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互聯網+”時代面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以華縣花饃為例

王 梁,張瑞峰,馬家豪
2017年04月27日16:0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面花藝術是傳統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蘊涵著圖騰崇拜、地域文化特征、民風民俗等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沖擊,面花藝術的保護和發展面臨著困境。本論文以華縣花饃為例,分析其歷史背景及藝術文化內涵,並結合國內相關藝術產業創新實例探究“互聯網+”時代面花藝術發展現狀,針對性地提出傳承和創新的相關舉措,力圖使這一民間藝術得以更好地傳承和延續 。

關鍵詞:華州花饃﹔“互聯網+”﹔傳承與創新

一、華縣花饃的歷史背景和藝術文化內涵

1.華州花饃的歷史背景。面花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花藝術便是“華州花饃”。可以說從小麥生長在關中這片土地上開始,制作面花便成為了北方地區的文化特色。這種花饃即保持了小麥本身的麥香,顏色潔白干淨,又能夠捏成不同的形狀。在《左傳》中記載鄭國的鄭桓公在食用了由民間婦女制作的花饃后驚嘆不已,便提議將這種手工藝品代替馬羊等活物用來祭祀,食用的同時又起到娛樂祭祀的功能,慢慢地這種用途流散開來,成為民間節日及人生禮儀等重要場合的祭祀用品[1]。

華州花饃是面花藝術的源頭,慢慢地又有了“渭南合陽面花”“山東陽泉面塑”等,各地對面花的叫法不一,但隻有華縣的面花才能叫“花饃”,因為它的制作手法是在蒸制饃之前對發起白面加以施工,捏成不同的形狀,出籠后用食黃、食紅適當著色,再用各類谷物(如五谷豆類)、紅棗、花生等點綴,它在祭祀用途的同時又保持了面的食用功能,因而被稱為“花饃”。而其他地區的面花,為了增添藝術色彩,大量的上色,紅橙黃綠顏色不一,使得制作出來的面花具有豐富飽滿的色彩,但已完全脫離了食用功能,因而不能被稱為“花饃”。

2.華縣花饃的藝術文化內涵。面花在我國北方民間藝術佔據代表性的地位,其朴實的特質和濃厚的民間農家色彩被廣泛運用於節日慶典、節日祭祀、婚俗嫁娶以及人生禮儀之中。華州面花藝術是秦東虎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活化石”[2]。它與古代的埋葬制度和祭祀、送禮文化息息相關,出現在各類民俗活動中,以黃河流域居多。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脫離了食用功能,演變成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品。

關中地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可以說從小麥生長在關中這片土地上開始,制作面花便成為了關中地區的文化特色,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渭南的華州花饃作為面花藝術的發源始祖有著自己突出的特點,它一般不著色,潔白如玉,保持了面食自然的白、香、甜,造型質朴厚重,內涵豐富,富有變化,大膽夸張,不以形似,而以神似為滿足,不同的節日、不同的場合送的面花也各不相同,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在外界被贊譽為“講禮的饃”。其所體現出的對於虎文化的神權膜拜、在節日文化及禮儀文化中所表現出的社會關系結構都是華縣文化地方性特點的表現。在華縣地區,人們互相來往時,帶不帶面花,如何配置面花,都有嚴格的原則。

二、華縣花饃發展現狀分析

在農耕社會,手工藝品的使用幾乎涉及生活的各個層面,提供了大部分社會所需和生活所需,面花藝術的成熟發展更是體現了民族的進步與發展,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民間手工技藝日趨式微,口傳身授的傳承方式更是限制了面花手藝的大范圍傳播。

我們在對華縣面花的實地調研中發現,當地人目前最大的困擾是面花的保存。由於華縣面花堅持保留其自身的食用性,使得華縣面花的保存具有短暫性,面花的展覽也因時間限制損耗較大,無法擴展規模向外銷售。華縣民俗專家劉高潮先生說:“其他地區的面花藝術由於脫離了使用功能,創作過程中更加隨意大膽,且便於保存。而華州花饃保留了花饃的食用性,因而制作過程中有時會有變形,雖然制作好的花饃自然風干在陰涼處也可以保存,但干了的花饃也屬“易碎品”。同時華縣花饃在當地皮影戲、戲曲、阿宮腔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沖擊下,原本就顯得單薄的面花文化更是后勁不足。”

面花的傳播影響范圍有限也與當地的手藝人隻重制作忽略傳播有關。盡管此前央視、地方媒體都對華縣面花進行過報道,但篇幅比重並不大,效果差強人意。如今雖然華縣地區已經建立初步的營銷網絡,但向外銷售的面花由於時間、距離等問題食用性大大下降,其特色無法體現,因此如何協調兩者間的關系需要我們對面花手藝進行新的探索和發展。

三、“互聯網+”時代面花藝術發展新舉措

1.表現形式數字化。數字化面花是“互聯網+”時代新出現的相對於傳統原生態面花的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它與民間面花有著某種傳承的關系,它是原生態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3]。其優勢在於傳播成本低、時效性強、傳播范圍廣泛、發布模式豐富,傳播形式多樣﹔可以融化文字、圖片、影像、動畫、聲音。現在山東等地已建立了數字化博物館,通過信息傳遞網絡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樣化等創新模式為面花藝術的傳承提供了新的機遇。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面花藝術的審美也在不斷地豐富,因此面花藝術不能隻停留在以實物為傳播對象的傳統形式上,應結合3D虛擬技術模擬面花的生產與制作,讓受眾參與親身體驗,融入其中。尤其是近年來蓬勃興起的VR技術,我們期待其獨特的浸入感、交互感在未來能夠實現對面花創造過程的全還原,使人們超越時間和距離體驗面花手藝的創作樂趣。另外由於華縣花饃的保存時間有限,若建立面花藝術VR體驗館,就能夠在避免對面花成品的損耗的同時,擴大其傳播范圍,提高作品影響力。

2.傳播途徑多樣化。研究學者布爾斯丁曾經提出過“偽事件”的概念,他以百貨商場為例講了視覺刺激對大腦產生的強烈影響,旨在研究視覺效果對人產生的刺激。傳播學中也曾提到,視覺傳播這種單一感官對人的影響具有獨特性[4]。同樣傳統手藝的傳播應該結合新的科技實現藝術造型的再創新,才能煥發新的生機。如今在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下,“熱媒介”(麥克盧漢將媒介分為熱媒介與冷媒介,熱媒介指不需要參與者對媒介進行過多解析且對大腦的直接刺激強的媒介,如影像﹔冷媒介則相反,需要參與者自己進行更多工作,如文字)越來越多,許多技術追求在一種媒介中能夠同時刺激到人的各個感官,這屬於極熱媒介,如現如今正在發展的VR產業。傳統文化的傳播應該融入新的產業鏈,才能共同進步,例如:(1)融入中國傳統元素,如融入姓氏、戲曲臉譜、屬相生肖、影視動畫形象等文化元素,發展一條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特色產業鏈﹔(2)與現代動畫形式相結合,對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進行改編,創作一套民族性的動畫劇本,再用三維動畫進行包裝設計和制作,利用網絡視頻的宣傳優勢和受眾的廣泛性打造華縣面花的品牌效應﹔(3)對制作材料進行升級改良,可將面花針對性地分為食用性面花和觀賞性面花,食用性強的面花採用真空包裝等減少損耗,延長存放期限﹔觀賞性面花則通過描繪、噴漆、增加色彩對比等方式,增強其藝術性。

3.全方位立體式宣傳。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博、微信等新興交流方式不斷涌現,它們在傳統媒體點對點傳播方式的基礎上,實現了言論和觀點的自由交換,增強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形成一個融合自我和社會的自媒體網絡[5]。社交網絡的傳播優勢為面花藝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以面花藝術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優勢,構建交互立體的全方位傳播渠道。

現今,我國部分面花產區如膠東面花等在建立了數字化博物館網站的基礎上以微博、微信、App為主打平台,加以輔助性宣傳,通過模擬面花制作的3D場景,提供給用戶一個體驗面花文化的渠道,同時開設私人定制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並以有關面花文化的小游戲進行宣傳,更好地吸引線上用戶關注,內外聯動,通過對面花藝術的介紹、制作手藝的交流、探討,以及如何創新發展等問題的討論交流建立了一種公共、開放、包容和互動交流的平台,並將面花藝術進行二次設計與裝飾、旅游紀念品等相結合,通過市場化煥發其生機和活力。

4.市場化開發與保護。當今社會,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開拓了新的消費者接觸端口,從而催生了一系列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不斷助力企業發展的同時,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面花的銷售不能隻停留在本地及周邊地區,要突破空間地域限制,華縣當地的手工藝公司可利用自身獨特的媒介,專有人才和網絡營銷優勢,立足於“互聯網+”的平台上,利用3D虛擬技術模擬面花制作場景,使消費者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得到滿足,並通過網絡銷售渠道實現私人定制、生產、購買、送貨一體化服務﹔另外在售后與消費者進行互動交流,享受更好服務的同時獲得消費者情感體驗,並將公益、傳統文化藝術和互聯網三維一體相結合勾聯,形成一條科學,先進的循環健康生產、銷售模式,使“互聯網+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社會獲得長足的發展。

另外,面花的市場價值並非隻體現在擴大市場,更需要在保留其傳統特色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色、潮流趨勢推出新的品牌形象和營銷方式,例如:與網絡新興產業電商、游戲、動漫、電影文化、旅游等產業等合作開發創造出一系列的新形象的彩繪面花,既實現了傳統手工藝的改革創新,同時又開發出了新的產業﹔或將面花作為互聯網相關產業的周邊產品出售,既擴大了市場效益,又提升了品牌形象[6]。

四、結 語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而此次我們的項目將互聯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花有機結合在一起,旨在宣傳我國即將消亡的傳統文化。但是傳統藝術的保護與開發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資金的短缺、網絡虛擬技術是否能滿足人們對於文化鑒賞的要求等。因此,傳統民間藝術在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背景下,應緊緊結合互聯網時代發展特點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面花藝術[7]。

參考文獻:

[1] 劉波.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2] 南志剛.親情·祈福·生命——華州面花藝術的社會功能分析[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1996(1).

[3] 盛維娜.新形勢下面花藝術的多樣化表現[J].價值工程,2012(7).

[4] 吳筱玫.傳播科技與文明[M].智勝出版,2008.

[5] 李瑛.膠東面花藝術數字化傳承之路[J].齊魯藝苑,2016(1).

[6] 黃玲.水族剪紙與黔南地區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J].大舞台,2012(8).

[7] 歐陽有旺,舒明,趙立秋.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需求及其培養模式構建[J].生產力研究,2014(11).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