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台音樂節目構筑良好音畫效果探析
——以《民謠與詩》為例
摘 要:當前網絡電台音樂節目質量參差不齊,其主要問題是一些創作人員因過分注重渲染節目的情緒而忽略了更具聽覺延伸意義的音畫效果。對視覺和聽覺特征的了解和把握,是構筑良好音畫效果的前提。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的創作者們應始終以情感為核心,通過對節目大膽創新,拓展聽覺空間,使聽眾產生共鳴。
關鍵詞:電台音樂節目﹔音畫效果﹔節目策劃﹔主持人語言
音樂節目素來是廣播節目中最具可聽性的節目類型。當前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的種類繁多,因許多是由電台愛好者或者資深樂迷創作,所以節目真誠朴實並具有鮮明個性特點。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業余選手”投身網絡電台的節目制作中,致使競爭愈發激烈,節目質量也參差不齊。其主要問題是一些創作人員因過分注重渲染節目的情緒而忽略了更具聽覺延伸意義的音畫效果。音畫效果的加強可以極大地激發聽眾的想象力和情感記憶,促使廣播節目達到過耳不忘的藝術效果。也是廣播在媒介競爭激烈的今天,抓住聽眾日趨“碎片化”耳朵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促使網絡音樂節目良性發展的必要選擇。
一、網絡音樂節目的視聽特點
音是聽,畫是視,音畫效果要基於視聽語言的共同作用或轉化才能呈現。傳統廣播是一種純粹訴諸於聽覺的媒介,通過所創造的聲音空間來激發聽眾的想象力,使其在腦海中產生豐富的畫面感,這是一種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音畫效果。當前,借助多媒體呈現技術,網絡廣播突破了傳統單一介質傳播的局限,其音樂節目可通過與圖像、文字相配合,達到聽覺和視覺同步的表現效果。這是融媒體時代廣播節目呈現的一種新的音畫特征。對視覺和聽覺特點的了解和把握,是構筑良好音畫效果的前提。
1.網絡音樂節目的視覺特點。視覺表現為一種“觀察”的藝術,相比聽覺它具有動態性,追求沖擊力,對我們的思維也是影響極大。日常世界裡的一些傳播樣式如畫作、建筑、園藝、書籍等無不是為視覺符號的設計而馬首是瞻。
在網絡電台中,視覺性元素的運用也隨處可見。由於網絡電台的聽眾主要來自手機、ipad等客戶端的收聽,所以吸引受眾點擊的任務就自然而然落在了電台節目的封面及名字上。通過閱讀封面圖片和節目名稱,聽眾能迅速反應,將自己的興趣喜好對號入座,通過視覺刺激人的行為欲望,網絡廣播節目也概無例外。網絡電台許多節目一開始也是通過視覺來傳達節目特色,如上傳幾張具有表現力的圖片在電台頁面上,利用視覺的沖擊力來吸引受眾,來營造一種首因效應。
2.網絡音樂節目的聽覺特點。與視覺相比,聽覺更具有邏輯性、聯想性和啟迪性。因為“聲音的發生雖然是在人體的外部,並為人體的外部器官所捕捉,但聲音引起的感覺卻作用於人的內心。[1]”麥克盧漢曾用“熱”和“冷”來形容媒介提供信息與受眾參與度的多寡。“熱媒介”受眾的參與度低,“冷媒介”參與度高。而聽覺與視覺相比要“冷”得多,參與者的想象投入也要更多,從而也更增強了聽眾的理性和主體意識。因而西方一些學者認為當代廣播的一個重要傳播價值是“刺激智力思考”[2]。
音樂是廣播音樂節目中的主角。它同樣是一種訴諸聽覺的具有抽象性和想象力的藝術形式。它不僅蘊含著人類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是人類情緒的載體。在感覺的刺激作用下,聽眾會有意無意加入個人的閱讀經驗、人生經歷或某種回憶,當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個人的審美體驗,這種體驗形成了腦海裡揮之不去的畫面。
因此好的廣播音樂節目,需要主播有著良好的語言敘述能力,能對音樂所蘊含和引發的情感進行准確描摹。當前一些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經常患有“失語症”。主持人僅一味依靠音樂去支撐拓展聽眾的情感共鳴,致使表達相當單薄。良好的語言功力與恰到好處的畫面、文字相互配合,才是節目致勝的關鍵。
二、《民謠與詩》中音畫效果的構筑技巧
《民謠與詩》是蘇州民謠愛好者易小婉在網易雲音樂、荔枝FM開設的音樂節目,目前累計收聽量已突破二百萬。是當前網絡平台眾多播客爭鳴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檔音樂節目。對這檔節目的剖析有助於更好提升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的音畫效果。
1.獨辟蹊徑的節目策劃。以往廣播音樂節目在策劃時,通常以專題的形式來組織結構,常見的有歌手專題、節日專題以及一些情感性專題。創作者通常圍繞這些主題播放歌曲,渲染氣氛,與聽眾交流。但存在問題是不同類型的歌曲堆積在一起介紹,使歌曲原有獨特的質感在曲目雜糅中流失,也容易造成比較高的節目“撞衫”率。節目策劃的同質化易使聽眾產生審美疲勞,也使節目缺乏區分度和競爭力。
《民謠與詩》則在堅定民謠特色的前提下,獨辟蹊徑策劃了“華語民謠版圖系列”,於2016年1月起,通過盤點各個地方的特色民謠歌手和歌曲來展現這個地方的地域特色和故事,迄今為止做了煙雨杭州、西安氣脈、霾困北京、蒼茫蘭州等十個城市主題,都獲得了不錯的收聽效果。《民謠與詩》的音樂主要可以用兩個部分來概括,一類是本土歌手所創作的民謠歌曲,另一類則是曾在此處經過的歌手原創的民謠。這正好代表了兩類聽眾,即此處為家鄉和到過此處的人。毋庸置疑,這兩類聽眾都對此地有著特殊的情結和具體的生命體驗,因此他們極易被帶入主題氛圍中,回憶起與此地的故事。其實還有第三類似乎游離於主題之外的聽眾,他們未曾到過此地,但通過本土人和路過人眼中這座城的不同感受描摹,從而使他們對這座城市產生向往,而想象中的世界更趨於“完美”。所以節目策劃很巧妙的包容了所有的聽眾,並使之生出情愫和聯想。
2.撥人心弦的主持人語言。語言是廣播節目最重要的編碼符號。廣播音樂節目中,借助語言的提示,可以明確揭示音樂的內涵,規定聯想的線索和范圍,從而增強音樂形象的具體性與明確性[3]。在廣播音樂節目中,主持人聲音的不同色彩及各異的表達,同樣也是造成聽眾聯想及不同收聽體驗的手段。主持人語言可分為敘述語言和留白。此前提到的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的“失語症”正是因為未處理好這兩者的情況,《民謠與詩》的主持人語言可以為此借鑒。(1)獨特的敘述語言。在音樂節目中,主持人的敘述語言具有引領作用,帶領人們走進故事,走進故事發生的地點,走進故事中的人物。主持人往往通過對敘述語言的恰當運用來激發聽眾的聯想,增強音畫效果。新媒體時代要求廣播傳播具有“親密感”和“共在感”,而廣播的“共在感”很大程度上與廣播激發聽眾情感回憶的能力有關[4]。作為訴諸聽覺的敘述語言,真誠質朴有代入感,才能為聽眾選擇。例如主播易小婉在《民謠與詩·煙雨杭州》這期節目中開篇說道,“2013年11月,我從老家來到杭州。到杭州的第二天,我去下城區面試。面試完,我坐上8路公交車去了西湖。那天我在西湖邊的長椅上坐了一下午,當時的我,對未來真是一點把握也沒有。可是當我看著寬闊的湖面,吹著輕柔的秋風,我在心裡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要留在這座城市。”主持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場,平實的話語勾勒出一幅年輕人背井離鄉去陌生城市闖蕩的畫面,以及對這座城市一見傾心的獨特情感,一下子拉近了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增強了節目的代入感和共鳴。在“霾困北京”站的節目中,主持人在將播放完民謠歌手趙雷的一首《開往北京的火車》后說道:“趙雷在這首歌裡唱:即使我還是個窮人,但這裡還是有期待我的人,即使北京再擁擠,還是給我留了一個位置的。我想,這大概是為什麼這麼多人依然留在北京的原因吧,他們把所有美好夢想都寄托在這裡”。這樣寥寥幾句對歌曲的感悟,相對於對歌手及歌曲信息“復制粘貼”式的念稿,反而一下子會讓聽眾感覺到這是一檔有溫度的節目。所以,創作者應該充分考慮到聽眾的情感需求,在敘述語言中加入自己對歌曲的解讀和感悟,既能在節目中與聽眾營造交流的氛圍,也有助於勾起聽眾情感回憶,增強節目的親密感和黏性。音樂節目的語言還應具有文學性,主持人可通過適當運用文學手法對細節和情景進行描繪,增加節目內容的魅力,延伸聽覺空間,增強語言在聽眾腦海中的聯想。例如《民謠與詩·西安氣脈》一期開篇,“西安是位姑娘,歷史就是那隻穿過她黑發的手。沿著城牆根,走過書院門和碑林孔廟,聽著鐘樓的鐘,鼓樓的鼓,感受關於這座城市的脈搏跳動,仿佛輕輕一轉身就邂逅一個盛唐。一舉手一投足,便有了深邃的意味。少時不歸長安,長安歸去不為。”通過對西安諸多物象的擬人描寫和藝術想象,促使歷史與現代的時空在此交匯,鮮活的生命交融跳躍其中,給聽眾留下可深思可想象可尋味的余地,充滿了畫面感。自然曉暢的文學語言成功地為音畫效果加分,同時又增強了節目的藝術性和審美性。(2)恰到好處的留白。網絡音樂節目主持人的重要功力在於語言敘述及對節奏的把控。筆者認為對節奏把控的關鍵是恰到好處的留白。易小婉對聲音節奏的把握十分嫻熟,能根據當期節目的不同曲風游刃有余地變換節奏和語調,而適時使用留白她獨特的主持風格。易小婉擅長掐歌曲前奏和第一句詞出來的時間留白。即將歌曲前奏作為背景音樂伴隨簡要介紹,然后在第一句歌詞出來之前適當停頓留白再把歌名拋出。這樣編排銜接緊湊,使語言與音樂在情感和畫面上有一個自然的延續,十分有利於增強節目的音畫效果。但這種掐點功力實際上需要在背后下很大功夫去准備。
3.巧妙的“蒙太奇”剪輯。蒙太奇是電影藝術中常見的敘述剪輯手法。廣播節目制作中也經常運用蒙太奇的創作方法,通過對聲音元素的創作、剪輯、組合,來表現聽覺世界不同時空的人、事、物及情感,使聲音形象更具鏡頭感和畫面感。
廣播音樂節目中蒙太奇的使用主要體現在對音樂和語言的剪輯上,包括片頭、片花以及背景音樂。把握好節目的節奏是運用好蒙太奇的關鍵。剪輯時要注意節拍,兩首樂曲銜接時最好選擇的兩首樂曲的節拍一致,這樣才不會感覺到突兀,同時也應注意漸強漸弱的運用。此外還要把握好節目的長度和情緒變化,使背景音樂、語言與音樂能夠巧妙配合,保持完整並富有節奏。從而使音樂和語言的情感性在聽覺空間得到充分延伸,刺激聽眾產生聯想,使節目更具音畫效果。
三、結 語
美國新聞學家雷特狄克在《特寫寫作》中寫道,“在人們心裡,蘊藏著各種各樣的記憶。如果你能喚起他們心中的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動人心的力量。”如何構筑廣播音樂節目的音畫效果,如何把聽眾心中的那些記憶畫面喚醒,答案也在這句話中。就廣播音樂節目來說,需要音樂、語言和節目策劃技巧三者的通力配合,避免上文“失語症”、“念稿式”情況出現。但無論哪一要素,最終你會發現它們都是在為情感服務。音樂是在描摹你難以言喻的那部分情感,語言是在撩撥你難以啟齒的情緒,包括音樂語言之間的銜接技巧都是為了讓你的情感得到最大的釋放。因此,網絡電台音樂節目的創作者們應當善於捕捉音樂中蘊藏的情感,並基於對受眾的了解,將這種情感用具體形象的語言描摹出來,以此拉近與受眾的距離體現共在感。同時通過對節目大膽創新,拓展聽覺空間,使聽眾產生共鳴。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創新和藝術效果的過程中也不能忘了責任,即用最真摯朴實正向的情感去鼓勵人和治愈人。
參考文獻:
[1] 孟偉.廣播傳播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
[2] 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 2004:10.
[3] 李強.DJ論道——音樂廣播主持的理論與實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4] 孟偉.廣播傳播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