,生動直觀、面向大眾的媒介素養教育形式。
由於當前的在校學生必將成長為未來社會的受眾主體和新媒介傳播技術的主要應用群體,由於中老年女性人群更容易輕信不實信息[7],因此,教育、文化、科研和傳媒部門應加強溝通與協作,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強對在校學生以及中老年女性等特定人群實施媒介素養教育,以強化此類人群對自媒體信息的鑒別意識和評估能力,幫助他們學會運用相互比較、邏輯分析、科學求証等方法處理紛雜的自媒體信息,這是應對不實信息隱性危害的根本之道,亦是勢在必行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 霍良安.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2] 苗濤.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失范的倫理道德審視[J].新聞愛好者,2016(5):61-63.
[3] 彭蘭.碎片化社會背景下的碎片化傳播及其價值實現[J].今傳媒,2011(10):8-11.
[4] 陳艷紅.基於意識層次的微博不實信息治理研究[J].情報雜志,2014(1):135-139.
[5]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EB/OL].搜狐教育,http://learning. sohu.com/20160914/n468459551.shtml.
[6] 張志安,沈國麟.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對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的回顧和簡評[J].新聞記者,2014 (5):11-13.
[7] 唐緒軍,吳信訓等.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6[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