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3期

媒介變革時代的新聞理念與實踐

——《新聞採訪寫作》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張 媛,趙 茹
2017年04月10日09:0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新媒體改變了新聞生產和信息獲取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在傳統媒體時代對大眾媒介生產規范及新聞形態的認知。在媒介變革時代,新聞教育應該以更加開闊的時空視野重新發現專業價值,進而重塑自身知識體系及教學模式。在對概念和規范進行反思的基礎上,從理念、內容及方法層面重新把握新聞的內核,並以觀念重構與能力培養為中心,在溝通與對話中激發學生的多元能力。

關鍵詞:媒介變革﹔新聞採訪寫作﹔課程改革

新聞傳播實踐與媒介技術的變革密不可分,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不可避免地受到技術、觀念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新媒體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聞現象,傳統新聞形態也隨之發生變遷。在傳統媒體遭遇生存壓力的同時,種種新媒體平台正在快速興起與形成,新聞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從“演講式”轉變成“對話式”[1]。

在看似“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新聞實踐的重要性不斷增強而非減弱。由於媒介變革帶來的多元信息渠道及其對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課程設置也需要向理念重構與能力培養為中心轉變。作為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基礎性教學內容,《新聞採訪寫作》雖然屬於實務類課程,但絕不僅僅是停留在工具化的技巧傳授,而應是一整套新聞理念和實踐能力的體現。隨著媒介技術環境的變遷,《新聞採訪寫作》課程的教學也期待順應時代發展,在重新理解新聞概念和傳播實踐的基礎上,對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式改革。

一、教學理念:重新理解新聞實踐和新聞教學

從歷史傳統來看,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是“培養新聞專業人才,以推進大眾傳播的發展來促進人類的信息交流,促進人類社會的民主和進步”[2]。蔡雯認為,從人類的信息傳播活動的歷史變遷做縱向分析,在網絡傳播特別是社交媒體出現之前,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是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新聞傳播學科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也主要以這些媒體的人才需求標准為依據,而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播媒體和大眾傳播主導人類信息交流的狀況,社交網絡和移動終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和交流意見的主要渠道,而UGC、新聞眾籌、數據新聞甚至虛擬現實新聞(VR news)等,也都從不同側面展現出技術變革對新聞生產和傳播模式的影響[2]。

在新技術紛擾的當下,被工具所牽引是實務類課程具有滯后性的重要原因。與其迷失在不斷變幻的媒介環境中,不如抽身通往理論層面進行深入思考,有時需要我們與現實“拉開充足的距離”以“審視自身的觀察立場和角度”[3]。例如,關於什麼是“新聞”這個基本問題,有學者建議循著舒德森的思路再次“發掘新聞”[4],重新審視“新聞”的定義。

黃旦曾在不同場合談到對“新聞”概念的反思,指出我們熟悉的以職業化方式操作新聞的大眾傳媒,是印刷報紙時代的產物,在傳統媒體時代我們對大眾媒介的生產及其規范已習以為常,而當新媒體侵入之后,改變了新聞生產和獲取的方式,新聞作為一種知識也發生了變化。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新聞內核及其衡量標准,如果還參照原先的教材和知識體系來教授新聞業務課,就難免落入狹隘的視野。新聞教育應將媒介的維度考慮其中,“要讓學生知道,這樣一種寫作規范是在什麼樣的媒介環境中操作的”,使學生“從知識中領悟媒介變化與實踐的關系”,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5]。正因為新媒體時代以往的觀念和理論在經驗層面不斷遭受挑戰,所以深層次的認識論問題亟需得到關注,在教學中亦需要理論反思與實踐培養相結合。比如,大眾媒介時代的新聞“真實”與“時效性”都是報紙時代的產物,與大眾傳媒的媒介特性及其社會定位密切相關,而新媒體環境對於時間和空間界限的打破,則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新聞規范。

當然,在業務教學中踐行理論思考對教師的挑戰是“整個話語方式的改變”,包括所“熟悉的教學路徑和資源的改變”[5]。而作為新聞實踐的採訪與寫作課程教學,正應是這種新教學觀念的體現。

二、教學內容:技術更迭中新聞的“變”與“不變”

如前所述,新聞生產的方式與新聞的面貌既受制於特定的社會結構、組織文化與行為行動者的個體,同時也反作用於其所處的社會情境。新媒體時代,便捷的傳播渠道提高了獲知和核實事實的效率,表現為信息產品的總量增加和深度增加。王辰瑤曾指出傳播技術對於新聞“事實”帶來的革命性變化,認為傳統新聞專業主義關於“事實”的一套操作程序,如“明確5W的事實要素、精確記錄了直接引語、使用不同信源交叉印証的核實技術”,都旨在幫助新聞回答“發生了什麼”這一問題,而未來新聞有可能不僅是“關於事實的知識”,也是“關於事實的知識的知識”[6]。

再比如課程內容中關於“新聞價值”的討論,一直以來國內學界通常將新聞價值分為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五要素,然而伴隨著技術突變和時空邊界的消失,“新聞的內涵和新聞價值標准通常會因為時間感、空間感、速度感和社會關系的重構而發生變化”,“網絡新媒體的技術革命已經改變了新聞生產方式以及人們對新聞的理解,如果依然在固有的大眾傳播語境下觀照新聞價值,那麼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互聯網時代的新聞活動”[7]。

新聞形態的顯著變遷並不表明新聞特性完全無章可循,在顛覆性媒介革命中,我們需要探討技術更迭下新聞的“變”,更需要探尋新媒體介入后新聞的“不變”。立足於更加縱深和寬廣的時空觀看待新聞的規律,有利於增強學生“聯系背景看當下的思維、從歷史中把握現實坐標的意識”[1],並培養學生對現實復雜性的認知,強化其社會判斷能力和社會調查水平。

例如,作為一種影響深遠的新聞寫作方式,“倒金字塔”結構打破了時間順序結構並消除了除“事實”之外的繁瑣敘述,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加工新聞信息的方式,創造出與文學表述形式相區別的新聞文體。在講解“倒金字塔”寫作結構時,除了“倒金字塔”組織原則這類常規知識點之外,還需要為學生補充“倒金字塔”誕生之時電報的發明與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這兩個重要的歷史背景,突出“倒金字塔”文體對現代新聞所具有的裡程碑意義,即它首次將新聞特殊的價值取向體現在新聞報道的獨特形態中,為新聞內容尋找到適應自身的寫作形式,同時導致新聞語言結構的變化,並通過分享經典寫作案例與學生一起探討其寫作優勢與缺陷。此外,還可將“倒金字塔”寫作結構延展至“倒金字塔”思維。重視快速交流和快速接受的“倒金字塔”思維在報刊雜志的排版、電視節目編排中均有顯著體現,在充滿碎片化和非線性閱讀的新媒體時代更不乏對“倒金字塔”思維的運用。新興媒體結合自身媒介特點對新聞表達的傳統結構進行加工,使之更適應當前的新聞閱讀需要,在標題、導語、結尾、圖片和超鏈接方面對“倒金字塔”結構的改進,都可避免因缺少懸念與文採、對重要性人為設置以及存在“三度反復”質疑的模式化寫作缺陷。

發現故事、講好故事是不同形態新聞的共性需求。李希光曾指出,在新聞媒體產業劇烈變革的網絡時代,“故事在哪裡?”這個問題應重新被重視:無論在新媒體還是舊媒體時代,故事都應該是新聞傳播學植入學生大腦的基本問題,用於指導和建構新聞作品最貼近人本性的深層問題[8]。無論新聞事件的大小及性質,發現故事和講好故事,需要培養新聞從業者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力、聚焦能力、文字敘述能力以及對細節的捕捉能力,判斷真正的新聞故事在哪裡,並通過鮮活生動的文字、畫面或聲音講述出來。

數字技術改變著信息的流動方式,也改變著新聞使用者的接受方式。信息的一次採集、多介質發布迫使各媒體在推陳中出新,根據不同的媒體特性實現資源互換與功能互補。在新聞採寫的教學內容中,貫穿始終的是培養學生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獨立思考與求証的習慣,對人物故事持有熱情及好奇心,從“對於與人自身以及人所置身的世界的密切相關的過去的事的陳述”中發現“好故事”[9],並通過敘事和語言體現傳播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三、教學方法:激發多元能力的參與和對話

傳統“新聞採寫”教學內容設計與實施的重心與方向是以知識傳授為核心,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圍繞規定教材進行教學,難以適應現今帶有新技術特征的多種新聞形態的需求。新媒體時代的實務課教學除了繼承和發揚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優勢教學方法之外,還應重視互動教學並借助新媒體手段,有效提高課程的應用性與學生的積極性。

通常案例教學法是重點選取近期典型的新聞事件作為案例,通過講、評、練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對於案例的分析,教師與學生充分互動,通過優秀案例引導學生領悟新聞採寫的理念與技巧。此外,在教學案例設計中,還可以安排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完成一則新聞主題的全部採寫流程,包括獲取新聞線索、明確報道思想、創造訪問條件等採訪前的准備以及深入新聞現場的提問與觀察、傾聽與記錄,提煉主題、整理新聞素材、撰寫新聞稿件等全過程,然后分小組進行工作匯報與作品展示。這種學生自主參與,教師結合小組案例進行指導歸納的形式鼓勵團隊協作和現場教學,在分享彼此思考時使互動更加充分。此外,作為不少“新聞採寫”課程教師提倡的訓練方法,課前新聞播報環節在學生深入解讀新聞的基礎上幫助其增強新聞敏感和關注新聞的積極性,並通過參與分析達到融會貫通的知識轉化目的。除專職教師外,還可以定期邀請業界記者走進課堂,與學生分享來自新聞採寫一線的鮮活故事,也有助於培養新聞學子與媒體的親近性,增強其媒介認知。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搭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多層次實踐平台,在實踐訓練中延伸課堂也必不可少。課程實踐平台可以包括地方紙媒、電子媒體、網絡媒體等校外傳統媒體平台以及校報校刊、校園廣播和電視台、校園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校內新聞採制平台。其中,微信公眾號因其資源的廣博性和技術的可操作性,成為新聞學子練習採制符合現今閱讀習慣和審美需求的多媒體新聞樣態的新興陣地。針對媒體的特性,新媒體寫作更加強調淺顯易懂,文字多具有可掃描性,多層次的信息能夠幫助讀者快速獲取內容。因此,擅長改寫是新媒體時代提出的寫作要求,新聞報道應既能將有重大價值的選題寫成具有影響力的深度長文,也應能夠適應新媒體的需求形成精悍簡練的易讀短文。目前,一些高校的新聞學子已經開始嘗試制作以H5頁面形態呈現的多媒體調查類新聞作品,諸如此類的教學實踐值得推廣。

教學方法的改革也要求課程的考核方式從成績考核轉變為過程考核,注重以學生的採訪表現和新聞作品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將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等綜合素質納入考量,取而代之傳統的考卷定成績。例如在分小組的採寫案例展示中,可由學生介紹本組的採訪准備和成員分工、採寫困難及解決辦法、作品優缺點及採寫體會和感想等,教師通過提問、傾聽和交談幫助學生們領會其中重要的新聞要素和經驗知識。在對話式的教學和考核中,激發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在新聞實踐中的自信[8]。

四、結 語

新媒體環境下的傳媒行業正在發生巨大變革,從過去以傳統媒體、主流媒體、機構媒體為核心的“新聞傳播輿論場”逐步轉變為專業媒體、平台媒體和自媒體協同互補的“公共傳播輿論場”,有學者曾主張在新聞教育中“將新聞採寫和報道過程本身作為一種社會實踐來加以研究和反思”,“超越簡單的技能總結和工具介紹”,提升新聞教育的學理性和科學性,將長期以來過於注重的媒介生產轉向更加廣泛的傳播實踐,同時提出新聞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應從“面向行業機構培養職業新聞人才”拓展至“面向社會培養對新聞業具有認知、研究和參與精神的人才”[1]。倘若以這種“公共對話促進者”為教學培養目標,那麼新聞實務類課程就離不開與新聞理論和新聞史學的相互融通,甚至離不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在溝通與對話中,強化新聞學子的素質,提升其多媒體敘事能力、數據調研能力、社會責任和倫理規范以及對復雜社會把握與認知的反思批判精神。在媒介變革的時代,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新的高度重新發現專業價值,從而重塑自身行為模式,這也許是實現新聞教育初衷與理想的可行路徑,也是現階段新聞實務類課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志安.從新聞傳播到公共傳播——關於新聞傳播教育范式轉型的思考[J].暨南學報(哲社版),2016(3).

[2] 蔡雯.新聞傳播教育的使命與創新——基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改實踐的思考[J].青年記者,2016(1).

[3] (美)彼得斯著.何道寬譯.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4] (美)邁克爾·舒德森.發掘新聞:美國報業的社會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 黃旦,王辰瑤.如何重新理解新聞學——學術對話錄[J].新聞記者,2016(7).

[6] 王辰瑤.未來新聞的知識形態[J].南京社會科學,2013(10).

[7] 胡翼青,李子超.重塑新聞價值:基於技術哲學的思考[J].青年記者,2017(2).

[8] 李希光.新聞採訪寫作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9] 潘知常.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J].東方論壇,2006(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