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3期

解析財經新聞中的“數據陷阱”

湯 帆
2017年04月10日08:2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市民對財經信息關注度的日益提高,各家新聞機構均聚焦財經新聞,將其視為“報家必爭之地”。然而財經新聞中往往會出現大量的數據資料,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數據陷阱”,導致新聞失實或部分失實。論文通過運用經濟學、財經新聞等相關理論和方法,對財經新聞數據“陷阱”出現的多種原因進行分析,並試圖提出行之有效避免陷阱的方法。

關鍵詞:財經新聞﹔數據陷阱﹔新聞失實

一、引 言

財經新聞作為傳播經濟現象、分析經濟形勢的一種新聞體裁,衡量經濟活動效果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經濟指標來進行的,因此財經新聞中不可避免使用各類數據,小到市民的菜藍子、公司經營狀況,大到國家、全球的經濟運行形勢,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數據表現出來。

數據是財經新聞的重要表達元素之一,也是整個財經新聞報道的基石。一些媒體過於強調財經數據的“活”,卻忽略了“真”,掉入財經數據“陷阱”,導致新聞失實或部分失實。

在很多人看來,數據是“鐵板上釘釘子”,不可能存在“陷阱”。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新聞採寫過程中,“數據陷阱”無處不在。

並不是說記者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憑空捏造或者虛構數據,而可能是記者在採訪中不夠細致、嚴謹,犯了以點蓋面,以偏概全的 “通病”﹔也可能是記者被採訪對象蓄意誤導,當然也有可能是記者缺乏相應的基本經濟常識導致理解出現誤差。

二、財經新聞“數據陷阱”出現的原因

1.以偏概全

《雙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新政出台,八成市民表贊同》……這是經常在報紙上出現的財經新聞標題,這樣的財經數據似乎既有“噱頭”又十分“權威”、“真實”。但實際上,隻要細加思索和考証,就會發現這所謂的“七成”、“八成”其實存在一定的“貓膩”[1]。

很多記者在採寫財經新聞時,往往為了圖省事,蜻蜓點水般象征性採訪幾個企業或對象,就匆忙統計數據、得出結論。例如《雙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這篇文章中,這個“七成”市民的比例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是做了詳細科學的統計分析,還是草率、隨意問了問身邊的10個人,剛好有7個人說打算在“雙十二”購物,就匆忙得出的結論。

很顯然,這樣得出的數據和結論,既不真實也不全面。

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記者要採寫某一款商品銷售情況,結果為了圖省事,就匆忙跑了一家超市、詢問了一位營業員,這家超市的地理位置很好,這款商品銷售情況也不錯或者剛好某一日的銷量還可以,記者就匆忙得出結論說商品熱銷,市民搶購。但實際上隻要多跑幾家超市,或許就能發現這款商品銷售情況其實很一般,也並沒有出現市民搶購這類情況。

2.概念混淆

財經新聞是這幾年才逐漸被傳統媒體重視的,而目前國內大學中開設經濟新聞專業的並不多,整個新聞行業普遍缺乏既懂經濟又懂新聞的專業人才,很多記者都是半路出家,靠著自己摸索、學習積累了一些財經知識,不過在專業的廣度和深度上都相對比較缺乏,在報道財經新聞時就很容易出現因缺乏相應的基本經濟常識而導致概念混淆,最終反映到新聞中,就是出現錯誤的數據。

一家企業去年的銷售額是200萬元,今年銷售額是600萬元。那麼這家企業的銷售額究竟是漲了3倍、還是翻了3番?一些所謂的財經記者甚至連漲幾倍、翻幾番這樣最簡單的經濟問題都理解不清,誤以為兩者就是同一回事。這樣的新聞採寫出來,不僅貽笑大方、誤導讀者,新聞的真實性、公正性、權威性也是大打折扣。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一個記者去採訪券商,對方說了很多的專業名詞,例如平倉、追高、定向增發等,但記者平時對股市了解甚少,也沒有提前做好准備工作,聽得一頭霧水,採寫出來的新聞也是牛頭不對馬嘴,明明是抄底,卻被寫成了追高,新聞刊出后,在讀者中引起軒然大波。

3.虛假數據

“最近市場行情不好,你們企業受到影響了嗎?出口有沒有萎縮啊?下降了多少個百分點?”面對記者類似的提問,很多習慣報喜不報憂的企業都不願意正面回答,有些勉強回答了但其數據也是要打個問號的。而一些記者為了完成任務,缺乏追問和核查意識,就草率將這些數據使用在新聞報道中,這樣的報道連真實性都已經無法保障了。

再例如,前不久一家媒體報道說,聖誕節某一商場涌入200萬人次的消費者,但實際上該商場所在的城市整個常住人口僅120萬,這樣的數據明顯摻了水、做了假。

面對採訪對象提供的經濟數據,特別是一些未經考証、道聽途說的數據,記者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多方進行核實,例如向權威部門進行求証,查找資料進行應証等。如果數據無法做到確鑿,那麼這些數據寧可不使用,否則反而會影響文章的真實性。同時,文章中使用數據時也一定要交代清楚其具體來源,少用、慎重“據不完全統計”之類的提法[2]。 

4.缺乏比較

“企業年銷售額增長達到80%”,一家企業在給筆者提供銷售數據時,這樣大幅度增長讓筆者眼前一亮。但仔細再一詢問,原來這家企業剛剛成立1年多時間,其所謂的年銷售額增長率只是跟自己成立之初,幾乎為零的銷售額相對比。如果這樣的增長率沒有解釋清楚就盲目使用,就會給讀者帶來一定誤導。

一個數據單獨看,只是某個時間的某一具體表現,並不能准確反映社會、企業真實的變化趨勢。因此,記者在使用數據時一定要詳細了解其來源、背景等,同時將數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如果條件允許,還應該與其他同類數據進行比較,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數據隱藏的豐富含義,在對比中彰顯數據的力量。

5.濫用均數

人均居住面積達6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9800元……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也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但是平均數也是數據新聞學應當警惕的一大陷阱,稍一疏忽,就可能會導致新聞失實,或者部分失實。

“平均數陷阱”最根本的症結是數據的計算方法,即平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眾所周知,不同的計算方式和數據採集往往會得出不同結果。例如一家企業宣稱員工平均收入為7800元/月,但很可能實際情況是,少數的領導階層收入上萬元甚至更多,而多數員工的收入隻有5000余元/月,最終這些員工的收入全部都被平均了,讓讀者誤以為這家企業所有的員工收入都達到了將近8000元/月。

因此,在採訪和使用此類數據時,記者一定要刨根問底,清楚了解平均數據是如何計算得出的,並在新聞報道中進行一定的解釋、說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數有不同的種類,包括均值、中位數、眾數等等,因此平均數的選擇、使用也是有一定講究的。

6.數據失控

伴隨著雲技術、新媒體的不斷發展,財經新聞也從數據時代步入了大數據時代。百度詞條對大數據的解釋是,大數據又稱巨量數據集合,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3]。

但實際上,大數據有時候也會“說謊”,它也是有“欺騙性”的——大數據理論建立在“海量數據都是事實”的基礎上,而一旦數據本身有問題,就很可能出現“災難性大數據”,而導致錯誤的預測和決策。大數據還有一個明顯的弊病,其或許能夠准確反映全國整體的情況,但可能和某一個具體地方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數據無法“落地”問題。因此記者在使用大數據時不能簡單照搬照抄,而是應該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再做深入的分析。

7.可視假象

在很多財經新聞報道中,習慣將數據化為圖表或曲線,其最大的優點是直觀、一目了然。但實際上,用圖表和圖形來表示數據也存在一定的陷阱,容易誤導受眾[1]。

以最容易導致圖形假象的一維圖形為例,其往往以一個小人來表示成千上萬的人,以一個錢袋或一堆硬幣表示數額巨大的資金,這些圖形看似很形象、明了,但其過於抽象化、概括化,所以就可能存在很大的欺騙性。同樣,柱狀圖是一種便捷常用的形象圖形,在描述單一物體時,柱體改變寬度的同時,長度也會發生變化﹔在描述三維物體時,物體的體積又不容易進行比較。

現實的情況是,一樣的數據可以畫出不一樣感覺的圖表,即便這些圖表都是正確真實的,卻能給受眾不一樣的感受,這樣可視化后的數據有失客觀性,有些甚至會造成假象,誤導受眾。因此,記者再拿到這樣的圖表時,不能照搬報道,而是要進行深入的驗証分析。

8.缺乏嚴謹

“該項目建筑面積20平方米”、“同比增長幅度超過30”、“人均收入超過65萬元”……這樣的數據時常見諸於新聞報道,讀者閱讀以后啼笑皆非,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記者的責任心不夠強,工作態度不夠嚴謹,有時候也和記者缺乏起碼的生活經濟常識相關。因此,記者平時在撰寫財經稿件,使用經濟數據時,一定要反復核對數據,同時注意單位的正確使用。

三、結 語

財經新聞中的“數據陷阱”是新聞從業者在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大問題,這些“數據陷阱”產生的原因各異,目前暫時無法提供統一的解決模式,也沒有豐厚的現成經驗可以借鑒。新聞從業者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自我增值,不斷提升理論素養,更新知識結構,適應新聞傳播環境的變化。在採訪、撰寫財經新聞時,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具有較強的懷疑精神和求証意識,盡量避免片面化、草率性,深入基層,廣泛調查走訪,收集、採訪到多個樣本,進行專業、綜合分析,盡量避免掉入“陷阱”,確保財經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公信力。

參考文獻:

[1] 胡秀娟.警惕數據新聞的陷阱[N].人民網,2014-09-16.

[2] 尚玲.當前我國報紙財經新聞數據使用探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

[3] 李宜昶,康子威,楊澤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財經新聞的轉[J].變商業經濟,2014(2):95-9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