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影教授:"人民的名義"成功 演員有一半以上功勞

2017年04月17日06: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成功,“演員們有一半以上功勞”(熱點追蹤)

  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播出以來,獲得廣泛關注和好評,被認為是難得的精品,贏得了超贊的口碑。截至4月12日,該劇上線15天,全網點擊量已經突破50億。

  這部劇到底憑借什麼爆紅?是反腐倡廉的熱門題材?是與“打老虎”的現實短兵相接的勇氣?是“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功力深厚的小說原著和編劇?是精良制作、良心品質?

  或許這些原因都有。但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表演研究所副所長趙寧宇說:“這部劇的成功,演員們有一半以上功勞。”他告訴記者,《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是他的好朋友,李路受過完整的表演技巧訓練,也可以視為演員出身,所以才會選出劇中的這班演員,奉獻了這樣的高超演技,托起了這部風靡一時的電視劇。

  說該劇的表演是“教科書”式的並不為過

  這部劇號稱聚集了40名演技派,不少演員可以稱為“戲痴”。李路曾經告訴媒體,聚集這麼多成熟演員,就是希望能夠惟妙惟肖地刻畫人物形象。“他們的台詞背得一字不差,現場飆戲尤為好看,有時候拍著拍著,就響起一片掌聲。他們對角色有著各自的設計,對台詞也有著精准的修改。”這是一部表演上可圈可點的劇必須的一種理想狀態、理想氛圍。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表演專業副教授孫德元認為,“有人說該劇的表演是‘教科書’式的,並不為過。這些優秀的成熟演員通過自己塑造的富有生命的角色直觀地告訴觀眾和年輕演員,戲該怎麼演,演員該怎麼做!”

  趙寧宇說,劇中不少演員演戲已經超過30年,如白志迪等從事表演工作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他們身經百戰,塑造過無數人物形象。對於他們來說,捕捉准確的人物形象,精准表現,是厚積薄發的表現。他贊嘆道:“中國中老年演員中有一大批優秀表演藝術家,他們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他又有些惋惜:“他們在銀幕上、熒屏上亮相的機會,還是太少了。”

  喚醒受眾沉睡的、對好表演的訴求

  這部劇從開播起,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就受到了觀眾們的熱議,比如稱贊侯勇演出了貪官趙德漢在被陸毅飾演的反貪局長侯亮平上門調查時,從最初淡定到后來暴怒到最后崩潰的過程,層次感特別強﹔同時,互聯網上也有很多人議論說,陸毅雖然不是“小鮮肉”,是上海戲劇學院科班出身,本來演技還可以,但這次被“戲精”們碾壓了。劇中還有很多演員,大部分不是明星,看著眼熟,又說不出名字,但身負“整容般”的演技,演起戲來簡直是“變色龍”……

  孫德元說,眾多優秀實力派演員匯集在《人民的名義》中,以精湛的表演技藝塑造的鮮明、生動的角色征服了觀眾,在不同層面和角度掀起了大眾對於演員和表演藝術的熱議,顯示了廣大受眾對真正具有藝術審美價值表演創作的訴求,而這種訴求正是被近幾年所謂的“鮮肉”審美所蒙蔽了的。這部劇中演員集體較為齊整的表演技術,有力地駁斥了所謂的“鄙棄演技”說。他指出,“當下充斥著一股否定演員的技術和創作方法的潮流,認為隻要有顏值和形象就能贏得粉絲的青睞、贏得票房和收視率。這直接導致了許多演員尤其是年輕演員表演觀念的偏差、對創作人物不求甚解、對表演技術的忽視,塑造人物陷入虛假的演員自我感覺,表演刻板公式、做作虛假,有些演員甚至都不能夠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匠人。”

  從現實生活出發的表演才能引起觀眾共鳴

  專家們認為,演員們演得好,與當下的現實生活提供了觀察、思考、模仿的范本,有著豐富的現實事例或者原型有必然的聯系。

  趙寧宇認為,這部戲中演員們的表演受到觀眾認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真實。“如果說演員們對生活和藝術的認知和積澱都很豐厚,他們心中有足夠的人物素材庫,這一點兒也不過火,生活中比這部作品中還要強烈的事件和鮮明的人物比比皆是。”

  孫德元進一步指出,《人民的名義》中的演員集體的表演觀念及創作方法協調一致、和諧統一。“在這樣一部貼近現實、針砭時弊的電視劇中,最需要演員的表演從現實生活出發,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無論主要演員還是次要演員,他們的表演觀念都是基於現實主義表演美學的,即真實客觀地再現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不表面化、不簡單化、不臉譜化地處理表演,塑造具有生活實感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他們的表演和塑造的角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引發觀眾的共鳴。“試想,如果《人民的名義》中的這些演員也拿著千萬片酬、也隻給幾天拍攝檔期、今天參加時尚晚宴,明天又去另外一個劇組跨組拍戲,還能否有今天的‘爆款’?也許隻有拋開虛榮的光環和利益的驅使,心甘情願地為角色奉獻自己,愛自己心中的表演藝術,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苗 春)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