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個人微信公眾平台中的粉絲經濟

楊升濤,姜 巍
2017年04月27日13:1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微信”改變了人們日常的聯系交流方式與閱讀習慣,“粉絲經濟”則開創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文化消費模式。兩者的結合 “粉絲經濟”在互聯網領域獲得新的意義,同時也成為“微信平台”運營活動的新渠道,本文主要針對微信公眾平台中粉絲經濟的模式與運用進行分析,試圖探索其未來發展。

關鍵詞:微信﹔粉絲經濟﹔用戶粘性

一、粉絲經濟

1.粉絲經濟的含義及其演變

“粉絲”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十九世紀末期,來自於“Fans”一詞的英譯。隨著社會的發展,“粉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粉絲經濟成為一種普遍的消費模式。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與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多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1]。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用信任兌換商業價值的行為。

國內“粉絲經濟”是從2005年湖南衛視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開始出現的。在該節目進行中逐漸形成了“玉米”、“涼粉”等粉絲群體,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當李宇春等人獲勝是建立在粉絲強力支持之上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粉絲經濟越來越顯示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從小米的品牌營銷成功到最世文化的大獲全勝,無一不是建立在粉絲經濟的巨大經濟效益之上的。

2.粉絲經濟的三個核心要素

“粉絲經濟”運行模式包括三個關鍵詞:“圈粉”、“用戶黏度”、“口碑營銷”。所謂“圈粉”是“粉絲經濟”得以實現的第一部也是關鍵的一步。“粉絲經濟”發揮作用的基礎是牢固且龐大的用戶。沒有足夠的粉絲群體的話,那麼所謂的“粉絲經濟”也就無從談起。“增加用戶黏度”是指在擁有一定粉絲基礎之后,即要企業或個人通過增加用戶和企業雙方之間的使用頻率或者是使用數量,來搞好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用戶黏度是指粉絲忠誠度,即粉絲願意與品牌或主體保持密切聯系的意願。通常來說,粉絲黏度越高品牌的價值也會越大。口碑是指消費者對於企業的評價與看法,所謂“口碑營銷”即是利用口碑為手段來進行營銷。在粉絲經濟模式裡,這種口口相傳的營銷方式很重要。

簡而言之,粉絲經濟的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

二、個人微信公眾號的圈粉模式

粉絲經濟的運作模式首先有賴於要吸引大量的粉絲,這個模式稱為“圈粉”。某領域名人或權威媒體推薦、售賣商品都有一定的粉絲數量。“有人將當下的粉絲經濟的發展分為兩方面:一是因人而粉物,帶動了產品經濟發展﹔另一種是因物而粉人,進而步入了因人而粉物的循環經濟發展。而在社交媒體中,其最主要的發展方式就是因人而粉物。[2]”某領域名人或權威媒體推薦、售賣商品以及在社群中具有影響力的個人的商業經營,都是人們利用微信公眾平台此類社交媒體參與粉絲經濟的方式。具體來說,微信公眾平台的圈粉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以優質內容獲取關注

在微信公眾平台,一些公眾號是通過稀缺的、高質量的原創性內容獲得關注和轉達,粉絲數量不斷攀升。這種“圈粉”方式難度較大,但如果能在文章質量不下降的情況下,可以與粉絲保持較為長久的關系。這種情況如:

知名時尚公眾賬號“gogoboi”,gogoboi是最近幾年崛起的微信公眾賬號,其公眾號文章主要是以時尚潮流、娛樂新聞為主。文章基本為原創文章,觀點在時尚領域獨樹一幟,具有很強的閱讀性。該賬號即具備時尚雜志的深度,也具備網絡論壇話題更新速度,因此其文章的閱讀量能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閱讀量突破100000+。總的來說,“圈粉”模式主要體現在原創性強、專業程度的公眾號。

2.平台互推獲取關注

平台互推是指微信公眾賬號之間利用各自的現有資源進行相互推廣,共享彼此用戶群體。一般來說,進行互推的微信公眾平台之間一般所處領域不存在競爭關系,同時平台之間的知名度相差不能太大,否則易出現一方平台光芒過亮完全遮掩另一方平台。

微信公眾賬號發展至今,平台互推模式也更加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文末互推。這是平台互推當中較為常見的互推方式之一,實現方式主要是在彼此推送的公眾賬號文章文末互相推薦平台。好處在於受眾在看完文章的內容之后,隨之就會關注到文末的推薦,直接點擊就可以進入關注,並且也不會影響公眾賬號本身的文章質量,不易引起粉絲反感。但是這種互推方式的數量不應太多,最好控制在五個左右,否則會影響到互推效果﹔(2)圖文合作互推。圖文合作互推是指在互推過程中以加入合作對象的圖文的方式進行相互推薦,可以將形象直接的呈現在用戶的眼前,視覺沖擊力較強。這種方式的缺陷在於對於自身的粉絲影響較大。粉絲關注某個平台主要是出於對於對該平台的興趣。吸引他的是你的內容,偶爾進行內容互推或許會為雙方都獲得一定的粉絲,但若長時間的在文中加入互推內容甚至推送量超過自身內容,極有可能造成粉絲排斥,從而導致自身的粉絲減少,最終得不償失﹔(3)閱讀原文互推。閱讀原文互推是指在對文章內容進行編寫時,利用文末的“閱讀原文”按鈕,將此點擊此按鈕粉絲可以直接跳轉到另一個平台的頁面。這種互推方式成本較低,操作方式簡單易行,粉絲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是否點擊,不易造成反感。但是畢竟鏈接是在文章最不起眼的地方,難以吸引粉絲的眼球,因此點擊率也較低。

三、個人微信公眾賬號增加用戶黏性的方式

1.既得利益。這是增加用戶黏性最直觀也最速效的方式,通常通過抽獎或發放獎品福利的方式,增強與平台之間的聯系。此種方式一般能夠引起粉絲的自主轉發,在參加活動的同時達到為平台宣傳、增加粉絲的效果,運作比較簡單,被大多數公眾平台廣泛使用。

2.內容眾包。內容眾包即UGC(用戶自生成內容),結合用戶所發表的觀點及評論,相比於原創微信文章,此類文章與粉絲的聯系更加密切,文章內容均來源於粉絲,相比互動留言的內容生成方式來說,內容眾包更容易引起粉絲的關注,獲取粉絲認可,以個人微信公眾賬號“我要WhatYouNeed”為例,在2016年年底即將到來之際,平台推出了“晚安日歷”。該平台收集了5188個來自粉絲的故事,並從中選出365個故事,代表2017年的365天,每天一個故事,這個活動既激發了用戶的興趣(希望入選),同時也完成了微信公眾平台的內容合成,並且獲得了一定的收獲。

3.互動留言。一些微信公眾平台文章末未保留粉絲留言區域,微信平台文章的留言經過運營者的篩選最終在文章下方展現出來。如果粉絲的留言被選中,粉絲本人會產生極大的榮幸感,大大增強粉絲與平台之間的黏性。

四、微信公眾賬號的利益變現模式

1.衍生品售賣。這是微信公眾平台最為常見和直接的利益變現方式,即在擁有一定粉絲的基礎上直接售賣商品,換取利益。這種模式以最直接的商品銷售為手段,產品銷售較為穩定,變現方式也適用於大多數微信公眾平台。

例如,知名的考研輔導公眾號“朱偉老師”採取的就是這類方式。“朱偉老師”在考研備考期間會定期推送與考研軟文或者是單詞短語的速記背誦內容,在此基礎上推薦自己編撰出版的書籍。同時,該公眾賬號定期推送雙語閱讀文章及外國原著,並提供刊物購買。為了方便讀者在閱讀完文章能夠及時購買到商品,在每篇文章的“閱讀原文”即可鏈接到微店。在公眾賬號界面方面,其導航鍵分為了三個部分:“戀練衛衣”、“偉哥薦書”、“偉哥薦課”。點擊這三個按鈕依次會鏈接到微店的相關商品部分。

2.獎勵制度。隨著微信功能不斷升級改造,近年微信公眾賬號推出了文章打賞功能,即微信用戶在閱讀微信公眾賬號發布的文章時如果對文章的內容非常的認同或者喜愛,可以隨即通過文章下方的打賞按鍵進行隨意的金額打賞。盡管這樣的變現方式所得到的資金並不是很多,但如果結合一定的營銷手段所吸納資金或許不容小覷。例如,在“羅爾事件”中,羅爾的文章在短時間內獲得了32800元贊賞金,這充分說明了如果這種功能運用得當,一樣能帶來經濟利益。

3.社會融資。社會融資現在已經成為眾多微信公眾平台大號獲取大量資金的主要途徑,而粉絲基礎是投資者評判是否給予資金支持的指標。以在2016年3月獲得1200萬融資支持的papi醬為例,在獲得資金支持以前papi醬已經擁有了超過1000萬的粉絲基礎,而投資者正是看重papi醬所擁有的龐大粉絲群體,並且其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一特點,將龐大的資金注入用於切入papi醬的原生廣告、構建粉絲群、IP孵化。除此以外,指標還包括粉絲與微信公眾賬號之間的粉絲黏度、創作團隊是否具有強大的原創能力、團隊成員是否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等。

五、結 語

由於微信公眾賬號的申請門檻較低,眾多微信公眾平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是隨著受眾對於信息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和行業的競爭淘汰,這樣的狀態並不會持續太久,弱肉強食的市場定律將同樣在這一市場上適用,最終的微信公眾平台市場將由少數發展成熟的平台大號所佔據。筆者預測,由於受眾細分也將越來越明顯,各個領域都將出現一到兩個此領域的終極大號,並佔據這一領域的大量粉絲,因此粉絲所帶來的資金也將越來越趨於集中。在未來完全的web3.0,粉絲經濟也必將與自媒體的聯系越來越密切,O2O等線上與線下互動方式將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屆時粉絲經濟的運作模式會有新的變化。本文主要討論了個人為主體的公眾賬號,並沒有企業、媒體公眾號納入到研究之中,在以后的研究當中將會持續關注企業、媒體的公眾號納入其中。在未來的研究中還將持續關注這類公眾賬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文明,呂福玉.“粉絲經濟”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

[2] 李嘉歡.社交媒體的粉絲經濟探析[J].新聞論壇,2015(5).

[3] 楊玲.粉絲經濟的三重面相[J].中國青年研究,2015(11).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