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人民的名義》為何“老少通吃”?從傳播的角度劇透

研究事兒 研究事兒
2017年04月17日13: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不看這部劇,都沒法和人聊天了。”最近在網上,不少年輕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這部劇無疑就是《人民的名義》。作為一部弘揚主旋律的主流電視劇,中老年觀眾喜歡不足為奇,可它又是怎麼點燃年輕人的追劇熱情呢?

今天,研究事兒就試著從傳播的角度,從這部劇傳播的內容、背景、題材、時機、平台等方面,作一分析,和大家分享。

傳播內容忒真了,反正老的少的都信了!

很多“90后、95后”都喜歡上了這部作品,他們說看了以后完全是重塑三觀。過去幾年,電視劇裡常見的要麼是婆媳糾紛,要不然就是玄幻仙俠二次元,很少切切實實表現當下生活的,這部劇讓他們看到我們所生活的真實的世界。

該劇內容不僅真實,而且細節很能吸引人和打動人,得到了觀眾認可。該劇不僅忠於事實,而且忠於藝術和觀眾,做到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完美結合。另外,尺度有所突破。電視劇不同於紀錄片,不可能照搬新聞事件,必須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作為反腐題材的《人民的名義》,如果循規蹈矩,對敏感問題淺嘗輒止,恐怕會令觀眾失望。而該劇創作者顯然考慮到了這一問題,因而在尺度把握上既大膽突破,又留有余地。還有一點,表演真實可信。該劇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乃至隻有幾次出場機會的過渡性角色,均可圈可點。如剛出場侯勇飾演的貪官——趙德漢。他把貪官的內心活動真實地演繹出來,從一開始被搜查到他貪污的賬款,隨著檢察官調查的深入,他臉上的面具也一層層被撕了下來!該劇雲集的著名演員達40多位,這些老戲骨在一起“飆戲”不僅顯示劇組實力雄厚、人脈廣泛,也能保証作品整體質量過硬。

該劇把一些嚴肅的、正經的價值觀,用契合年輕人的方式包裝並表達出來。在侯亮平、陳海、陸亦可這些年輕的反貪工作者身上,其實已經可以看到他們在生活中完全有別於長輩的話語方式與情感表達方式,捧著手機看輿情,討論社交媒體上的網友評論,時不時地對信息時代發表點高見。低齡觀眾追捧《人民的名義》,就是從這些角色身上,體會到了年輕力量參與公共事務的在場感。而且,該劇特別關注語言風格、講究語言技巧,劇中人物的生活化表達,拉近了與年輕觀眾之間的距離。

傳播背景不一般,關乎國家生死線!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從嚴治黨,鐵腕反腐。在這場關系著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硬仗中,反腐力度之大,行動態度之果決,前所未有,引發國內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在文藝作品中,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正面觀照黨和國家的現實政治生活,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便顯得尤為重要且迫切。

這部劇以改革開放后GDP飛速增長下的腐敗事件為創作背景和故事線索,響應黨中央反腐主題,通過影視藝術手段,刻畫和展示中央反腐過程中的曲折經歷和感人故事。通過該劇的故事,也在向年輕人進行反腐教育,劇中人物的命運,向人們特別是青年傳達這樣的觀念: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被繩之以法,一切化為烏有。

傳播題材真解渴,大尺度滿足“期待視野”!

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受到各層次觀眾的歡迎與好評,正是因為它緊扣時代脈搏,選擇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反腐題材。十幾年前,中國就曾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反腐劇,並一次次掀起輿論高潮。比如2000年的電影《生死抉擇》,票房過億元,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2002年的《絕對權力》以磅礡的戲劇沖擊力引發收視熱潮。但隨著反腐劇的熱播,一些粗制濫造的跟風之作也開始泛濫熒屏。2004年,監管部門一紙文書,先后對反腐劇和涉案劇進行整頓。從此,這兩大題材退出黃金檔,反腐劇更是進入長達十年的“冬眠期”。這樣,反腐劇就進入了觀眾的“期待視野”。

近來,敏銳的市場頻頻捕捉到反腐劇和涉案劇將同步“復蘇”的信號,作為公認最有傳播價值的兩大影視題材,反腐劇和涉案劇在捱過十年“熊市”之后,因當下的重大“利好”而迎來復蘇也是必然的。

原本,反腐是嚴肅的政治題材,是主流文化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現在的年輕觀眾卻不再用一種苦大仇深、正襟危坐的姿態去欣賞正劇,相反,他們用“表情包”“鬼畜視頻”“CP”等個性化表達方式來解讀這類嚴肅題材。在互聯網時代,受關注的作品被才華橫溢的廣大網友各種“解讀”,催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活力,這些娛樂化的解讀,並不會消解劇作的嚴肅性。

傳播時機選得好,與時代脈搏共振!

近幾年反腐聲勢浩大,成果也很豐碩。今年要召開十九大,黨中央反復強調,反腐不會止步。在十九大之前推出這部電視劇,既符合中央精神,又非常符合廣大觀眾對這方面內容的需求,正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該劇有關主創人員認為,文藝創作隻有反映時代精神和人民關切,才有恆久生命力,“要與時代脈搏相吻合,與觀眾心思相匹配,這樣的作品才能抵達人心,創造共振”。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布了關於做好2017年重要宣傳期優秀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並下發第一批推薦播出參考劇目名單,供全國電視台尤其是省級衛視選購播出,在第一批參考劇目名單中《人民的名義》位列第一。

隨著播出內容的不斷更新,觀眾對於這部反腐劇的評價和期待也日益提高。不少大學生和年輕黨員干部都在追這部劇,表示要把它推薦給身邊的人,讓更多人通過這部電視劇切實感受到黨中央堅決的反腐決心和自信。

傳播平台有利好,這家眼光的確毒(獨到)!

在新媒體發展中,有人說“內容是王道,渠道是霸道”,好的作品的傳播平台也很重要。湖南衛視一直是中國電視創新探索的排頭兵,在全國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但湖南衛視畢竟是地方媒體,如有不當解讀,政治沖擊力比央視要小一些。另外,央視給人的印象是一板一眼、規范嚴謹的宣傳,在老百姓心目中或多或少會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湖南衛視一直以其獨有的風格和優勢,讓人感覺不是板著面孔說教,能更真實地面對各層次的觀眾。

該劇在湖南衛視首播,既可以保証它能“火”,又可以避免在中央媒體播出可能造成一些政治上的不當解讀。而且,湖南衛視經濟實力強大,廣告資源豐富,可以實現該劇的市場價值。據有關方面披露,《人民的名義》於2016年6月1日在北京殺青,進入緊張的后期制作階段。對於制片方而言,最重要的事是需要找到一個敢於吃螃蟹的平台。當時有四五家電視台都去現場探過班,但是隻有湖南衛視最先作出反應,他們是最重視該劇的一家,最先決定買斷。在這部劇沒有拍完的時候,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魄力。該劇在湖南衛視首播的成功,實現了社會效果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成為業界一個成功的樣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鐵腕反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將這一偉大實踐搬上熒屏,進行藝術的再現,把握的是時代脈動,緊扣的是人民心聲。我們的時代需要更多大氣磅礡、充滿正能量的電視劇,這樣的匠心之作也當然能贏得青年觀眾的點贊,“老少通吃”也就不足為奇了。

撰稿/統籌:許海舟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