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范偉再奪“最佳男主角” 秦怡贏得全場起立鼓掌

羅家英(右)與坐在輪椅上的秦怡攜手登場
紅毯上的林志玲
《盧卡》獲最佳影片獎
導演陳正道與段奕宏(右)
前晚,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范偉憑借《不成問題的問題》再奪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則由伊朗電影《姐姐》女主角戈拉布·阿迪娜獲得,格魯吉亞電影《盧卡》摘得最佳影片獎。遺憾的是,另一部被寄予厚望的中國電影《湄公河行動》最后空手而歸。
前晚的頒獎典禮星光熠熠,張藝謀、金士杰、吳京、段奕宏、林志玲、羅家英、洪金寶等紛紛亮相,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美國作曲家Dr Laura Karpuman以及著名演員讓·雷諾、莫妮卡·貝魯奇、鈴木保奈美等也踏上紅毯和影迷見面。
頒獎禮上,樂壇老將譚詠麟演唱了經典作品《最愛笑的人》,青年演員余少群則帶來電影《梅蘭芳》插曲《是我》。此外,還有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原創節目《韻》、“世界三大童聲合唱團”之一的巴黎合唱團現場演唱中國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為頒獎典禮助陣。
在頒獎環節,憑借《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封“影帝”的范偉因在加拿大工作未能出席,由工作室負責人代表領獎。該片還拿下最佳編劇獎,編劇梅峰、黃石領獎時坦言,影片改編自老舍的短篇小說,一度令他們深感壓力:“既要忠實於原著,又要體現現實意義,雖然很有難度,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對社會和人性的洞見。”
頒獎禮上最令人動容的一幕,當屬表演藝術家秦怡和“金牌綠葉”羅家英的攜手登台。年過七旬的羅家英表示:“我覺得配角也非常重要,戲多戲少不重要,我都會努力去演好。”96歲高齡的秦怡坐在輪椅上現身,迎來全場起立鼓掌致敬。秦怡說:“我從7歲開始看電影,做了演員之后就不願意再做別的了,一直沒有放棄電影事業。我現在還在學習寫劇本,感覺自己就像69歲。”據悉,秦怡最近還參演了陳凱歌的新片《妖貓傳》。
閉幕影片
《記憶大師》加入“軟科幻”
前晚,本屆電影節閉幕影片《記憶大師》劇組也集結亮相紅毯,並在頒獎禮上壓軸登場。導演陳正道表示對這部“燒腦片”很有信心,擔任主角之一的段奕宏則喊話影迷:“想看我和黃渤的激情四射,就來看《記憶大師》吧!”
《記憶大師》將於4月28日全國上映。電影圍繞“誰是凶手”展開,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江豐(黃渤飾)因記憶手術失誤,錯載了一段殺人犯的記憶,被警察沈漢強(段奕宏飾)列為嫌疑人,隨之發生了一系列貓鼠追逐的事件。段奕宏表示:“這部電影裡,我跟黃渤就是他中有我、我中有他,我們的角色是互相成全的關系。”
《記憶大師》是陳正道、任鵬繼《催眠大師》后的再度聯手。擔任編劇的任鵬稱:“我們在想:把殺人犯的記憶拿走,他做的事還會像一個殺人犯嗎?電影其實在探討‘是行為決定記憶,還是記憶定義存在’的問題。”陳正道表示:“《催眠大師》曾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而我們這次還加入了軟科幻,希望為華語電影拓展更多新的可能。這部電影不是喜劇,也不是大IP,我最大的初衷就是創新。拍這種類型片很需要經費,感謝所有演員,他們為電影帶來的增色絕對高於他們的片酬。”
電影節簽約額 174.58億元再創新高
■鏈接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持續八天,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部名片佳作參展,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424部影片競逐“天壇獎”。其間,多場電影行業高峰論壇相繼舉辦,19日-21日為期三天的電影交易市場吸引了眾多中外影人,最終簽約完成108家企業的56個重點項目,總金額達174.58億元,再創簽約額紀錄。
本屆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簽約儀式日前舉行。據統計,今年共有108家企業的56個重點項目達成簽約合作,比去年增長6.9%。其中,簽約額最高的是大地影院集團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影城業務,總簽約額33.87億元。
簽約儀式上,導演徐浩峰也攜其新作《刀背藏身》亮相,並與保利影業簽約。該項目曾在去年的北京電影節亮相,經過了一年的拍攝,影片目前已經基本完成,預計年內上映。該片改編自徐浩峰的同名小說,以中國軍隊在長城大破日寇的故事,描述動蕩年代武林人士的俠義風骨以及愛恨情仇。許晴、春夏等演員加盟。
而活動當天最大的“贏家”當屬萬達影視,共簽約12部影片,金額共計18.6億元。其中,重點項目包括由《無間道》出品人庄澄擔任制片人的動作大片《勝利者》、李易峰和廖凡領銜的犯罪懸疑片《心理罪》以及聯合好萊塢共同制作的中國原創3D動畫《媽媽咪鴨》。除此之外,《畫江湖之不良人》、《東北往事之文藝青年》等電影項目的首次曝光也備受關注。
(王莉)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盧卡》(格魯吉亞)
最佳導演:《他人之屋》(格魯吉亞/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
最佳男主角: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
最佳女主角:戈拉布·阿迪娜《姐姐》(伊朗)
最佳男配角:加布裡埃爾·阿坎德《約翰之子》(法國)
最佳女配角:麗婭·卡帕娜德澤《盧卡》(格魯吉亞)
最佳編劇:《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
最佳攝影:《他人之屋》(格魯吉亞/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
最佳視覺效果:《奧托·布魯姆的一生》(澳大利亞)
最佳音樂:《施毒天使》(法國)
制表/王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