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招管用!《人民日報》精選樣本有慧眼,透過賬本看改革
年初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話題非常熱。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報道好各地探索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鮮活經驗?《人民日報》最近上了大招!
3月21日至23日,《人民日報》經濟版連續三天推出“探路供給側”欄目,刊發三篇系列報道——“來自農業大省四川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以下簡稱“四川農業調研”系列報道),展示記者先后深入四川5個市6個縣(市)的12個鄉鎮進行調研的成果。這組報道既傳遞了中央要求,又體現了改革呼聲,更致力於解決問題,為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解讀樣本。報道在調研對象的選擇與展開上做得尤為亮眼,展現了優秀調研式報道的特質。
3月21日《人民日報》第10版。
選四川——農業大省樣本價值大
調研是一項龐大的工作,往往圍繞專題展開。這組報道的專題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樣展現這個專題內容,就要求調研選取具有典型性的對象。如果調研對象選得好,報道就能以個案反應整體,為促進整體工作提供參考,否則,報道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四川農業調研”系列報道,採用的是“剝洋蔥”的方式,來選取調研對象。
為什麼選四川?不僅因為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並作出了重要指示﹔更是因為,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特點,具有樣本價值和典型意義。
四川省新津縣普興鎮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確定了四川省作為調研對象后,調研什麼、報道什麼值得周密思考。系列報道三篇文章分別圍繞新型農民、綠色農業和農業發展新動能三個主題展開,可以很有代表性地展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情況。三篇稿件分別以怎麼種、怎麼養、怎麼賺為問題展開,涉及種植、養殖這兩種農業基本生產形態,並關注農產品的市場流通和經濟效益,體現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務實的調研風范。
選擇了調研地域、調研內容,接下來要選擇調研更細的“點”。這些“點”是調研問題的微觀載體,要直接呈現在報道中,其選取十分重要。首篇《一喜一憂看賬本》,選擇了陳、趙兩位老漢作為調研對象,微觀切入,以小見大,引發對農民轉變觀念的思考。第二篇《老梁的生態賬算得好》,採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用四川綿陽農村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洪華的事例,闡釋對綠色農業的理解。第三篇《升級版農家樂賬本更厚了》,通過三個獨具特色的農業主題公園,講述了順應消費需求才能持久發展的道理。這些“點”,想必是從相當多案例中精挑細選出的,有代表性,有說服力。
講故事——寓理於情更能讓人服
從第一篇陳友興、趙澤如兩位老漢的一憂一喜對比,到第二篇報道中梁洪華對綠色生態農業的執著,再到第三篇報道中王嵐、侯清雲、李福明等人的三個獨具特色的農業主題公園,可以看出,“四川農業調研”系列報道都是以人講事,以案例講問題、傳經驗,既有可讀性,又有思考性。
《一喜一憂看賬本》,講的是新型農民問題,非常巧妙地選取了兩位老漢的故事。文中,趙老漢通過積極地學習、探索,成功地完成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陳老漢,雖然也積極參與改革,但更多依賴政府,自身畏首畏尾,並沒達到改革效果。這兩個老漢的對比不是一個正反對比,而是一個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對比,陳老漢還在路上,趙老漢已經轉型成功了。一喜一憂相比較,讓讀者隨著人物種植故事的跌宕起伏,在情感投入的同時思考農民要主動出擊而不能等靠要的問題。
《老梁的生態賬算得好》,講的是綠色農業這個農業理念的主題。理念由人而生,農業理念的主題可通過農民來展現。該文講述了農民梁洪華轉變農業理念,積極發展種養結合模式的故事。在講述人物故事的過程中,既展示了老梁自己積極採用種養結合模式向綠色生態農業升級的努力,也展示了地方部門通過探索循環標准、提供技術幫助、完善補貼政策等方式作出的引導和支持。通過報道老梁這個人物及其故事,既向農民展示了農業新理念、新模式帶來的好處,也為其他地方的政府推進工作提供參考。
3月22日《人民日報》第10版。
《升級版農家樂 賬本更厚了》,盡管講的是三個獨具特色的農業主題公園,但其落腳點還是三位農民對於主題公園的經營。通過三個人物故事,講述了農業發展的道理。
3月23日《人民日報》第10版。
翻賬本——巧妙構思成就好報道
除了調研對象選得精,人物故事講得好,這組報道在謀篇構思上也很巧妙。三篇文章的題目中都出現了“賬本”和“賬”的字樣,而且講述的多個故事中,主人公都在算“賬”。
《一喜一憂看賬本》中,陳、趙兩位老漢的喜、憂是通過算賬表現的。如:對陳、趙兩位老漢種植幾畝地、施多少肥、除什麼草等一系列細節的詳述,都是在算賬。《老梁的生態賬算得好》中,老梁的生態農業升級,也伴隨著算賬。如:“雖說是核桃專業合作社,可記者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蜜柚樹。老梁有點不好意思:‘先是種核桃,后來發現蜜柚效益好,就越種越多,現在反倒比核桃還多了。’”通過算這筆賬,展現出農民梁洪華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和順應,講述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讓農民種地與市場需求挂鉤的道理。第三篇報道對三個農業主題公園的描寫,更是落在了“賬本更厚了”的主題上,這也是一個算賬的過程。配發的圖表,也讓賬目更為直觀清晰。
為什麼以算賬為主線?其實這個賬,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農民的賬,通過算賬,可以展現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成效——農民增收了。第二層是國家的賬,是農業現代化的大賬,通過算這個大賬,展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利好,促進各級政府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導支持,達到介紹好經驗的效果。
這組報道的組稿和編輯也體現了匠心,編者按、核心閱讀、記者手記等形成報道合力,不僅配合與輔助了調研報道,更歸納問題、提出建議、給出思考,也讓整組調研報道更為完整厚重。
正像報道的調研對象具有典型性一樣,“四川農業調研”系列報道本身也具有典型性。啟示我們:優秀的專題調研式報道,要選取具有典型性的調研對象,准確把握所選典型的價值和意義,並且通過合適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特別是善於借人之口講故事,能夠達到寓理於情的傳播效果。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撰稿:耿磊 編輯/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